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保育猪的管理与主要疾病防治
2024-05-30李春虎
李春虎
(高台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甘肃 高台 734300)
当前,我国大多数规模化养猪场已实现设备智能化、自动化,管理精细化、标准化。生猪规模化养殖生产有利于科学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猪肉市场供给,有效稳定生猪产能和优化畜牧产业内部结构,已成为我国养猪业高质量发展的趋势和客观要求。生猪生长阶段分为哺乳期、保育期和育肥期。保育期处于断奶和育肥之间,饲养技术要求比较高,对后期育肥至关重要。
1 保育猪生长发育特点
随着集约化养殖模式的不断发展,为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大多数规模化猪场对哺乳仔猪采取早期断奶技术,一般在21日龄左右、体重不低于5 kg时哺乳仔猪脱离母猪,从哺乳舍转入保育舍,进入下一生产阶段成为保育猪。断奶仔猪从产房转入保育舍不仅有来自饲养环境变化的应激,而且受到饲料改变的应激,这些应激很容易导致保育猪生理特点发生改变。
一是肠道形态和消化酶变化。肠道形态与肠道消化和营养吸收能力相关,断奶应激不仅影响肠道形态,而且损害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小肠双糖酶是仔猪消化和吸收碳水化合物的关键酶,而断奶后双糖酶活性降低,消化能力下降,导致腹泻发生[1]。相比于哺乳仔猪,保育猪胃肠道消化机能变化最为明显和直接,断奶应激会导致肠道形态和消化酶变化,主要表现为胃肠道pH值升高,肠绒毛萎缩、变宽、高度降低,隐窝变深和增生、刷状缘酶活性下降等,这些肠道结构和消化酶变化易导致保育猪腹泻、吸收消化功能减弱、脱水和肠道炎症等[2]。淀粉酶、脂肪酶、胰凝乳蛋白酶、胰蛋白酶等消化酶活性下降到约为断奶前的1/3[3]。
二是免疫机能发育不健全。保育猪保护性免疫系统缺口由母源抗体的耗竭和其自身先天免疫功能未发育完全所致。这种状态会导致肠道免疫系统功能发生障碍,使仔猪在断奶后极易感染肠道病原体。
猪母乳中含多种生长因子,如表皮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胰岛素等和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断奶后,保育猪失去上述血清成分,影响自身免疫机能。同时,保育猪在断奶前来自哺乳母猪的母源抗体逐渐减弱或者消失,由被动免疫变为主动免疫。总之,保育猪断奶后免疫系统还未发育健全,免疫球蛋白、补体、血清生化等机能指标含量较低,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和抵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较差。
三是自身调节温湿度的能力不强,对环境适应性差。猪属于恒温动物,随着温湿度变化,可以通过调节自身采食量、产热量、呼吸频率等指标维持体温平衡[4]。而保育猪下丘脑发育不成熟,体温中枢系统对热、冷应激反应调节能力弱,不能通过自身调节应对环境应激。
2 保育猪养殖技术
根据保育猪生长阶段、机体发育和生产目标等综合因素,在关键饲养环节上下功夫,以平稳度过保育期,提高成活率。从产房到保育舍,猪的生活环境、生理特点和饲料品质等都发生变化,促使仔猪断奶后会出现一系列应激反应,其应激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腹泻、胃肠道功能紊乱、采食量减少、抗病能力差及免疫力下降,甚至生产迟滞、死亡。因此,减少应激反应是饲养保育猪的关键。
2.1 做好保育舍环境控制,缓解环境应激
哺乳仔猪脱离母猪进入保育舍后,会对陌生环境及饲养人员产生胆怯和抵触心理,应改善保育舍环境,提高动物福利水平,减少保育猪对环境的应激。一是转群前保育舍准备工作。哺乳仔猪断奶转群前,仔细检查饮水器、料槽、线路、灯光、通风等设备是否到位,保证设施设备正常使用。对圈舍地面、栏、料等全面消毒,可用紫外灯24 h照射圈舍环境。彻底打扫、消毒保育舍,可用过氧化物类、碱类等常用消毒剂进行环境消毒。二是适宜的温湿度。由于在湿热环境中保育猪容易产生热应激,严重时会死亡,应在进猪前7 d将圈舍温度保持在25~28 ℃,以后每周可下降0.5 ℃,但室温不能低于20 ℃,相对湿度在60%左右。三是合理的饲养密度。规模化猪场每个保育舍内生猪饲喂数量应以15~20头为宜,一般饲养密度为0.5~1.0 m2/只,饲养密度过高,猪群容易出现咬耳、咬尾、打架等现象,有害气体浓度也会升高。饮水器和猪群比例以1∶10为宜。四是保持通风、安静。规模化猪场的猪舍多为全密闭型,夏季气温闷热,圈舍应保持通风,降低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浓度。冬季注意保暖防寒,控制通风换气量,预防感冒和呼吸道疾病。圈舍内杜绝噪音,减少走动,禁止暴力驱赶猪群。
2.2 合理分群和调教,缓解猪群行为应激
规模化养猪一般按照批次断奶,仔猪数量大,群体之间存在差异,转群后应根据猪体质、胎次、大小、性情、品种和性别等进行分群饲养,公猪和母猪分开饲养,坚持原圈原窝分群饲养,即将同窝、同一个产房内的仔猪合群在同一圈舍,避免猪群陌生带来的心理应激。此外,对于体质较差、病猪、个体小的猪单独分圈舍饲养。调教应由专人负责,通过每天对仔猪饲喂、饮水、休息、排便等日常驯化,使猪群形成固定的生活行为模式,便于饲养管理,缩短保育时间。
2.3 科学调配日粮蛋白质水平,缓解营养应激
