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生物与医药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困境及对策
——基于G大学的调查
2024-05-29刘君梁
刘君梁
(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一、引言
新工科教育是为主动应对国家战略发展需求,构建国际竞争优势应运而生的教育体系,是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创新之路。[1]新工科教育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中具有典型示范引领的作用。[2]2021年4月,习近平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紧缺人才,将“四新”建设推向更高层面。[3]
当前,新工科建设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对新工科建设的立德树人任务、学生能力的培养、具备的可持续竞争能力及社会需求变化提出了新要求。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新工科人才应具备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工程思维能力、跨界整合能力等新能力[4-5],学生应具备可持续竞争力[6]。在教学改革方面,新工科的内涵及特征使新工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难度更大[7],社会需求变化对工程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学校、学院或专业需要重构教学体系、深化产教研融合[8]。
作为医工融合的生物与医药专业,是多个工程技术类别或领域相互交叉融合的新学科,相关领域方向范围大、口径宽、覆盖面广,产业技术的新知识、新方法、新方向层出不穷。生物与医药专业研究生培养将会对学科交叉人才队伍建设产生积极影响。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加快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基地建设,推进医疗机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高效协同。[9]
生物与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但随着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大,生物与医药行业发展普遍面临人才短缺的问题。究其原因,学者们认为,主要是高校的培养体系与行业需求相脱节,不能满足生物与医药产业不断变化的需求,严重制约和阻碍了我国生物与医药产业从大到强的创新发展。部分高校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仍然采取传统的学术型培养模式,有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还是以实践为辅、理论为主,教学模式和手段与本科生雷同,授课内容在知识的广度、难度和深度上与本科阶段没有形成梯度和对比。[10-11]针对生物与医药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多数研究视角集中于宏观分析,实证调查研究较少。
本研究的样本数据来自课题组编制的G大学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研究调查问卷。通过调研、访谈,实证分析在新工科背景下G大学生物与医药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现状,深入探讨生物与医药专业研究生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对新工科背景下生物与医药专业研究生教学改革进行探索,为创新生物与医药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提供具体的理论指导,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路径。
二、G大学生物与医药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及困境
2023年7月,课题组以G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与医药专业研究生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生物与医药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问卷共发放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2份,有效回收率为91%。其中,男生81人,占44.5%;女生101人,占55.49%。本研究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的方法,使用SPSS 23.0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从研究生的学习背景、面临的困难和就业期望等方面了解G大学对生物与医药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情况。
(一)优质生源率较低,但研究生对学校的培养满意度较高
调查结果显示,有4.55%和27.27%的研究生本科毕业于“985”大学和“211”大学,50%的研究生本科毕业于其他一本类大学,18.18%的研究生本科毕业于二本类院校。从录取志愿分析,仅有36.36%的考生是第一志愿录取,而63.64%的考生是调剂录取的。从研究生生源原就读专业分析,有22.73%的研究生是跨专业录取。对学校的培养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81.82%的研究生认为读研是值得的,分别有9.09%和36.36%的研究生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所学的专业。调查数据表明,G大学生物与医药专业研究生生源质量不高,但大部分研究生对学校的培养模式比较满意。
(二)学习压力较大,实验操作难度大,感觉毕业并不容易
实验操作技能是研究生最重要的科研素养之一,对研究生能否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研究论文并顺利毕业有重要意义。[12]关于毕业难度的调查显示,仅有4.55%的研究生觉得毕业非常容易,13.64%的研究生觉得毕业比较容易,77.27%的研究生觉得毕业不怎么容易,还有4.5%的研究生觉得毕业非常困难。关于读研困难的原因,63.64%的研究生认为实验操作困难,13.64%的研究生是因为跨专业学习,13.64%的研究生是因为与导师难以沟通,还有9.09%的研究生是因为上课听不懂。可以看出,大部分研究生在实验操作方面面临一些困难。在访谈过程中有研究生表示,在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时,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的使用还不够熟练,也不知道如何设计实验方案、选择符合自己研究的实验材料等。G大学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前期以理论课程为主,实验课相对较少,难以训练研究生的实验操作技能。研究生对相关研究性实验的了解有限,专业实践技能不足,影响研究生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参与科研项目比例高,与校内导师沟通较多,与校外导师沟通较少
