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枪登机简史(上)
2024-05-29Leo
Leo
法军装备的莫拉纳-索尔尼埃L型单翼机
1915年4月1日,法国飞行员罗兰·加洛斯驾驶着莫拉纳-索尔尼埃L型单翼机从法国北部的一个机场起飞,这天正好是愚人节,他发现了一架德军的信天翁B.II型双座侦察机,并试图接近它,计划和机枪 登机简史(上)德国人玩个愚人节把戏,这无疑让德国飞行员大吃一惊。在罗兰·加洛斯开火之前,那架信天翁B.II型双座侦察机上的德国飞行员可能还未见过加洛斯座驾前面安装的哈奇开斯机枪。
当弹头穿过摆动的螺旋桨射向德国飞机后,德国飞行员倒在操作杆上,飞机随即从空中坠落,而在德国飞行员后座舱里的观察员却无能为力。那天,美国一战飞行员阿奇·怀特豪斯写道:“罗兰·加洛斯给了机枪翅膀。他的奇妙装置催生了一种全新武器,为军队提供了一种致命武器。它使飞机成为与海军无畏舰一样重要的战争机器。”
罗兰·加洛斯的飞行生涯
1909年,罗兰·加洛斯参加了兰斯航空节。该节日是为了庆祝机动飞行这一新生事物而举办,加洛斯的人生轨迹也因此改变。受到航空节的启发,加洛斯在1910年获得了飞行员执照,成为一名飞行员。他从驾驶单翼飞机开始,并参加了1911年的巴黎和马德里飞行比赛以及往返巴黎、伦敦之间的欧洲环形赛。加洛斯曾两次刷新飞行高度记录。
莫拉纳-索尔尼埃H型飞机是一款由雷蒙·索尔尼埃和莱昂·莫拉纳与罗伯特·莫拉纳兄弟设计的单翼飞机。1913年9月,罗兰·加洛斯曾驾驶莫拉纳-索尔尼埃H型飞机创下多项飞行纪录,其中包括从法国南部到突尼斯不着陆飞越地中海的壮举,成为飞跃地中海第一人。《纽约时报》称其为“航空界最引人注目的壮举之一”。
德军装备的信天翁 B.II型双座侦察机
莫拉纳-索尔尼埃H型单翼飞机
瑞士工程师弗朗兹·施奈德
同年,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以塞尔维亚、希腊、黑山和保加利亚联军对奥斯曼帝国的彻底胜利而结束。冲突期间,保加利亚使用飞机对敌方防线执行侦察任务,还向土耳其奥德林投掷了两枚炸弹。飞机设计师们意识到飞机的军事潜力,并且展开竞赛,他们要打造一架不仅具有侦察能力的飞机,并且需要武器可以在飞机上有效地被使用,雷蒙·索尔尼埃和瑞士工程师弗朗茨·施奈德完成了这一挑战。
施耐德在加入德国LVG公司之前曾在法国飞机制造商纽波特公司工作。1913年7月,他为“射击断续器”申请了专利,基本原理是在飞行员扣动扳机后每当桨叶转到机枪前面时,断续器系统便暂时中止机枪射击,直到螺旋桨叶片转过机枪前方。但德国军方对施奈德的研究并不感兴趣,甚至拒绝借给他一挺机枪进行测试。与此同时,索尔尼埃正在法国进行类似的试验,其不愿对断续装置进行试验,因为哈奇开斯和刘易斯等开膛待击机枪的弹药没有“统一的击发周期”。这种不可预测性可能会导致故障,如武器被触发和枪弹实际发射之间的意外延迟,以及弹头击中螺旋桨等。索尔尼埃的应对方式是将楔形钢制弹头偏转器固定在螺旋桨叶片上,这可以降低弹头击中螺旋桨所带来的伤害以及可能性。
法国军方借给他一支哈奇开斯机枪,初步试验进展顺利,仅对螺旋桨叶片造成了表面损坏。然而最终索尔尼埃的发明也遭到了法国军方的蔑视。和德国人一样,法国人此时仍然认为飞机不需要机枪。这也使得1914年7月一战爆发时,两国都没有做好发动空战的准备。
英国方面也和德法一样没有准备好。英国王牌战斗机飞行员詹姆斯·麦卡登在1918年7月9日去世时已取得击败57架敌机的战绩,他在开战时作为第3中队的机械师开始了军人生涯。麦卡登在他的回忆录中描述了2架布里斯托尔侦察机抵达其中队的情况:“这些侦察机远远领先于德国当时的战机,但它们的问题是尚未加装机枪。第3中队的布里斯托尔侦察机配备了2支步枪,机身两侧各1支,飞行员可以以大约45°的角度射击,避免打中座机的螺旋桨。”
