欹器人性假设:一个动态的定量人性管理模型
2024-05-29陈洪安孔祥德宋渊洋
陈洪安 孔祥德 宋渊洋
摘要:欹器人性假设是一种融合的人性假设,从方法论的视角,综合方法是中国思维的长处,把握人性的整体性;分析方法是西方思维的优势,分解人性的定量性。从思想来源的视角,动态思想源于《易经》,定量模型源于西方科学。以欹器物理模型为原型,结合隐喻与管理、物理学方法,在西方管理理论中复杂人的基础之上,以《易经》的哲学思想和方法论,提出基于中国哲学的欹器人性假设,揭示创新与效率转化的内生机制,结论是欹器人性假设分为组织内的理想人性假设和组织外的现实人性假设,提示了组织演变微观的人的动力学机制。欹器人性假设是复杂人假设的修正,其理论意义是欹器人性假设具有演绎性,其实践意义是使得实现组织内各层次人的价值更具有操作性。
關键词:欹器人性假设;复杂人;隐喻
中图分类号:B221.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2443(2024)02-0101-11
引言
“研究人类、 组织和管理时,其基本分析单位是作为个体的人本身”[1]。管理涉及人的活动,因此管理的本质使得人性基础成为管理的核心。“人”贯穿着整个管理研究中的主体和客体,就如麦格雷戈在《企业的人性面》中所指出的:“人性领域也有其特定的规律,人类行为是可以被预测的,就像自然科学一样,准确的预测必须建立在准确的理论假设之上,管理决策和措施都应该基于特定的行为假设”。每一个管理决策或措施的背后,都蕴含着关于人性本质和行为的一些假设[2]。人性假设是管理学理论的核心前提假设。从人性视角研究管理问题是东西方关于人性研究的共通之处,对人的本性进行深入理论联系实际的考察,只有人性发展与现实生活现相符时,理论的发展才有真正的意义,每一种人性假设的提出都有其时代背景,要系统地描述人性,应当认清人性本身的构成结构。目前关于人性问题讨论是如何突破人性假设丛林,走出复杂人性假设的困境。取西方科学的精确性,携中国思维的整体性,二者融合之路可能是一条可行的研究路径。
1 人性文献
1.1 文献回顾
人的属性是多维的。这不仅包括将人作为整体“类”的共同属性,还包括建立在个体差异基础上的不同群体共有的属性[3]。在管理学理论的发展历程中,以下四种人性假设产生了显著影响,在行为动机方面对这四种人性假设理论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1.1.1 “经济人”假设 亚当·斯密在其著名论著《国富论》中首次提出了“经济人”假设,后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穆勒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进一步总结。Cartwright在其《行为经济学》一书中定义了标准的“经济人”:人们可以被具有合理性,计算能力和自私性,具有无限计算能力且从未犯过系统性错误的同质经济学家所近似,其特征包括理性、绝对的自私、完美的自我控制、强大的货币激励和持续的利益最大化[4-5]。 “经济人”假设归纳了市场交易中人在个体偏好系统和外部约束条件下的行为和决策过程,即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一种完全受利益驱动的理性个体假说。其基础信念是人的主要行为目标是寻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人们从事工作的主要动机是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经济回报。
1.1.2 “社会人”假设 1933年,人际关系学说的创始人梅奥及其团队的人依据霍桑试验的结果提出了社会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认为人是体贴和复杂的社会成员,具有不同的个性和情感表达,而且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受集体的制约。“社会人”的行为目标不仅仅以经济利益为最终归宿,而是会体现出兼具经济利益与非经济利益的双重属性,即人除了追求物质享受之外,还有情感、道德、成就感荣誉等心理和社会追求[6-7]。只有满足了人们的社会和心理追求,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社会人”假设提倡“以人为本”,注重协调人际关系,实现和谐。
1.1.3 “自我实现人”假设 “自我实现人”假设是由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主要理念是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意念驱动其激发自身潜能以实现自身理想。只有当个体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时,才会获得最大的满足和幸福感。
1.1.4 “复杂人”假设 “复杂人”假设的代表人物是沙因。他认为,人的工作动机是多层次且变化无常的,因此不能把所有的人都归纳为同一类人。
1.2 文献评述
通过理论回顾,不同的人性假设反映了人性不同侧面的行为动机诉求,但有不同的局限性。具体有以下几点:
(1)尽管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这几种假设从不同视角阐述了人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动机,然而仍无法充分反映人在组织中复杂的行为动机特征。尽管复杂人性假设提出了动机复杂性的观点,但却缺乏更深入的解构。复杂人性假设的困境:陷入不可知论的境地与无法实践的理论。
