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2024-05-29叶春珍
叶春珍
(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广西钦州,535000)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发展历程。梳理相关政策文件可以发现,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一是职业教育国际化起步期(1978—1992年)。这一时期,我国积极向职业教育先进国家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经验,以推动我国职业教育起步。二是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推进期(1992—2002年)。这一时期发布了《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法〉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与职业教育相关的重要政策法规,对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三是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提速期(2002—2012年)。这一时期,为使职业教育适应新形势,我国颁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职业教育的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四是职业教育国际化转型期(2012年至今)。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进入转型发展、提质增效阶段。[1]《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和《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的通知》明确了开展具有国际影响的职业教育标准、资源和装备建设,以及建设具有较高国际化水平的职业学校两项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点任务,坚持“教随产出,产教同行”,持续打造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品牌,扩大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和提升竞争力。基于当前发展阶段的要求,本文通过梳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不足,探究高职院校扩大国际影响力的方法,以期推动我国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国际化。
二、问题
(一)国际化人才需求调研不足
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国际化项目参与比例不足、海外合作国别有限、合作形式单一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高职院校对“走出去”企业的国际化人才需求缺乏深入调研,供需不匹配。不少高职院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的探索中因为缺乏与当地“走出去”中资企业的充分合作,所以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政策和行业发展需求了解不足,开设的海外分校、提供的相关培训不能满足“走出去”企业对国际化人才的切实需求,服务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效果不好。可见,高职院校要做好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就必须深入国内的外资企业和国外的中资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在筹建期、建设期和运行维护期等不同阶段对国际化人才规格的需求。
(二)国际产教融合项目数量不多
国际产教融合是指学校与“走出去”企业在共享收益的基础上,围绕二者的共同发展目标,通过充分调动各方的资源优势,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社会服务乃至跨国文化交流等领域进行广泛合作,形成教育国际化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共赢局面。由于高职院校“走出去”战略目标不明确、与企业对接不足、与境外院校合作不紧密、赴海外教学的国际化师资不足,国际产教融合项目开展推进较为困难。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已经落地运行的国际产教融合项目数量较少。
(三)国际化课程体系不够科学规范
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会忽略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并没有在立足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建立起涵盖专业、语言和文化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存在专业教学偏技能、语言教学不深入、国际理解教育尚缺失等问题,导致国际化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无法有效满足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企业“走出去”的现实需求。具体来说,非外语专业的外语教学课时偏少,学生外语听说读写能力不强,没有实现与专业知识的结合,专业教学和外语教学相融相促的效果不佳;通识课程未设置关于合作国家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发展概况的课程;学生参与的国际交流学习项目较少,真正提升学生国际化水平的海外研修、境外企业实习、援外志愿者服务等项目不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
(四)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较低
由于缺乏政策和资金支持,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发展进程缓慢,教师整体国际化水平不高、国际化师资储备不足,缺乏具备相关专业背景且外语语言功底扎实的师资。在英语授课方面,由于缺乏标准规范,本土教师的双语授课水平较低,外籍教师的专业课教学资质不够,这两方面原因严重限制了高职院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2]大多数本土教师的英语水平难以胜任全英文教学,上课时更多以中英文夹杂的方式进行,制约了教学上限;外籍教师对中国的教育发展了解有限,对中国学校和学生的归属感不强,很少愿意在工作时间之外钻研教学或帮助学生,对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热情也不高,能带给学校和学生的益处较为有限。为解决这一问题,部分高职院校选择招聘海归教师。在语言上,海归教师不仅英语能力强于其他教师,而且中文沟通能力和对我国国情的熟悉程度、归属感都强于外籍教师,优势明显。但由于高职院校的薪资水平不高和发展平台等受限,高职教师岗位对海归教师的吸引力有限。综合以上原因,高职院校国际化师资发展受到制约,水平有待提升。
(五)高职院校学生国际化水平较低
教育活动进行的主体之一是学生,学生国际化程度是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及国际化水平都是影响高职院校在“一带一路”环境中“走出去”的重要因素。[3]然而,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综合素质偏低的问题。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不高,主动提升综合素质的动力不足;部分学生自我定位不清晰、学习动力不足、思想不够成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等。此外,高职院校学生的国际化水平也相对较低。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外语水平不高,缺乏外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少关注和参与国际交流活动。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对国际化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制度建设不完善,海外留学生数量较少,生源质量不高,很难有效营造国际化氛围,国际化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三、对策
(一)深入开展国际化人才需求调研
中国企业“走出去”最大的短板就是缺乏国际化人才,尤其是缺乏精通国外法律法规、熟悉国外文化、拥有流利外语与丰富管理经验的人才。[4]高职院校作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必须深入“走出去”企业开展人才需求调研,并根据企业所需的人才规格开展针对性培养。在调研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身发展定位,选择国际化发展方向,从而聚焦目标国家选择“走出去”企业开展国际项目合作,共同培养服务“走出去”企业的国际化人才。
