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创新赋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2024-05-31贾淑品

甘肃社会科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强国科技建设

贾淑品

(上海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34)

提要: 近年来,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科技创新与文化的交融渗透愈加紧密。科技创新之所以能够赋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从前提上讲,是因为科技创新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在政治遵循、价值立场、事业目标、发展路径、要素理念等方面彼此契合;从结果来讲,是因为双方能够互相成就,科技创新能够解决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面临的文化影响力不足、文化发展不平衡、文化创新乏力、文化安全存在短板等问题,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也可以为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价值引领、精神动力和市场需求。科技创新赋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实践路径为:以科技创新巩固主流文化引领力和凝聚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力,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力,促进文化产业繁荣,从而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中指出,我们要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1]33文化的“兴”与“强”对一个国家、民族的赓续与传承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以文化引领社会前进方向,以文化凝聚民族奋斗力量。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命题,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升到了强国战略的高度,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与繁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又提出了促进科技和文化融合发展的理念。当前,我们仍面临着“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2]35的历史任务,而科技创新也已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和引擎。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了新的文化使命,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因此,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更好地服务于文化强国建设,回答“科技创新为何能赋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科技创新如何赋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些问题,对科技创新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二者之间的关系,必须深入理解并认真实践。

一、科技创新赋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背景

科技创新赋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离不开三个社会背景:一是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二是科技创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具有重要价值,三是科技创新与文化的交融渗透愈加紧密。

(一)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根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地位十分重要。随着世界步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作用也更加突出。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3]309-310可见,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能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指引、精神动力和力量支撑。

但我们也应看到,社会主义文化作用的发挥、文化建设的开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体系和国际格局深刻变化,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东西文化的交流碰撞尤为明显,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现实形势更加严峻复杂。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稳步推进,我国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大人民在基本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之后,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凸显,对社会主义文化高质量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而目前我国文化建设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我国思想文化领域舆论氛围变得更加宽松,价值认同趋向更加多元,而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文化传播能力,不断进行资本主义文化和价值观输出,对我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价值理念带来冲击,导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此,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自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之后,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又反复提及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019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明确了时间节点:到2035年要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又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五个方面,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视,为科技创新赋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产生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指引和理论支持。

(二)科技创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4]23。科技创新始终是推动兴国安邦的国之利器,也是不断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动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对科学技术重要性的认识逐步加深。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科技创新助力国家战略目标的要求也不断与时俱进。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到“建设创新型国家”,再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而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宏伟目标,开启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新征程。“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4]26科技创新在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的同时,也有利于保障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稳定运行。

党中央始终牢牢把握我国科技发展的正确方向,在每一个关键节点都做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科技创新不断向前发展的局面。

马克思、恩格斯虽未直接提出科技创新这一概念,却深刻意识到了社会需要是科技创新的动力。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5]648因此,社会的实际需要对技术创新和科学研究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与此同时,我国在各领域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前所未有。外部环境的复杂性、跨国性、多样性、联动性日益突出,倘若未能构建起完善的国家安全体系,就有可能影响国家文化安全、地区稳定甚至世界和平。

(三)科技创新与文化的交融渗透愈加紧密

自工业革命以后,科学技术逐渐成为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科技创新与生产过程结合日益紧密,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尤其是近些年来,以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航天工程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给世界各国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想取得跨越式发展,必须在科技创新领域有所突破,必须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文化、民生等领域的推动作用。当下,随着互联网、智能化、数字化等高新技术的出现和发展,科技创新与文化的交融渗透愈加紧密,“科技创新已交融渗透到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等各个层面和环节,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6]。尤其是在一些发达国家,科技创新不仅能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而且能够催生一批新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业态。