(2)四种人性假设理论都忽略了人的需要的组织特征。这些理论都围绕着人的需要展开,但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事实:人的需求是由个体的生物基因和外界环境共同作用所产生的。比如,经济人假设中提出了“完全理性”的概念,而自我实现人则强调了自我激励和自我控制。而复杂人假设则更注重个体的动机结构和与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出了权变的管理方式。然而,这些理论在深入分析和实践操作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它们缺乏有效的情境解释,因此从“组织中的员工”的角度出发,通过更加注个体在组织中的需求,可以为管理者提供更具体、更有效的指导,从而促进组织的变革和发展。
(3)学科特点,目前的人性假设仍然存在着“非管理学化”的倾向,如借用经济学中的经济人、社会学中的社会人、心理学中的自我实现人、以心理学的需要概念为基础建立的复杂人,未能建立起有效的情境解释和理论内核界定的情况下管理学特有的人性假设理论原型,缺乏对现实的解释力和预测力。
综上所述,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和复杂人假设,虽然都从不同角度或层面上对人的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解释,但对于“组织中的人”这一概念,这些理论的解释性和预测性仍有不足,距有效指导管理实践有一定差距。但重要的启示是复杂人为从人性角度研究管理内在差异的一个理论思路。
2 研究方法
2.1 关于中国管理学
Barney和Zhang(2009)提出了两种中国管理学术的发展路径:一种是发展“中国管理的理论”(a theory of Chinese management),另一种是发展“管理的中国理论”(a Chinese theory of management)。前者侧重于在中国国内环境中应用和完善已有的管理理论,也有可能开发出适用于其他环境的管理方法;而后者更专注于解释中国独特的管理现象[8]。李平(2010)根据中国国内管理研究的成果,提出了本土管理研究范式的设计,即将主位研究路径和客位研究路径视为阴阳互补的二元统一模式,以实现主客位研究之间的平衡和整体性[9]。武亚军(2020)则指出了本土化科学研究的重要性,通过对本土情境及特点进行研究,以提出或验证能够在本土管理学、社会和文化背景下解释和预测现象的理论[10]。
然而很多研究往往将西方研究模式生硬地套用在情境化研究过程中,导致忽略或模糊了对真正情境要素的辨认,也未能运用情境化的研究方法,这种做法不仅未能充分发挥情境因素在理论建构中的作用,还可能会给本土管理理论的研究造成理论泡沫的影响。这些研究虽然在积累知识方面有一定贡献,却未能为中国或亚洲管理实践带来新的见解和启示[11]。
情境化研究着眼于深入探究某一特定情境下现象的独特性,并运用特定的理论解释这一现象。通过揭示新情境中独特现象背后的逻辑,有利于构建情境化理论,进而促进理论的进一步发展[12]。
宋晨(2018)在其研究中提到了一种对中国情境理论化的解读方法及操作路径,即基于中国本土哲学视角,发展西方管理理论,并建立中国情境的本土管理理论。这种方法利用“道”“阴阳”“悟”等中国传统文化核心概念,对西方管理研究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进行重新解读。然而,这种方式也有可能导致将管理研究彻底东方化的极端的风险[13]。对于此,李鑫(2015)曾提到,本土管理研究不应陷入过度的民族主义,也不应过分推崇传统文化的智慧,却忽视了西方哲学基础的科学性[14]。
2.2 人性研究方法
齐善鸿等(2007)指出,在人性研究中存在着五种类型的方法错误,包括低级归纳错误、静态认知错误、现实反推错误、不可知论的错误、过度推论错误[15]。
当前的研究主流过于强调技巧而不是方法论,过分注重精细呈现,形式华丽却缺乏深度,同时过于关注眼前琐碎问题。虽然研究者有时能够明确问题,但受限于现有范式,往往难以达到韩巍所说的“洞见” [16]。
梳理人性假设研究的科学范式,有三个范式:一是因果论,其核心是机械还原论;二是统计论,核心是统计概率论;三是量子论或复杂论或混沌理论,其核心是非统计与非确定的量子、复杂科学或混沌理论。
在上述论述的启发之下,继承我国《易经》等优秀传统思想, 结合当代世界人性发展的现状,基于复杂科学范式,提出了新的人性假设。对欹器这一情境化的現象用隐喻方法进行道与器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物理学方法挖掘欹器隐喻的数理机制,并用人力资本理论、有限决策理论、前景理论与复杂科学,构造欹器人性假设模型。
2.3 道与器:隐喻与管理
道与器是一对概念,“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系辞上》),道是指无形的东西,器是指有形的东西。隐喻的方法适用于将不同的理论观点应用于各种实践问题,不仅为解释和解决问题提供新思路,也推动了理论的发展[17]。西方如: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洞穴比喻,物质与精神二分法的起源,马奇提出“垃圾桶”的比喻之决策模型。中国有问道于器的传统。如:老子的上善若水,以自然界的水来喻人,以水的形象来说明"圣人"是道的体现者;陆亚东、陈春花提出“水”组织等;墨子提出 “人性素丝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通过“素丝”这一隐喻,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墨家理论,在其思想理论的立场、基础、内容以及关怀等多个维度上展现出独特之处。
所谓“隐喻”(metaphor),不同于直接比喻,是用一个概念A的名称来指代另一个概念B。如今,我们对隐喻概念的理解已超出语言学和修辞学的范畴,它已成为语言哲学、科学哲学乃至认知科学中备受关注的重要概念[18]。
