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托马斯的心灵复调解析
2024-06-01王忠阳
王忠阳
[摘 要] 本文从昆德拉的复调结构艺术入手,重点分析托马斯的心灵复调,探寻复调结构对塑造人物形象与深化主题的作用。以《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托马斯为例,从“轻与重”“灵与肉”两条线索出发,分析心灵复调在小说中的具体体现,真正体会一次复调结构与人物形象、主题的完美融合。
[关键词] 复调艺术结构 轻与重 灵与肉
[中图分类号] I2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7-2881(2024)03-0011-04
一、昆德拉的复调艺术
1.托马斯对待爱情态度的复调
昆德拉在对托马斯的感情生活进行刻画的时候,运用了传声筒的写作手法,让托马斯的感情生活看起来具有立体感,仿佛托马斯的感情生活有棱有角一样,每时每刻都有新的变化,或许这就是复调的独特魅力。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中强调:不要变奏,而要重复,而且始终直入事物的心脏[1]。很明显,昆德拉在运用复调手法描写托马斯的心灵时就遵循了这样简洁而又有效的原则,不是反复重复一个片段带来相同的效果,而是用不同的片段来丰富人物形象进而产生更加强大的感染力。
在直接描写托马斯时,“和特蕾莎在一起好呢?还是一个人好呢?”作者在评价托马斯这个环节保持了沉默。通过对托马斯各个方面的描写,让读者自己去评价,形成独特的小说人物印象。昆德拉笔下的小说人物形象都是具有思考性的,在此基础上心灵复调将这众多的人物心理瞬间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人物形象。在特蕾莎的部分,托马斯的性格又是这样被复调的,“托马斯的不忠突然间让她明白了自己的虚弱无助,正是这份无助的感觉,让她感到发晕,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往下坠落的愿望。”[2]尤其是特蕾莎的部分就将托马斯的人物性格镶上了不同寻常的边框,托马斯的心灵里面充斥着无数矛盾的因子,在这些矛盾的因子进行膨胀的时候心灵复调就开始起到它应有的作用。表面上好像是在描写特蕾莎,实际上是对托马斯心灵的一种补充。托马斯和特蕾莎在一起是享受着爱情的喂养而和其他女人在一起则享受一种权利的征服。所以,特蕾莎在托马斯内心的重量也是忽轻忽重的,这种重量无法衡量。作者直接描写托马斯这个人物的时候节奏比较紧凑,而在通过特蕾莎进行描写的时候就比较舒缓。复调也有它自己的语言节奏,昆德拉在托马斯部分比较冷静客观,而在特蕾莎以及其他部分是比较感性的,这就形成了一种循序渐进的心灵复调结构。这种心灵复调的运用不仅让托马斯这个人物形象更加丰盈,而且能充分引起读者的思考。
这样的复调艺术手法形成了人物形象的完整性与多元化。在没有波荡起伏的小说情节的时候,一个人物的塑造就格外地考验作者的功底。作者在复调的艺术结构中,并没有将自己的意识与人物的意识混为一谈,而是将自己的意识作为众多意识中独立的那个意识,在介入托马斯内心世界的时候,作者用自己独立的意识将托马斯的多方位精神世界呈现了出来。托马斯的人物形象传递出的就是一种不确定、分离、特殊的感觉。这种人物内心的精神和性格是最不容易被完全挖掘的。托拉斯在第一部分的时候他的人物形象的涉及面还是比较窄,仅仅通过他对待女人、爱情的态度展开。而后面“轻与重”的复调手法看似比较隐秘,但是从多个角度重新塑造了托马斯这个人物形象,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复调手法在随笔中、在时间的对换中,行云流水地呈现着。
多元化与完整性本身就是一对相辅相成的概念,将托马斯的精神世界刻画得比较完整的前提,就是要从多元化的角度去刻画托马斯的人物形象。昆德拉小说追求一种“彻底的简洁”,在这种简洁性的背后又能将人物的精神世界充分的多角度地表达,随笔式的复调手法是功不可没的。因此,小说看起来既简洁又富有深意,昆德拉的复调实现了作者意识与人物意识相互独立,简洁又不失内涵这些难以兼备的优点。
