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互联网+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提质增效的五个着力点

2024-06-01曾义芳谷松岭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专业课高校教师育人

曾义芳,谷松岭

(遵义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0)

2020 年5 月,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并描绘出高校课程思政未来发展的路线图[1]。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教育信息化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趋势,这为高校“课程思政”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即将“课程思政”理念与网络信息技术有机结合,构建“互联网+课程思政”发展模式,提升高校“课程思政”的亲和力和吸引力,让课程思政的作用更加明显,真正实现“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基于此,笔者认为推动高校“互联网+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提质增效,应当把握五个着力点。

一、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实施高校“课程思政”的主要力量。因此,必须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使之适应“互联网+课程思政”的发展要求。

(一)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教师作为实施主体,其综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互联网+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实施效果。因此,高校应当结合网络信息技术特点,围绕课程思政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有计划地开展培训活动,引导高校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充实知识储备、加强学习交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2]。高校教师应当主动利用网络平台和大数据,提高自己实施课程思政的能力。一要深入教育发展前沿,学习先进经验,并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和总结;二要深刻理解“互联网+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内涵、特征、价值、实施途径等,掌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规律,把“互联网+课程思政”理念落到实处,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促进高校教师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要求,实现职业价值。

(二)组织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交流会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加强自我革新,主动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当今时代是网络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高校应充分发挥互联网的载体作用建立交流沟通机制,为高校教师展示课程思政成果提供平台。同时,还要有计划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交流会,立足社会现实开展教学研讨,让各学科、各专业的教师及时分享教学经验,尤其要促进通识课、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的交流与互动,引导他们围绕“互联网+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开展集体备课,共同制订与专业教育相适应的“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共同制定课程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以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要求,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充分彰显“互联网+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教育成效。

(三)完善教师培训考核制度

教与学是实施“课程思政”需要重点把握的两个方面。推动“互联网+课程思政”教育模式的实施,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对教师开展业务培训、组织经验交流外,还需要完善教师考核制度。因此,应将“互联网+课程思政”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引导高校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主动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深入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思政元素进行筛选、整理和加工,使之潜移默化地融入专业课教学,让专业课课堂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引导的新阵地,促进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综合服务能力的提升,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基本职责。

二、着力创新课程思政模式

网络为师生之间营造了一个平等、和谐、融洽、活泼的互动交流平台,高校应借助网络平台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构建“互联网+课程思政”育人模式。

(一)创新课堂话语体系

网络信息时代,社会的话语体系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课程思政不能套用传统课堂教学的话语体系,而应当主动适应网络话语体系的建构特征,建立新的价值引导范式,以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在实施“课程思政”的过程中,传统的现场课堂讲授是一种将主流价值观进行单向传播的教学方式,而“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以老师为知识中心的呈现方式[3]。这种通过网络平台开展的线上教学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方式单向传播的不足。由此可见,线上教学的实质是运用网络载体对价值认知过程进行解构与重构,是将价值观传播由单一走向立体化的过程,拓展了价值观传播的空间,变为课堂和网络空间双维传播的过程[4]。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要结合网络信息时代特点,对价值观引导进行转化,推动高校课程思政与网络深度融合,实现课程思政教育模式的创新发展。

(二)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网络信息时代,高校课程思政的创新发展,既要抓好线下教学又要抓好线上教学,实现“课程思政”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协同发展。就线下而言,要继续发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同时推动传统的教育方式与网络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让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借助网络平台发挥作用,形成线上线下“课程思政”育人合力。就线上而言,要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挖掘优质的德育资源,并将其转化为视频、音频、动画等形式的网上德育资源,通过筛选、提炼、整理、归类,打造“网络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数据库,让优质的课程思政资源通过网络实现共享,同时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推动网络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实施中的广泛应用,以信息化带动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朝着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从而增强网络“课程思政”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三)围绕专业课程建立新型教学模式

目前,“互联网+课程思政”教育模式正处于探索阶段,很多领域还需要通过持续不断的教学实践,不断探索适合教学实际的理论和方法,积累成功经验,来建立健全“互联网+课程思政”育人模式。这就需要高校教师遵循《纲要》基本要求,致力于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例如:专业课教师尤其是一些教学名师,可以将自己对“互联网+课程思政”的观点发表在相关教育微信公众号上,引导其他专业课教师进行讨论,共同思考“互联网+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实施方案;其他教师也可以将优质的“课程思政”案例放到微信公众号上进行交流,积极引导大学生在微信公众号上发表自己对“互联网+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看法,促进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使“互联网+课程思政”在高校专业课教学中起到示范作用[5]。

三、着力加强教学内容建设

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应当与网络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推动构建“互联网+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教育目标与育人实践相互衔接。

(一)加强隐性教学内容建设

从思政课程观念转变为课程思政理念,实质上体现的是两种不同类型教育方式的转化,即从显性教育转化为隐性教育。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典型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而挖掘专业课、通识课、人文素质课等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润物无声地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则属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范畴。目前,高校所开设的公共基础课、人文素质课、通识教育课,以及各种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均能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对此,高校教师应当主动将隐性教育资源与网络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增强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吸引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此外,课堂与网络相结合的方式能给学生创设参与课程思政的情境,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课程思政全过程,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水平。

