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究
2024-05-29陈媛
陈 媛
(集美大学,福建 厦门 361000)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漫长的革命历程中所积累的宝贵的精神遗产,它体现了党的辉煌历史和卓越的工作作风。在高等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他们能够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思想和道德观念,并具备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和觉悟。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伟大建党精神,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念和追求。探讨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意义、内在逻辑和有效路径,旨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伟大建党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
(一)理论渊源的契合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为了实现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形成的一种精神品质。它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坚定信仰、忠诚党的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勇于斗争、艰苦奋斗、严明党风、民主集中制等。伟大建党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论渊源上有着紧密的联系:首先,二者有着相同目标,都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国家的繁荣富强,促进人民的幸福生活;其次,伟大建党精神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了强大的精神推动力和价值基础,从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得更具吸引力和凝聚力;再次,伟大建党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例如全面从严治党,既体现了伟大建党精神中严明党风的要求,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公正、法治等方面提供了有力保障;最后,伟大建党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而提出的。它们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共同推动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1]。
(二)文化底蕴的契合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进行的伟大事业的精神支柱,它体现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念。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在伟大建党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体系。伟大建党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底蕴的关联密切:在我国丰富的历史典故中,可以看到伟大建党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底蕴。翻开党章,“对党忠诚”是明确的义务;重温入党誓词,“对党忠诚”就是庄严的承诺。例如《诗经》中的“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意味着要有始有终、始终如一的品质,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友善等价值观念相契合。
(三)实践特性的契合
党和国家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价值观念。同时,党和国家还大力推进教育改革,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观念。此外,我国广大党员和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例如雷锋同志就是一位典型的共产党员,他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助人为乐的品质,成为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学习的榜样。伟大建党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2]。
二、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激发党建力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层含义,激起学生对这些核心价值观的共鸣和支持。通过学习伟大建党精神,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伟大建党精神强调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奉献精神,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公平正义、爱国奉献等价值观相一致。因此,可以有效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情怀和奉献精神,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此外,伟大建党精神强调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等作风和方法,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创新、进取等价值观相契合。因此,必须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过程,引导青年学生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在奋斗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在担当中锻炼自身的品格,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的“青春之花”[3]。
(二)弘扬建党精神,全面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宝贵经验和优良传统,包括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艰苦奋斗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方法等。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这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历史和卓越成果,进而激发他们对我国建设事业的深厚情感和不懈追求。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培养勇于担当、敢于创新、追求卓越的品质,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和接班人。此外,伟大建党精神强调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强调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奉献精神。因此,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可以有效规范学生的行为,帮助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道德修养,培养正直、勤奋、诚信、团结、奉献等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通过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以确保社会主义事业的延续和发展,这些优秀的年轻人将成为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不断努力奋斗。因此,青年学生要站稳人民立场,始终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争当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新人,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三)强化党建教育,进一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
伟大建党精神强调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爱国主义,为人民利益和民族利益而奋斗。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观念和民族观念,增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的自豪感,还可以深入地了解祖国的伟大和民族的荣耀,培育强烈的爱国之情,并鼓励人们为祖国的繁荣和强大而不懈努力。同时,伟大建党精神强调党员干部要始终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还可以帮助学生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为人民服务”理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学生可以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和使命,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情怀和奉献精神。热爱祖国是青年学生的立身之本和成才之基,大学生必须将爱国情怀落实到具体行动中,要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与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与时代共奋进、与祖国共发展。
三、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加强理论学习,深入理解建党精神
加强理论学习是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路径和方法之一。高校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基础工作上开设相关的课程,如党建相关理论课程、党史、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等党内法规条例,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通过党建基础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能够构建党建理论框架,使得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建党精神;除了要充实党课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丰富党课的形式,比如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党员干部等开展讲座和研讨会,深入解读伟大建党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同时推荐学生阅读伟大建党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经典著作,如《共产党宣言》《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深入理解其思想和精神;此外,鼓励学生开展与伟大建党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学术研究和科研项目,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进一步帮助学生深入认识和理解伟大建党精神[4]。
(二)弘扬典型榜样,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弘扬典型榜样,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路径与方法。高校可以通过校园广播、校报、校园电视台等媒体宣传典型榜样的事迹和精神,还可以组织学生撰写报道、制作宣传海报、制作微电影等,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典型榜样的奉献精神和崇高品质。在活动过程中可以邀请典型榜样、优秀校友、社会各界人士等来校园举行座谈会和讲座,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和价值观念,通过亲身经历和真实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向上的动力;此外,各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感受到为他人奉献的快乐和意义。通过实践锤炼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典型榜样的精神,感受到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层意蕴和内涵,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将模范榜样的精神运用到生活中、学习中,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三)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奉献精神
开展党建实践活动是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另一种重要形式,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对自己的需求和期望,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一方面,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农村、企业等单位的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可以以校园社团、学生会、志愿者协会的名义组织活动,如扶贫帮困、义务教育支教、环境保护等,让学生亲身参与社会实践,切实体验为他人服务的快乐和责任感,通过组织活动锻炼其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另一方面,高校还可以让学生深入地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一线学习、实习和锻炼,在具体工作岗位上承担具体工作,尤其注重深入基层,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党史学习教育、政策宣传解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也可以参加相关活动,并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聚焦群众关切,丰富办事渠道,将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纳入课程设置,让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实践,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四)营造良好环境,推进党建核心教育
在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背景下,高校需要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首先,建立党建教育基地,如党史馆、红色教育基地等,展示党的历史、党的优良传统和党员干部的先进事迹,让学生深入了解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建党精神。其次须定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如党员大讲堂、主题班会、党课等,通过讲座、座谈、研讨等形式,深入探讨伟大建党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观念。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须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育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传授伟大建党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须培养一支党员先锋模范队伍,组织党员干部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可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进一步促进学校的教学工作。最后,根据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际教学效果,建立评估机制,定期评估学生对伟大建党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程度,及时调整教育方法和策略[5]。
综上所述,通过将伟大建党精神贯穿于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深刻认识到了伟大建党精神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重要意义。通过强化理论学习,宣传典型榜样,开展实践活动和创设教育环境的途径和手段,能够培养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与奉献精神。然而,在实践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如学生思想观念多元化、理论学习的针对性不足等。在未来的工作中,教育工作者须继续加强对伟大建党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方法,为我国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