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2024-05-29王延春
王延春
摘要: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呈现出多姿多彩、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艺术特点,其中少数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近年来我国各地纷纷出台关于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力求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非遗的保护力度,这使得大批宝贵的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传承。本文针对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特点及现状进行分析,论证保护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体现民族和地区特有人文精神的载体,集中体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成为区别各民族的重要标志,深刻地反映出该民族或地区的文化形式和表现。随着全国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非遗的保护力度,部分非遗项目已经入选联合国或国家级非遗名录,为我国民族文化传承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一)广泛性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广泛,是不同地区民族在长期生活和生产中积累形成的特有文化载体,具有该民族地区的人类文化标志及民族特色,且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思想、情感、智慧等方面的高度体现,更是民族地区的文明象征。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集中于中医药、传统技艺、文学、音乐、工艺美术等领域,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极大的传承价值。
(二)区域性
我国少数民族多聚居于西南、西北、东北(部分)等地。分析地区文化形成过程可发现,少数民族地区在早期发展中由于环境等客观因素影响,经济发展较为缓慢,且受交通等方面影响,该区域的社会交流与其他大部分地区存在阻隔,此种特殊的环境铸就了该地区民族的独有文化,与我国大部分地区存在较大的地缘性文化差异。因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区域性。此种区域性特点也奠定了多样化的文化传承方式,且兼具显著的区域特征。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看,这些典型的民族文化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该地区本民族丰富创造力的体现,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展现。例如甘肃省东乡族文化中的“米拉尕黑”,便是一种十分独特的地方民间文学。作为东乡族人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具有叙事方法多样化、内容涵盖宽泛化、创作方式灵活性等特点。其表现形式可说可唱,具有极强的文学艺术表现力。此类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绝佳体现,能够充分展现出东乡族文化的魅力。
(三)多样性
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从形式上看,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种类繁多,涉及曲艺、民族医药、民间文学等内容,而同类型的文化又具有不同的民俗文化差异性。例如甘肃省的花儿是该地区的传统音乐形式,且不同地区分别有各自独特的地方民俗文化艺术载体,如莲花山花儿会、松鸣岩花儿会、积石山盖新坪花儿会等,均是具有极强特色及感染力的民族音乐表现形式,并且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甘肃省临夏地区的“娇娇女的传说”和“榆巴巴的传说”等民间文学也已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形式多样的民族文化协同构筑了多民族国家的文化精神内核。
(四)局限性
不同地区的民族文化表达习惯延续多年,且各有区别,加上部分民族具有其独特的语言体系,使得民族文化的语言表达和交流受限,多数时候仅限于本民族地区的内部交流。例如甘肃省民间文学中的“东乡族口头文学与语言”“保安族口头文学与语言”都隶属于甘肃省,但由于发源地分别为东乡县与积石山县,两地区存在语言表达上的差异,造就了不同的民族语言表达方式,此种情况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非遗保护中,缺少语言沟通的媒介常常导致非遗保护工作难以持续推进。因此,非遗保护工作需要大批既熟悉当地民族用语,又了解当地风俗、文化及专业知识的优秀人才。
二、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笔者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为例,阐述该地区为保护地方民族文化采用的具体举措及取得的成果。
(一)健全法規,推动传承发展
为进一步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完善保护传承制度,甘肃省临夏州先后印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景区活动实施方案》《临夏州“花儿”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并起草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方案》《临夏州关于打造“花儿”品牌的工作方案》,联合多部门组织起草了《临夏回族自治州花儿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规划纲要》,为推动当地的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当地政府还积极组织地区民族文化产业进行相关的非遗项目申报,推举相关民族文化传承人到各地讲学宣传,为地方非遗文化传播做出极大贡献。