概念隐喻理论思想(CMT)始于《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Lakoff and Johnson,1980),认为隐喻是语言的普遍特征,但其本质是概念性的,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认知的基础。我们所观察到的语言中的隐喻表达,仅仅是庞大概念隐喻系统的表层展示。隐喻是一种基础的认知工具,可以让我们能够更具体、更深入地理解抽象或结构性混乱的概念,并将其组织的更加条理清晰。就其结构而言,隐喻是具体概念域到抽象概念域的系统映射,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具体或更熟悉的域(即源域)访问抽象或更不熟悉的域(即目标域),而这纽带是“经验”[19-21]。
在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隐喻被广泛运用,开拓了新的理论路径。这种方法在经济学早期的理论框架建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2]。
根据刘建洲(2003)的观点,隐喻在思维方式中的地位逐渐凸显,成为除演绎和归纳之外的另一种重要方法。这种非逻辑的思维方式开拓了第三种思考路径,在方法论上实现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之间的互通、互补和互融[23]。
杨义(2008)认为,悟性是当前中国学术体系的关键表现形式,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优势,是连接中西学术的重要思维桥梁。东方思维的洞察力和西方的分析思维在人类思想史上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彼此可以互相启迪、互相辅益[24]。
管理学学者Waistell(2006)在研究中总结了组织隐喻在组织变革中的关键作用:从熟悉向陌生的过渡、促进联系、消除距离感、通过优化语言来改变现实[25]。Küpers(2013)也通过探讨组织隐喻与叙事之间的关系,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内在互动及其对组织变革的影响[26]。而陆亚东(2016)提出的“水”思维为中国管理思想领域未来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方向。隐喻的使用在国际主流管理学理论构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更具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哲学的东方基础[27]。然而当前学术界对悟性的研究仍然较为缺乏,有待之后的学者对这一本土研究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索[28]。
黄光国(2013)指出,“阴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非常基本的隐喻角色[29]。中国传统的“有机论”的科学思想正是从阴阳思想中发展而来,但现代的“机械论”的科学观念却不是由此而来。如果中国社会科学家能够以近代西方科学哲学为基础,通过自身的进一步拓展,构建本土的社会科学“微观世界”,或许可以将“阴阳思维”演化为一种“后现代智慧”,从而帮助本土管理者解决市场中产生的各种管理挑战。黄光国提出的问题:我们该如何科学研究如“物极必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等“阴/阳”思维,本土管理学者该如何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解释?然而也有学者认为不应将具体的理论创新用“阴阳”或“中庸”的思想代替,而是应该有自己的创新观点,现代科学理论的建构具有非常严格的要求。
我们认为黄光国之问的答案在于“根源性的隐喻”的显性化。隐喻与显喻之间的关系,有二个维度:一是以天地之道推及人道,就如《易系辞传》(西汉马王堆出土版本)记载的伏羲氏观天地而始作八卦,中国的哲学思想具有明显的格物致知,物人取向,人文导向;二是西方的物理分析,物物取向,科学导向。我们应理解和把握阴阳隐喻的取向、限度、路径以及情境等问题,积极创造反映时代诉求、具有本土意义的学科隐喻,以实现管理学从经验体系向理论体系的“跃迁”。
3 研究过程
3.1 欹器的物理学模型
物理学家Heisenberg曾提出非线性的科学理论“测不准定律”,这也是西方盛行的复杂性理论(如耗散结构论、协同学、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等)与易经的动力学思想相互印证的体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隐喻体现的正是道与器,格物致人,从物隐喻到人隐喻的哲学思想。欹器是一个根源性隐喻,其发展有二个维度,中国思维坐标,器与道,格物致人,从物隐喻到人隐喻,人文导向的维度,人一生变化的规律。西方思维坐标,格物致物,从物隐喻到物显喻,物的正覆变化的规律,格物致物,从物到科学,分析其所以然的动力学机制,科学或物理学导向的维度。如图1所示。
欹器可分为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三种状态,如图2所示:
(1)虚则欹: 当容器内部为空时,容器本身會发生倾斜。此时,容器的重心位置处于对称轴所在位置的下方,因此会造成器身倾斜的状态。
(2)中则正:当容器内装满大约一半水时,整个容器会处于竖直状态,因为此时的容器因加入水的缘故,整体的重心慢慢上升,当注水量使容器的重心抬高至轴线时,整个容器会进入一个不稳定的平衡状态。