需要注意的是,调研要持续跟进。新时代,各国产业与职业岗位内容持续变革,国际化人才需求也随之持续变化。因此,及时研究产业和把握职业发展趋势变得越来越重要,动态分析国际市场对人才规模、层次、类型、能力等方面的需求,才能准确确定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目标,确保人才供给规模、结构与质量适应当前及未来国际市场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更好地做好国际人才需求调研,高职院校可以协同并整合工商部门、人社部门、教育部门、统计部门等的资源与数据,建立“走出去”企业国际化人才供需大数据平台,提高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二)深度推进国际校企合作项目
新时代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高职院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重点,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序有效地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切实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奠定坚实基础。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紧密联结产业和就业,高职院校就必须担起国家经济发展及全球化进程中重要的人力资源供给和生产力转化责任。
近年来,我国企业的海外投资无论是规模、结构,还是战略布局、市场竞争力、国际影响力,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要推动“走出去”企业持续稳步发展,从“走出去”到“走进去”转变,“走出去”企业就必须通过加大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网络嵌入力度、挖掘海外中国留学生资源、吸引外国在华优秀留学人才等策略,提高自身海外人才战略布局能力。为此,高职院校要发挥在海外人才布局中的优势,积极研究国家中外合作发展战略,对接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与“走出去”企业开展深度的校企合作项目,以中国学生海外实习就业、外国在华留学生回国入职中资企业和高职院校海外“中文+职业技能”培训的形式,培养“走出去”企业所需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只有依托国际校企合作项目,才能对接国际市场用工需求,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效衔接。
(三)科学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
国际化课程体系是在本国富有特色的教育理念和积淀的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吸收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成果,通过人类有效知识和文化的融合,实现学生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的先进性与国际性。[5]国际化课程体系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也是影响学生国际化发展最直接的中介和变量。同时,课程质量直接决定着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高职院校要做好国际化人才培养,必须重视国际化课程体系的构建。高职院校可以加强与国内外高等教育机构联动,并联合“走出去”企业引进、开发国际化知识丰富的专业课程。
针对学生国际化知识储备、沟通技巧和技术技能与企业需求脱节的问题,高职院校需加强课程建设的创新性和针对性,增设有关国际组织、国际政策及法律法规等方面的课程,切实提高学生国际化知识跟“走出去”企业国际化人才需求规格的匹配度。在国际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中,高职院校需着力落实国际化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实施。国际化教学内容应包含通识性课程内容和专业性课程内容两个部分。通识性课程内容设计可以根据学生毕业后就业的国家,增加国别概况、跨文化交际等与当前国际形势、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俗习惯密切相关的国际性知识文化内容。专业性课程则需要及时在课程教学内容中补充国际最新的研究成果、行业发展趋势和国际岗位核心技能需求,确保教学内容的国际性、先进性和时效性。
(四)扎实推动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的国际化是高职院校发展国际化的基础和保障,新时代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不仅要求高职院校敞开大门国际化办学,同时高职院校教师也要具有国际化水平。[3]高职院校需要科学制订教师出国研修计划和优秀海外师资引进计划,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先进职业教育理念的创新型骨干教师,同时建立健全出国研修选派机制,确保留学人员的学习和研究计划与学校专业建设和国际化发展战略相契合。此外,高职院校还要加强出国学习选派人员的跟踪服务和考核评估,促进研修人员高质量完成赴外学习任务,提升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
具体来说,高职院校可以通过鲁班工坊建设等项目,积极主动从国外知名院校和“走出去”企业中邀请专家到校开展国际交流,以承办或主办国际交流项目和国际学术会议等形式,拓宽师资队伍的国际视野。同时,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以“中文+职业技能”培训的形式主动承担援外培训项目,促进学校的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扩大学校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整体的国际竞争力。
(五)开展外语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外语能力
一方面,在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外语教师必须树立国际化理念,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在实际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听说训练,让他们可以在实际交流中用外语知识。[6]高职院校外语课程主要发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作用,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所学专业基本的外语交流技能,帮助学生在工作场景中进行必要的外语交流。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所学的专业有基本的了解。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寒暑假或在特定的时间向学校申请到企业进行参观学习或挂职锻炼,了解学生未来就业岗位中所需要的外语技能,收集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实践案例,修订课程教学大纲、调整课程教学内容、增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以此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交流能力。
另一方面,外语能力的提升是外语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升,需要学生刻苦努力、不断练习。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举办外语类比赛和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不断提升教与学的质量,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同时,高职院校可以鼓励学生“走出去”,到海外院校交流学习,到“走出去”企业的海外公司进行实习实践,以此促进学生主动提高自身外语水平和国际胜任力。此外,高职院校还可以加强与海外院校的交流和合作,积极增加双方留学生的交换数量,拓宽国际交流的渠道,营造浓厚的国际化氛围,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
四、结语
新时代,高职院校已经就国际化人才培养做了积极探索,但其国际产教融合项目数量、国际课程体系、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的国际化水平等还存在一定的短板,国际化发展水平和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还有待提升。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发挥主体作用,明确将职业教育国际化纳入学校战略规划,做好通盘考虑,根据具体校情和地方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国际化发展战略目标,开展深入的国际化人才需求调研,了解我国“走出去”企业紧缺的人才规格和规模,建立和完善国际化课程体系,加强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保证充足的国际化师资数量,开展外语课程改革,提升学生的国际化水平。另一方面,高职院校需要积极与教育主管部门协调联动,争取更大的国际化发展建设投入,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的规模,提高对外交流与合作的质量,增加中国高职学生海外留学的数量,提高自身海外留学生的生源质量,整体提升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国家及区域对外开放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