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识自我 发现价值
2024-05-31袁阿潭
袁阿潭
【案例描述】
吴同学(化名),某校初二年级男生,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史,成绩中等偏下,因在学校发生自伤行为,而到心理咨询室寻求心理援助。据其自述,小学二年级时父母离异,他随父生活。父亲常年上夜班,对其管教和陪伴较少,周一到周五他就住爷爷奶奶家,周末和爸爸一起过。小学四年级时发生第一次自伤行为,当时是在教室外用头撞墙;初一时被班主任发现用小刀割手背;初二时再次用小刀自伤后,班主任建议家长带孩子接受心理辅导。吴同学由父亲陪伴前来,父亲沉默寡言、不善言辞。
【案例分析】
吴同学提及,每次自伤行为,都是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时,不由自主想到爸妈离婚的事,从而导致心情难过,不知如何排解而发生。父母离异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创伤性事件,如情绪未得到恰当控制,会对孩子身心产生严重伤害。案例中,吴同学的父母在其年幼时离异,后来母亲组建新的家庭,并育有一个二胎妹妹。在整个辅导过程中,吴同学多次提到“我没有完整的家了”。由此推测,吴同学内心因父母离异而造成了较深创伤。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未被表达的情绪并没有消失,而是会换一种形式表现出来。由于吴同学形成了对消极情绪的压抑防御機制,当消极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外界刺激会诱发其深层次的创伤,导致其内心痛苦,并借由自伤行为来排解。另外,从依恋理论的角度分析,吴同学在父母离异后,由于父亲工作较忙且不善言辞,加上在几个家之间来回变动的生活,导致其难以建立安全型的依恋关系。外界一有风吹草动,就容易诱发其内心的不安全感和不稳定感。
根据以上情况,辅导老师将辅导目标确定为:与吴同学建立良好咨访关系,提供安全、信任的氛围,让其可以自由表达内心感受;对其因父母离异导致的创伤进行修复,引导其采用适当方式排解消极情绪;引导他对内心进行深度探索,建立自我的同一性。
【辅导过程】
(一)第1-2次咨询:收集资料,建立咨访关系
吴同学性格内向,表达能力一般。首次访谈时,他坐在咨询室很长时间没有开口。心理老师尝试从简单的日常问题,如姓名、年龄、就读学校等问起,才慢慢了解了其基本情况。同时心理老师发现,该生能回答一些客观、基本的日常问题,对于自身的主观想法和感受,尤其是触发情绪的事件及原因,却较难以言语合理表述。
心理老师没有因此而急于推进,或将这种沉默视作对方刻意为之的阻抗,而是静静等待,在沉默中给予其思考的空间。同时,老师也通过具体化技术帮助来访者进行自我觉察,比如说:“是你不愿意说,还是不知道怎么说,不知道如何表达呢?”这样不对其表现做好坏对错的评判,而是保持足够的耐心和中立,以促使良好咨访关系的建立。
第2次咨询结束时,心理老师问及是否有需要补充的情况。吴同学主动说,周末和爸爸在一起时,自己在一个房间写作业,爸爸在另一个房间玩电脑、打游戏,两人没有交流,感觉周末很无聊。对于这一问题,双方商议在下次会谈时再探讨。
(二)第3-4次咨询:沙盘体验,投射内在潜意识
考虑到吴同学的自我觉察和语言表达能力不足,为了深入了解其内心感受,引导他合理表达,心理老师通过沙盘投射技术与其进一步交流。
第一次沙盘体验,找一个最独特的沙具。吴同学在沙具前面慢慢走了几遍,反复思考后,拿了一个蓝色的立方体,并阐述原因:觉得它非常普通,却又和周围环境格格不入。通过本次沙盘体验,吴同学进一步打开自己,并对心理老师有了更多的信任,有助于后续辅导的进行。
第二次沙盘体验,围绕吴同学所提及的问题,即如何与爸爸度过周末,确定主题“构建理想的周末”。吴同学拿取了一些建筑模型,包括电影院、图书馆、公交站、地铁站等,表示周末希望可以去商场购物放松、去图书馆看书或去看电影。紧接着,心理老师和吴同学对“怎么度过周末你会觉得比较满意”这一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沟通与探讨。他表示,希望每两个月去逛一次商场,可以是爸爸陪着一起去,也可以自己一个人去,就算比较满意了。最后,吴同学表示,会就这一诉求与爸爸进行协商。
(三)第5-6次咨询:OH卡体验,建立深度认知
