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式现代化的人学意蕴与实践指向*

2024-05-30

浙江学刊 2024年2期
关键词:中国式共同富裕马克思

史 倩

提要: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相结合,成功探索出一条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现代化之路。其中,“现实的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前提,“人的需要”是动力源泉,“人的解放”是实践指向。在此基础上,中国式现代化完成了对西方现代化过程中“人的异化”问题的超越,在实践中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现代化是衡量一个时代、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命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和新理念,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为科学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根本方向。中国式现代化是一条既有本民族特点,又有世界意义的新型现代化之路,它打破了西方现代化遵循的资本逻辑,以“现实的人”取代资本主义“单向度的人”,以“人的现代化”代替资本主义“物的现代化”,在实践中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现实需要,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意蕴,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其中,“现实的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前提,“人的需要”是动力源泉,“人的解放”是实践指向。深入挖掘中国式现代化的人学意蕴与实践指向,对于回答人的价值、人的意义以及人的解放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前提:现实的人

人的问题是一切问题的根本。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切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人本身。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开启了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但却并未在这一过程中找到“真正的人”。人们从“上帝的圣殿”中落荒而逃却又被戴上了“新的枷锁”,人们越挣扎,身上的锁链就勒得越紧,他越努力摆脱这种束缚,就越成为锁链的囚徒。直到19世纪马克思发现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剩余价值论,人的现代性的意识才开始真正觉醒。但这种现代性却并未在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中生成,而人在资本的控制中成为单向度的人。

(一)资本主义现代化导致单向度的人

资本主义的现代化也是人的现代化,在这个过程中,传统农业社会开始转向工业社会,人也由传统人开始转变为现代人。其中,人的现代化可分为两个不同阶段。首先,西方的现代化最早起源于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关于“人的发现”,并从“人的发现”逐渐过渡到“文明的开端”。一般来说,文艺复兴虽然是以解放和关注人的理性和自我意识为目的的文化运动,但其本质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神权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的主要任务是解放和发现人的自身价值,以“人性”代替“神性”,从而实现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即把人从封建神学中解放出来,树立一种新的世界观和人学观,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和能动性,从而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进入17世纪,“人的发现”并没有随着文艺复兴的落幕而烟消云散,反而随着启蒙运动的出现更加深入人心。在新一轮思想解放运动中,人们纷纷以理性主义的光辉驱散宗教神学的黑暗,有力批判了封建专制以及特权主义,为欧洲资产阶级文明的开端奠定了坚实的人学基础。虽然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没有直接促成人的现代化,但却极大地促进了人的现代化。

其次,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人的现代化应运而生。资产阶级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创造了比过去一切世代还要大的生产力,并造就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文明。马克思曾评价道:“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3页。在资产阶级的统治下,原有的旧社会关系被消除了,传统的人也从封建专制的统治下被彻底解放出来,成为现代的人。一方面,在资本主义先进生产力的作用下,大机器以及科学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人的劳动能力以及劳动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资产阶级生产过程中,由于技术的加持,原有劳动力的体力、智力以及劳动能力都得到了大幅的提高,旧的传统的劳动形式被新的更高的劳动形式所替代,劳动者从传统的劳动力转化为现代劳动力。劳动力“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45页。。

另一方面,资产阶级在造就现代文明的同时,也导致了人的异化、物化等问题。在资本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现实的人并没有成功转化为现代化的人,反而被资本逻辑异化成为单向度的人,资本斩断了束缚人们的旧的封建关系,却又为劳动者戴上了新的枷锁。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反过来成为控制和支配劳动者的主体,劳动者在劳动的过程中丧失了自身本质的力量,现实的人成为冷冰冰的生产工具,人的创造性和能动性被无情地抹杀,资本成为凌驾于人性之上的新的“上帝”。而随着资本的无限扩张,整个社会都变成了资本的附庸,无意识的资本用它的“神秘的力量”支配着现实的个人,人的需要变成了物的需要,劳动者不再是自己的主人而变成了资本的奴隶,他们越是努力劳动摆脱这一切,就越是被奴役。“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56、537页。人的依赖关系彻底变成了物的依赖关系,人的现代化变成了物的现代化,人被异化为单向度的人。

