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路径研究
——以移动电子商务课程为例
2024-05-29薛文媛
薛文媛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一、引言
“课程思政”一词最早由上海市委、市政府于2014 年提出,它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一种教育理念,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课程教学和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它是一种文化体系或者说是育人体系。
在2016 年底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思政课教师的任务,专业课教师也要成为育人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因此,专业课程要与思政课程相互协同,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三者有机融合,形成理念交互、内容互嵌、方法协同的完整的育人过程。
二、嵌入式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的内涵
“嵌入式理论”是1944 年首次提出的新经济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核心理论,之后在社会网络、组织结构等多个领域进行应用。嵌入式课程思政是指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将专业知识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融合,将课堂教学作为落实教书育人的主渠道,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从而收获专业课程培养专业技能之外的育人价值。
有学者认为,“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是知识性、直观性、体系性的传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对专业课程内容具有价值性、隐蔽性、针对性的补充”,在嵌入式理论视域下,思政内容要润物无声地嵌入专业课程当中去,二者要深度配合,形成协同效应,构建显性与隐性教育相互支撑的体系。“嵌入式”课程思政模式充分挖掘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思政教育因素。融合指的是“课程融思政、思政融课程”,二者不仅要在观念上形成共识,更要在实践过程中“落地生根”,进而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移动电子商务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移动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依照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电子商务行业实际需求设置的专业必修课。根据本校培养“管工融合”的高素质电子商务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目标定位,该课程在介绍移动电子商务基本原理及技术的同时,紧密结合实际的移动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和营销方法,从而使学生在理解原理的基础上,掌握移动电子商务的本质特征和实际应用。
本着学生必须紧跟新时代社会经济和新技术的发展、立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移动电子商务课程与学生的价值观、人文素养、法治意识、互联网思维等紧密联系,思政教育应该以润物无声的形式融入课堂中。基于移动电子商务课程特点,着眼于“互联网思维”“审美情趣”“道德法律”“创新意识”“爱国爱岗”“信息安全”“哲学思维”等七个方面进行思政元素挖掘,并将其与“移动电子商务认知”“移动电子商务技术”“移动电子商务支付”“移动电子商务模式”“移动电子商务营销”“移动电子商务安全”“移动电子商务典型案例”等知识点进行融合,从而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过程中实现价值塑造。
四、移动电子商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具体的融合路径
在国外,没有明确的课程思政,对于公民的思政过程往往是一种渗透式和隐蔽式的教育实施方式。比如在澳大利亚的学校会开设跨文化管理这门课程,宣传西方主流价值观,如宪法、公民、法律体系、民主制度等。在国内,学者们从不同的维度探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主要集中在课程思政的内涵和特征,人才培养、实现路径、课程体系、课程设计、教学方式改革和实践等方面。但不管上述观点是基于何种角度分析,课程思政并非简单地植入思政内容,而应该是一个系统化的教育理念。针对移动电子商务这门课程,嵌入式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路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建设具有思政能力的跨学科教师队伍
在当前大思政的格局下,立德树人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任务。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安排的专业课程科目多、课时数多、授课时间长,毫无疑问专业课教师是影响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力量。通常,专业课教师主要精力是在专业知识讲授当中,普遍缺乏思政素养和能力。学校建立完善的课程思政平台,校领导主动带头讲好思政课程,建设“和而不同”的跨学科教师团队,思政教师主动加入专业课教学团队中,通过团队学习,增强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以隐形的方式提高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敏感度。邀请专业化顾问队伍,以保证课程思政平台的权威性和政治立场的正确性。
教师要积极主动关注社会热点、融入社会实践,紧跟时代发展脉搏,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高尚的师德师风,切实做到“四有好教师”。如移动电子商务课程中“认识移动电子商务”的内容,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重要论述相结合,引导学生建立用户思维、极致思维,树立追求卓越、挑战极限的信心。专业教师要坚持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不仅传授专业技能知识,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思政教师一起形成立德树人的协同效应。
(二)体现思政元素引领价值的教学目标
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维度建立教学目标体现,通过素质目标体现价值引领。移动电子商务课程的素质目标包括:第一,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风险意识,形成对我国新形势下互联网发展的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第二,能够熟练运用电子商务的相关知识解决企业的主要问题,具备商务企业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素养和判断能力,具有继续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三,具备爱岗敬业的个人情怀。