索尔尼埃的楔形钢制弹头偏转器专利说明图
英國布里斯托尔侦察机
法国飞机设计师雷蒙·索尔尼埃
1914年12月,加洛斯拜访了他的老朋友索尔尼埃,并请求索尔尼埃在他座驾的螺旋桨叶片上安装楔形弹头偏转器,这样他就可以在驾驶舱前部安装哈奇开斯机枪。
加洛斯很快发现索尔尼埃的发明有一个缺点,正如麦卡登在第3中队收到配备前置刘易斯机枪的莫拉纳-索尔尼埃N型战斗机后所描述的那样。索尔尼埃在刘易斯机枪口正前方的每个螺旋桨叶片上固定了一块钢制弹头偏转其器,麦卡登写道:“偶尔击中螺旋桨的弹头会被这些钢制楔形偏转器偏移轨道。楔形偏转器降低了螺旋桨近30%的效率,因此,加装了楔形偏转器的莫拉纳-索尔尼埃N型战斗机的爬升速度和飞行速度均比不加装的更慢。”
1915年3月底,加洛斯对索尔尼埃的发明有了足够的信心,他认为可以在实际飞行中对其进行测试,因此开始了4月1日的“愚人节”巡逻任务,最终击落了一架信天翁B.II型侦察机。4月10日,这次击落事件登上了《盐湖论坛报》的头版,当时该报刊登了拉乌尔·庞图斯少校对这次事件的描述:“加洛斯向前猛冲,距离敌机越来越近,但德国观察员只能使用他的手枪回击。突然,德机喷出长长的白烟,并冒出一点火焰,随后火焰瞬间笼罩了整架飛机,飞机像流星一样坠落到地面。”
《盐湖论坛报》报道后的第二天,加洛斯又袭击了另一架两座侦察机,这是1架Aviatik B.I侦察机,其观察员向加洛斯打光了他的毛瑟手枪中的枪弹。法国人声称这架飞机被击落,但因飞机坠落到敌占区,故其真实性未能得到证实。4月12日,加洛斯声称再次成功击落了一架德国侦察机,并于4月15日再次击落另一架。18日,加洛斯的行动仍在继续,他再次击落1架信天翁飞机,成为他的第三个被确认的战绩,为他赢得了荣誉军团勋章和向军事航空局发表讲话的邀请。
1915年9月,法国飞行员朱尔斯·韦德里纳在莫拉纳-索尔尼埃N型战斗机的驾驶舱的螺旋桨上安装了罗兰·加洛斯使用的同款楔形弹头偏转器
身着军装的法国飞行员罗兰·加洛斯
法国当局迫切希望了解有关索尔尼埃发明的更多详细信息。事后看来,人们可能会认为他们会尽最大努力确保他们的新秘密武器不会落入敌人手中。但也许他们对加洛斯有着战无不胜的信念,所以法方允许他在4月18日独自起飞进行另一次巡逻。
关于加洛斯接近距法国边境4英里的比利时小镇考特赖时到底发生了什么,说法不一。据守卫铁路线的德国步兵分队队长称,加洛斯袭击了1辆在比利时城市英格尔明斯特和科特赖克之间线路上向南行驶的火车。德国人写道:“当飞机从火车上空俯冲而下距地面约40m时,铁路安全部队按开火命令向飞机开火。当他飞过时,我们在距他仅100m的距离上向他开枪。他向火车投掷炸弹后试图逃跑,在我军的射击声中爬升到约700m处,但突然间,飞机开始在天空中摇晃,发动机变得安静,接着飞机则开始向胡尔斯特(位于比利时西弗兰德省的一个村庄)方向滑翔。”
德军从加洛斯座机上找到的螺旋桨及安装在上面的弹头偏转器
其他报道没有提及火车,他们将加洛斯被击落的原因归因于他在向战壕中的德军扫射时发动机发生了故障。无论哪种说法,这位差一点成为法国乃至世界上第一位王牌飞行员的短暂空战生涯画上了终结符,最终加洛斯的座驾降落在田野上。他跳出飞机并试图摧毁它,但机翼的织物和云杉木制的框架都是潮湿的,根本点不着。在加洛斯尝试烧毁飞机的同时,远处德军的巡逻队发现了他,无奈之下他只能逃跑,以躲避追击者,但这架协约国的“秘密武器”落入了德军手中。
至于这造成的间接结果或许就是德国福克战斗机在1915年夏季末开始称霸西线的天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