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教育理念下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困境与优化路径
2024-06-01韦文华
韦文华,李 静,袁 婉
(1.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2.遵义师范学院招生就业处,贵州 遵义 563006)
2018 年,教育部颁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该文件指出,提高教师培养层次,为义务教育学校侧重培养素质全面、业务见长的本科层次教师。[1]基础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国民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小学阶段的教育关系到孩子未来的发展,高校设置小学教育专业是为了培养优秀的小学教师,服务基础教育,因此小学教育专业的设置应该更加科学、合理和有效。选择性教育理念源于美国19 世纪30 年代,为打破种族和宗教隔阂而建立的选择性教育模式,是基于学校教育缺失选择、学生不会选择这一问题提出的。其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求,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它强调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个体差异。本研究从小学教育专业出发,以选择性教育理念为指导,探索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其改革的优化路径,以打破原有的专业课程设置的学科本位和教师本位,将重点转为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培养之上,为学生提供更多优质和特色的选择性教育服务,从而为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做出有益参考。
一、选择性教育理念下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时代价值
(一)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2010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式发展。”[2]2012 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教育要“坚持内涵式发展,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小学教育专业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然而,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虽然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没有落实到课堂实际教学中去,因此,加快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基于选择性教育理念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是结合当前高等教育最新要求以及适应未来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改革,它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契机,通过对人才培养机制、培养模式、管理方式等的不断重塑,有望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二)满足基础教育不断变革的迫切需要
面对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和21 世纪人才的新需求,世界各国都将竞争的焦点放在教育改革上,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改革是为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要求进行的最深刻的一次改革。小学教育专业作为为基础教育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其培养的人才能否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显得尤为重要。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而课程结构和教学计划是落实课程目标的关键,但一些高校仍然采取传统的学科本位的课程设置方式,再加上陈旧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从而严重影响小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而选择性教育理念正是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对小学教育专业提出的新要求,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发展而提出的。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应该以选择性教育理念作为课程改革的指导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可塑性,对课程进行改革,改变课程结构单一、课程内容老旧等现状,对课程体系进行全新的构建,以培养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小学教师,满足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
(三)提高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的必然要求
高等教育服务是指高等教育机构从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出发,借助各种教育资源、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的用于提高或改善其认知与观念的非实物形态的产品。在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当下,高校想要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必须把学生摆在首位。把服务学生更好发展置于核心地位。从高等教育向学生提供的服务来看,其中不仅包括了不同专业和相对应的课程,还包括了为满足学生明确或潜在的求学需要而不断改进的教育服务。正是基于高校教育教学的新定位和学生的需求,按照选择性教育理念开展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才能满足高等教育服务学生更好发展的目标。因此,高校要充分利用课程建设,进行课程改革,尊重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关照学生发展的合理诉求与需要。[4]选择更适合学生主体的课程内容,不断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来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知识,同时为学生的需求创造条件。
二、选择性教育理念下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一)应对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提高小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这对我国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的积累性决定早期阶段是否获得优质教育对后续教育的决定性影响。[5]小学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基础,小学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关系到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但面对城乡差距扩大、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局面,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愈加激烈,造成诸多社会问题,例如人们常说的“入学难”问题,入学后“争教师”“争座位”等问题,这归根到底是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争夺的泛化。我国目前教育资源存在区域、学校分配不均,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情况。与此同时,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才会出现家长争夺优质教育资源的现象。正是由于社会对优质小学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学校办学条件要求越来越严格,就引发了在客观层面上高校对小学教育专业的改革。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应该以选择性教育理念作为改革的指导理念,培养既符合社会需要,又符合我国教育事业未来发展的人才,从而提高小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二)构建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促进小学教育专业改革
