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IGC+VRM:数字出版的创新应用策略探析*

2024-05-29周荣庭尤丽娜周诗涵方宏一

数字出版研究 2024年2期
关键词:数字出版

周荣庭 尤丽娜 周诗涵 方宏一

摘 要:AIGC技术的发展给数字行业和数字出版领域带来革命式影响,不仅重塑传统的内容生产关系,更给内容生产力带来质的提升。本文探究AIGC与虚拟现实媒介(Virtual Reality Media,VRM)的组合在数字出版领域的应用与创新策略。首先,从“资源—平台—社群”的角度,讨论多元主体如何整合内容资源共建智能化的内容生态;其次,从“终端—云服务—网络”的视角,探讨创新性技术如何围绕VRM参与性、互通性和演变性进行应用;最后,从“叙事多元化—IP矩阵化—体验沉浸化”的视角,研究“AIGC+VRM”如何基于品牌IP的内容营销与技术融通构建用户的情感连接,以期為数字出版的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策略。

关键词:AIGC;虚拟现实媒介;数字出版;VRM

DOI: 10.3969/j.issn.2097-1869.2024.02.015文献标识码:A

著录格式:周荣庭,尤丽娜,周诗涵,等.AIGC+VRM:数字出版的创新应用策略探析[J].数字出版研究,2024,3(2):119-12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虚拟现实媒介叙事研究”(项目编号:21&ZD326)。

虚拟现实出版是指借助于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这种综合集成技术,用计算机及其辅助系统生成逼真的三维视、听、触、嗅、味等感觉,使参与者通过适当装置自然地对虚拟场景进行体验和交互的出版过程,它的最大特点是能够带来沉浸式体验,这得益于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 AR)、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 MR)和VR等沉浸式媒体技术的支持[1]。而这些技术都是虚拟现实媒介(Virtual Reality Media,VRM)的一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了虚拟现实出版的基础。作为一种崭露头角的数字出版形式,虚拟现实出版借助VRM,可提供一种多感官感知、沉浸式交互、读者可主动参与的阅读体验,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下出版业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在相关政策支持下,国内已有数十家出版社在虚拟现实出版物的研发、制作、推广和管理等方面做出了探索,虚拟现实出版物的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升。这期间,虚拟现实出版在行业标准《CY/T 272—2023 出版物虚拟现实(VR)技术应用要求》出台后,可对其业务流程和管理加以规范;而在《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指引下,虚拟现实出版还可以对其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应用提供规范和支持,进而促进其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数字出版的相关研究多以技术发展为导向。随着生成式AI(Generative Artificial AI,GAI)技术的发展,AI技术将全方位、全流程地助力数字出版行业生产力的变革。目前,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 Generated Content,AIGC)已被出版企业和内容创作者主动导入,应用于出版的各业务环节,可优化出版物的内容和形式。同时,“VR+”融入数字出版业也已形成新的平台和营销模式[2]。尽管“AIGC+Web3.0”等融合出版模式得到了提议[3],但“AIGC+VRM”的出版形式正释放出更大的发展潜力。AIGC提供更丰富的内容,而VRM则能够提供沉浸式的阅读体验。相比之下,Web3.0更侧重于信息的连接和共享,而非内容的生成和体验。因此,“AIGC+VRM”更能满足数字出版的需求,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未来,数字出版业将持续以科技为主导,向融合出版、智能出版方向迈进。在此进程中,“AIGC+VRM”的出版形式不仅可以丰富用户的数字阅读体验,还能启动出版物的差异化营销、激活数字出版物的商业价值,为数字出版业开启全新的商业模式。据此,本文将着重探讨“AIGC+VRM”的出版模式,期望为数字出版的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1 理论基础和模型建构

在GAI技术介入VRM的内容生产结构后,AIGC与VR技术合力助推数字出版发展的趋势愈加明显。对此,本文借鉴施吕特(Christoph Schlueter)和肖(Michael J. Shaw)在1997年提出的“数字互动服务”概念,来更好地理解“AIGC+VRM”在数字出版中的创新应用。他们不仅强调了通过信息传输基础设施提供各种数字内容服务的重要性[4],还基于数字互动服务价值链理论视角提出了“2—3—6优化模型”。作为价值链理论的用户接口延伸,该模型对数字互动服务的整体云端结构进行了系统性分析[5],并从内容生产流程的关键环节和网络传播基础设施的核心模块出发,分别构造了内容服务链和网络基础设施链。其中,内容服务链主要包括内容生产、内容包装和市场创建3个核心模块,与AIGC的内容生成过程相吻合。而网络基础设施链则包括数据传输、发行服务及用户终端3个核心模块,与VRM的内容传输和体验方式紧密相关。