(3)满而覆:持续向其中注水,容器的重心会不断上升。随着重心位置到达轴线,整个容器会陷入不稳定的平衡状态,一旦重心再有偏移,容器就会将水倾倒。
依据吴健等所设计的研究,容器绕轴倾倒的过程中,容器中的水对转轴的力矩为关于倾角的函数[30-31],其合力矩表达式可归纳总结为如下形式:
其中:M为欹器中的水对转轴的力矩,[θ]为容器倾角,[B,ω,φ]为确定常数,其数值由欹器大小相关参数决定。
3.2 欹器人性假设模型
孔子曾观欹器而提出“德行宽裕者,守之以恭;土地广大者,守之以俭;禄位尊盛者,守之以卑;人众兵强者,守之以畏;聪明睿智者,守之以愚;博闻强记者,守之以浅。夫是之谓抑而损之”的人生哲理。
当前国内欹器文献分为二大类,第一类是人文导向的座右铭,中国历史上不少著名人物,将欹器做为座右铭,并发表不少人生之言,人生哲理,做人启示等,隐喻从物到人的趋势,格物致知,格物穷理,格物致人。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第二类是科学导向,西方物理学的方法,分析欹器的力学原理,隐喻变成显喻,可以操作,精确定义,重复再现的过程,是一个科学化的过程。欹器是一种“根源性的隐喻”,一个维度是中国的以款器喻人的一生,另一个维度是物理学款器的动力学变化过程,二者吻合通过科学化、人文化达到显性化,如图1所示欹器作为根源性的隐喻分别向沿着第二、三象限科学化,人文化,交汇在第四象限,通过悟性的演化将其从意象向概念演变,其中的关键依据就在于根源性隐喻的欹器与诸如“满则亏”的人性哲学之间的关联性,隐喻显性化,欹器人性假设。
从欹器的物理模型到欹器力学公式的推演,这是西方理性思考的进程,将欹器的三种状态——虚则欹,中则正,满而覆及其动态演变,以数学函数表达式的呈现,从而更精确的刻画此类状态,减少了在各个状态判断中的误差。
从欹器物理模型到欹器的人生哲学是东方理性思维模式的一个缩影,孔子观欹器有感,非因欹器而悟道,而是以欹器载道,欹器成为孔子道德观念的一个实物模型,是欹器人生哲学的逻辑形式要素。中国人以菊花比隐士,以莲花喻君子,并非是从草木中感悟精神,而是为精神找到实物载体。古诗词中常常有意象,也并非是在物中学会离愁别绪,而是将抽象的精神与情感通过物来更加形象直观地表达。
中国的理性思考的进程与西方相比,似是其逆过程。中国人发现了勾股定理,以勾三股四弦五作为实证;西方人发现了边长为三、四、五的直角三角形边的关系,推导出毕达哥拉斯定理。中国的理性是为定理找物证,使其生动并具有逻辑的形式要素;西方的理性是通过特例发现规律,使之服从于精确的运算,减少不可预测性。
以东方的理性视角看待欹器力矩公式,则其是欹器人假设的逻辑形式要素;以西方的理性思考推进欹器的人生哲学,则欹器人假设是其系统性地表述。
欹器人性假设的提出是隐喻的方法观察推演世界的一个具体案例,其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互容、互通和互补。隐喻有五个功用:生动形象的表达;创造科学概念;经验与理论的桥梁;拓展个体理解空间以及新的观察世界。欹器人是对人在暗时间下人力资本价值波动的生动表达,使得长期以来观测到的“倒U型”曲线具备了理论假设的雏形,启发我们从物理学的思维和角度审视管理学,用隐喻的思维方式观察欹器物理模型,用隐喻的思维方式理解欹器的力矩公式。当前对于本土的儒家伦理与韦伯主张的作为理性化(rationalization)的现代化过程始终处于无法协调的状态,主要观点有:第一,本土管理哲学不注重个人主义,缺乏对个人改变社会的驱动因素,过于注重群体性(too group oriented);第二,过于强调完美人格的教育,缺乏要求主宰世界的进攻性人格形态。第三,强调体验的智慧而非经验的、定量的知识[32]。正是因为西方思想中的个人主义过剩,导致其从轴心时代的柏拉图起就是以“主—客”(即“心—物”或“天—人”)二分立论的[33]。然而,中国学者对于协调东西方差异进行的研究从未停止[34]。“中庸”也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内容,其中有关中庸的社会学定义及量表主要来自杨中芳的早期研究。杨中芳认为,中庸思维是一套元认知的实践思维体系,它可以帮助个体形成更有效的理解处理问题的能力,面对具体事件时能合理地分析注意事项以及行事准则等思考模式[35]。
(注:对于欹器力矩与倾角公式中所含项[f(tanθ)],我们将之理解为随机误差项,在理想模型中不予考虑,即我们认为实际中个体人力资本现实价值与时间关系式为[V=Bsinωt+φ+εt]。在下文中会对随机误差项的管理学意义进行讨论。)
上式中V表示人力资本现时价值,t代表个体的工龄,t=0代表着个体可观测或可计量的职业生涯的开始,即所谓步入职场的时刻,实际上个体职业生涯的开始远在进入职场之前;[ω]为角速度决定周期,周期[T=2πω],代表实际职业生涯的长度,即个体由懵懂到逐渐成熟的全过程;[φ]表示初始成熟度,决定了个体在初始成熟度所具有的人力资本现实价值,而该值由个体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工作经历以及性格等诸多因素共同决定;B([B>0])表示个体最大人力资本现时价值,该极大值存在但在实际案例中的个体并不一定能够达到该值,或者我们无法准确判断个体达到该值的时点,我们所能观测到的是个体人力资本现时价值在某一时段内维持某一稳定数值或在某一确定值领域内小幅度波动。
一般地,我们将个体职业生涯分划为四个阶段——员工、管理者、领导、领袖,我们所定义的员工、管理者、领导和领袖,与职场中的概念有所区别。一个人即使成为了公司的最高领导者也并不意味着其成为了领袖,领袖是个体高度成熟的一种状态;而对于部分人,其刚步入职场就成为了某中层领导,而于其职业生涯发展而言,其正处于员工阶段,且实际中并非每一个人的职业生涯都具有完整的四个阶段,更多人是在达到某一阶段后维持稳定,其人力资本现实价值在某一范围内震荡。该理想模型认为个体在员工阶段其人力资本现实价值或者是创新能力是在不断上升的,因为此时人所考虑与被约束的条件相对较少,且对所要完成的工作具有较大的热情,在决策时相对追求冒险,有风险偏好。而在管理者与领导的阶段,由于周围条件的约束,其创新价值处于下降趋势,此時个体对于损失的敏感程度要大于等量的利益获得,决策时倾向于确定性偏好,即风险规避。而在领袖阶段,其创新价值又开始回升,在此阶段,个体已通过大量原始积累树立一定的权威性,其受环境的影响因素相对不大,因此可进一步做出创新方面的工作。
