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的“理欲成理”与“化意为义”
2024-05-31李志行
李志行
摘 要 人是一个集欲、意、理、义为一体的复杂事物。尊重欲望的合理性和意识的复杂性,以“理欲”和“化义”的方式促进个体社会化,在其人格和生命中建构“理”“义”的成分,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儿童阶段是人生精神建构的初始和关键时期,“理欲成理”和“化意为义”是儿童教育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路径。
关 键 词 人;儿童;欲望;理性;意识;道义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24)05-0009-04
①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河北省小学生注意品质状况调查与干预实践研究”(批准号:2203116)成果之一。
2017年,四川大竹13岁男孩袁某弑母;2018年,湖南沅江12岁男孩弑母;[1]今年3月,河北邯郸三名13岁少年残忍杀害同学并埋尸。[2]触目惊心的一例例案件,让我们在深刻反思教育的责任和如何救赎的痛定思痛之后,不得不思考一个原点性的问题:人是什么,儿童如何,教育何为?
笔者认为,人是一个集欲、意、理、义为一体的复杂事物。在其生命历程中,需要有一个“理欲成理”和“化意为义”的过程。
一、欲望的现实性与“理欲成理”的必然性
所谓“理欲成理”,前面的“理”用如动词,意为“调理”,后面的“理”為名词,是“理性”的简称。我们主张,应该对人的欲望善加调理,既尊重其客观需求,又节制其枝蔓,使之合乎理性,保持生命原发的动力。
人是什么?东方的女娲抟土造人说、西方的斯芬克斯之谜都代表着先民对于这一问题的求解和迷思。中西方的古圣先贤从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就开始了对于人性的冥思与探寻。孔子解释“克己复礼为仁”,并进一步阐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3]认为要克去己私,存仁于心,克己才能由己,才能自己作主而不依靠别人,坦然明快而积极乐观的态度跃然纸上。对于克己复礼的条目要求,孔子主张“四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四勿”都是克己的功夫,是在具体行为上依据礼的标准规约自己。孔子也依据这样的标准,把能够克己复礼遵守“四勿”的人称为君子,不能做到的就是小人。至孟子,则将伦理规范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提出了著名的“四端学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4]仁义礼智四种德行都找到了心理的源头。但同时孟子又主张奠基于四端的人性善只是一种道德的萌芽,想要养成道德修为还必须“尽心知性”“寡欲”“内省”和“养气”,[5]经历长期的学习与教育的历练和修养。至宋儒,有鉴于唐末、五代的肉林酒池、欲望无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主张,实则与孔子的“克己复礼”一脉相承。
荀子则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关键在于人伦,在于人之间的情感,“人之所以为人,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故人道莫不有辨”[6]。人伦一方面表征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呈现为一定的层次和秩序,同时也成为情感的纽带。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之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7]。能把大家的力量集合到一起分工合作是以“义礼”为基础的,因为人有了这样的“分”与“义”的能力,而这一能力的根本也在于对每个人欲望的合理节制与规范,人类社会和社会化大生产才成为可能。
近代以来,人们对于欲望渐渐持尊重和包容的态度。笛卡尔在反驳伽森狄时说:“虽然人是动物中最高贵、最完美的,然而无论如何,人还是动物的一种,不能从动物中除掉。”[8]一生经历了无穷磨难与煎熬的著名作家史铁生在地坛这个别有文化意义的地方痛苦地思考着,停下轮椅后说出这样的结论:“人真正的名字叫作欲望。”[9]
生物性作为生命的基础,决定了人与植物、动物有着生物学意义上的近亲关系。不跳动的心脏、不参与新陈代谢的细胞无从体现生命的基础,也自然与人毫无联系。不承认人的生物性,不尊重作为生命基础的欲望,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作为主动生长的事物,人的生命发展欲求必然存在,因为他需要主动地从外在世界获得物质和信息的给养。因此,欲望的存在是作为生命维持和发展的根本性原因,也就成为人的属性之一。 然而不幸的是,欲望并不容易节制,相反却时时试图膨胀,往往让人面临困顿与悲哀的境地。
人类能够揖别动物界,成为这个世界最有力量的部分甚至有权决定这个世界的命运,有其深刻的自身条件与内在原因。哲学家杨国荣列举了人和动物相比带有区别性的特征:“所谓人是理性的动物,人是语言的动物,人是运用符号的动物,人是制造工具和运用工具的动物,等等,便从不同的侧面涉及人之为人的特点。”[10]杨国荣先生所列举的人的语言、运用符号、制造与使用工具这些侧面呈现的特征,主要是从“人之能为”的角度进行的人与动物的区别。但是,“人之能为”作为人的外显的能力特征,却没有回答属于人或人类所单独具有的独特内涵,相较而言,理性才更加契合“人之为人”的事物本质。
其实,欲望的节制本身也依存于理性。理性之“理”如同树木的纹理,表现为外在秩序,也表现为合规律地规约自身使之符合秩序的要求,可见,所谓理性首先在于能够在自身实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的统一。