(二)培育课程思政精品课程

“互联网+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并不是一所高校、一位教师能够独立完成的,而是需要所有高校和教师集思广益、协同配合才能实现。其中的关键在于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精品课程。具体而言,就是要围绕某个优势专业开展综合性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以专业知识教育为载体,制定与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课程思政目标,挖掘与该专业相关的通识教育课、人文素质课、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促进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华东政法大学推出的“法治中国”、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推出的“交通中国”等精品在线课程,既发挥了学校的办学优势,又适应了“互联网+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要求,让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形成协同效应,提高了课程思政的吸引力和实效性[6]。

(三)建设网络思政教学资源库

高校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的便利条件,大量搜集各种教育素材,深入挖掘自己所讲授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网络思政教学资源库,扩展教育的受众面,使更多的教育构想在互联网支持下得以实现。此外,各高校应当以二级学院为单位,组建由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组成的课程思政教学研讨小组,共同挖掘专业课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如理想信念、职业道德、责任意识、法纪观念、科学精神、创新意识等,并对这些思政元素进行整合,打造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此为基础,构建专业课程思政云共享平台,让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素材源源不断地进入云共享平台。这样,既能保证教学资源的动态性,又能实现各高校的教学资源共享。

四、着力推进教学方法创新

“互联网+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构建的核心要义是创新教学方式方法。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与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能够增强课程思政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

(一)加强慕课(MOOC)平台建设

慕课,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互联网+教育”的产物,课程范围非常广泛,不仅涵盖自然科学,而且包括人文社会科学,为更多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机会[7]。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不可逆转。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要持续发展就必须向着国际化方向迈进。而慕课作为开放型的在线课程,不仅能够让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区域共享甚至是全球共享,促进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而且还能促进世界各国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高等教育向国际化发展迈进。因此,构建“互联网+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必须加强慕课平台建设。毫无疑问,慕课这种新的教学方式营造了平等、互动、和谐的学习环境与交流氛围,能够获得大学生的青睐,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完成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

(二)创新专业课教学方法

高校“互联网+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这种教育模式的推广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高校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主要实施者也必须参与其中。高校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大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引导他们转变学习观念、更新学习方法,主动与网络时代的教育发展要求相适应。高校教师应当加强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以此创新课程教学方式[8],尤其要创新专业课教学方法,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发挥高校课程思政在知识传播和价值引领方面的重要作用。具体而言,高校专业课教师要利用新媒体技术,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唱主角”。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习效果。

(三)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将思想政治内容与专业课教学相结合

互联网视域下的高校课程思政,其核心要义就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紧密结合[9],激发大学生在专业课课堂上的积极性和求知欲,让他们在接受专业教育的同时使自己的思想得到升华、价值观得到正确引领,实现课程思政目的。基于此,高校各专业课教师应当主动利用大数据深入挖掘专业课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以现实案例为基础,在讲解专业知识、传播科学文化的同时,将思政元素、人文思想渗透其中,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人文素养。例如,在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对比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从而引导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五、着力完善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犹如“指挥棒”,能够引导“互联网+课程思政”向着科学的方向推进。因此,应当从过程和结果两方面入手,综合评价“互联网+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建设效果。

(一)优化专业课“互联网+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

《纲要》规定,高校课程思政的实施范围应当涵盖所开设的一切课程,其中以在专业课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最为重要。从狭义的角度看,高校课程思政是以专业课为载体,通过挖掘专业课蕴含的思政元素作为教学资源和教育素材,从而开展的一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基于这一理论视角,互联网视域下的高校课程思政评价,其实质是对“互联网+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在专业课中实施效果的综合性评价[10]。为此,应当坚持多元化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从不同维度综合考量“互联网+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实施效果。评价所涉及的指标体系要能够体现全面性、诊断性和导向性,通过评价所反馈的最终结果要全面、客观、真实,以便为下一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供依据,确保“互联网+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在立德树人过程中发挥最大作用。

(二)加强对教师的评价

“互联网+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是一种新兴事物,无论是教育管理部门、高校、研究机构,还是高校教师、大学生、家长等,对其都不是十分了解。因此,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和不足。这就更需要通过考核评价来发现问题,继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实施策略。在此过程中,高校要引导教师和学生双向参与,教学相长,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高校“互联网+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高校教师是课程思政的主要实施者,在整个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需要加强对高校教师的考核评价,综合审查他们的思想意识状况、日常行为表现等,包括他们实施“互联网+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态度、能力、意识等。考核评价采用量化评分的方式进行,引导他们进一步明确“互联网+课程思政”的目标要求,并定期进行教学技能培训,提高他们实施课程思政的能力。

(三)加强对学生的评价

实施“互联网+课程思政”育人模式,不仅要对高校教师进行考核评价,还要对大学生进行考核评价,二者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大学生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的学习效果,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并有针对性地提供支持与帮助。具体而言,就是要重点审视大学生经过课程思政教育后,在思想意识、道德修养、政治素质、人文素养、价值观塑造等方面是否获得有效提升和改进。另外,还要考查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对大学生进行考核时,要突出“激励性”,鼓励他们改进学习方法,积极参加网络学习,做到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同频共振”,并引导他们理性客观地评价自我。这不仅有利于强化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促进全面发展,还能够对高校课程思政与网络信息技术结合的效果作出客观评价,促进“互联网+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有效实施。

猜你喜欢

专业课高校教师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大学专业课排座位的思考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应“教”字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