(二)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彰显现实的人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4)习近平:《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50页。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现实的人被不同的职业定义为单纯的资本符号,例如在经济学领域人被定义为“财产人”,在政治学领域人被定义为“政治人”,在社会学领域中人被定义为“社会人”,在文化学领域中人又被称作“文化人”……劳动者在习惯于掌握一种现代性职业的同时也被这种职业所束缚,人成为一种现代化的工具。马克思就曾指出:“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发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总的说来就成为一种异己的、与他人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驱使着人,而不是人驱使着这种力量。”(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56、537页。西方现代化的内生动力是“物的现代化”,而非“人的现代化”,这就造成了人的物化、异化等现象。真正的现代化应该是以现实的人为根本出发点,并在人的现实的实践活动中不断生成的现代化。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19、295页。唯物史观认为,现代化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结果,同时,现代化又反过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现代化的核心依然是人的存在,“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始终是人们进行一切物质生产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在整个生产力系统之中,人始终是作为决定作用的最根本的力量,一切生产力的产生、发展以及全部过程都需要借助人的力量,生产力所造就的现代化文明本质上来说还是主体对象化的过程,这是唯物史观区别于旧唯物主义的标志。现代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而生产力则是人发明和创造的结果,离开人的参与,所谓的大工业、大机器也就不复存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7)《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64页。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的现代化为历史起点,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而促进人的解放为最终目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它打破了资本主义长期以来对人的剥削与压迫,在实践中全面彰显了现实的人。

首先,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的一致性。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工人的劳动产品不是成为自己的劳动成果,而是变成束缚自己的异己的存在,并与自身相对立。而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劳动者始终是自己的劳动成果的享有者,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自由、独立地支配自己的劳动成果。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以打破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建设目标,并在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人继续以解放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为目标不断奋斗,并将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真正保障了劳动者的权益,为“现实的人”奠定了基本的物质基础。其次,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劳动者与劳动的统一性。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工人始终被当作资本的奴隶被迫地进行劳动,他们在劳动中充当的仍然是劳动工具的角色,在实际劳动过程中他们感受到的不是快乐与幸福,而是不幸与痛苦。而中国式现代化则是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中国共产党终将人民群众的意见作为党制定政策的根本出发点,使劳动者在劳动中享受的是内心的幸福与快乐,为“现实的人”提供了愉悦的工作状态。最后,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劳动者与劳动群体的同向性。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曾指出,“没有几万万人民的个性的解放和个性的发展……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8)《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60页。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建立一个全体劳动者同心同德、同心同向的新发展模式,真正做到劳动者与劳动群体的同向性,为“现实的人”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源泉:人的需要

自现代化产生以来,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的大力推动下,现代化的生产方式、现代化的政治制度、现代化的经济体系、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等一系列现代化元素相继出现,多种现代化的国家应运而生。但无论现代化形式如何,其本质都离不开人的参与,人的需要以及需要的满足不断构成了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同时,现实的世界又反过来引发和刺激人们新的需要从而引起人类社会的发展,如马克思所言,“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19、295页。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开辟离不开亿万中华儿女对美好生活的现实追求,更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对全体人民现实追求的满足和回应,二者共同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源泉。

(一)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10)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22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新时代以来全体人民共同需要的发展和变化,也是我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直接体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国人民群众的需要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例如,从一开始的物质生活需要变成了现在的精神生活需要,从原来的追求产品消费到现在的追求服务消费,由过去对温饱生活的需要到现在对教育、医疗、环境等更高品质生活的需要,都直接反映了人民群众现实需要的变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将人的需要划分为自然需要、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自然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例如对吃穿住行的基本生活的需要。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则是更高级的需要,它反映了人作为“有意识的存在物”所特有的区别于动物的本性和特征。

马克思指出:“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30页。这是马克思继“社会关系”和“劳动”后对人的又一创造性定义。这里的“无限的需要”主要指的是人的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即不同于动物本能需要的更高级的需要。在马克思看来,人的需要是人们一切活动的直接目的,从自然需要到社会需要,都是人的本性以及本性的延伸。“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14页。同时,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当人们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人们就会出现更高层次的需要。马克思指出,“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31页。正是在这种不断被满足的需要动力之上,人类社会才会产生丰富多彩的文明,进而产生如今的现代化事业。当然,并不是每一种现代化都是对人的需要的无限满足。在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人民所需要的一切物品都掌握在资本家手里。在资本逻辑的制约下,人们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各种商品都必须通过资本所主导的市场交易来完成。如此一来,“人的需要”就变成了“资本的需要”,现代化的发展成果最终只能被以资本家为首的少数人占有,甚至是那些本应该由政府无偿提供的公共产品也必须根据不同地区的纳税额来分配,这就造成了富人越富、穷人越穷的残酷现实。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就是由于资本价值增值的需要大于人民支付能力的需要,从而引发了产品过剩的危机。我国的现代化事业之所以能够完美地避免这些问题,根本原因还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导。