研究发现,G大学生物与医药专业研究生的科研氛围较好,学生对科研项目的参与度高,科研兴趣较浓。调查数据显示,95.45%的研究生参与了导师的科研项目,其中,45.45%的研究生参与了国家级科研项目,13.64%的研究生参与了企业合作项目。分别有9.09%和54.55%的研究生具有非常浓厚和比较浓厚的兴趣做科研。22.73%的研究生表示对科研的兴趣一般,分别有4.55%和9.09%的研究生表示对科研的兴趣不太浓厚和没有兴趣。40.91%的研究生认为读研后,自己的科研能力有很大进步,31.82%的研究生认为自己有较大进步,22.73%的研究生认为自己没有进步,4.55%的研究生认为自己的科研能力退步了。
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校内导师对研究生的总体指导情况评价较好。47.55%的研究生表示非常好,很有帮助,38.81%的研究生表示比较好,总体指导情况主要包括学术能力的培养、毕业论文的撰写和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等。还有8.56%的研究生表示总体指导情况一般,5.08%的研究生表示总体指导情况较差。在访谈中,研究生普遍表示与校内导师沟通较多,与校外导师联系比较少,校内外导师的指导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有些校外导师全程都未参与指导学生。研究生主要由校内导师指导,对行业需求或产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了解不够,专业实践技能不足,不利于复合式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四)就业倾向于大中城市的医院、医药公司、政府机关等,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满意度不高
当问及研究生对未来就业地方的意向时,63.64%的研究生选择省会城市,18.18%的研究生选择直辖市,18.18%的研究生选择地级市,没有学生选择县城和乡镇基层等。对未来想要从事的职业类型,排在前几名的分别是医院/医药公司、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高校/科研院所。可以看出,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研究生比较倾向于留在大城市,并希望能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单位就业。但是,对所学专业及未来职业的发展,仅分别有4.55%和18.18%的研究生感到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54.55%的研究生感到一般,18.18%的研究生感到不太满意,4.55%的研究生感到不满意。对就业过程中的优劣势分析,研究生认为自己的就业优势是专业技能较强,具有较大的学历优势等;对于就业劣势,研究生认为主要是自己缺乏工作经验、实践技能,与人才市场的需求不匹配。
在访谈过程中,研究生反映,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并不一致,研究生在实习时无法很好地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还有研究生认为,在实习过程中,企业由于客观原因,对实习研究生有所保留,因此,企业参与研究生培养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实践教学多流于形式。
三、原因分析
(一)高校培养目标与劳动市场需求不匹配
生物与医药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领域范围广、覆盖面宽,与多个研究领域交叉融合,主要培养从事生物及医药领域科技创新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然而,目前高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与生物医药市场脱节,还不能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以G大学为例,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以高校校内导师为主,校外导师极少参与。因此,生物与医药专业的研究生还是以校内学习为主,专注学校实验室的研究。高校对校企协同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实践培养环节,导致实践培养环节完成质量不高。
(二)研究生理论研究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均衡
“如何培养”是研究生培养的核心问题。目前,高校对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的培养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与行业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合作形式简单,不利于校企协同育人。校企协同培养专业硕士趋于形式化,校企合作实践基地缺少专业性指导。从G大学生物与医药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可以看出,高校的课程设置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应用研究及专业实践课时相对较少,难以契合行业需求或产业发展前景。
(三)研究生的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指导不平衡
研究生培养问题除了涉及“如何培养”,还涉及“靠谁培养”。[13]目前,大部分专业学位硕士在培养过程中采用双导师联合培养模式,校内导师一般为第一导师,校外专家为第二导师,这能解决补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然而,调研发现,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习全程多由校内导师指导,研究生与校外导师联系沟通较少,有些校外导师几乎全程都未参与指导学生。此外,部分校外导师还存在专业技能或指导能力不足的现象。研究生对生物与医药行业需求或产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了解不深入、专业实践技能不足,无法快速融入行业共同发展,不利于复合式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四)研究生在校内学习与企业实践联系不紧密