进入保育阶段的仔猪饲料由哺乳期间的母乳、液体代乳料向固体饲料转变,在饲料形态、营养成分含量、组成等方面都与哺乳期不同。饲料的改变导致肠道消化和吸收能力受影响,造成仔猪腹泻和生长速度下降。
蛋白质是仔猪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蛋白质水平低于20%会导致仔猪生长发育不良[5],而高水平蛋白日粮含有丰富的抗营养因子,这些因子更容易引起断奶仔猪过敏和腹泻,且高蛋白直接导致结肠蛋白质积累和发酵,破坏肠道屏障。因此控制日粮蛋白水平是预防仔猪日粮应激性腹泻的关键。一是热处理、高压处理、膨化处理、发酵处理可以破坏大豆中大部分抗营养因子,如球蛋白、胰蛋白酶抑制剂、植物凝集素等,降低抗原效应并破坏大肠中的蛋白质。二是与植物蛋白相比,动物源性蛋白和乳源性蛋白含有较少的抗营养因子,通过降低日粮中植物蛋白的比例,增加其他蛋白的比例,减少过敏反应,预防断奶仔猪腹泻。三是在日粮中添加适量的酸化剂、锌制剂或低聚糖、多糖等益生元制剂,可有效降低仔猪胃肠道pH值,提高断奶仔猪的消化能力,减少蛋白质在结肠中的积累和发酵,对仔猪腹泻起到预防作用。四是保护断奶仔猪的肠黏膜屏障,对高蛋白诱导的仔猪腹泻有预防作用。肽生长因子如表皮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胰高血糖素样肽-2等和功能性氨基酸如精氨酸、蛋氨酸、谷氨酰胺等能刺激肠上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促进肠道发育和修复受损肠黏膜屏障[6]。壳聚糖、植物多糖等饲料添加剂可以改善断奶仔猪肠道免疫功能,增强断奶仔猪肠道黏膜免疫和化学屏障。同时,复合抗菌肽、益生菌等饲料添加剂可以调节断奶仔猪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增强肠道免疫功能。
3 保育猪疫病防治技术
3.1 猪水肿病
产志贺毒素II型变异体(Stx2e)是猪水肿病的主要毒力因子,由某些血清型溶血性大肠杆菌产生[7],是仔猪断奶后2周内生病和死亡的常见原因。猪水肿病典型的临床症状包括眼睑、脸部和颈部肿胀、共济失调、喜欢躺卧、抽搐、瘫痪或无任何症状的猝死,血管内皮的损伤导致水肿、出血和微血栓形成,最终致死,给养猪业造成极大经济损失。该病多发于冬季,多呈零星发生,受养猪场卫生环境、气候变化和猪体健康状况影响较大。不同地区和养殖场流行的血清型存在差异,O138、O139、O141等是主要的血清型[8]。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感染仔猪后,大肠杆菌F18ab菌毛黏附、定植在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层,破坏上皮细胞,从而引起仔猪腹泻,并且细菌分泌的Stx2e随血液循环进入组织器官,造成感染猪全身水肿和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病变主要器官水肿,头部、眼睑及颈部水肿最明显。胃壁黏膜充血、水肿,多发于胃贲门部和大弯部,胃底部弥漫性出血,充满黄色或灰白色胶样液体物。肠系膜呈透明胶状,特别是盲肠、结肠两处的肠系膜充血、水肿严重。颌下、腹股沟及肠系膜淋巴结等多处淋巴结肿大、充血。肺、肝和脾脏水肿不明显。防治猪水肿病除了加强日常管理外,药物防治、疫苗免疫是预防和控制该病的主要手段,在使用抗生素时有条件的养猪场应定期进行药敏监测,筛选敏感性药物,合理使用抗菌药,防止细菌耐药性增强。日粮中添加中草药,中药组方按照“抗菌解毒、消肿强心”的中兽医药理学原则选材,治疗可以喂服茯苓15 g、厚补30 g、黄芪20 g、青皮10 g、车前草20 g、泽泻15 g、金银花20 g、桂枝25 g。疫苗免疫主要有单价或多价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期为3个月,颈部肌肉注射,1 mL/头。
3.2 腹泻病
腹泻是肠道疾病的外在表征。保育猪发生腹泻的原因复杂,但细菌、病毒是导致腹泻的主要原因。细菌性腹泻致病菌通常包括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猪痢疾短螺旋体菌、弯曲杆菌、胞内劳森氏菌等;常见的致腹泻病毒有传染性肠胃炎病毒、轮状病毒、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德尔塔冠状病毒等。这些病原微生物通常混合或者继发感染保育猪,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极其相似,大多出现呕吐、脱水、腹泻、厌食、食欲下降甚至死亡等症状,以及肠道黏膜充血肿胀、胃黏膜脱落、小肠膨胀等病理特点,在临床和病理特征上很难准确鉴别区分。因此,需要通过免疫荧光(IF)、免疫电镜(IEM)、间接血凝试验(IH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方法检测病原体,明确腹泻发生原因,然后进一步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有效提高防治效果。