以教学目标为指引,结合课程主要知识点挖掘育人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契合点,围绕“移动电子商务技术”“移动电子商务支付”“移动电子商务模式”“移动电子商务营销”“移动电子商务安全”五个方面,形成体现思政元素引领价值的教学目标。
1.移动电子商务技术
引导学生熟悉并掌握移动商务技术的应用,培养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和新媒体的认知能力,树立利用移动商务技术构建新经济发展模式的大局观。
2.移动电子商务支付
使学生能够具备移动支付常用工具的使用能力,建立移动支付安全与风险防范意识,具备风险防范的能力,崇尚宪法,遵守法律,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感。
3.移动电子商务模式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商务观,形成移动商务互联网思维和创新意识,具备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4.移动电子商务营销
针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建立保护他人合法知识产权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深刻理解爱祖国、爱家乡的意义,强调民族振兴,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担当。
5.移动电子商务安全
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专业的职业素养(安全运营意识、自我约束的职业素养),建立团队协作意识、诚实守信的职业操守、遵纪守法的坚定信念。
(三)创设符合课程思政内容要求的教学情境
好的思政要素融入课堂应该有“如盐入水、如风入林”的效果。鉴于以往移动电子商务课程思政要素结合点的设计中,缺乏教学情境的考量,通过研究、学习,针对某一项目内容进行教学情境设计,与思政课程教师共同研究,课前隐形地将教学目标思政元素自觉嵌入学生课前学习任务中,在课堂中以项目情境导入进行实践教学,课后通过学生的反馈了解教学效果,根据学生反馈及时修改教学设计,为日后该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例如在“移动营销”内容的学习中,以往的教学情境大多来自教材案例,案例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不易产生共鸣。教学改革后,更加注重贴近学生成长环境的营销活动,特别重视营销案例的连贯性和完整性,避免了学生在日后的移动营销实践中只会其中几个特定方法的使用而不能独立完成整个营销策划活动。在改革后的教学中,衔接“乡村振兴 公益助农”项目,学生参与宣传新四军游击队纪念馆作为主线贯穿教学全过程,打造教学情境与工作场景融通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爱祖国、爱家乡的意义,并且借助整个实训项目,融入乡村振兴主题,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教学中,学生需要借助互联网,按照小组完成三到四个作品,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的同时,建立保护他人合法知识产权的意识,将思政目标作为暗线埋入课堂中,课程思政和思政内容环环相扣,符合智育与德育并重育人的教学理念。
(四)创新思政元素融入的教学策略
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构建好教学思路后,要运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思政教育知识,且能够有学习兴趣并内化于心。
1.兴趣导入法
兴趣是思政目标潜移默化融入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动力源泉。移动电子商务课程部分内容抽象,需要教师通过时政热点,启发学生关心身边情况,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在“移动电子商务安全”这一项目中,选用内蒙古包头一起利用AI 实施电信诈骗的典型案例作为引子,讲述了人工智能给互联网带来便利的同时,可能带来的风险问题,并且组织学生一起学习新发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明确了合成数据和技术管理规范,引导学生保护个人信息,提高警惕。
2.专题讨论法
教育部2020 年5 月出台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规定要深入开展法治教育,用习近平法治思想统领大学生法治教育,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如在“移动支付”的学习中,利用全国宪法宣传日的学习机会,提前发布任务,要求学生收集宪法和法律中关于移动支付的相关内容,并且在课上展开专题讨论,将学生在思政类课中学习的习近平法治思想内容融入移动支付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建立移动支付安全与风险防范意识,崇尚宪法,遵守法律,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感。如此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形成“全过程”育人环境。
(五)重视课程思政效果的教学评价
确保课程思政落地有声,真正对学生的思想品质产生影响,必须建立健全专业课程思政目标成效考核体系,保证考核结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将专业课程思政考核“嵌入”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全过程当中,不仅关注学生思政教育的结果,也关注学生思想意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将传统的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体的单一评价方式升级为模块化评价方式,分为课堂表现、个人社会实践、小组作业和期末考试试卷成绩四个方面。在学习过程中,加入互动访谈形式,了解学生对于课程的收获。例如有些同学在学习完“自然辩证法”的内容后,利用交叉学科思维,很好地对移动电子商务案例进行分析,认为在现实世界中,专业知识当中会融入人文理念,而人文理念又包含了一些基本逻辑、规律,会让思维培养方面充满人文思考。
不管是过程性评价还是结论性评价,其考核内容、方法和形式,课程思政的目标不仅在于当下的知识学习与感受,更在于价值观上的持续改造,考虑形成学生能够操作的量化评价表,与学生学期德育分数挂钩。通过课程思政目标中的学生整个学期的接受程度、思想变化、个人意愿等,衡量思政教育效果,真正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目标。
五、结束语
在嵌入式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融合的背景下,课程思政的研究应该从教材、教法、授课计划、教案、教学实施等多个维度进行,运用自然嵌入式思维,防止出现课程思政的表层化,要使思政内容与专业课程授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形成培养新时代所需技能型人才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