基于此,本文构建了“AIGC+VRM”数字出版的创新应用模型(见图1),将数字出版的核心服务在价值链的基础上分解为6个模块,内容服务链和网络基础设施链依然是该模型中的2条主链,但与“2—3—6优化模型”不同的是,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考虑到新型传播方式对于数字出版的强大助推作用,本文新增一条传播链辅助价值创造。这样一来,在“AIGC+VRM”数字出版创新服务模式中,3条链同步推动数字出版创新应用的发展,产生强大的聚合效应:深度融合的内容服务链和网络基础设施链为数字出版带来智能化的内容生态及创新性的服务模式,而多元化的传播方式则加强了数字出版物与用户之间的连接。基于此,本文在这个全新的视角下,进一步分析“AIGC+VRM”赋能数字出版的战略整合与竞争。

2 “AIGC+VRM”数字出版的创新应用策略

在GAI技术深度介入数字出版之前,“2—3—6优化模型”的6个模块多为两两组合,而“AIGC+VRM”技术融合的数字出版创新应用模式已涉及内容服务链和网络基础设施链中的所有环节:依据内容服务链的深度融合,可以建立以“资源—平台—社群”为主导的智能化内容生态;依托网络基础设施链,则可以推进以“终端—云服务—网络”为主导的创新性技术应用;并在内容与技术深度融合的基础上,明确以用户价值主张为引领,依据产品价值共鸣、用户价值共创及用户价值共享的逻辑,同步构建“叙事多元化—IP矩阵化—体验沉浸化”的传播方式链,依次强化、深化数字出版物与用户的连接。

2.1 资源—平台—社群:共建智能化内容生产生态

在“AIGC+VRM”技术的支撑下,数字出版服务将拥有更强大的开放共享平台,这使得大数据的资源得以聚集,群体智慧得以发挥,可进一步整合AIGC的资源并有效利用。显然,数字出版智能化转型的进程已经开启,其中信息资源与知识资源的序化、获取、传递与创新将形成良性循环,“内容资源—智能平台—用户社群”三位一体的内容生产生态圈逐渐形成。这将吸引更多的主体来有效地创作高质量、高水准的内容;用户社群不断做大做强,有望建立新的激励机制;数据成为数字出版服务的要素,进而利用算法和算力搭建出智能平台,可大幅促进数字出版内容生产的健康高效发展。

数字出版服务的内容资源是优质内容创作与积聚的基础,对内容资源的整合和开发是数字出版创新应用的出发点,其可以借助平台的力量实现,经由需求挖掘、技术驱动和用户参与提升资源的储备潜力,拓展内容生产的创意空间。此外,数字出版服务还可以借助AIGC技术增强资源的可访问性,为用户获取更广泛的内容资源提供基础。例如,在RPG Maker MV引擎软件中,用户可以通过软件中集成的各种素材资源,如由AI生成或整合的图片、音频资源和功能模块等,在无需编写代码的情况下快速制作并发布角色扮演游戏,并利用相应插件提供3D游戏或VR游戏的自行开发场景。这不仅可以降低游戏制作的门槛和成本,也可以提升游戏制作的效率和效能。此外,内容资源平台也能让用户直接套用素材和模板在线生成内容作品。这些资源可以在网络中分发和分享,可以用于GAI、专业内容生产者和用户等主体协同创作,进而形成开放共享的内容生产生态。此时,网络基础设施链中的网络、云服务、终端集成已经可以实现高效的内容分发,推动企业间的协同创作,甚至与其他行业实现跨界合作。