对上述模型进行积分,我们可以得出个体人力资本存量关于时间的函数表达式:
分析人的个体一生价值与时间之间的关系与欹器的三种状态,发现变化曲线的一般表达式为与合力矩随倾角变化的曲线及函数关系式极其相似,且其意义上也有许多共通之处。又欹器倾角在水的作用下变化,然而作为一种计时容器,其倾角某种意义上也是随时间变化的。
(1)基于数值的符号与极值的比较:合力矩并不一定对轴做正功,可能是负功;个体创造价值也并不完全表现为资本的积累,其中伴随着消耗;其二,合力距是有界值存在极大极小值,个体人力资本现时价值也存在极值。
(2)关于其含义与影响因素的比较:个体人力资本现时价值由个体知识深度与广度和环境共同决定,力矩大小由力和力到支点的距离共同决定;个体人力资本现时价值与时间积分意义为人力资本存量,而合力矩与倾角的积分表示水对轴做的功。
(3)比较表达式中的随机误差项:我们将合力矩公式中的[f(tanθ)]类比于个体人力资本现实价值公式中的随机误差项[εt],由[tanθ=sinθcosθ,我]们可知正切值受到当下倾角的正弦值和余弦值的影响,其中余弦可以理解为正弦的积分,即:[cosθ=θπ2sintdt=--π2θsintdt]。而人力资本现时价值受到当下实际价值与过去或未来预期的人力资本存量的影响,即随机误差项[εt]的值是受到人力资本现实价值和人力资本存量共同影响。我们从理性人模型的角度来审视合力距公式中的随机误差项:[cosθ=--π2θsintdt],可以理解为个体过去的人力资本存量对个体人力资本现实价值产生影响;又[cosθ=θπ2sintdt],则可以理解为个体对未来的预期也将对个体人力资本现实价值产生影响,进而[tanθ=sinθ-p--π2θsintdt+qθπ2sintdt,p+q=1],则可以理解为个体人力资本现时价值同时受到过去和未来得影响,其中p,q因个体不同、时间不同而产生差异。那么在此公式中[-π2]代表的是一个起始参照点,[π2]则是未来参照点,在这两点处的人力资本存量均为0。从数值的角度,由于故p,q的相对大小并不对人力资本现实价值产生影响;然而结合行为经济学参照点的角度,p,q的相对大小是否意味着个体不同的风险偏好,即q值越大意味着对风险的偏好越大。
4 欹器的人性假设模型的内容
4.1 欹器的人性假设模型涉及的核心概念界定
(1)管理。美国管理学家西蒙(Herbert Simon)提出的管理是决策的基本观点。
(2)人力资本价值(Value of Human Capital)。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人舒尔茨与加里·S.贝克尔(Gary.S.Becker)关于人力资本价值(Value of Human Capital)的定义,人力资本是个体知识技能存量的具体体现,它是通过教育、培训、保健等各类投入形成的。这些知识、技能在其使用中具有资本的基本属性——增值性。
(3)时间。一是职业年龄时间,二是暗时间,思维变化的时间。
(4)组织。马克斯·韦伯的科层制。根椐复杂系统理论,复杂系统是具有层级结构,以科层制作为一个重要的边界和理论前提。
(5)组织内的个体。根据马克斯·韦伯的科层制,组织中的个体分为员工、管理者、领导者与领袖。“每个群体,不论其称谓如何,都分为二部分,一个数量小的“领袖层”和一个数量大的“追随者层”,这条法则是最一般的社会学自然法则之一,这条法则的最终根据在包括生物——心理生命在内的有机生的本质之中”;“人才不单单是一个整体和生活共体中的成员,不单单是孤立的个体生命,而是两者兼而有之:他既是独立的、具有自我责任感的行动中心,亦是对他所从属的总体位格之行动和作为共同负责任的成员。”[36]
(6)系统。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贝塔朗菲把整体性作为系统的核心性质,作为各类机体整合的生物体是这种整体性的典范。
(7)秩序。在《隐秩序》一书中,霍兰提到他们的系统模型描述了个体如何从单独的自由主体演化为多主体,以及如何形成特定的聚集体。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观察,这些系统都展现出一致性和协调性,这是复杂适应系统(CAS)的研究中一个经典的特征。研究复杂适应系统的目的在于揭示群体活动中潜在的秩序,或者说揭示产生宏观秩序的潜在机制。在个体层面,行为秩序是由中枢发布的命令所驱动的,因此具有明确的意识和显著性。而在无中心的多主体系统中,秩序却是在多个个体相互作用的关系中自发产生的,并且是无意识的。这种“隐藏”的秩序是通过多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4.2 欹器的人性假设模型的公式
欹器的人性假设模型的公式是组织内的人的行为抽象,有二种,一是观察限于理想的系统内的科层制内的人,二是一般的现实的组织中的人。具体如下两种情形。
4.2.1 理想的欹嚣人性假设公式
[V=Bsin(ωt+φ)] (3)
适用范围是理想的科层制内或封闭组织系统,组织是人的活动边界。
4.2.2 一般的(现实的)欹器人性假设公式
适用范围是一般环境中科层制或开放组织系统。
4.2.3 欹器人性假设模型的主要内容
从中国哲学的视角,欹器人性假设模型,源于《易经》动态论与整体论、中庸之道、生生不息与阴阳思想等智慧。欹器人性假设具有:爻性,整体性,中庸性、动态性等特征。
(1)生生不息是中国管理哲学的最终理念[37]。欹器人性假设模型是从人性的动力机制来构建人性假设,中庸之道的核心是动态平衡。中庸之道留给我们最深的是持守中道的思维。《中庸》有云:“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38]第一,将所有的事物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第二,在这个系统之中,具有两极存在,二者对立并存;第三,人民创造历史,英雄创造历史是组织内生的二个动力机制,阴阳动态平衡,系统能不断更新,生生不息。