截至目前,临夏州已成功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11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9人、省级非遗项目29项、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9人、州级非遗项目148项、州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27人。“临夏砖雕”“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古建筑修复技艺”项目列入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当地政府为非遗的保护传承工作提供了资金保障,谋划建设总投资为5.4亿元、总建筑面积为61450平方米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夏花儿历史博览传承中心项目,集中展示临夏州文化精品和文物珍品,力争打造成为博采众长、独树一帜的临夏文旅新地标,努力实现非遗资源与花儿文化的整体性保护和系统性传承。
(二)强化文旅建设融合发展
结合临夏独特的文化资源和非遗优势,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还推动了非遗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合作。例如,当地政府对非遗进行规范的文本开发及舞台表演设计,使其能够丰富文旅的内涵,并引入大批民族手工艺品进行商品展销与宣传展览,让各地游客充分感受到当地的非遗文化特色。在文旅融合过程中,当地政府还对州内的重点旅游景区进行风貌改造,优化了旅游基础设施;在旅游产业的宣传画册中融入了花儿、临夏砖雕等非遗元素,打造当地的非遗文化旅游特色优势,并在八坊十三巷、茶马古市等景区设立工作室、工坊等非遗展示场所。目前,临夏市、东乡县、永靖县、积石山县、和政县、临夏县6个县市的35个非遗项目入驻该地区的各大旅游景区,让游客感受非遗的文化内涵和独特魅力。其中,永靖县炳灵寺石窟、临夏市古河州老城、八坊十三巷、茶马古市等非遗旅游线路已入选全国“滔滔黄河非遗之旅”融合线路。甘肃省文旅厅推荐的临夏市折桥镇、和政县松鸣镇等12个文旅特色小镇共涉及临夏州30多项非遗项目。在当地政府的督促指导下,部分传承人开设非遗线上线下店铺34家,通过线上非遗店铺的形式在淘宝、抖音、微信等电商平台上售卖产品,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售卖模式,促进了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三)依托优势打造独立品牌
临夏州结合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打造了花儿文化品牌,面向全地区公开招录专业人才传承地区民族文化,大力组织开展花儿品牌活动,如“花儿进景区”“花儿进校园”等。在临夏市与和政县等地相继开展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学生进非遗传习基地等活动,通过现场展示演唱、技艺示范等方式,让青少年近距离了解“花儿(松鸣岩花儿会)”“河州贤孝”“天启棍”等非遗项目。此外,临夏州相关部门组织临夏市一中、和政县梁家寺幼儿园等编排《花儿与少年》健美操,在全体师生中传唱,提高了花儿在青少年群体的传唱度。为加强对地区非遗的传承,该地先后编辑出版了《河州花儿研究》《莲花山与莲花山花儿会》《中国花儿音乐曲令大典》等一批书籍与专辑,并组织创作演出《花海雪冤》等脍炙人口的花儿剧,获得国内外各类奖项,受到观众一致好评。尤其是近年来创作的大型花儿剧《布楞沟的春天》《幸福像花儿一样》多次在兰州、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演出,在全国范围内打响“花儿临夏·在河之州”文旅品牌,为该地区奠定了地方民族文化旅游产业链。
(四)加强宣传推介,讲好临夏故事
临夏州督促指导国家级非遗项目“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东乡族擀毡技艺”“临夏砖雕”的传承人参加中国传统工艺邀请展,“河州平弦”“河州贤孝”等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参加全国非遗曲艺周、全省非遗宣传展示主会场活动。临夏州还组织多名花儿歌手参加国内外花儿交流、展示展演(花儿)大会,扩大了临夏花儿的知名度。“临夏砖雕”“河州木雕”“古建筑修复技艺”等5名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入选第二届“河州工匠”名单。临夏州政府编辑出版了《河州花儿研究》《临夏彩陶》《临夏砖雕》《临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等40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书籍,并以临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拍摄了纪录片《盛世瑰宝》。康乐县政府为加强对花儿艺术的宣传与推广,先后举办多次花儿艺术演唱会,并协助中央电视台《百科探秘》栏目组对莲花山花儿会进行专题采访报道。永靖县承办了由中国民协(民间文艺家协会)、省文联、州政府主办的“甘肃永靖·全国傩文化艺术展演”活动和傩文化研讨会,促进了傩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同时,临夏州积极配合省厅协调相关县市完成《甘肃非遗》形象宣传片的拍摄工作,组织和政县拍摄专题纪录片《花儿四十年——松鸣岩花儿保护传承工作纪实》,组织东乡县拍摄纪录片《东乡族钉匠工艺》《东乡族擀毡技艺》。临夏州还与和政县文旅抖音账号以“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为主题组织了视频直播活动,取得了强烈的网络反响,因此受到文旅部非遗司文件表扬。永靖王氏“打铁花”在央视新闻、视听甘肃等中央、省主流媒体进行现场直播,吸引500余万人次的观赏。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2022年东西南北贺新春——临夏分会场》节目多次对“临夏砖雕”“刻葫芦”“河州蛋雕”“东乡族刺绣”等非遗项目进行全国范围的推广。