然而,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科技创新与文化融合发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相对滞后。主要表现:我国文化领域核心技术和高端设备自主生产能力不足,主要依赖进口,文化高质量发展受制于人;科技创新与文化深度融合不够,科技创新领域的成果在文化领域的转化不明显,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有限等。在这种背景下,推进科技创新与文化融合发展,以科技创新提高我国文化产品科技含量和文化产业的附加值,抢占文化创新发展制高点;以科技创新重塑我国文化生产传播方式,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提升人民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赋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就具有了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为促进科技创新和文化融合发展,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政策。如2012年科技部等六部委印发了《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从形势与机遇、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与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四个方面系统地阐明了为何要实施国家文化科技创新、怎么实施国家文化科技创新。2019年8月13日,科技部等六部门印发的《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加强文化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完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文化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广、加强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促进内容生产和传播手段现代化、提升文化装备技术水平、强化文化技术标准研制与推广8项重点任务”[7],《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保障措施等内容。2022年《“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中单独设置“推动科技赋能文化产业”内容,指出“把先进科技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支撑,建立健全文化科技融合创新体系”[8]。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指出要坚持“科技支撑,创新驱动”的工作原则,明确“到‘十四五’时期末,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到2035年建成物理分布、逻辑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点集成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中华文化全景呈现,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9]。这些文件和政策的出台为科技创新赋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顶层设计,指明了前进方向和遵循原则。

二、科技创新赋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理论逻辑

一般来讲,两个不同领域的事物要建立起紧密联系,通常要具备两方面条件。一是二者要彼此契合,在政治遵循、价值立场、事业目标、发展路径等方面具有内在关联和高度一致性,从而为彼此建立联系和融合发展提供前提条件。二是二者在结果上能够互相成就、各取所需、共同进步,这样二者才有建立联系、融合发展的需求和动力。科技创新能够赋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关键就在于二者不仅具有内在契合性,而且赋能的结果是互相成就。

(一)科技创新赋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前提

科技创新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在政治遵循、价值立场、事业目标、发展路径、要素理念等方面具有高度契合性。

1.共同的政治遵循: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10]314,居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的“七个着力”要求之首,足以证明党的领导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面对国际社会各种风险挑战,坚持党对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十分必要。要建设具有高度文化自信自强的文化体系,应对各种文化挑战,也要加强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10]314,这为新时代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提供了根本遵循。

科技领域面临许多卡脖子难题,需要科技创新解决面临的问题。科技创新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坚持党的领导是科技创新赋能文化强国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为此,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放在“十四五”期间文化发展工作原则的第一条,明确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党领导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贯彻落实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原则,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方方面面,为实现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11]。而在论及科技创新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科技创新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政治保证。我们要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万众一心为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而努力奋斗。”[12]23-24由此可见,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科技创新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共同政治遵循,也将是二者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保障。同时,正是二者都坚持党的领导,科技创新赋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才拥有了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统一领导。这不仅有利于打破科技创新和文化建设的利益壁垒,进一步协调不同部门、领域的利益关系,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科技创新赋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效能,而且有利于发挥党的动员和组织优势,使更多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参与进来,为科技创新赋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2.共同的价值立场:以人民为中心

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党和国家进行科技创新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鲜明价值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文化事业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3]310-311“衡量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最重要的不是看经济效益,而是看能不能提供更多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3]311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10]249“要加大科技惠及民生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同民生紧密结合。”[4]61由此可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是科技创新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共同价值立场。而这一共同的价值立场,将为科技创新赋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更多的价值认同和思想共识,化解相关从业人员的观念冲突和心理排斥,促进科技创新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更好地融合发展。

3.共同的事业目标: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和现代化强国建设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要目标,而科技创新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习近平总书记论及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作用时指出:“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3]1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3]309与此同时,他指出科技创新对于实现民族复兴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具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12]2“从最初提出‘四个现代化’到现在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科学技术现代化从来都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14]3由此可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科技创新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共同的事业目标。正是因为事业目标的统一,二者才能汇聚在“五位一体”“四个全面”总体布局的旗帜下,立足全民族的发展大局精诚合作、携手发展。

4.共同的发展路径:以创新促发展

创新在构建文化新发展格局、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提出以后,党和国家多次指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34。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申“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2]35。对于科技创新来讲,创新本就是其应有之义,同时也是其发展的重要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10]248“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4]46具有共同的发展路径,不仅有利于二者实现资源、技术、设备等共享,也有利于国家在政策制定、财政拨款、人才配备、机制健全等方面统筹考虑二者融合发展,从而为科技创新赋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5.共同的要素理念:重视人才作用