数字出版服务的内容包装平台可包含具有内容编辑、资产管理和版本控制功能的内容管理系统,以及实现许可证追踪和版权保护的版权管理系统、面向VRM的交互式内容支持系统,还可具备自适应设计和跨渠道发布的多平台分发功能。在此基础上,该平台可建立分析用户行为的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机制,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推荐服务,为出版商和创作者提供数据分析报告,成为更智能的数字出版服务平台。此外,该平台可以提供公正透明的内容创作激励系统,为创造良好的内容生产生态提供保障。内容创作激励系统不仅能够提升用户参与度,还有助于数字出版物的发行、知识产权的保护。该平台结合AI和区块链等技术还可以进一步开发去信任、可验证的智能激励系统,根据内容创作者、服务提供商和用户对生态系统的贡献度,通过智能合约执行自动化的分配奖励。例如根据内容的受欢迎程度、价值或影响,以及创作者的专业性、用户的参与度等指标,来设计分配奖励机制。

数字出版服务在市场创建的过程中可以组建相应的用戶社群。这不仅便于用户的参与和互动,便于出版物的营销和推广,而且可以获得用户反馈,为内容创作和发展策略提供支持。用户社群的组织、维护和运营可为内容生产生态建设注入活力和创意。用户在虚拟社群中因为相同的兴趣、价值观和认知等聚集,为产品和品牌的创意挖掘积极开展实践。例如,蓝色光标(数字)传媒集团旗下元宇宙厂牌BlueNeo与游戏公司IGG合作,通过AIGC和AR技术将虚拟人Jill还原到策略游戏《Viking Rise》的游戏场景中,帮助品牌呈现出全新的角色概念;并通过社交平台、移动端及Web端同步营销,发挥用户社群作用,实现传播裂变。这种“AIGC+VRM”的营销方式充分展现了用户社群不仅能够增强用户对产品和服务的粘性,还能够有效提升用户的转化率和留存率。同时,用户社群也将为内容生产者、内容传播者和内容运营者重构价值链,进而推动数字出版的可持续发展。

“AIGC+VRM”构建的数字出版服务,为“内容资源—智能平台—用户社群”三位一体的融合提供了技术保障,为内容生产提供了资源保障,为用户分享参与式文化提供了虚拟空间和体验场景。在“内容资源—智能平台—用户社群”的运营过程中,既要依靠技术的运用,充分借助场景设计和叙事的技巧,也要发挥人的能动性,在协同编辑创作中优势互补,在智能化创作中体现人文价值。

2.2 终端—云服务—网络:推进创新性技术的无缝接入

在“AIGC+VRM”数字出版的创新应用模型中,网络基础设施链囊括了终端、云服务、网络这3个核心组件。终端的部分现已引入VR技术,可为用户提供性能卓越的VRM出版服务。当前终端VR应用已由初期的VR 1.0阶段进步至更高级的VR 2.0阶段。在VR 1.0时代,VR体验以沉浸性(Immersiveness)、交互性(Interactivity)和构想性(Imagination)三大体验为主,合称为“3I”特性[6]。然而,随着AI技术的突破,AI与VR的融合在终端设备、网络和云服务的结合下被激发出新的活力,使VRM展现出“PIE”特质,即参与性(Participation)、互通性(Interconnection)和演化性(Evolutionary)[7]。这种终端的参与性、网络的互通性与云服务的演化性,共同扩展了数字出版的边界,进而激发数字出版行业形态的转变,提升出版服务的品质,丰富数字出版的生态系统。

终端技术的多样化演进会持续提升用户的感官体验和参与度。终端设备本身作为用户交互的接口,让用户依据不同的界面和通道深入数字出版的流程。为适配各种使用场景,终端设备形态的多样化可增强用户体验。例如,VR数据手套通过传感器实时收集用户手部动作的数据,在虚拟环境中精准还原手部运动,可提供更为真实的触觉体验。在电竞游戏或《风起洛阳》《消失的法老》等VR全感剧场节目中,穿戴式VR设备已经拓展至全身,使终端成为连接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桥梁,用户的身体动作和感受均在虚拟世界得以体现,用户可拥有超越实际可能的感知与运动能力。尽管可穿戴终端在体验方面具有优势,但如何为其匹配恰当的应用场景,以实现最佳沉浸效果,仍然是一个挑战。AI技术能够自适应处理端口适配问题,自动调整分辨率、显示模式,并根据不同场景定制内容,进一步强化沉浸体验。

