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犯罪如何从源头上预防?
2024-05-31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打架斗殴、撬店抢劫、吸毒洗钱、冲动杀人……一些正值花季的少年步入歧途,令人痛心,引发舆论高度关注。当下未成年人犯罪有何特点?哪些案件占比较大?如何从源头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带着这些问题,半月谈记者采访了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检察厅厅长那艳芳。
犯罪呈现新特点
半月谈记者:近年来检察机关办理了多少涉罪未成年人案件?当下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什么样的态势,有哪些新特点?
那艳芳:2020年至2022年,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数分别为54954、73998、78467,受理审查逮捕人数分别为37681、55379、49070,总体呈上升趋势。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低龄未成年人犯罪占比上升。二是流动性、团伙性特征明显。近3年流动未成年人犯罪每年占比均超40%,共同犯罪人数占比超50%。三是从盗抢等传统领域向网络空间等新领域蔓延。
半月谈记者:在涉罪未成年人案件中,哪几类案件占比较大,暴露出哪些深层次问题?
那艳芳:2022年,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未成年人犯罪居前五位的依次是盗窃罪、聚众斗殴罪、强奸罪、抢劫罪、寻衅滋事罪,合计占比达67.4%。
从引发原因看,以下问题较为突出:一是家庭监护缺失、监护不力、辍学失管。二是一些住宿、娱乐场所等违反法律法规,允许未成年人随意出入,成为未成年人犯罪高发地。三是一些网络乱象诱发甚至教唆犯罪。四是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心理疏导、矫治改造工作有待加强。
最大程度挽救
半月谈记者:专门学校和专门教育对有效矫治教育罪错未成年人意义重大,近年来相关工作情况如何?
那艳芳:我国专门学校建设和专门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专门学校数量有所增多,专门教育工作日趋规范。
半月谈记者:检察机关通过提起公益诉讼、制发检察建议的方式推动禁止为未成年人文身,受到好评。鉴于当下未成年人犯罪新特点,哪些领域还可以提出公益诉讼、制发检察建议?
那艳芳:公益诉讼、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重要的履职方式之一。继促推文身治理取得良好成效之后,检察机关通过公益诉讼、检察建议等方式,积极推动电竞酒店、盲盒、点播影院等新兴业态的治理。下一步,我们将针对未成年人犯罪上升背后的监管不力和管理薄弱环节,持续督促职能部门对宾馆、酒吧、网络环境等与未成年人密切相关领域的监督治理。
針对涉罪未成年人因“标签效应”难以融入社会的问题,我们认真落实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细化封存工作的责任主体、具体程序等,确保制度落到实处。
预防工作尤为重要
半月谈记者: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还有哪些工作需要加强?
那艳芳:首先要抓早抓小,加强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机制建设。检察机关将进一步细化罪错行为分级干预措施,对罪错行为进行科学化、专业化、针对性、相称性和综合性的干预设计,有效预防和矫治未成年人罪错行为。
其次要以检察履职推动源头治理,形成工作合力。把治理的重点放在依法监督、紧抓案件暴露出的问题上,持续做好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督促监护令”和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督促、引导监护人切实履行监护职责,会同教育部建立常态化检校控辍保学的衔接机制。
最后要深入开展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工作,持之以恒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据新华社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