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都离不开人的主体作用的发挥。《“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中着重强调应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方式,优化人才结构,创新人才培训形式,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干部人才队伍素质能力,建设勇担使命责任、善于创新创造的时代新军”[11]。在论及人才对科技创新的作用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14]8由此可见,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都十分重视发挥人才的关键作用。这一共同的要素理念,将为二者的人才培养、培训、交流、合作提供有利条件,有利于实现人力资源共建共享、优势互补、跨界融合,为科技创新赋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人才要素支持。

(二)互相成就:科技创新赋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科技创新赋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结果是互相成就,具体表现为科技创新能够解决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面临的问题,反过来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也能促进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

1.科技创新能够解决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面临的问题

第一,科技创新有利于解决我国文化影响力不足的问题。当前,中国的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与中国在经济、军事、外交、科技等方面的世界影响力相比,仍存在文化产业占国内经济总量比重不突出、文化走出去的能力和文化事业竞争力不足、缺乏全球知名文化企业、在世界文化舞台上中国的文化话语权不够、对外文化贸易总量处于逆差等文化影响力不足的问题。而科技创新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一旦应用到文化建设领域,能够大幅提高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经济效益,推动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从而最终增强国家文化影响力。走好“双创”之路,要坚持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结合。“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2]281例如,通过与新媒体、大数据等现代技术融合,与机构企业、艺术团体等社会资源广泛合作,故宫博物院深度挖掘馆藏文物中的文化内涵,进行形式上的创新和内容上的推广,创造了一系列纪录片、文创产品和展览演出,新型文化企业、文化模式也应运而生,推动开拓文化新市场、打造文化新生态。故宫博物院借助新科技手段,不仅使传统文物或文化栩栩如生,而且这种通俗、新颖的形式更受大众欢迎,有利于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融合。

第二,科技创新有利于解决我国文化发展不平衡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当前我国不同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文化发展还不平衡,尤其是一些边远地区文化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还有待提升。而科技创新可以有效提高文化信息传递便捷性、拓展文化产品的覆盖面、丰富文化产品内容,使偏远地区的人民也可以获取充足的精神文化资源,从而弥补不同地区的文化发展差距。最终推动我国文化发展更加均衡、公平,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第三,科技创新有利于解决我国文化创新乏力的问题。当前我国文化创新领域还存在文化产品原创度需要加大、有影响的文化精品不够多、传统文化需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等问题。一方面,科技创新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元素,能够为文化发展提供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的支撑;另一方面,科技创新可以提供更加先进的生产、传播器材,为文化创新提供技术支撑。同时,科技创新不仅可以使传统文化产品的生产技术现代化,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提供技术帮助,解决因传统工匠不断减少引起的技术失传问题,而且因其能够创造一个虚拟空间,能够弥补传统文化保存与传承的场域缺失短板,为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再造展示的空间、传承的氛围。

第四,科技创新有利于解决我国文化安全存在短板的问题。目前,社会主义文化安全面临着内、外两方面的风险。在国内,一些错误社会思潮如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观等借助新媒体平台有所泛滥,试图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正确性,严重影响文化凝聚力构建。在外部,一些国家借助自己的经济优势,运用现代传播技术,推行文化霸权策略,不仅大肆抹黑我国的文化形象、打压中国的发展,而且通过经济文化交流、文化产品输出的方式对我国进行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渗透,妄图削弱我国人民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感。而科技创新凭借自身的技术性、先进性,能够对错误思潮、敏感信息实施实时监控,并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手段及时发现文化安全漏洞,筛选出危害信息。从而有利于加强主流舆论引导能力,完善网络文化管理和建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2.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能够促进我国科技创新发展

第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价值引领。科技创新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促进社会发展、人类进步,也有带来生态恶化、伦理危机、社会风险的可能。尤其是在元宇宙和人工智能时代,人们容易陷入工具理性的思维,只重视科技创新的工具作用,而忽略了科技创新还应遵循一定的伦理原则和人文精神。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有利于发挥文化的人文关怀作用,塑造科技创新向善的文化理念,弥补科技创新领域的伦理缺失,更好地增进人类福祉、促进社会发展。

