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促进高校师德建设的路径探索

2024-05-29王美娜

教育观察 2024年4期
关键词:研学师德高校教师

王美娜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东珠海,519090)

在新时代下,高校教师不仅要以出色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的学术技能完成学生教育工作,更要积极展现自身的人格魅力,以出色的道德素养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在立德树人、全面育人等全新的教育要求下,高校师德建设应打破教师自主探索的瓶颈,以交互、发展、创新为新格局,深层推进高校师德建设,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让高校在新时代下的教育活动中更好地发挥育人价值。文章从现状、基本要求、方案三个方面切入,探索新时代促进高校师德建设的路径。

一、现状

(一)体系不完善

传统的师德建设强调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在做好专业教学指导活动的同时,基于学生的未来择业、就业实施专业化教学指导,从而满足学生的多元发展需求。[1]而在新时代下,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成熟开辟了信息交换、信息传输的新渠道,大学生所能够获取的信息资源更为丰富。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情感意识、道德观念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高校教师除了从文化、技能与就业等角度对学生开展教学指导工作,还要考虑学生人格、品德的培养问题。但是,当前的高校师德建设多以学科教学活动为导向,对学生情感意识与心理意识的发展关注不够。如何创新高校师德建设方案,真正发挥高校教师的教育价值,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二)路径不健全

高校师德建设方案应基于教学指导、技能实训、学生就业与未来发展等角度充分提升教师的专业教育水平,让高校教师从主导教学活动向引导教学活动转变。但是,当前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形成能够驱动师德发展的教育体系,师德建设是依靠教师自身的探索、积累完成的。这样的人才发展机制虽然展现了高等教育多元化特点,但效率不高,师德建设见效缓慢,难以进一步完善师德建设方案。

(三)机制未成型

高校教师表现出来的师德可以视为教师道德素养的另类转化。在人本思想、社交尊重、平等交互等基本道德意识的驱动下,教师将个人道德转化为职业道德,进而对学生开展综合化教学指导活动。面对社会道德与职业道德之间的内在关联,高校教师应不断发展自身主观能动性,了解职业道德的构成,积极推进自我教育,以此构建师德建设体系。而实际的高校师德建设工作多以学校要求为导向,通过各类活动、制度推进高校师德建设方案,导致人才发展体系单一、人才教育力度不足,高校师德建设工作很难落到实处。

二、基本要求

(一)综合发展

夸美纽斯认为,教师是引导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群体,其以独特的人格和丰富的学识影响学生,在学生的个体成长过程中扮演着干预者、决策者、引导者等重要角色。[2]当前,高等教育承担着加强学生文化教育、驱动学生就业服务、发展学生思政意识的多元任务,高校教师作为高校中的主要育人团体,必须具有综合性师德素养。一方面,高校教师要能够基于专业学习活动对学生展开教学指导,以专业技能训练、思维训练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实践的专业精神,帮助学生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另一方面,高校教师要从个体发展角度积极开展学生教育活动,以社会观教育、道德观教育为导向,通过切身实践引导学生提高自我价值。同时,高校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榜样,从人格、思想、情感、社交等角度对学生开展教育指导活动,增强学生全面发展的信心。

(二)自我发展

师德素养是评估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素养,教师才能完成新时代下的教学新任务。在全新的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师师德建设不能完全依靠高校的指导、管理,而要注重高校教师自身道德意识的发展。具体来说,高校应为教师提供研学、体验的机会,以自我发展为导向,制定实践教育与文化学习联动、研学活动与师德培训机制交互的师德建设方案。同时,高校要建立明确的师德考核目标,以综合化教育人才评价体系引导教师逐步掌握师德建设要求,分析自身师德表现,促进自我发展。

三、方案

(一)加强制度管理,完善高校教师培养方案

完善的制度是创新高校教师师德培养体系的基本前提条件。为此,高校应积极发挥自身管理者、领头羊的核心作用,以多元制度加强师德建设指导,打造高素质的教育队伍。[3]面对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新要求,高校应积极完善师德建设制度,以师德建设、师德管理为导向,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与思想道德的综合引导。只有明确人才应用方向与应用目标,才能逐步完善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方案。

具体来说,高校应结合人才应用要求与高等教育要求,完善教师师德建设管理体系,明确师德建设方案与管理目标。首先,建立以学校文化为基础的师德管理。高校要以新入职教师考核为起点,加强师德建设综合管理。在考核活动中,要结合高校教师培养要求引导相关人才建立正确的发展观,形成重视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关注师德建设的氛围。其次,完善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管理制度。高校要将师德管理作为重点目标,打造以师德素质测评、师德培训学习为导向的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同时积极完善师德管理体系,丰富师德建设路径。最后,高校还要强调师德建设工作的全面渗透,将师德建设任务与人才选拔、人才发展等任务结合起来,形成完备的师德建设体系,从而逐步优化师德建设方案。

(二)推进环境建设,发挥师德引导作用

高校环境是推动育人活动创新开展的重要载体。要创新高校教师师德建设,高校就要充分开发环境的育人功能,构建有道德、有文化的特色育人体系,以此优化师德建设路径。虽然部分高校已经提出了以环境为支撑的师德建设方案,但往往以校园为核心,忽视了高校教师教学经验、教学技能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与高校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之间缺乏必要的交互,师德环境缺乏浸润性与宣传性。事实上,以高校的环境资源创新师德建设路径,应引导高校教师现身说法,依靠高校教师的表达、展示形成良好的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方案。