三、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一)防止民族文化失传
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随着工作的不断推进,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取得较好的成绩。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原因总结如下。(1)为防止优秀的传统文化技艺消失、失传。在我国统一的多民族背景下,不同民族文化间存在联系与融合,随着生产生活、栖息环境、生活方式等客观因素的变化,部分特殊的民族文化失传,导致我国民族文化遗产流失。(2)少数民族地区非遗多以本民族特有的方式世代传承,流传至今。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多数民族地区不再是闭塞的环境,年轻一辈走出本地区,到经济发达城市发展,人才的外流导致部分少数民族地区非遗传承出现“断代”问题。(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审美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大众审美趋同化,使得具有独特审美艺术的民族文化审美成为小众审美,且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中,传统文化、风俗习惯、民俗传统等少数民族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被淡忘。(4)部分传统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相关人员需要经过长期的静心研修和学习,方能领悟传统文化中繁琐复杂的技艺工序。许多民族非遗工艺品需要经过多年的打磨和锻造才能完成艺术创作。而在民族文化传承中,世代传承的习惯随着老一辈的离去出现了断层现象,导致许多少数民族文化失传。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遺产是我国漫长历史中积淀的精神财富,蕴藏着该地区民族的文化内核。因此,只有加大非遗的保护力度,方能保证文化财富长久存续。
(二)避免民族文化失真
综观我国地方文化产业的振兴,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其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可带动该地区的产业振兴,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代表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地区软实力,对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具有极大的助力作用。而在近年来的地方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文化滥用和盗用的现象,使得市面上流传的诸多民族文化出现失真变形的情况。例如,我国部分地区恶意扭曲民族文化的商业表演,或批量生产假冒伪劣的手工艺品等,均是对少数民族地区非遗文化的歪曲,严重丑化了地方民族文化,损害了少数民族地区非遗的经济价值与民族感情。因此,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地区民族文化的保护,采取保护与开发并重的模式。地方政府可通过多种方式对地方民族文化进行开发和保护,如成立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园区,在园区中集结当地非遗手工艺人,创作和开发相关的民族文化产品,面向全国销售,还可通过开展民间文化艺术活动的形式,对当地的民族音乐作品、美术作品、手工艺品等进行展示,带动该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借助民族文化发展区域经济。
四、结语
对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是各少数民族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地方政府要充分认识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参透其蕴藏的民族经济价值和民族情感,继而加强对非遗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充分发挥其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临夏回族自治州文化馆)
参考文献
[1] 孙立青.新媒体语境下少数民族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媒介呈现的现状与反思:基于湖南湘西和贵州黔东南地区的调研[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2(3):19-24.
[2] 邹巧燕.生产性保护促进少数民族地区非遗发展研究[J].今古文创,2022(17):81-83.
[3] 海敬.甘肃民族地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困境及传承研究[J].作家天地,2022(10):168-170.
[4] 宗蔚,肖洋,李刚存.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播研究[J].民族艺术研究,2021(6):131-138.
[5] 戴妍.少数民族地区非遗文化保护策略[J].文化产业,2020(2):77-79.
[6] 戴茜.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以辽宁省为视角[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