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整本书阅读,提升思辨能力

2024-05-29苏社祥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王葆索亚汤姆

苏社祥

思维能力是學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内容,而思辨能力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课文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同时通过整本书的阅读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和探究性的阅读学习中进一步提升思辨能力。

一、自主阅读,强化个性理解

要想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首要任务就是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教师应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和经验进行个性化阅读,从而强化他们对阅读内容的独特理解。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时,教师应鼓励他们根据内心感受和生活经验去解读阅读文本,明确自己的观点,养成独特的思维方式。

以《汤姆·索亚历险记》一文的阅读学习为例,教师首先鼓励学生思考和交流互动,讨论汤姆·索亚在山洞历险中最惊险的时刻和最出人意料的情节以及自己疑惑的地方,以此激发学生阅读经典作品的热情。其次,教师鼓励学生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整本书,要求他们按照目录逐个故事阅读,边读边思考,并对感触最深的部分进行标注,包括对人物性格的分析、阅读心得的记录以及对人物行为的评价等方面。在阅读整本书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对这本书的哪个故事印象最深?书中汤姆·索亚的性格是如何展现的?是否喜欢书中的角色?如果自己身处其中会如何应对?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加强他们对作品的个性化理解。

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尝试从书中不同人物的角度进行理解和阅读。角色转换可以让学生学会运用辩证思维。同时,教师要积极利用交流互动和探究,让学生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

二、融入角色,拓展思维

为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师要在整本书的阅读过程中指导学生辩证地思考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阅读,同时也要鼓励他们尝试把自己置于文本的不同角色之中,并从多个角度去解读整本书的内容,以此来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推动思辨能力的形成。在进行分角色阅读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实现不同人物角色的切换,让学生在角色转换中学会辩证思考。

以《骑鹅旅行记》一文为例,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展示该书的目录,并根据课后学习提示,引导学生选择“克拉山鹤舞大表演”或“大海中的白银”其中一个历险故事进行大胆猜测。以“大海中的白银”为例,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白银”可能是什么?尼尔斯与“大海中的白银”是什么关系等问题。猜测故事和交流活动激发了学生对书中故事的好奇心,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整本书阅读的兴趣。接着,教师要求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要从自身角度理解故事内容,还要尝试站在主人公尼尔斯的角度思考问题,如,尼尔斯为什么要这么做?面对危险他是怎么想的?这种多角度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对不足,教师在组织学生运用融入角色的方式进行阅读时,他们往往难以充分融入,或者融入的深度不足,这就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策略,引导学生将整本书内容与个人生活经验相结合,从而提升融入角色的深度和效果。

三、联系生活,训练创新理解

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内容理解和情感体验并不能仅仅通过文字阅读达成,而是需要学生借助对社会和生活的认知来完成。因此,整本书阅读不仅是文字阅读,还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加深理解。教师在组织整本书阅读时,需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并将生活实际与经验相结合,以形成个性化的理解和体验,从而实现对整本书内容的创新理解。

以《宝葫芦的秘密》一文为例,在完成课程教学后,教师向学生介绍文中主人公王葆的故事,并透露王葆最终真的得到了一个宝葫芦。教师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猜测宝葫芦会给王葆带来哪些神奇的变化,以及如果学生身处王葆的位置会如何应对。这一过程有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教师要求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实际,深入思考并理解王葆的选择和行为。学生设想自己是王葆,考虑在同样的情况下会做出怎样的决定,并将这些思考以批注的形式记录下来。这样的阅读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进而实现创新性理解。在学生完成整本书阅读后,教师利用读书交流课为他们搭建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在交流课上,学生讨论王葆为何放弃无所不能的宝葫芦,如果换作他们,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以及背后的理由。通过这样的阅读和交流,学生逐渐形成了对整本书的创新性理解。

在组织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将阅读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例如,教师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采用批注式阅读方法记录个人的阅读感悟和疑问,学生也可以撰写读后感,对阅读内容进行深入思考,为阅读理解注入创新思维。

四、合作交流,拓宽思维广度

在组织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时,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多角度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同时,教师还需要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与交流,让他们分享自己的理解,探讨阅读中的难点,学生的不同观点和体会可以在交流与讨论中相互交融。这样的交流不仅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宽度,还能在思维的碰撞中挖掘思维的深度,从而加速学生思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仍以《汤姆·索亚历险记》一文为例,教师可以组织阅读交流活动,让学生分享他们的阅读体验和感受。例如,学生可以谈论自己读过的故事,讲述印象最深刻的情节,讨论这些情节中揭示的汤姆·索亚的性格特点,并结合故事情节对角色进行评价。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深入交流,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要评价学生的交流是否正确,而是鼓励学生自由表达阅读感受和想法。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将他们的阅读思考写成读后感,并将其发布到班级网络空间进行交流。这种合作交流的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时,教师需要在引导和指导之间找到平衡,避免仅用“正确”和“错误”的标准评价学生的表现。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交流和讨论来拓宽视野,增加思维的宽度与广度,并促进辩证思维的发展。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整本书阅读的优势,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为此,教师应科学规划整本书阅读的学习任务,并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学生则通过自主阅读和互动讨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从而推动思辨能力的发展。

猜你喜欢

王葆索亚汤姆
《汤姆·索亚历险记》梗概
我找到了宝葫芦的秘密
《宝葫芦的秘密》阅读串讲之讲故事的秘诀
讲故事会联想
贪吃的汤姆
百年畅想
一只小海狗的使命
掉钱
找不同
找一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