(2)员工与领袖是阳,管理者与领导者是阴,四者构成一个整体的人性动力系统,正如老子所说《道德经》中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相生相克相合,相互消长,又相互转化,最后能够实现动态平衡,系统能不断更新,生生不息。平衡两极,使之不偏不倚,不会一元独大而失去平衡。这正是太极阴阳图的核心思想。太极阴阳图谈的不只是一个系统中的两极并存,更重要的是系统的动态变化[39]。欹器的人性假设模型是其数学化的具体形式。
(3)欹器人性假设模型的行动规则:守正出奇。管理的本质是行与知的协同,人在组织内的行为有诸多维度,欹器人性假设模型的行为维度是确定情境下成功习惯行为的延续与不确定性情境下试错创新行为的探索。
从西方哲学的视角,欹器人性假设模型,源于的复杂科学、有限决策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与前景理论等智慧。欹器人性假设具有计算性,分析性,科学性与有限性等特征等。
(1)根据霍兰的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omplex Adaptive Systems Theory),霍兰的独特洞见,强调寻找支配CAS行为的一般原理,欹器人性假设公式的本质是个人作为组织中适应性主体,是一个程序,是一个算法。
(2)管理的本质是决策,在管理学中人性特有的行为是决策,但是组织中的人,从动力学的视角,特有的人性维度是行为选择的依据是经验环境与人格之间力量的博弈。
(3)管理学特有的人性假定有两个基本维度是习惯与好奇或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而不是经济学中的利己与利他,伦理学中的善与恶,自然科学中真与假,美学中的美与丑,也不是对与错、平等与不公、幸福与不幸的人性维度,从人性维度上界定了管理学的边界。为了让管理学回归健康的发展轨道,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管理学研究对象的独特性质。這种审视的逻辑起点在于对人性维度上的本质进行清晰界定。人作为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的基础在于人们对管理学概念的设定。管理学的概念可能不断变化,但人们对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期望始终围绕在人性假设中。管理学研究对象涉及管理问题、活动、职能、过程、结果、个性管理特征或行为等方面。这一说法在某种意义上突显了管理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内在一致性。当我们提到管理学研究人性的两个基本维度时,并不只是在研究人性方面,而是通过分析和解释人类的管理行为来增进对人性的理解。这种方式是管理学独有的,强调管理学应当致力于理解人性维度,以揭示管理领域的独特性和先进性。
5 结论
欹器人性假设是中西融会贯通之说,在西方复杂人基础上的修正。东方管理智慧的方法论与易经的整体观,为欹器人性假设提供了主要思想基础,欹器人性假设,如果用字母表示,有二种方式,第一,Q型人性假设,其含义是欹器人性假设。第二,“CC人性假设”,其含义是修正的复杂人人性假设,用西方的语言可以简称为“CC人性假设”, CC人性假设中的两个C分别有不同的含义,第一个C有四层含义:第一层China,中国哲学;第二层change,易经的本义变化;第三层correct,修正复杂人假设;第四层compute,计算。第二个C,是指沙因的复杂人。
“CC人性假设”假设浓缩了人在组织中竞争与合作中的行为和决策,其核心是组织中内生隐秩序的人行为动力学机制,对于人性的理解需要多门学科的共同努力,管理学学科的研究对象是组织中的个人,管理学通过深层的管理动力机制实现对人性的理解。“CC人性假设”符合经济人的趋利避害、社会人的经济与社会追求、自我实现人的现实与潜能实现,复杂人的变化与稳定把握的一般原理,“CC人性假设”是上述一般原理在组织中个体行为实现的方式,其特殊的表现形式是组织中的人的决策行为,在组织中的人其决策行为是符合前景理论中描述的保守与冒险二种决策行为。
5.1 理论价值
(1)复杂人假设告诉我们,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欹器人性假设告诉我们,组织中的每一个人是什么样的独一无二的成員,每一个人在某一时刻,可以用组织中的层级表示其状态,表现为可测量的稳定态,员工,管理者,领导者,领袖。每一个人一生职业生涯的波动可用一个数学函数表达出来,每个个体对组织的存在是有举世无双的价值。欹器人性假设的基本思路是试图用一个方程来表达人性,以这个公式为基石可以建构一套系统管理框架,去解释整个管理世界,进而进一步演绎出人、管理与组织三者内洽性一致的管理理论。
(2)修正了“复杂人”假设,完善复杂人假设的内容,即根据不同的环境和情境对不同的管理方式做出不同的反应;
(3)人性假设研究从一维、静态、定性描述到二维、动态、定量测量。
(4)关于人性假设,管理学者和其他领域的学者融汇了多个学科的视角和方法,却忽视了管理学自身的学科性和“人”作为管理学领域对象的特殊性。欹器人性假设这种实践理性集中反映了人性假设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能动性与受动性统一、自然性和社会性一致、共性与个性等阴阳因素统一发展的结合物。界定了管理学中人性假设的研究边界。
(5)“复杂人”假设理论导出的管理理论是权变理论,CC人性假设导出的管理理论是非均衡管理理论或复杂管理学。CC型人性假设可以作为复杂管理学理论的基本计算单元,有可能成为未来智慧管理理论的一个基础单元。