第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精神动力。科技创新是一条充满艰辛和曲折的道路,总是经历多次失败才能走向成功。“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15]科学成就的取得离不开精神动力的支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有助于涵养科技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培养科研工作者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终为科技创新提供精神动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胸怀祖国、服务人民、敢为人先、严谨治学、潜心研究,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充分说明了文化可以引导各类人才矢志爱国奋斗、锐意开拓创新。

第三,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市场需求。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过程中,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消费市场的壮大、文化产品的丰富将产生文化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文化装备水平提升、文化传播手段现代化等技术需要。“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5]468这些文化领域高新技术的需要最终将转化为科技创新领域的市场需求,从而推动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

三、科技创新赋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实践路径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以科技创新赋能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潮流和时代要求。党的二十大又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继续推进科技创新赋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一)以科技创新巩固主流文化引领力和凝聚力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革命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符合社会主义制度要求,被广大人民所接受的主流文化占据着主导地位。主流文化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要高度重视以科技创新巩固我国主流文化的引领力和凝聚力,以科技创新增强主流舆论传播力、加强网络文化监管与治理。

1.以科技创新增强主流舆论传播力

第一,以科技创新促进主流媒体平台建设。以党报党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官方新闻网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平台在舆论传播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要通过网络化改造和技术升级等科技创新手段有效整合各种媒介资源、信息内容、技术应用,打造内容、技术、载体共融互通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新型权威媒体平台,为主流舆论传播提供更好的媒介。

第二,以科技创新增强主流文化传播力。探索将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主流文化采集、生产、传播、接收、反馈过程中,此外,基于数据算法技术,将一些正面宣传和主流舆论通过智能化方式精准推送给受众。同时运用智能手段健全媒体自评、媒体互评和重点点评体系,营造积极的阅读评论氛围,形成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有效提高主流舆论引领力、凝聚力。

第三,以科技创新提高主流文化内容供给质量。推进主流文化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变过去单一、沉闷的信息与舆论呈现方式,利用跨媒体制作技术,将文字、音频、视频一体化生动呈现。利用VR、AR等虚拟可视化技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主流文化内容互动式、服务式、精细式、场景式、沉浸式传播,提高主流文化的趣味性与吸引力。同时,运用大数据加强主流文化传播数据统计分析、传播效果评估,为改进下一步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2.以科技创新加强网络文化监管与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2]453“加强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的管理,确保互联网可管可控,使我们的网络空间清朗起来。”[16]可见,网络文化监管与治理直接关系我国主流文化引领力、凝聚力建设。近年来,我国网络文化市场迅速发展,产生了如微信、微博、抖音等影响力巨大的网络平台。这些新媒体、新平台的出现带来了丰富的网络文化产品,有效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但同时也容易滋生一些问题。比如,部分错误思潮、不良价值观念借助互联网平台大行其道。一些自媒体博主为了吸引流量传播虚假新闻,一些网民热衷于使用网络暴力、制造性别对立、进行地域歧视,使互联网文化充满了戾气。对此,要通过科技创新加强网络文化内容监管,加强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全天候监测网络谣言、虚假新闻、低俗信息、网络暴力等违法违规内容,发现之后通过及时删帖、禁言、封账号等方式进行处理。以此规范网络文化传播秩序,培育风清气朗、文明理性的网络文化氛围。

(二)以科技创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力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2]241因此,在当下我们要继续继承中华文明的创新性,坚定地以科技创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力。

1.以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活力

第一,要利用科技创新过程中形成的探索未知、追求真理、打破常规、坚持不懈等科学精神,推动全社会形成求知创新氛围,进而传递到文化领域激发其创新氛围。

第二,要利用智能科学、体验科学、语言及视听认知表达、跨媒体内容识别与分析、情感分析等领域开展的理论创新,为文化领域新产品、新消费的出现提供创新基础。

第三,要利用国家在推进科技创新过程中制定的一些扶持政策,把文化科创重大项目纳入国家相关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科创类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向文化企业转移,从而激发文化企业创新力。