高质量的专业实践环节是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要保证。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授权支撑条件明确要求,至少要有两个能满足专业实践教学、提高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的联合培养基地。然而,校企联合培养基地以校企共建实验室或实践基地为主,建设管理及制度保障还不够完善。部分高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不能适应行业企业的需求,研究生在校内学习时以前沿理论探索为主,较少关注行业领域急需的技术转化与创新,实践时无法以前沿理论来指导实践。专业硕士在企业实践的时间较短,与校外导师的沟通较少。此外,专业实践环节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次序,增加核心技术泄露的风险,校外导师对行业企业核心技术的授予指导不全面、深入,目前的绩效评价体系也难以体现企业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贡献,企业对校企合作实践基地的建设、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联合培养的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成效有限。
四、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优化研究生培养体系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明确生物与医药硕士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针对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毕业生专业实践技能不足的问题,高校需要进一步优化研究生培养体系。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体系中关注学科知识架构的完备性、前瞻性和学术性不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更注重实践与应用及研究生的实习活动。因此,在生物与医药专业研究生培养体系中,更应突出食品工程、生物工程、制药工程等行业领域研究特色,把相关理论成果转化与技术创新、生物与医药企业实际技术革新需求和个人职业发展诉求紧密结合,将研究生培养同生物与医药行业产业真正对接。提升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以培养实践性、学术性、职业性人才为导向,按照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专业实践能力训练、职业素养形成的客观规律,建立理论、实践及职业素养等方面深度融合的培养体系,夯实学科理论知识基础,提高专业实践技能,强化职业素养,鼓励、引导导师将生物与医药产业的前沿新进展和行业的新科研成果融入专业硕士培养全过程。在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方面,偏向与行业企业合作的课题,充分考虑行业企业实际技术革新需求和创新发展需求,鼓励研究生在课题研究上与行业企业的专家合作,了解生物与医药相关行业领域研究特色,积极融入生物与医药产业的前沿。
(二)高质量建设研究生实践基地,协同建设双导师教学团队
校外导师的指导是提高研究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双导师教学团队的建设需要多方协调、校企合作。因此,高质量建设研究生实践基地有助于双导师教学团队的建设。其一,高校要充分依托强大的研究平台、专业团队,同合作的生物与医药企业开展资源共享,建立良好的互惠互利关系,以提升生物与医药专业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为核心,加快资源整合与突破创新,协同共建双导师教学团队。其二,高校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对应的产业链,推进生物与医药学科专业体系建设,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业集群,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调动企业对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积极性。其三,校企双方以共谋共赢的态度发挥各自的优势,高校可以推动生物与医药人才培养机制、流程和课程体系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可以为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提供专业实践的场所,完善现有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在依托学校学科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生物与医药企业的资源优势,发挥产教融合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实现“地方、高校、企业、人才”四方共赢和良性合作的局面。
(三)突破单一的学术化评价方式,完善研究生培养多维质量保障评价体系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评价是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学术型硕士的教育质量管理模式难以适应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的管理。[14]为了全面提高生物与医药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鉴于专业学位培养的特殊性,必须突破以学术化为主的单一评价方式,形成多维质量保障评价体系。[15]评价体系应包含从招生选拔到就业发展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16]其一,学校必须牢牢把握生源质量,提高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招录的要求,积极探索新的招生方式,通过不同途径提高生源质量。其二,学校需加大对学术资源、教学科研设备、实验室建设、教育创新基地建设的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生物与医药专业研究生奖助体系。其三,在教育管理方面,完善培养方案,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生物与医药专业研究生的职业发展能力,加强学术规范和学位论文监督,提高论文评阅和答辩小组中行业和企业专家的比例。此外,建立生物与医药专业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系统,对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就业岗位技能要求、个人专业技能能否满足岗位需求、哪些专业技能有竞争优势及个人和行业企业发展前景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及时了解产业发展对生物与医药人才的需求,提前要求在校生对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有针对性地提高研究生的职业发展能力,使研究生与行业实际需求接轨。
五、结语
高校对生物与医药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存在不适应劳动力市场和产业需求的问题,基于此,高校应进一步优化研究生培养体系,协同建设生物与医药专业双导师教学团队,完善研究生奖助评价体系,为优化生物与医药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