(6)研究范式上从牛顿的还原论到量子的生成论或涌现论,从现有的管理学到复杂管理学或非均衡管理。
5.2 管理价值
(1)管理学哲学在于人性价值的终极体现。对人的认识不仅要有中国哲学的整体、动态、阴阳理念。而且要有西方哲学的复杂、精确、科学的理念。
(2)管理组织、决策等不仅要从活动、过程、职能角度来设计,也要从人的动力视角来思考,欹器人性假设认为,组织中的个体具有主体习惯性和自我好奇或创新驱动性的一种属性。欹器人性假设人性观对传统人性理论缺乏对个体习惯性和自我创新性的驱动问题的讨论进行了补充,使人性得到了解放,人的主体性得到了回归。
(3)欹器人性假设是以组织性为基础, 不管是组织的中层还是高层管理者都会面临创新与效率的矛盾[40,组织中的成员用已有的完全理性和未知的有限理性,习惯与试错交替行为,寻找有效率与创新的路径,个体在追求生存与自由、个性与组织、经验与好奇、物质和精神、超越与固守、赋能与内驱之间动态转化,不断修正认识、改造、进化自己。正所谓,道者,与时迁移,应物变化。
(4)守成与创新行为是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人与组织之间的协调统一内生机制。个体价值实现有二个方式,一是成功行为的精进,二是个体创新能力提升,二者被赋予了人性中双元核心地位。组织已有的能力,具有双面性,稳定性与限制性。个体共生于组织,个体价值的实现有二个内生路经,守成与创新,是组织目标实现与进化的内生动力。有利于人与组织和谐共存、共荣的条件,进而促进人与组织的统一。欹器人性假设是个体价值实现的人性化、组织化、数学化、操作化的基本标准模型。
(5)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协同是管理学理论研究领域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泰勒的科学管理的核心是如何实现组织目标。 人际关系学说研究的另一个核心是个人目标,研究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及相互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为管理研究的一项内容。麦格雷戈认为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是一个积极的融合过程,融合原则与自我管理是实现整合管理的二个手段。基于复杂科学范式的欹器人性假设,使得以平等的视角观察和分析两者的关系成为现实。
5.3 未来展望
正如白长虹所言,约翰·齐曼早就通过实践向人们证实,隐喻从来不是科学研究方法的终点,而是起点。两个物体之间的关联性只是从事物到现象,再从现象到本质的第一步。如果期望提出一种有效的理论,就需要详细验证推导一种理论在新环境中的适用边界。因此,欹器人性假设模型的未来发展还有很多空间,需要不断地丰富、完善和验证。未来可能的工作:欹器人性假设模型的实证研究,欹器人性假设模型管理研究方法的开拓,案例的经验,复杂管理学或非均衡管理学或计算管理学或智慧管理理论的思考等。如何实现管理人性化是未来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趋势。正如加里·哈默尔指出: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目标仅有两个,一是让管理变得更具科学性,二是让管理更具人性色彩。
参考文献:
[1] 丹尼尔·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8.
[2] 麦格雷戈.企业的人性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9-11+33.
[3] 李怀,赵万里.从经济人到制度人——基于人类行为与社会治理模式多样性的思考[J].学术界, 2015(1):20.
[4] Cartwright, E. Behavioral Economics[M].NewYork,Routledge,2014:32.
[5] YAMANE S,YONEDA H,TSUTSUI Y.Is homo economicus an ideal to be pursued? using US and Japan survey data[J].Asian Economic Journal,2020, 34:55.
[6] ZHU B Q, WANG C H,KONG S. “Bounded rational “social man” and optimal behavioral goals—based on the critical perspective of neoclassical economics”[J].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2018, 7(12):1909-1915.
[7] YANG Y, XIANG H X.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resources in public sector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ocial man”[J].Ope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2020, 8(12): 263-270.
[8] BARNEY J B,ZHANG S J.The future of Chinese management research: A theory of Chinese management versus a Chinese theory of management[J].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2009,5(1):15-28.
