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开放,向高而攀:“中国第一展”广交会的变与不变
2024-05-30
作为中国外贸的风向标和晴雨表,第134届广交会于2023年11月4日落下帷幕,这是历史上展览规模最大、参展企业最多的一次广交会。展馆内,客商络绎不绝、人声鼎沸;展馆外,周边酒店一房难求。公交和地铁上,广州塔、珠江夜游等景点,外国面孔随处可见……广交会火热背后,是中国经济强劲复苏的暖意,以及中国同世界共享机遇的诚意。
主题" " 时间在变,但广交会热情周到的待客之道不变
1957年春,首届广交会,19个国家和地区仅1200多名采购商参加;2023年秋,本届广交会,215个国家和地区超10万名采购商参加。66年,广交会“朋友圈”扩大了10多倍。为了迎接远道而来的朋友,本届广交会大刀阔斧,将展览总面积扩至155万平方米,展位总数7.4万个,展区总数55个,均创历史新高。
素材链接
巴西机械工具经销商若昂·皮埃达德·内托与他的采购团队奔走于各个展位。“我们销售的许多产品来自中国,并且所占份额越来越大。”若昂·皮埃达德·内托说,“中国制造的质量、性价比和服务领先,中国企业成为我们第一合作伙伴。”来自仰光的尼邦电器掌门人何明光则感觉时间不够用。“新产品看不够,老朋友拜访不完。”他说。缅甸市场所需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多,通过在中国采购洗衣机、冰箱、空调等家电,公司实力迅速壮大。
俄罗斯采购商Alex在一家外贸公司工作,2010年他刚来参加广交会时,他在广州一个人都不认识,唯一会的中文就是“两杯啤酒”和“谢谢”。“在广交会认识了很多朋友,中国人和全球各国的人都有。”每次参加广交会,Alex都会同“老朋友”们会面。如今,Alex的中文已经十分流畅。
主题" " 爆款在变,但创新务实的商贸精神不变
2023年前三季度,以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出口额同比增长41.7%,正成为拉动外贸的新增长点。
本届广交会主动求变,将第一期家电、电子消费品、机械设备、新能源等机电产品展区规模进一步扩大,增加约3000个展位,增幅超18%。其中,新能源参展企业达281家,比上一届增长了223%。而面对绿色低碳技术扩张的全球趋势,近年来,我国出口家电绿色化、智能化、个性化发展迅速。
素材链接
室内智能种植机、可自由骑行的行李箱、智能感应垃圾桶……创新产品掀起“智能化”新潮流。广东江门的广明源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出了一款室内智能种植机。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洪燕南表示,有很多客户专门找来,不少欧美客商询价。“针对极端气候地区,像加拿大和美国的高寒地带、非洲和中东的干旱区域,我们将大力开拓集装箱和植物工厂的种植解决方案。”
更多的中国企业从单纯卖产品到卖解决方案,合作从传统行业到新兴领域“多点开花”,从单一买卖到多元模式“全面铺开”,不断向产业链的中高端攀升,以此掌握更多主动权。
主题" " 国际形势在变,开放合作的决心不变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广交会已成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与中国贸易互通的重要平台。
从本届广交会采购商预注册人数来看,“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采购商增长11.2%;在进口展中,“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参展企业占比也高达60%。这一数据正是“一带一路”十年来坚持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成果的体现。
素材链接
来自广东珠海的一家高端打印设备企业,接触了大批新客户。公司负责人表示,“从客户群体来源的地区来看,主要来自中东、非洲、拉美以及东南亚,目前已有部分订单,相关意向也在接洽中。”
连续参会十多年,格鲁吉亚工商会驻广东省办事处主席、格鲁吉亚“一带一路”商务馆创始人贝卡·梅卡伯利兹找到了新商机,不仅将格鲁吉亚的产品卖到中国,还探索在科技、旅游、餐饮等多领域开展合作。来自土耳其的参展商则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土耳其到许多共建国家的交通得到改善,十年前他们的产品运输到中国需要十天以上,现在不到一周就能到达,物流效率大大提高。
主题思考
角度一:只有善于创新求变,才能完美蜕变。
数据之中,往往暗藏趋势。与上届相比,在本届广交会上,第一期家电、电子消费品、机械设备、新能源等机电产品展区规模大幅增加。这种变化,不乏广交会主办方敏锐观察行业动态,并推动25年来组展首次优化大调整的因素,更是我国新兴行业、企业近年来加快转型升级,一大批“小巨人”“隐形冠军”得以站到台前,为世界提供更优方案的产业结构之变。只有善于创新求变,才能完美蜕变。
角度二:中国经济的韧性,源于坚定信心。
从万商云集的广交会到万“箱”云集的港口,再到堆积如山的集装箱货物化作一条条的国际航线——在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个别国家强行推动“脱钩”“断链”之下,我们却从火热的广交会现场、从依然日益密织的航线中,窥见“风景这边独好”的中国背后的经济韧性。而一届比一届规模持续扩大、参展人数不断增加的广交会,更包含着每一位客商对中国市场满怀期待和持续的信心。
角度三:中国开放合作的信心与决心。
在本届广交会之前的2023年10月18日,北京,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行。而在广交会闭幕后的第二天,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也在上海“开门迎客”。三场重大活动接连在北上广三座城市进行,共同向世界展现着中国“在开放中进步,在合作中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来越大,环境会越来越好,服务会越来越优。
运用示例:广交世界,是海纳百川的一种胸怀;互利天下,是开放合作的一种智慧。时移世易,“中国第一展”以创新务实的商贸精神引领时代潮流,以热情好客的待客之道广结天下客商,以开放合作的决心顺应万变的国际形势。不限于一时一事,不囿于一国一域,中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中,以强大的经济韧性,行胜于言的行动,天下一家的理念,兼济天下的担当,走出中国梦和世界梦相融相通的时代进程。——陕西省西安铁一中湖滨中学" 王禄雯(指导教师/史晓婷)
(编辑:关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