2.主题的复调
昆德拉习惯性地将有关主题的论述穿插到人物的描写中来,在人物的经历中将主题融汇进来。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有三个最为主要的主题:人生、永恒、感情。昆德拉没有将小说写成故事,而是将小说丰富成有关于人生的一首诗,读她的小说可以感受到诗的韵律。在小说的第一部分作者就阐释了有关永恒的概念,到后面有关永恒的主题再一次出现。“永恒轮回是一种神秘的想法,永恒轮回之说从反面肯定了生命一旦永远消逝便不再回复”这是第一部分中永恒的概念,到后面永恒的主题变得更加梦幻起来。托馬斯的心灵复调必然和主题分不开,因为托马斯就是一位在不断探索人生的冒险家。主题的复调也是托马斯心灵复调的一种展现。永恒的复调是在不断深入的,每一次重复永恒的主题都在加深人们对永恒的思考。“人生如同谱写乐章,人在美感的引导下,把偶然的事件变成一个主题,然后记录在生命的乐章中。”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第六部分将这种复调的手法运用到了极致。前面的各个部分之间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安娜、斯大林、创世记”都可以成为昆德拉进行复调的工具,在对这些人物进行重新定义的时候也将有关小说的主题相对应复调化了。“复调”不是一个抽象化的形而上的东西,它是真真切切存在的一种写作手法,可以改变小说结构并直击小说主题。感情线也是昆德拉着重描写的主题,无论是托马斯还是特蕾莎都面临着这个严肃而又滑稽的问题。当小说人物到了一种窘迫境地的时候,感情这虚无缥缈的东西就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每一次的叙述都是一次新的复调。
“隐含读者”的产生就与文本的可延展性密不可分,托马斯的人物形象在不同的读者面前肯定有不同的解读。昆德拉运用复调的结构艺术时,充分地将复调的文学性、意识的独立性、时间的对位法紧密地结合起来。
二、托马斯的精神世界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从全文来看,托马斯的精神基调是冷漠、复杂、痛苦的,作为一个外科医生,托马斯在这个无价值可言的世界中表现出他自己独特的思想态度。小说的本质是探询人物的人心,挖掘存在的意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作者昆德拉运用复调的结构手法,将托马斯的人物形象解读出多种意味。昆德拉将小说诗学融汇到小说当中去,呈现出哲学与文学相融合的盛况。昆德拉研究的是有关“存在的问题”,因此在“轻与重”与“灵与肉”两条线索中,复调就扮演了一种特殊而神奇的角色。昆德拉运用复调将托马斯复杂的心理活动通过多层次的表现手法表现了出来。在“轻与重”“灵与肉”中,去聆听托马斯与这个世界的对话,通过他的爱情、事业、对永恒的态度,思考何为真正的“轻与重”“灵与肉”。通过托马斯心灵复调的影响,托马斯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也展现在读者面前[3]。
1.模糊的“轻与重”
昆德拉的复调是重思辨而轻情节的,作者在情节中通过分析人物性格而得出深层次的思考,因此“轻与重”也是在思辨与道理中慢慢论述。首先,从与特蕾莎的感情开始,“轻与重”就如此得不稳定。在小说的第一部分中,作者就对托马斯与特蕾莎的相处下了一个定义。“对这个几乎不相识的姑娘,他感到了一种无法解释的爱。对于他而言,她就像是个被放在涂了树脂的篮子里的孩子,顺着河水漂来,好让他在床之岸收留她。”在没有遇见特蕾莎的时候,托马斯与女人们的关系是微妙的,他从来不会留女人们在自己的家中过夜,如果一个陌生的女子躺在他的身边,他难以入睡。之前的托马斯面对感情是放纵的、无拘无束的,而特雷莎的出现竟然改变了这一切,他在特蕾莎的身边可以进入甜美的梦乡。