如何把课文改写成课本剧
2024-06-01吴诗清
吴诗清
同学们,你們是否有过这样的烦恼:班级里要进行民间故事的专题演出,你们想表演课本中牛郎织女的故事,可是光有课文,没有适合表演的剧本,最后只好不了了之;学校里元旦文艺会演,有一个表演课本剧的机会,可问题还是出在没有能力把课文改写成剧本上,遗憾错过。有些同学觉得要把课文改写成课本剧难度太大,无从下手。其实,只要简单的三步,你们的烦恼就可以消失啦。不信,你们瞧!
第一步:认识课本剧
课本剧,顾名思义,就是把课本中叙事性的文章改编为戏剧形式,以戏剧语言来表达文章主题。 课本剧是一种舞台的故事表现形式,一般格式包括题目、人物、时间、地点、道具、背景、幕名和正文部分。课本剧虽然是由课本改编而来的,但两者还是有比较大的区别。课本剧是在舞台上表演的,所以它要求故事所表现的时间、人物、情节、场景高度集中在舞台范围内,故事的篇幅不能太长,人物不能太多,也不能过于频繁地换场景。因此,编写课本剧不能照搬课文的内容,要对内容进行筛选。
那么,选择什么内容?怎么选择内容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第二步:选择剧本内容
我们以课文《牛郎织女》为例,来说说如何选择课文中的内容编成课本剧。《牛郎织女》这个故事的主要情节有:兄弟分家、与牛相伴、老牛指点、初识织女、幸福生活、织女被抓、天河相隔、鹊桥相会。哪些情节适合改编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一是要把大家非常感兴趣的情节作为首选。“初识织女”“鹊桥相会”等情节深受大家的喜爱,所以我们可以考虑选这些情节进行剧本改编。
二是要根据课本剧表演的要求,想一想哪些情节在时间、人物、场景上比较集中,适合表演。“初识织女”和“鹊桥相会”这两个情节符合上述要求,适合改编成课本剧。
此外,上述选择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通过这两个情节可以勾连故事的其他内容,如牛郎织女初识时的交谈可以关联到双方的身世、老牛对牛郎的提醒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在比较集中的场景中尽可能表现更丰富的内容。
确定了内容,接下来我们就要进行最关键的一步,看看如何把课本内容变成课本剧。
第三步:改写课本剧
课本剧的一般格式为题目、时间、地点、人物、背景、正文等,正文部分主要由台词和提示语两部分组成。剧本中的台词就是人物之间的对话,提示语则包括了人物的动作、表情、上下场等,是用来提示演员如何表演的。下面,我们试着依据课文内容改写“初识织女”的一个小片段,方便大家更好地了解课本剧的形式和内容,以及改编的要点。
牛郎织女初相识
时间:黄昏
地点:树林里的湖边
人物:牛郎(织女的丈夫) 织女(王母的外孙女、牛郎的妻子)
(树林里,织女到处找衣服却找不到,正在那里着急。这时候,牛郎捧着粉红纱衣从树林里走出来了)
织女(吃惊地):你是谁?为什么会有我的衣服?
牛郎(害羞地):姑娘,你先把衣服穿上吧。
织女(羞怯地穿上衣服):你是谁?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牛郎:我叫牛郎,从小跟着哥哥嫂嫂过……
……
细心的你们肯定发现了,剧本中的对话课文中并没有直接出现,是依据文中的情节创编的。这在提醒我们,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时,我们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将原有的内容改编成对话,也可以依据对话调整情节出现的先后,还可以加上合理的想象,包括对话、表情、动作等。
怎么样?看了上面的例子,你们是不是觉得,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其实挺简单的?只要我们了解课本剧的特点,从课文中选择合适的内容,依据一定的格式进行改写,这样简单的三步,就可以完成一个课本剧的创作啦。
在这里,我还要特别提醒大家,为了把课本剧改写得更精彩些,使你们的表演更生动,一定要写好人物的对话哦。我们可以借用课文中的对话,还可以根据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把课文中叙述性的语言改写成合理的对话。这就需要我们熟读课文,清楚地了解故事的内容,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形象。也许在不知不觉中,你们就能成为小小剧作家啦。一起来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