课程是专业的核心,是落实人才培养的关键。国内许多省份在陆续开展选择性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例如渤海大学基于学校定位和社会需求,构建了“选择性自我设计课程模块”为基础的选择性课程体系,突出课程的实践性、选择性和灵活性。面对当前市场对小学教师需求类型的差异,需要重新审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价值取向。[6]对小学教育专业进行改革,使其既能符合小学教育教师成长成才的规律,又能促进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经调研,当前阶段小学教育专业主要采用的是“综合+方向”的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肯定了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并且逐渐弱化了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界限,这样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小学教育课程的全面性,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但这也导致一个问题,那就是当前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共性太强,缺乏特色,难以突出优势,这会导致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师资人才缺乏特长,难以面对就业市场的严峻挑战。因此,必须对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需求进行细分,坚持差异化和特色化的价值取向,构建特色专业课程体系供学生和教师选择,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促进高校小学教育专业改革不断深化,满足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要。
(三)满足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需求,推进学生专业素养的融合发展
选择性教育理念强调“以生为本”,创造性地贯彻选择性教育思想成为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和未来需要,采取选择性学习方式,实施差异教育。基于这一理念开展的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力图冲破多样化发展的制度瓶颈,从个性化、差异化教学出发导入选择性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一方面,小学教育专业领域的选择性教育强调以社会需求和学生自我发展需求为导向,因此课程改革需要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超越功利性的市场诉求、满足学生自身发展诉求来推进课程的实施;另一方面,需要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学会选择学习,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以便能有重点地学习自己所需知识,让专业的学习不再空洞,这样才能使课程改革卓有成效,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基于选择性教育理念下的课程改革,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传统静态的育人模式,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优势能力为其发展和需求提供课程资源,让学生自主选择与自己兴趣爱好、特长相匹配的课程,不断促进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融合发展。
三、选择性教育理念下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困境
(一)缺乏选择价值引导
尽管随着课程和教学的改革不断深化,教育增加了学习者的选择性,为学习者提供了自主选择的机会。但在学生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存在着因学校对价值认同引导不足导致实效性不强的问题,学生作出选择过程的行为本质是价值判断[7],在教育选择中,对学生进行选择价值引导可以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课程,以便他们在教育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满足感。然而大部分学生没有接受过选择价值引导或者是缺乏理性的选择价值引导,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的任务就变成了学习这些已经被选择出来的“有用的知识”,而并非基于他们自己选择之上的选择。
(二)课程体系相对单一
教育规模的扩大以及由此而建立起来的现代教育制度,在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下,使得差异成为教育的出发点沦为虚无,标准化的“同一性”顺理成章地僭越为一切教育活动展开的基础。[8]现行的课程体系结构,由于遵循了传统的教学思想与方针,大多数高校的小学教育专业无论是在课程设置还是在课程结构安排上,都难以培养出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师。例如,传统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培养目标同质化严重,不够具体;课程结构设置不够合理,存在专业必修课过多而专业选修课过少、专业理论课程多而实践课程少等问题。尽管大多数高校都已经认识到实践课程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职前培养至关重要,但仍然有许多学校将这种培养单纯地理解为教学技能培训,将实践课程与教学技能培训画等号,从而弱化了实践课程的丰富内涵,导致实践课程也存在片面、单一和形式化的情况。此外,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内容缺乏学科的前沿性和国际性,课程内容滞后于学科发展。以教育心理学为例,它是教育学科内一门理论性的基础学科,但是,从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各学科的教材情况来看,其教材比较陈旧,落后于教育学科的发展,缺乏更新。
(三)教师主体选择受限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开始受到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式日益多样化,正是这样的变化,促进了老师授课方式的变革。尽管在当前“互联网+教育”的变革之下,许多高校正在逐渐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积极寻找新的授课方式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但是,高校还有不少教师仍在坚持传统的讲授法,与以往不同的最多只是将板书变成了幻灯片的形式。例如,在教育理论知识教学方面,许多老师采用的是传统的讲授法,把学生可以自主探究的内容都全部讲解,学生听完课后很快就会忘记。关于教学方法教学原则等,也都是老师口头讲授,学生体会不到真实的情景,往往只能死记硬背应对考试,这样很难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上当前高校存在一定学术行政化现象,导致高校教师在参与学校课程改革和建设方面的积极性不高,无法激发起他们对课程开发和设计的研究热情。再加上一些高校专职教师数量存在缺口,教师本身承担的课程任务量就很大,但有时因工作需要,还要教授与自己研究方向无关的课程,这显然不能提高其教学和研究的热情,势必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热情。
(四)学生选择意识淡薄