托马斯面对感情是冷峻、客观的,而特蕾莎却是热情的,这样的两个人一定会在“轻与重”面前无法抉择。“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具有哲学意义,作者在复调中对“轻与重”进行全方位论述,并且运用多声部去播放托马斯的精神世界。托马斯在爱情的存在哲学里,可以说是忽轻忽重的,对位法法则就是让“小说去解读小说”,将作者的思考与梦幻的叙述巧妙地结合在小说的行文之中。其次,在托马斯的工作之中,这种“轻与重”就体现得更为明显了。“但他已经感觉到,他已通过某种忠诚的誓言和他的这一决定联系在一起,于是他坚持了自己的选择。就这样,他成了一名玻璃窗擦洗工。”他对于自己的工作是十分热爱的,这是一份可以给他带来激情与动力的工作,失去工作仅仅是因为他发表了一篇有关俄狄浦斯的文章,这篇文章代表了托马斯的诉求,而这些言论在当时是不被理解的。关于托马斯与俄狄浦斯故事之间的讨论在小说中多次被提到。这就是昆德拉复调理论的突出之处,在随笔式的行文中将人物心理层层解剖。对于作者的声音与主人公的声音,昆德拉运用了“寓重与轻”的手法,让心灵复调看起来很普通却具有非同凡响的效果。最后,关于托马斯生命中“轻与重”的问题,我们落脚于“永恒性”的探讨。“也许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星球,在那里人类可以不断地重生,每一次重生都会提高一个层次”,关于永恒性的问题在小说一开篇就进行了讨论,在小说深入展开的时候“永恒性”的话题再次被提及,在托马斯的世界里,人类社会可以是无限循环的,他一方面渴望永恒的美好,一方面又无法直视人在世界上的痛苦与悲伤。托马斯这个人物本身是具有双重矛盾的性格的,所有他的世界里的“轻与重”是飘忽不定的,而那个“重”一旦消失,托马斯的精神世界就开始暗沉了下来。托马斯的心灵复调正是让这种不稳定浮出水面,昆德拉笔下的复调在不断创新的进程中,那种丰富性与神秘性是其他手法无可替代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部小说的情节没有很复杂,小说节奏也是相对缓慢的,主题的展开也在缓慢地向前展开。作者在随笔中推进小说的行文,在这样的小说布局中,小说复调的结构无疑打开了小说人物精神世界的大门。真正的复调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在平行的线索中将人物的内心深化、细化、具体化,这才是复调艺术的魅力所在。无论在爱情上、工作上,还是对待世界的态度上,托马斯的精神世界都是不可捉摸的,他有时是一个透明人,有时又洞察这个世界,他有时糊涂有时清醒。人的精神世界就是一个探不到底的深渊,作家只有从存在主义角度出发才能慢慢领悟。托马斯的心灵复调最为独特之处就是将这种矛盾性用最清楚的方式展现出来。从文体上、叙事角度上、情感上,都充分体现出心灵复调的优越性[4]。
2.分割的灵与肉
复调的本质就是对话,多种声部的多重叙述才使小说具有一定的完整性,从昆德拉的心灵复调出发才可能更好地探索内心“灵与肉”的关系,“灵”是精神层面的,“肉”是肉体上的欢愉。托马斯面对“灵与肉”的问题时,是毫不愧疚的,并且明确地认为灵与肉是相互分离的。当他和特蕾莎在一起的时候,他还经常与别的女性约会,对这个行为他总是有无穷无尽的辩解。“在托马斯拥有众多女人的生活中充当他的另一个自我,托马斯对此无意理解,但特蕾莎无法摆脱这个念头。”托马斯与特蕾莎在这个问题上也有十分大的差别。特蕾莎认为灵与肉是一个整体,当特蕾莎在与托马斯进行交往的时候,她的身体得到了释放。托马斯却把肉体的交往视为一种精神的寄托,或许因为他是外科医生,所以他对身体如此的客观与无感情。在小说中的每个章节我们都可以看出托马斯对待灵与肉的关系,他认为灵与肉是相互不相关的个体,他爱特蕾莎的人,和他亲近别的女人的身体这两件事在本质上就丝毫不矛盾。“灵与肉”这条复杂的线索主要体现在托马斯与特蕾莎身上,昆德拉在小说中对于托马斯这种精神世界没有做过多的解释,而是通过俄狄浦斯的故事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来暗示了读者。