云服务和网络的整合可将不同的网络数据连接起来,构建一个互通的虚拟世界。得益于5G技术的高速、大容量和低延迟特性,结合不断拓展的去中心化网络覆盖,数据得以互通共享,用户在参与内容体验的同时,也可以参与到内容的创作中。在这一进程中,VRM与AIGC技术实现高效互动和有机融合,不仅能够显著提升人机交互的灵活性和逼真度[8],还将开启人机合作的数字出版新纪元。云服务应用户需求而动态演进,其高效的计算能力、精准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广泛的服务覆盖能力都以用户需求为动力。未来的混合云将结合私有云中的用户数据和公有云中的计算资源,使内容提供商能够创建个性化、用户驱动的VR体验。也就是说,内容提供商可以基于AI算法深入分析和识别用户需求,定制内容和服务,来满足用户偏好,并通过边缘计算有针对性地开发动态内容和实时服务。同时,去中心化协议、智能合约和分布式存储等技术将支撑各方利益相关者间的无缝集成,增强了合作、内容共享和数据互操作性。“AIGC+VRM”的集成将促进生产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多元化。

在“终端—云服务—网络”一体化网络基础设施无缝接入数字出版的过程中,数字出版的内容生产无疑会对数据加密、数据安全和隐私计算等提出更高要求,AI和人类的协同生产让数字版权的管理变得更为复杂[9]。

2.3 叙事多元化—IP矩阵化—体验沉浸化:增强用户的价值获得

“AIGC+VRM”将改造并重塑传统出版的传播方式。结合精确的产品定位和用户画像,这种新型数字出版服务将内容策划与技术应用相融合,可提升品牌附着力、营销效率及用户体验。“叙事多元化—IP矩阵化—体验沉浸化”的传播场域利用创新的触达、连接和交互方式,可实现数字出版物在内容沟通、心智联系、体验交互层面的扩展。

叙事多元化不仅丰富了基于用户需求的内容生产,也强化了产品的价值共鸣,其借助移动互联、大数据、AI及VR等技术,采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模态叙事手段,利用数字技术和传播渠道的优势,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的叙事系统,从基础元素的策划到高维个性化内容的创造,既可以满足用户的信息和情感需求,也可将这些体验嵌入品牌文化之中。例如,《三体》系列从文字到影视再到实景体验的转变,实现了《三体·引力之外》的虚拟体验。该虚拟应用在原著世界观的基础上,通过“实景沉浸+虚实共生”的方式,提供其IP故事线的多维体验,加强用户的参与感、共识感和沉浸感。

IP矩阵化通过扩展和创新合作方式,加强了用户与IP的互动,增加了用户参与共创的机会,以圈层营销构建IP社群,创建精准的用户连接[10]。在这方面,GAI技术的应用允许用户在虚拟平台上轻松创造和实时操控个性化的数字形象,与IP共存在同一场景中,打破物理限制,鼓励用户的创造力发挥。例如,为数字人“柳夜熙”创建IP的创壹科技公司计划在元宇宙场景中建立IP矩阵,通过构建IP世界观、客串影视短片、评论区互动等形式,为用户建立二次创作空间,鼓励用户参与创作,从而形成IP矩阵下的商业生态。因此,IP形象在矩阵化过程中会变得生动丰满,“AIGC+VRM”模式有望在大数据的支撑下精准提炼出IP形象与用户的情感连接点,为数字出版物的立体化运营开拓空间。

体验沉浸化实现用户价值共享。XR终端提供虚拟与现实的交错沉浸感,AIGC使多模态交互成为现实,“AIGC+VRM”可充分利用语音、手势、眼球活动、面部表情乃至周围环境等信息来综合判断和理解用户的意图。也就是说,“AIGC+VRM”可对终端设备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用于实时交互和及时的用户体验反馈,实现交互方式的智能化。其综合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通道,带来全新的沉浸式交互体验,让虚拟现实真正化虚为实,重塑信任与沉浸感,实现信息聚联与用户价值共享。例如,日本元宇宙公司ambr成立的研发团队“ambr VRxAI Laboratory”通过结合AI和VR,让服务器匹配多样化,可扩展虚拟世界中的“相遇体验”,进而提高用户的社交互动性,联通用户情感,让用户在沉浸体验升级的同时更好地理解和共享内容。

“AIGC+VRM”数字出版服务构建的传播方式,可以有效地为用户建立情感连接,这也会带来虚拟社会伦理和数字出版行业伦理新挑战。未来还需要更加健全的规范制度对行业进行规范和监督,确保政策制定者、法律从业者、数字出版物开发者和用户等所有相关者都能够理解和适应这些新技术和新出版行业规则,从而使得这一新的数字出版模式顺应社会发展趋势。