当然,“人”的概念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当下,诸多个体执着于欲望支配下的生存维持、争抢甚至劫掠,人类各个群体忙碌于占有和享受更多而欺瞒、杀伐甚至动用核武器威胁到人类整个族群的存在,更遑论对于其他物种的涸泽而渔与赶尽杀绝。康德头顶的璀璨星空在人类眼中已然蒙尘,而他千呼万唤的人类内心的道德法则也日渐雾化。可以说,欲望离我们很近,而理性距我们尚远,且有越来越远的危险。
在这样的背景下,“理欲成理”应该成为我们必然的选择:一方面尊重人的欲望的合理性,同时又必须对人类个体的欲望进行合理的调理,使其符合人性善建构的理性要求。
二、“意”的潜在性与“化意为义”的迫切性
在汉语世界,“意”字的本义是意向、意愿或者心里的想法。其实,哲学词汇“意识”、文学词汇“意象”、心理学词汇“注意”无不与“意”存在密切的联系。心、意、知、物通过一个“行”联系着人的内在与外在、人的自身与客观世界,而“意”虽然是潜在的,却是其中关键的环节。主张“化意为义”,即认为内心的念头需要转化为适宜的行动,成其为“义行”,既利于己,又益于人。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理性,但理性往往被欲望蒙蔽,其中最容易被蒙蔽的就是人的“意”。康德于是提出了启蒙的任务,主张人要自觉地以自己的理性去除蒙昧的状态,他还为人的品格提出了标准——“人的行为方式有种水火不容的可能性,不是本能就是理性。‘作为一个人,我们必须根据理性去生活,因此应该以理性约束兽性的本能(Triebfedern),不可以让任何冲动过于强势。……我们必须为自己立法,不可随着感觉和偏好而起舞。”[11]“不能随着感觉和偏好起舞”,其实就是对于人类的“意”善加控制,“永远以理性的原则为基础”就是要驾驭好“意”,不能听任其信马由缰。
明代大儒王阳明主张心外无理,心外无物,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要从“意”开始,“去欲”也须去在意之发动,行为之未萌。阳明先生对于“意”有着深入的认识。他解释“虚灵明觉之良知,感应而动者,谓之意”[12],即言人对于外在事物乃至自身有了感触,心就有反应,这一心动反应就是“意”。这个“意”异常灵敏,在内心透着清澈与纯然。他又阐述“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13]。在阳明先生心中,“意”处于身、心、知(行)的关键,是心的功能,是知和行的起始,且外涉着物。
当然,在阳明先生的概念中,“意”既是个体生命受到外部信息刺激而产生的心理活动,又是知的起始和行为的发动。“耳目口鼻四肢,身也。非心安能视听言动? 心欲视听言动,无耳目口鼻四肢亦不能。故无心则无身,无身则无心。但指其充塞处言之,谓之身;指其主宰处言之,谓之心;指心之发动处,谓之意;指意之灵明处,谓之知;指意之涉着处,谓之物。只是一件,意未有悬空的,必著事物。”[14]阳明认为,身、心一体,意、知同源,比今天所认为的“意”在外延上要广泛一些。
此外,王阳明又特别重视诚意, “君子之学,诚意而已矣。格物致知者,诚意之功也。”[15]他认为诚意是《大学》八条目的根本,“诚意”要求明诚和诚明,这何尝不是对于意的要求呢!
信息社会,化意为义的任务已经非常迫切了。不仅因为人置身于信息海洋,“意”的专注和控制难度越来越大,而且“一意孤行”的风险已经无力承担,人类个体已经手握核按钮,具有了一念之间就让世界灰飞烟灭的力量。
三、儿童教育的“理欲成理”与“化意为义”
从当下东西方人类生存状况观察,人类“理欲成理”与“化意为义”依然任重道远,技术的进步与数字化的生活形态更使人类个体转向原子化的生存。小到一些青年离群索居心理问题频发,大到战场上国与国之间血腥的同类相残,“如此被贬抑、被接到物的水平上的人,已经失去了人性的实质……他日复一日地活下去,惟一可以刺激他超出完成日常任务的范围的欲望,是占据在这架机器中可能达到的最好位置的欲望”[15]。如何焕发人性的光辉,做好地球的长子,已然成为一个迫切的时代课题。
儿童处于人生的早期,生命还保持在开放性的状态,他们并不是没有长大的成人。如何更好地形塑他们的童年生活和未來生命,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笔者认为,着眼于当下儿童发展的问题情境,我们需要做好如下工作。
1.理欲成理,养成为先
虽然不能从动物中除掉,但人作为万类灵长的事实也必须从动物中区别出来,尤其是人类自己必须以人的高贵自觉从兽类中脱离,承担自己生而为人的责任与使命。在人与动物之间,只有人才能以自己的精神世界与灵魂实现这样一种区隔并凝聚为自己内在的品质与属性。
中西方文化都认为欲望是人类的万恶之源。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达,物质财富不断累积,西方消费文化与腐朽享乐思想的影响也日渐深入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传统勤俭习惯正在衰减。青年人爱情观、婚恋观和生育观等都发生了诸多变化,自私观念时有抬头,而且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持久的根本性矛盾之一。如果人类不能很好地节制和调理自己的欲望,人类社会甚至有崩坍的危险。
就教育而言,理欲成理的养成教育是打造纯粹生活的基础。一方面,需要引导儿童深入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也要组织儿童开展劳动活动,体会劳动的艰辛,养成吃苦耐劳的品质。理欲成理,关键在于日积月累的养成。整个教育需要从过分注重考试和智力的学习向育人转化,培根铸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化意为义,正心以中
节制欲望,化意为义的关键在于把好“意”的关口,在“恶念”萌生伊始,就用克制的功夫革除之。本文开头的三个实例警示我们开展有效的儿童德育之迫切。其中一位男孩在杀害自己的妈妈后竟然说“我杀的又不是别人,而是我妈妈”,似乎在他的心目中,妈妈像私有财产一样,有权进行任何处理。从心理学分析,这个男孩在发展过程中,社会化出了问题。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6]通俗地解释,马克思把人之人之间的关系纳入人的本质范畴,正是人类关系的镜像表达着人的本质。