“对他而言,她就像是个被人放在涂了树脂的篮子里的孩子”这句话点明了在托马斯心目中他与特蕾莎之间的关系。托马斯看见特蕾莎或许激起了他的保护欲,又或许特蕾莎身上的某些童真特质让托马斯为之动容。两个人在交往的时候,两个人的“灵与肉”仿佛在瞬间进行了交换。爱情让两个人对彼此陶醉,但是托马斯更加追求心灵上的崇高,因此为了不让肉体痛苦,他的思想将“灵与肉”进行了割裂。并且这种割裂在小说的行文中作者用复调手法充分地表现了出来。昆德拉运用了数字化的复调艺术结构,在这种艺术手法的影响下,好像人物都被照亮了,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照明,能够将一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完整地呈现出来。
托马斯的态度让特蕾莎感到十分痛苦,仅仅是因为特蕾莎高举“灵与肉的高度统一”。“她的灵魂失去了继续充当旁观者的好奇心,失去了先前的恶意和骄傲:它重又回到了身体最隐秘的深处,绝望地等待着有人来唤醒它”。特蕾莎对生活还是一如既往地充满着热情,她渴望“灵与肉”的统一,她渴望崇高,她追求自由,这一切都与托马斯对待“灵与肉”的观念截然不同。虽然“灵与肉”这个部分在写特蕾莎,但是作者用复调的手法将人物诉求彼此穿插,从内容上做到了“人物补充人物”。托马斯分割的“灵肉”观,或许与他追求的“永恒观”有一定的联系,在他的世界里世界是不断被探索的,另一个世界不存在死亡与消失,嫁接到“灵与肉”层面就是肉体是有限的,精神是无限的,有限的肉体不能满足无限的精神,因此它们二者是彼此分离的。“灵与肉”体现的是人物与人物的矛盾性,进而使《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寓意更加明显。
三、复调结构艺术与托马斯人物形象总结
托马斯的精神世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着重体现的,复调艺术不仅仅是一个机械的艺术手法,它可以将人物的内心世界精彩地呈现出来,并且赋予人物多层含义。在“轻与重”的概念面前,托马斯的人物性格如此得不稳定,在“灵与肉”的面前,托马斯又呈现出如此分裂的性格倾向,这些隐藏在人物内心深处的密码是不容易被探索出來的,复调艺术手法却将不可解的密码破译了,这在昆德拉的小说创作上可以说是伟大的成就。
在“复调”的艺术结构中探寻托马斯的精神世界就是让复调在我们的认知领域变得容易理解,复调的艺术对“托马斯”这个人物形象塑造是极为重要的。除此之外,形式主义与结构主义也在昆德拉的小说创作中贡献了一份力量,让昆德拉的小说节奏变慢,结构深刻。托马斯的心灵复调简单却深刻,却把一种不可言表的矛盾性形象化地论述出来,给读者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参考文献
[1] 张彬杰,张雪慧.浅析蒙太奇视角下的文学叙事——以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为例[J].名作欣赏,2023(14).
[2] 杨苗燕.常读常新的“轻”与“重”——重读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J].书城,2022(05).
[3] 向琴.“轻”与“重”之间——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选择困境[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23,36(04).
[4] 薛展鸿.米兰·昆德拉小说中的现代“乌托邦”研究——以《玩笑》《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为中心[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3(05).
(特约编辑 杨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