在第5次咨询中,心理老师确认吴同学所提及的问题已得到妥善解决,于是采用0H卡与其进一步交流,探索其内心世界。首先让其在OH卡中选择三张能够反映父母离异时自己心理感受的图卡。他挑选了三张后,自述分别代表的是:爸妈吵架时,感觉自己像这个蜷缩在墙角的人,感到很孤独;经历了这件事情,感觉像经历了一场暴风雨;爸妈有一天晚上吵得很厉害,把家里的东西都砸碎了,然后就离婚了。通过这一环节,让其因父母离异带来的情感创伤被看见,进而被疗愈。
心理老师问及将会如何处理自己的消极情绪,吴同学表示,在心情极度难过的时候,会选择和同学交谈或者在周末骑自行车散心。紧接着,心理老师继续让其选择能代表现在的自己的OH卡。吴同学仔细翻看一遍后选择了一张,并说:“这张图是一个人拿着镜子,可是镜子里却没有人的头像,代表他看不清自己,所以很迷茫。就像现在的我一样,感觉认不清自己。”通过这一环节,心理老师了解了其对自身目前情况的认知。
第6次咨询,用OH卡的字卡作为工具,让吴同学抽取三张最想拥有的字卡,通过指向未来的提问与探索,向其注入希望感,建立对自我更深度的认知。结果他选择了“家”“希望”“喜悦”几个字卡,并表示选择“家”是渴望有一个完整的家;选择“希望”是因为大多数事情都要有希望;选择“喜悦”是因为自己缺少喜悦。通过这两次咨询,让吴同学从父母离异的创伤中慢慢走出来,并开始转向对未来生活的积极建构。
(四)第7-9次咨询:重识自我,寻找价值感
在第7-9次咨询当中,心理老师分别让吴同学完成“20个我是谁”“10年后的我”两个家庭作业并进行分享。在“20个我是谁”中,他对自我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审视。就此,心理老师问其有什么感想,原来对自己的认识有多少分,现在大概有多少分。吴同学表示,原来对自己的认识只有10分,现在大概有85分。另外,吴同学答案中有一条“我是一个没有理想的人”引起了心理老师的注意。于是,她向其布置了“10年后的我”的家庭作业。
吴同学的回答如下:努力学习,考高分;把做事拖拉的习惯改掉;拿到初中毕业证;换一辆自行车;多看看世界的风景;找到一个工作;努力工作、攒钱;换一台平板电脑;做事情主动、积极一点;换一部手机。心理老师未对其所写的内容做好坏评价,而是鼓励其分享。问及其最想做哪件事情时,他表示是第九件,即做事情积极一点、主动一点,因为“这样不仅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行为,还能改变一个人的思想”。
在结案工作中,心理老师对吴同学的情绪和行为进行了再次评估。吴同学表示,目前自己的情绪状态比较稳定,近两个月没有自伤行为和念头。他还表示,心理辅导促进自己改变的主要原因有:抽OH卡,让自己认识到爸妈离异的事已过去很久,自己也已经慢慢长大,没有那么难过了;通过写“20个我是谁”,让自己更清楚地认识了自己;老师每一次谈话都会认真倾听,觉得重要的地方还会记下来,觉得老师很有耐心。
【案例反思】
心理学认为,个体心理问题的发生常常有多方面原因,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诱发事件和自身认知因素等,在以问题为导向的心理辅导中,常常需要花大量时间去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而对原因的过度关注,需消耗学生和老师大量时间和精力,因此在学校心理辅导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的取向,对青少年的心理辅导应更注重对其积极心理品质的塑造和对发展潜能的挖掘。青少年是成长发展中的个体,有很大的发展潜能。学校心理辅导中,在关注学生心理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应更加关注对学生心理成长的发展性指导。
案例中的吴同学正处于埃里克森所提出的人格发展阶段中自我同一性建立的初期。其自伤行为和心理困扰的产生,一方面受到儿时父母离异经历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来源于目前学习生活中对自我认知的迷茫。心理老师从精神分析的视角对学生问题原因进行了分析和理解,并综合运用多种心理咨询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修复了学生因父母离异产生的创伤,引导学生采用适当的方式排遣自己的消极情绪。另外,老师通过加强学生对自我的深度探索,引导学生展望最想完成的事件,充分调动了其内在潜能,帮助他坚定自我,增强主观能动性,从而走出心理阴霾,重建对生活的希望。
责任编辑 余志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