3 结语

“AIGC+VRM”数字出版的创新应用源于新技术与新媒介的融合。这一模式将AIGC的智能化、精准化、个性化特性深度应用到数字出版物的生产中,让内容创作、编辑、分发环节变得更加高效和精细,丰富了内容的形式和质量。而VRM的参与性、互通性、演化性则为数字内容提供了全新的互动层次,允许用户在更深层次上参与内容的创作和体验,拓展了數字出版的形态和结构。

“AIGC+VRM”提供了一幅全新的数字出版蓝图,通过优质资源整合和智能化平台服务,连接内容生产者、内容传播者和内容运营者,形成社群生态,有望推动数字出版可持续发展;通过网络、云服务、终端融合发展和创新技术接入,保障用户体验,提升数字出版服务品质;通过赋予数字出版物更丰富的时间和空间连续性、多模态叙事能力及场景交互性,增强用户的价值获得,进而拓宽数字出版传播方式。该模型给内容的呈现方式和结构设计带来了变革,将以多元、互动和个性化的方式开创数字出版的新时代。

作者简介

周荣庭,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执行主任。研究方向:网络传播、数字媒体、科学普及。

尤丽娜,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媒介技术、媒介叙事、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

周诗涵,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

方宏一,男,中國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

参考文献

[1]张欣宇,郭璐,周荣庭.虚拟现实出版的商业模式探究:基于数字互动服务价值链模型[J].出版广角,2021(16):25-30.

[2]周敏,李一男.虚拟现实技术(VR)视野下的数字出版发展探究[J].科技与出版,2016(6):110-113.

[3]周荣庭,周慎.AIGC+Web 3.0:面向未来的出版多模态融合[J].中国出版,2023(10):3-9.

[4]SCHLUETER C, SHAW M J. A strategic framework for developing electronic commerce[J].IEEE internet computing,1997(1):20-28.

[5]周荣庭,孙松.增强现实出版物产业价值链分析[J].中国出版,2018(8):3-6.

[6]CIPRESSO P, GIGLIOLI I A C, RAYA M A,et al.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virtual and augmented reality research: A network and cluster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J]. 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18:2086.

[7]周荣庭,尤丽娜,李珮.可供性视域下虚拟现实媒介对数字出版的构建[J].出版广角,2023(7):16-21,27.

[8]张新新,刘华东.出版+人工智能:未来出版的新模式与新形态:以《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为视角[J].科技与出版,2017(12):38-43.

[9]方卿,丁靖佳.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的三个出版学议题[J].出版科学,2023,31(2):5-10.

[10]吴梦月.品牌营销新趋势:品牌IP化[J].中国药店,2019(10):86-87.

AIGC+VRM: An Exploration of Innovative Application Strategies for Digital Publishing

ZHOU Rongting1, 2, 3, YOU Lina1, 2, 3, ZHOU Shihan1, 2, 3, FANG Hongyi1, 2, 3

1.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for Science Edu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30000, Hefei, China; 2.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30000, Hefei, China; 3. Key Laboratory of Ministry of Culture and Tourism for Immersive Media Technology, Anhui Xinhua Media Co., Ltd., 230000, Hefei, China

Abstract: Development of AIGC technology has brought a revolutionary impact to digital publishing field, which not only reshapes the traditional content production relationship, but also brings about improvement of content productivity.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innovative application strategies of the combination of AIGC and virtual reality media (VRM) in the field of digital publishing. First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source-platform-community”, this study discussed how multiple subjects integrated content resources to build an intelligent content ecosystem; second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rminal-cloud service-network”, it discussed how innovative technologies were applied with the participation, interconnection and evolution of VRM; fin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rrative diversity-IP matrix-experience immersion”, it investigated how “AIGC+VRM” built users emotional connection based on brand IP content marketing and technology integration,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new perspectives and strateg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publishing.

Keywords: AIGC; Virtual reality media; Digital publishing; VRM

猜你喜欢

数字出版
数字出版授权的“结”与“解”
传承、变革与国际合作
教辅出版在数字出版环境下的转型发展
我国传统出版在数字出版冲击下的生存与发展
国外开放获取平台对我国科技期刊OA发展的启示
数字出版的著作权保护问题研究
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运行模式与市场结构
浅谈新媒体在美术类图书出版中的应用
做一个全民阅读时代的“悦”读人
国际图书出版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