实际上,我们党自成立以来一直将人民不同阶段的需要作为党治国理政的根本出发点,并在党的百年历程中用实际行动不断满足和回应了人民的这种需要。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一穷二白、百业待兴的残酷局面,毛泽东同志指出,“将领导全国人民克服一切困难,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扫除旧中国所留下来的贫困和愚昧,逐步地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14)《毛泽东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48页。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在我国生产力大幅提高,人民生活得到根本性改善的情况下,邓小平同志科学判断国内形势和人民的切实需要,进一步强调“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5)《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08页。。进入新时代,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正确把握人民群众现实需要的客观变化,果断做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科学论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涉及的范围更广、内涵更多、格局更大,充分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时期坚守的群众路线,深刻表明了我们党对人民需要升级变化的密切关注和现实回应,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了我们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心与信心。

(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共同富裕已经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标志。自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以来,学术界从哲学、政治、经济等不同领域对这一话题进行了多维的解读,为我们学习与研究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此外,我们还应该看到,共同富裕的问题实际上是“人的需要”同“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因为在本质上,“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1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第146页。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富有的人同时就是需要有人的生命表现的完整性的人,在这样的人的身上,他自己的实现作为内在的必然性、作为需要而存在。”(1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194、189页。从马克思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所说的“富有的人”已经不是狭义上拥有巨大财富的人,而是有着丰富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同样,实现共同富裕也是一个不断满足全体人民丰富需要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因此,“共同富裕”与“人的需要”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一方面,“共同富裕”与“丰富需要的人”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在马克思看来,需要是人的本性,需要的不断满足构成了全面发展的人。没有人的丰富的需要,就不会有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同样,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也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丰富的需要。因此,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丰富需要的发展方向,“丰富的需要”是需要的广泛形式,是正在生成的“共同富裕”。另一方面,共同富裕与“全面发展的人”有着高度的一致性。我们今天所说的共同富裕不仅是个人的物质水平财富状况,更包含了个人的思想文化、道德修养等全方位的集合概念,是全体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是“富有的人”的终极形态。而全面发展的人则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194、189页。。也就是说,只有当人成为“富有的人”,他才可能是全面发展的人,或者说,“富有的人”是正在生成的“全面发展的人”。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党才会提出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进而提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

共同富裕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还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内在要求。从实现的顺序来看,共同富裕与美好生活是层层递进、一脉相承的关系,二者的出发点都是人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共同富裕与美好生活时,往往将二者与“人的全面发展”相联系,把两个概念都看作是实现人的解放的实践路径。在这个意义上,“共同富裕”与“美好生活”的内涵是一致的,这也是为什么人民群众会将二者概念同等起来看待,将共同富裕看作是美好生活,或是将美好生活看作共同富裕。但实际上,共同富裕与美好生活还是有着很大的不同。在需要层次上,美好生活的需要比共同富裕的需要更高一层。虽然党中央强调共同富裕不仅仅指的是物质层面的共同富裕,还包括了精神领域的共同富裕,但其侧重点依然在财富的合理分配,主要强调的还是公平正义的问题。而美好生活则包括了公平正义在内的民主、法治、安全、环境等综合需要,其涉及范围更广、需要层次更高,能够更好地彰显人民的幸福感和需要感,更加全面地体现了人的全面性。在实现程度上,美好生活要比共同富裕难度更大。从实际情况来看,共同富裕有着具体的衡量标准,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大力推进中,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一个时间的问题,具体来说则是“2035年迈出坚实步伐,2050年目标基本实现。”(1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28—29页。而美好生活则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共同富裕的实现只是美好生活的手段,是美好生活的一个重要阶段。因此,共同富裕不等于美好生活,但共同富裕以美好生活为目标,而美好生活则以共同富裕为前提,二者共同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实践中推动人的解放。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指向:人的解放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解放。基于“现实的人”的历史前提与“人的需要”的动力源泉,中国式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指向了人的解放。早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就曾指出,“任何解放都是使人的世界即各种关系回归于人自身。”(2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46、527页。作为唯物史观的两大重要论域,“现代化”与“人的解放”始终是密不可分的两大范畴。其中,“现代化是实现人的解放的内在要求,人的解放是现代化的最终价值旨归。”(21)段虹:《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起点、历史展演与价值旨归》,《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年第5期。中国式现代化在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中,合理规避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中“人的异化”的问题,科学回答了“现代化”与“人的解放”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实践中创造了通往人类解放的发展新路,为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新模式与新方案。