当今社会很多学生对自我和未来的认知都很茫然,他们的选择能力不足,加上缺乏学校和家庭的有效引导,很多孩子都是由父母帮助决策,这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选择意识。而高校一般都是按照制定好的教学计划培养学生,包括学习的课程,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的方式。而学生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也丧失了自主选择的意识,都是按照学校课程的安排进行“接受式”学习。学校开设什么课就选择什么课,在“抢课”的选修课模式下,学生抱着“抢到什么就学什么的心态”,学习的选择意识十分薄弱。在长期“接受式”的学习模式下,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和特点认识不足,对自己缺乏了解,因此在选课过程中往往不知道什么是适合自己的课程,不去关注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关注的重点是这门课是否“好通过”,任课老师是否爱“点名”等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
四、选择性教育理念下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优化路径
(一)更新教育理念,激活专业内在动力
选择性教育是一种合理的教学需求,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选择性教育理念强调人本身的发展才是教育的目的,这与当下我们强调的素质教育是吻合的。为满足社会和学校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高校要提高小学教育专业管理人员和教师对选择性教育理念的认识,突破传统的“统一教学”观念,转为强调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学校要加强对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引导,提高对选修课的重视程度,为学生提供更多个性化学习路径,以确保其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另外,高校作为专业设置的主体,不仅要根据国家政策进行专业设置,更需要考虑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的办学条件进行专业改革。例如,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围绕“学校课程设置、教师课程开发和学生课程学习”三个方面的选择权做好“课改”这篇文章。而高校则可通过对选择的重视,推动专业自身结构调整和改变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小学教育专业的创新发展。通过更新教育理念,激发专业建设的改革动力,提升专业的内涵建设,以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推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进一步发展,从而适应小学教育教学工作需要。
(二)创新课程体系,满足学生选择需求
课程体系作为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基于选择性教育理念对原有小学教育专业成才体系进行改革,围绕增加学生选择性,充分尊重学生意愿,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为出发点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压缩重复的课程内容,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最精华的知识。[9]在保证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增加自选课程,对自选课程进行细分处理。例如浙江绍兴市中专学校的机电大类专业,他们自选课程按照2:1 的比例分为“限定选修”和“自由选修”,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细分的专业方向,提高专业认同度,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小学教育专业同样可以如此,以小学教育(全科培养)课程为例,既然是全科教师的培养,那应该将综合培养与分向选修相结合,尤其是增加通识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的比例,提高课程的选择性,整合学科课程,精简理论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加入一些培训类如教师技能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等作为自由选修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为学生日后实际教学打下基础。另外对于分方向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培养,应该围绕科目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各个科目根据自身的科目特点自行设定培养内容。例如对语文方向的学生培养,应增设小学语文教育心理学、语文课程改革理念分析等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再增加儿童文学基础理论课、文学常识等的自选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兴趣、适应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专业核心能力。
(三)实施师生双选,赋予教师更多选择权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最终实施者,高校除了要培养学生选择意识,提供选择机会,也应该赋予教师选择权。一方面,高校教师要充分认识和认可选择性教育理念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性,把握好自身的权利,从学生出发,选择授课方式和授课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加优化的课程资源。此外,面对师资紧张的问题,学校应合理利用现有师资,开展各个学院之间的合作,以改善教师不足、课程种类缺乏的问题。赋予教师选择权,鼓励教师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这不仅能激发教师群体的研究动力和创造力,以适应不同学生学习的风格和能力水平,还能为他们提供持续的专业发展机会。另一方面,学生拥有选择好教师的权利。选择教师权是指学校允许学生根据教师的学术背景并结合自身的学习习惯和研究兴趣来选择授课教师的权利,其中包括开课前对教师的选择、开课后前两周及上课过程中对教师的选择。学生对任课老师享有选择权,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能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四)唤醒选择意识,助推学生素养提升
唤醒学生选择意识,也就是唤醒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意识,学习者需要打破传统的“替代选择”怪圈,不断提升自己的独立意识和自主能力。教育者在设置课程时,要增加学生选课的余地,尤其是与小学教师岗位结合度比较高的专业课程,可以增加这类课程的设置。此外,教育者要对学生的选择意识进行引导,指导学生进行有价值的选择。例如,绍兴市中专制定了“多期制”,将每个学期设置成递进式的学习模式,每个阶段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完成“选择专业-角色体验-学徒见习-顶岗实习”这一过程,实现学生从认识专业,爱上专业到专业与就业完美结合,有利于实现技能教学和职业素养的有机统一。小学教育专业可以采用未来职业体验的方式开展教学,帮助学生认知相关职业。还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或者是喜欢的教师进行听课,再最终选择是否要学习该门课程,还可以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学习条件来调整自己的学习进程。但值得注意的是学习者在进行选择前不仅要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清晰的认识,还要对自身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进而才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课程来提升自己。这样学生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和不同的学业阶段进行自主选择时,他们会关注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并发现自己与他人的差异,从而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和提升自己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