皮亚杰说:“教育就是使儿童适应成人的社会环境。也就是说,按照社会赋予一种价值的集体现实的整体来改变个体的心理生物结构。”[17]可见,忽视了社会化的儿童教育,必然不能适应甚至接近人的本质。毋庸置疑,社会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对于社会与他人的认识、适应与行为都在发生变化 ,但这一变化并非总是正向意义的。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汲取传统儒家文化诚意、正心思想,丰富儿童的心灵世界,从意着眼,培养儿童的良知良行,是今天教育必须要做好的工作。美国诗人亨利·华兹华斯·朗费罗在《人生颂》中写道:“人生是实在的,人生不是虚无;坟墓并非就是它的终极地。‘你本是尘土,复归于尘土——那不是说灵魂,指的是肉体。”[18]人是有意识的,有心灵的,这一精神的因素需要人崇尚“善”,把握心,而关键的节点在于“意”。
3.淳风化俗,尚美怡情
孔子提倡仁人爱物,主张儿童教育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样,社会个体才有健康完整的人格,这一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也道出了教育的本质。诗讲求秩序,又反映人民中淳朴的风化,所以以诗作为生命教育的发端意义深刻。礼是规范,立于礼其实就是个体要尊重社会的规范,要对秩序和伦理充满敬畏。乐则提升个体审美能力,在美的浸润中陶冶性情,美化我们的人文环境。
童年是人生成长和教化的关键期。聂鲁达曾慨叹:“童年的我啊,你在何方?仍包藏在我的躯体里,还是已经死亡?……我们共同度过那么多时光,难道长大成人就是为了分离?童年的人既然已经远去,为什么我们并没有死在一起?如果作为灵魂,他已经离去,为什么还要剩下我这副骨骼和身体?”[19]这是一首童年的挽歌,晚年的聂鲁达对于长大成人的样子是失望的,他没有成为他理想的样子。教育作为儿童成长的最关键环境与条件,应该在儿童的性情发展上做更多的事情。而数字时代儿童人文环境的淳化,也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工作。
康德在《实用观点下的人类学》中试图回答“人是什么”,关于其要旨,他概括为:“它要求人类不是表现为恶,而是表现为一个从恶不断进步到善,在阻力之下奋力向上的理性生物的类。于是,人类的普遍意志是善的,但其实现却困难重重,因为目的的达到不是由‘单个人的自由协调,而只有通过存在世界主义结合起来的类的系统之中,并走向这个系统的世界公民的进步组织,才能够有希望。”[20]康德将“人是什么”的问题理解为一个人性从恶到善不断进步的发展性问题,这是一个人类因为文化的影响不断脱离兽性而文明化的进程。同时,康德又把人类理性的发展理解为一个社会性问题,即人的文明化是以人的社会化为前提的,只有充分地社会化,人才能成为充分人性化的人。他还将个人的由恶向善的发展聚焦于人类整体的善恶背景之下理解,充分考虑人的社会性和整个社会的人性化。
参考文献:
[1]央视新闻网.12岁男孩持刀弑母17岁少年杀母埋尸 是谁把孩子变成杀人犯?[EB/OL].(2024-04-20)[2018-12-06].https://news.cctv. com/2018/12/06/ARTIQYB30HLLCoDaF6ozpgxE181206.shtml.
[2]新民周刊.三少年涉嫌殺害同学,令人发指!背后是留守儿童之殇![EB/OL].(2024-04-10)[2024-03-17].https://baijiahao.baidu. com/s?id=1793751734650604792&wfrr=spider&for=pc.
[3]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2:218.
[4][5]孟子[M].万丽华,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69,288.
[6[7]楼宇烈.荀子新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8:70,156.
[8]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278.
[9]史铁生.向死而生[M].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0:68,70.[10]杨国荣.人与世界,以事言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68.
[11][20]曼弗雷德·库恩.康德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182-184,457.
[12][13][14]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41,5,79-80.
[15]卡尔·雅斯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M].王德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25.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
[17]皮亚杰.皮亚杰教育论著选[M].卢濬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32.
[18][19]许自强.世界名诗鉴赏大辞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1360,1534.
责任编辑 徐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