(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人的解放奠定物质基础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破除人的解放桎梏的基础和关键。马克思就曾指出,“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2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46、527页。人的解放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只有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出发,消灭私有制、消灭劳动异化,实现社会财富充分发展,才可以真正实现人的解放。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2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28、22页。当前,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变为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方式已经由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发展正处于时代转换的关键时期。人的解放的前提是生产力的解放。当前,面对国内外出现的发展难题,必须把高质量发展放在现代化建设的第一位,加快构建现代化的经济体系与产业体系,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动能,有效提高和发展各部门经济效能,实现我国现阶段经济水平平稳提升,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人的解放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人的解放提供政治保障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我们党百年来的光辉旗帜。在回答国家制度与人民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认为,“就国家是政治制度来说,都只是人民的自我规定和人民的特定内容。”(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9页。新时代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民主的问题,在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内涵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和发展了人民民主的理论底蕴与实践形态。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不分民族、职业、家庭出身、教育程度的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形式,从根本上保障了人民民主的全面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使人民群众不仅能依法实行民主选举,而且能够广泛参与到协商、决策、监督、管理的过程中来,把人民当家作主体现到治国理政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人民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国家政策的决策与实施,充分表达意见、建言献策;政府则通过决策讨论,及时给予回应,积极解决好人民的根本问题,从实践中保证人民依法实行自身权利,实现了我国民主制度的“优化升级”,为人的解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三)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为人的解放注入精神动力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25)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28、22页。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解放一方面要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的基础上,另一方面则要求全体人民必须拥有高水平的精神生活。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精神文明往往与物质文明是对立的,物质世界越发达,人们的精神世界就越匮乏,从而导致人的精神异化、物化。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不仅使一切物质财富变为公有,而且使人民平等享受社会主义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人民精神世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人民是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和参与者,理应成为精神文明的享受者。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就是要让人民群众自由自觉地参与到精神文明生产的活动中来,感受精神文明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从而激发人民群众的精神潜能,塑造人的全面发展。人民的精神世界和精神文明,具体来说就是理想信念、道德信仰、文化程度、人文情怀、审美趣味、自我意识等主观意识的集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推动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明的需要,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为人的解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的解放营造外部环境

全球化时代,各国命运与共、休戚相关。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6)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60页。资本主义现代化开创了世界历史,世界逐渐连为一个整体。然而,世界历史的形成并不意味着人的解放,只是意味着每个人的发展与他人息息相关。在世界历史中,资本主义国家将“丛林法则”视为生存法则,将“零和博弈”视为交往原则,一心想要建立一元化、霸权主义的西方中心论,这种交往观显然有悖于人的解放。在推动人类文明前进的道路上,一切规则的制定都应当以促进人的解放为根本目的,世界历史的根本性变革也必须依靠各国人民的同心协力才能够完成。我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则是以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主的新型国际交往理念。在价值认同上,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崇的是“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明确反对为了自身发展损害他国利益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发展理念上,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崇的是一种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发展战略,为构建开放型经济多极化世界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国际平台;在全球治理上,人类命运共同体践行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实践已经并将持续证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破解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最佳答案,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热情与能力,为人的解放营造了和平友好的外部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27)习近平:《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日报》2023年2月8日,第1版。现代化虽然开始于西方,但却首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赋予了人的价值和意义。作为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无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过程也必然会面临许多未知的风险和挑战。然而我们依然清楚且坚信,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自由与解放向来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只有不畏艰险奋勇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峰。到那时,“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2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37页。

猜你喜欢

中国式共同富裕马克思
共同富裕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中国式民主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中国式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