大肠埃希菌是一种动物体内常见的条件性致病菌,也是仔猪断奶后腹泻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大肠杆菌的致泻菌株至少可分为6个不同的类别,具有不同致病机制。具有F4和F18的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是与仔猪腹泻病相关的2种主要病原体。由于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越来越强,噬菌体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替代疗法[9]。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革兰氏阳性产芽孢厌氧菌,已从多种环境中分离出来,在猪体内属于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部分,但也可能会导致仔猪在断奶前后腹泻。虽然所有类型的产气荚膜梭菌一般都可存在于仔猪的胃肠道中,但只有A型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和C型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被认为在哺乳仔猪中具有致病性[10]。猪痢疾短螺旋体是一种培养条件苛刻的革兰氏阴性厌氧螺旋形细菌,是猪痢疾的致病菌,病变仅限于大肠,其特征为黏膜浅表坏死。猪增生性肠炎是由胞内劳森菌引起的以小肠(包括回肠)增厚为特征的一种接触性肠道传染病,病理变化主要为肠壁增厚、肠道出血、隐窝上皮细胞增生、肠黏膜增厚。临床症状是猪腹泻、消瘦和生产性能下降。猪病毒性腹泻是一种高度传染性肠道疾病,多表现为潜伏期短,发病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流行广泛,秋冬季多发,难以净化根除。主要传染源为被污染的器具、粪便、病猪、隐性猪和康复带毒猪,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水平传播,有些病毒如猪嵴病毒还可通过血液和母乳传播。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感染仔猪通常会出现呕吐、水样腹泻、脱水,甚至死亡等临床症状。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是肠道致病性α冠状病毒家族的成员。病毒感染肠上皮细胞,导致猪发生以呕吐、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接触性肠道传染病,死亡率达100%。猪轮状病毒病是由猪轮状病毒引起的一种以腹泻、呕吐、厌食、脱水为临床症状的急性胃肠炎传染病,仔猪和保育猪易感性强,致死率高。
预防保育猪病原微生物性腹泻应加强猪场生物安全防控,强化日常管理,可以在日粮中添加适当比例的抗病毒、改善免疫指标的中成药成分。每年对全场猪群开展常见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血清抗体监测,掌握疫病流行态势,及早预防。由于病原菌会对抗菌药产生耐药性,接种疫苗是预防病原性腹泻的有效措施。母猪产前15 d后海穴注射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轮状病毒(G5型)三联活疫苗可预防病毒性腹泻病,免疫持续期为6个月,哺乳仔猪和保育猪均能通过乳汁获得被动免疫。由于病毒性腹泻疾病会对保育猪产生免疫抑制,在免疫接种前应确保猪未感染此类病毒。
3.3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
猪呼吸系统疾病综合征(PRDC)是由病毒、细菌、环境条件和管理策略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的总称。尽管猪呼吸系统疾病综合征主要发生在13~20周龄的育肥猪中,但5~12周龄的保育猪也会受到影响[11]。保育猪呼吸道疾病的特征是咳嗽、发烧、嗜睡、食欲不振、呼吸困难,并可能导致死亡。与该类疾病相关的病变通常取决于所感染的病原体。目前,引起该病的病原体包括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伪狂犬病病毒(PRV)等病毒,以及猪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等。每种病原体都可单独引发疾病,但同时感染上述病原体通常会导致更严重的临床症状和病变。SUN等[12]研究发现,2017—2021年,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链球菌和副猪嗜血杆菌是我国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病原。猪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主要流行血清型分别是血清2型、血清1型和d群荚膜血清群。不同年龄的猪对这些病原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保育猪中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和副猪嗜血杆菌的检出率最高,而育肥猪中多杀性巴氏杆菌和胸膜肺炎杆菌的检出率最高。由于病因复杂,病原体众多,对该病的防治需采取综合措施,尤其是应重点关注猪群饲养密度,保持圈舍通风、空气清新,避免有害粉尘、毒害气体等致病因子刺激猪呼吸道;冬季气温低,是病毒性疾病高发期,要防寒保温;定期消毒,杀灭病原体;减少各种应激;日粮中添加中草药、微生态制剂等提高保育猪抗病能力,对发病猪及时隔离治疗;针对本地、本场流行病特点制定和完善免疫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