具体来说,高校和教师应积极开发环境的教育功能,利用环境资源创新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方案。一方面,在校内设置师德宣传专栏,充分利用高校宣传栏、校园文化角等活动专区,创新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方案。例如,以学校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的教育事迹、教育理念为切入点,将一线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经验转化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实践路径,促使高校教师在竞争、交流的过程中开展师德学习活动。高校要充分关注教师的师德表现,将优秀师德故事转化为教师的思想养料。另一方面,利用校园环境开展教师自我师德理念强化教育。例如,以图片、文本等形式引导教师展开创作活动,形成集理念引导、行为管理于一体的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方案。教师也要主动进行创作,将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理念转化为高校教师师德故事,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师德制度。同时,要积极展现自身的主人翁意识,将高校教师师德建设路径与自身的教育经验结合起来,围绕后进生引导、心理贫困生教育等育人经验逐步创新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方案,形成隐性高校教师师德制度,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三)应用现代载体,积极吸收先进师德资源

新时代下的高校教师师德建设不应该是封闭的,面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多元化发展需求,高校、教师应深度应用现代化教育载体。[4]在积极完善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方案的同时,利用现代载体消除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活动中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可以有效优化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方案。

具体来说,高校在深度应用现代载体开发师德建设资源的同时,还要利用现代技术交流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经验,分享师德建设目标,创新师德建设方案。一方面,围绕本校教师师德建设要求开发师德教育平台。高校可以利用相关平台邀请地方专家、地区优秀教师开展师德教育授课活动,以师德建设专业课、师德建设专业讲座等方式创新师德建设方案,推动师德建设体系的有效创新。同时,结合先进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经验,为高校教师提供发展自身职业道德、思想道德的直观载体,以实践体验、交互为导向,积极创新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方案。另一方面,积累高校教师师德建设资源。高校要以一线教学经验为切入点,鼓励教师利用视频、音频、专业课等形式展开师德建设经验交流活动,并尝试应用大数据等新技术构建师德建设资源库。资源库可以围绕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师德教育专题、师德建设实践等主题,开发对应的高校教师素质提升专题,同时整理周边高校师德建设经验、本校的师德建设经验,逐步创新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方案。

(四)进行研学活动,提升高校教师专业素质

深度学习可以提升高校教师的师德水平,提升高校教师的职业竞争力,使高校教师以积极的心态、出色的职业素养应对未来的教育任务。高校应积极推进研学主题教育工作,以教师主动参与、深度参与为目标,通过研学逐步完善师德建设。需要强调的是,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应以教师自主参与为基本前提。因此,高校要积极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以多元师德理论、师德文化资源驱动研学活动的创新开展,确保教师在研学活动中有所收获,提升师德水平。

在研学活动中,高校应创新研学资源与研学活动,打造以文化资源为支持、以深度研学为导向的师德建设方案。在校内,高校可以积极组织主题研学活动,以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师德文化为基础,将师德文化资源全面融入师德建设活动,提供文化载体。同时,高校要从学术思想与研究实践两个角度入手,以师德建设理论、师德发展特点为导向,创新师德建设路径。一方面,可以学习其他高校的优秀师德建设经验,定期与周边高校教师开展师德建设经验交流活动,将已有优秀经验化为己用。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地方校际联盟的教育功能,将高校教师师德建设任务转化为校际研学任务,通过高级课题设计、校际研学主题活动等形式整理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方案,同时逐步细化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目标与内容,积累经验,推动高校教师师德建设体系的深度创新。

(五)开展师德竞赛活动,提升高校教师职业素养

推动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可以有效完善高校教育指导体系,引导高校教师全面发展,提升高校教师的职业竞争力。[5]高校要积极完善师德竞赛体系,在发展教师职业素养的同时,将师德建设任务、师德教育目标与现代教育任务全面结合起来,创新师德建设方案。师德竞赛活动的设计应以深度发展高校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与自主发展意识为目标,在积极创新高校教师师德建设体系的同时,依靠师德竞赛活动提升高校教师的道德素养,以师德建设、师德教育为核心目标,创新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方案。

高校应以多元化竞赛体系为核心导向,在深度提升教师职业素养的同时,将师德建设任务融入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以此提升教师的师德素养。一方面,建立具有本校特点的师德竞赛体系。例如,开展师德学习标兵评比、优秀教师评比等专题活动,依靠竞争机制的支持提高高校教师的师德与专业学习能力,依靠师德竞赛方案深度发展高校教师的职业素养。另一方面,组织高校教师开展自主式师德竞赛学习,打造以师德文化传承、师德建设学习为导向的竞赛机制。可以组织师德专题征文、师德教育竞赛等活动,引导高校教师结合一线教学经验提出推动学校师德建设、创新学校师德教育体系的有效方法。除了专题式竞赛活动,周期性竞赛也可以纳入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工作。此外,高校教师也可以自发地围绕师德建设要求、学生素质发展需求开展师德教育竞赛讲座、师德建设公开课等活动,积极分享师德建设经验。

创新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方案,要以高校教师师德建设、高校教师师德培养为基本导向,基于高等教育视角下的教育人才培养与应用要求开展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指导活动。高校要深度创新师德建设方案,以完善师德建设制度、创新师德建设实践方案、整合师德建设成果为基本手段创新师德建设方案,提高师德建设成效。

猜你喜欢

研学师德高校教师
去研学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