第四,在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国家会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基地,培养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企业、人才,成立技术创新中心、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机构设施。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为文化创新提供融合基地、合作企业、复合人才、研究机构等方面的硬件支持。

2.以科技创新为全民族文化创新提供技术和装备支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文化创新在完成创意设计之后,通常还需要通过一定的技术和装备把停留在思维层面的创意转变成实践的创新。因此,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离不开科技创新领域的先进技术和高端装备的支持。

第一,要通过技术和设备创新为文化产品创新提供帮助。通过人机交互、混合现实等关键技术开发,为类人视觉、听觉、语言、思维等领域文化创意转化为文化产品提供技术支撑。通过舞台演艺、高清制播、影视摄录、电影特效、智能印刷等高端文化装备,丰富文化产品的制作工艺,创新文化产品的呈现方式,为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网络文化等行业文化新产品的产生提供帮助。运用语义分析搜索及自动分类标引技术、全媒体资源管理与集成技术、多介质多形态内容发布技术等数字显示技术,创新文化产品的数字化表现力、传播力。

第二,利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激发传统文化的创新活力。运用高新技术和装备,帮助保存、检测、修复、传承以文物和古迹为代表的传统文化遗产,为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奠定物质基础。利用现代化技术和设备,在传承民族传统工艺特色的基础上,推动陶瓷、漆器、织造、印染、雕刻等传统工艺创新,避免传统制作手艺的失传。利用VR、元宇宙等虚拟化、数字化技术,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储存、传播、展示,为传统文化传承再造场域和空间。

(三)以科技创新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力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致力于发展服务大多数人民的公共文化,努力以科技创新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力,以科技创新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扩大公共文化资源覆盖面、提高公共文化信息获取便捷性,从而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促进社会公平,帮助人民早日实现精神共同富裕。

1.以科技创新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

要按照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要求,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依托新媒体技术,鼓励文化单位和广大群众推出更多优秀的文学、综艺、影视、动漫、音乐、体育、游戏等文化产品。依托互联网平台,推出更多高品质的短视频、网络音乐、网络剧、网络纪录片等网络视听节目。依托智慧型呈现技术,开展形式多样和内容丰富的高质量科学普及,提高全社会科学素质,加强戏曲等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普及推广,推动少数民族语言出版物发行和文艺作品的创作。从而生产出更多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公共文化优秀产品。

2.以科技创新扩大公共文化资源覆盖面

要依托信息化与数字化技术,推动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非遗馆等公共机构的传统公共文化资源向数字化与云建设转变,拓宽公共文化资源服务范围。加强广播电视台、无线发射台站建设,推进广播电视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升级,整合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和数字化双向化改造,努力实现广播电视节目户户通。通过科技化手段促进城乡公共文化资源一体化发展,创新公共阅读和艺术空间,探索公益电影多样化供给方式,加快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加强面向困难群体的公共文化资源倾斜。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发挥各类信息网络设施的文化资源传播作用,积极发展公共文化云展览、云阅读、云视听、云体验,提升公共文化资源到达率、及时性。从而通过科技创新优化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扩大公共文化资源覆盖面,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

3.以科技创新提高公共文化信息获取便捷性

通过打造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库群,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打通各层级公共文化信息平台,方便公共文化信息的获取,破除公共文化信息分配不均衡的状况。对全国公共文化机构、文化生产机构、高等科研机构的各类藏品和资料进行信息化采集,建设文化信息大数据体系并向全社会免费开放,解决公共文化信息垄断的问题。通过建设智慧图书馆体系和国家公共文化云,打造智慧广电、电影数字节目管理等信息化服务平台,把服务城乡基层特别是农村地区作为公共文化信息化建设的着力点,不断缩小城乡之间的文化信息差距。建设具备云计算能力和超传播能力的文化信息服务体系,布局具有模式识别、机器学习、情感计算等功能的区域性集群式智能信息中心,为公共文化信息化获取提供低成本、广覆盖、更安全的服务。从而以科技创新推动公共文化信息化建设,提供基本公共文化信息标准化、均等化服务,更好保障人民公共文化信息获取便捷性、公平性。