[9] 李平.中國管理本土研究:理念定义及范式设计[J].管理学报, 2010, 7(5):633.
[10] 武亚军.“入世式学术”生产中国本土管理知识:重剑无锋,大巧不工[J].管理学季刊, 2020, 5(1):10.
[11] LEUNG K. The glory and tyranny of citation impact: An east asian perspectiv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7,50(3):510-513.
[12] 邹国庆,高向飞,胥家硕.中国情境下的管理学理论构建与研究进路[J].软科学,2009,23(2):135-139+144.
[13] 宋晨.管理研究中中国情境的理论解读与路径选择[J].财经问题研究,2018(8):7.
[14] 李鑫.中国本土管理研究的X整合主义[J].管理学报,2015,12(2):157-166.
[15] 齐善鸿,李培林.管理中人性思想的演变与精神管理的导出[J].科技管理研究,2007(4):203-206.
[16] 梁朝高,张聪,葛京.演化、共生与本土管理—“管理学在中国”2019年会(第12届)述评[J].管理学报,2020,17(7):959-964.
[17] 白长虹.管理研究与隐喻方法[J].南开管理评论,2020,23(3):1-2.
[18] 郭贵春.科学隐喻的方法论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2004(2):92-101+206.
[19] SU C,LI J C, YING P.Chinese metaphor sentiment computing via considering culture[J]. Neurocomputing, 2019,352:33-41.
[20] LI P F.Literature review on the cognitive approach to metaphor[J].Procedia Computer Science,2018,131:925-928.
[21] NORIKO ISHIDA.Thorstein Veblen on economic man: Toward a new method of describing human nature, society, and history[J].Evolutionary and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Review, 2021(2):1-21.
[22] 杨虎涛.演化经济学中的生物学隐喻——合理性、相似性与差异性[J].学术月刊,2006(6):89-94.
[23] 刘建洲.隐喻:生物学与社会学对话的桥梁[J].学术探索,2003(5):78-81.
[24] 杨义.中国新文学与现代中国精神谱系——《中国新文学图志》新序及小序[J].文艺争鸣,2008(3):6-32.
[25] WAISTELL J .Metaphorical mediation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across space and time[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2006,19(5):640-654.
[26] K?PERS W M.Embodied transformative metaphors and narratives in organisational life-worlds of change[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2013,26(3):494-528.
[27] 陆亚东,符正平."水"隐喻在中国特色管理理论中的运用[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6,38(1):12.
[28] 王馨,李平.东西融合之悟性思维:伊隆?马斯克的隐喻谜团[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8,40(1):17.
[29] 黄光国."主/客对立"与"天人合一":管理学研究中的后现代智慧[J].管理学报,2013,10(7):12.
[30] 吴健,张华靓.悬挂式欹器的一种简单设计[J].江苏航空,2009(S1):3.
[31] 高云峰.欹器的原理及设计[J].力学与实践,2016,21(2):12.
[32] 陈来.儒家伦理与工业东亚[J].中国青年论坛,1989(2):29-34.
[33] 杨富斌.怀特海过程哲学思想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2003(4):75-82.
[34] 刘文瑞.西学东渐三十年——管理学在中国[J].新远见,2010(9):73-79.
[35] 杨中芳.传统文化与社会科学结合之实例:中庸的社会心理学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23(3):53-60.
[36] 马克思·舍勒(德).世界观与政治领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69+,80+110.
[37] 罗家德.中国治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20:171+235.
[38] 陈晓芽,徐儒崇. 论语,大学,中庸[M].北京:中华书局,2015:296.
[39] 陈明德.易经与管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5:47.
[40] PAPACHRONI A, HERACLEOUS L,PAROUTIS S.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 through the lens of paradox theory: building a novel research agenda[J].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al Science,2015(1):71-93.
Chinese Complex Humanity Hypothesis:A Dynamic Quantitative Human Nature Management Model
CHEN Hong-an,KONG Xiang-de,SONG Yuan-yang
(School of Business,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 200237,China)
Abstract:Chinese complex humanity hypothesis is a fusion of humanity hypotheses. In terms of the methodology, the comprehensive methods are the strength of Chinese thinking, grasping the integrity of human nature; the analytical methods are the advantage of western thinking, decomposing the quantitative nature of human nature. In terms of the origin of ideology, dynamic thinking stems from The Book of Changes, but the quantitative model stems from western science. Taking the physical model of Qiqi as a prototype, combining the metaphor with the management and physical methods, based on complex humanity in western management theory, and the philosophy and methodology of The Book of Changes, we put forward Chinese complex humanity hypothesis based on Chinese philosophy and reveal the endogenous mechanism of innovation and efficiency transformation. The conclusion is that Chinese complex humanity hypothesis includes ideal humanity hypothesis within the organization and real humanity hypothesis outside the organization,suggesting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the microscopic humanity evolved by organization. Chinese complex humanity hypothesis is the modification of complex humanity hypothesis, whose theoretical meaning is that it is educible, and whose practical meaning is that it makes realizing the value of people at all levels in the organization more operational.
Key words: Chinese complex humanity hypothesis; complex man; metaphor
(責任编辑:叶松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