(四)以科技创新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对丰富人民文化生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以科技创新促进传统文化产业优化和升级、推动新兴文化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扩大文化产品消费市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繁荣。

1.以科技创新促进传统文化产业优化和升级

要运用大数据、5G、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超高清等科技创新手段推动文化娱乐、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工艺美术、印刷复制、广告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升级和改造,鼓励演出、娱乐、艺术品展览等传统文化业态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促进其内容生产和传播手段现代化,重塑传统文化发展模式。通过基于虚拟现实的舞美设计与舞台布景技术、声光电综合集成应用技术、移动舞台装备制造技术、演出院线网络化协同技术,调整和优化传统文化演艺产业结构。通过新媒体集成管理与分发传播技术、影视生产与集成制作技术,提升影视制作质量和效率,促进广播影视文化产业升级换代。通过建设适用于平板、手机等各种终端设备的数字出版体系,促进传统新闻出版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通过数字印刷和绿色环保印刷技术,促进传统印刷设备的升级改造和节能减排。

2.以科技创新推动新兴文化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通过科技创新加快发展网络视听、移动多媒体、数字出版、动漫游戏、文化创意、3D和巨幕电影等新兴文化产业。以网络信息集成传播技术及前沿引导技术为基础,带动网络文学、网络影视、网络音乐等新兴文化产品创作与传播。通过移动互联网、信息集成技术带动短视频、视频弹幕网站等新兴文化平台发展。以动漫游戏与虚拟仿真技术为基础,加强动漫衍生品综合开发及文化娱乐装备的集成制造,促进动漫创意文化元素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通过构建专业化媒体超算与协同式创意设计云服务平台,提升文化创意设计的表现力和创作力,提高新兴文化设计效率和质量。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鼓励各种新兴文化产业运用数字化手段创新表现形态、丰富数字内容。推动数字文化与旅游、体育、教育、信息、建筑、制造等行业融合发展,延伸新兴文化产业链。

3.以科技创新扩大文化产品消费市场

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是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内生动力。要通过科技创新催生新商业模式,扩大文化消费市场,培育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鼓励和支持文化机构运用网络平台、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方式拓宽文化产品内容分发渠道,加强供需调配和精准对接,培育新用户群体,扩大文化产业经营业务规模。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搭建文化数据服务平台,介入文化产品流通过程和消费者消费习惯画像,加强对消费者文化内容需求的实时感知、分析和预测。提供文化资源和文化内容的搜索查询、匹配交易、结算支付等服务,将精准数据分析与互联网消费平台衔接,为文化消费提供数据服务。借助虚拟呈现、信息交互等新型体验技术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虚实相结合的文化体验消费新模式,不断开发特色文化消费,提供个性化、分众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充分利用数字电视、数字投影等“大屏”和移动终端等“小屏”进行文化产品宣传,促进“客厅消费”、亲子消费、网络消费、定制消费等新型文化消费发展。将线上消费、移动支付等数字化技术运用到学校、影剧院、新华书店等文化教育设施与公共场所,搭建文化消费新场景。

(五)以科技创新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仅可以提升我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而且可以增强其他国家和地区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平性的理解与认同,为我国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因此,要不断以科技创新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以科技创新增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以科技创新提升我国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

1.以科技创新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弱国无外交,在国与国的交往过程中,一个国家的地位高低和影响力大小往往以综合国力为基础,国力越强,对世界的影响力就越大。科技创新能力属于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要尽快在量子信息、生命科学、载人航天、深海探测、智能制造、国防武器等领域取得重大科技创新突破,赢得国际的赞誉和认同,从而以科技创新实力的变化,增强其他国家和民族对中华民族整体能力和实力的认同,为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因科学技术具有世界性,所以科技创新的过程总是伴随着大量的人员、文化交流。我们要继续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围绕医疗健康、智能制造、生态治理等领域与其他国家、地区积极开展大量的科技创新合作、交流,进而把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拓展中华文化的影响范围。

2.以科技创新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

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不仅需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还需要科技创新的技术支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要通过科技创新构建符合中国实际的文化决策咨询机制,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管理等手段研判世界文化发展新方向,定期汇总国内外文化创新动态,及时评估中华文化传播力效果,为传播中华文化提供准确、前瞻、及时的政策建议。要加强国家级新闻媒体科技化建设,通过进一步完善采编、发行、播发技术系统,加快数字化转型,提高新闻信息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打造更多传播中华文化的国际一流媒体,扩大中华文化有效覆盖面。在主流媒体之外,要妥善利用如TikTok、YouTube等新兴媒介创新传播中华文化的方式方法,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文学艺术、民俗节日、服饰饮食、风土人情、价值观念的了解和认识,展现我国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热爱和平、勤劳勇敢的文化形象。

3.以科技创新提升我国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

在突出中华文化内涵和思想内核的前提下,以科技创新增加文化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断提高文化科技产品和服务出口在文化贸易中的份额。利用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等新兴贸易方式,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和投资,鼓励有实力的文化机构在境外开展文化投资合作,扩大境外优质文化资产规模,改善国外对中国文化企业的印象。依托我国优势文化技术与标准,鼓励我国文化企业和社团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主导各种文化国际标准研究制定,推广我国数字文化、信息与文献相关技术标准成为国际标准,从而不断争取文化科技领域国际话语权,并通过掌握的国际话语权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力发展数字文化贸易,提高数字文化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扩大我国数字文化产品在艺术品展示交易、内容加工创作等行业区域性影响力。以科技创新完善译制、推介、咨询等方面扶持机制,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和中介机构,不断开拓国际文化市场。

(六)以科技创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国家文化安全主要指一个国家的文化主权、意识形态、文化传统、文化发展不受外来文化的侵犯和威胁。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面临着西方文化霸权、资产阶级价值观念、外来文化资本的挑战,我们要以科技创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注意以科技创新化解外来意识形态风险、维护我国文化数据安全。

1.以科技创新化解外来意识形态风险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当前世界不同国家、地区联系愈加紧密,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自己的经济和科技优势,通过发达的文化传播体系,搞文化输出和文化霸权,对我国的主流文化和价值理念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因此,针对一些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行为,要通过利用文化安全监管、文化安全评价、文化安全传播等先进技术,制定文化安全解决方案。针对试图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渗透的“普世价值”“宪政民主”“新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潮,要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应用,构建安全技术防御体系对其进行识别治理。通过融媒体传播与文化风险防范技术,对信息入侵检测、信息拦截、信息内容识别等环节进行技术迭代升级,监测试图丑化、矮化、抹黑中国形象的信息、舆情,打击盲目否认传统文化、鼓吹外来文化等错误认识,培育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守住我们文化安全的底线。

2.以科技创新维护国家文化数据安全

当前一些外来文化资本尝试对我国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进行渗透,通过持股、投资等手段逐渐取得国内一些文化产业、企业的控制权和管理权,之后对国内用户文化信息进行违规采集、储存、外传,严重危害我国公民文化数据隐私、国家文化信息和数据安全。因此,要围绕文化领域核心技术与关键装备等进行攻关,以科技创新推动文化领域重大装备和重要软件系统实现完全自主研发和装备,提升自主制造文化装备安全水平,从源头确保文化信息及数据安全。

《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指出,通过信息管理技术建立健全文化数据安全管理系统,一方面,强化国家文化数据库数据入库标准,构建完善的文化数据安全监管体系,发挥好国家文化专网网关物理隔离作用,对数据共享、关联、重构等主体实行准入管理;另一方面,制定重要文化数据目录,对重要文化数据出境进行跟踪、监测,切实加强文化数据安全保护。运用科技创新加强文化消费场景一体化监管,确保进入传播或消费渠道的文化内容可管可控,通过文化数据在采集、存储、应用和开放等环节的安全评估与保护,加大国家文化消费信息保护力度。

猜你喜欢

强国科技建设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强国有我
秦晋争霸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科技助我来看云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