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科素养视角下高校声乐教学的创新对策分析
2024-05-28周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声乐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学科素养教育理念的兴起,使得高校声乐教学也在向着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创新精神的方向迈进。学科素养要求学生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技术和技能,更要培养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创新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这种新的教育理念为高校声乐教学的创新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重点探讨如何在培养学科素养视角下进行高校声乐教学的创新,以期对推动音乐教育的发展,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学科素养视角下高校声乐教学创新的必要性
学科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以学科知识、学科技能、学科概念等为主要内容的素养。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学科素养需要学生具备声乐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包括音乐理论、唱法技巧、曲式结构等方面的了解与掌握;具备音乐鉴赏和表现能力,能够理解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同时能够通过声乐表演将其表达出来。学科素养还包括对音乐文化、音乐史等方面的认识,使学生能够在较高水平上理解和诠释音乐作品。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声乐教学,学生学习声乐的技巧和艺术表达方式,着重提高音乐表达能力。[1]在声乐训练中,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音准控制以及情感表达等技巧,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提升声乐演唱水平,还能增强其对音乐表达的感悟。声乐教学要求学生在演绎音乐作品时不能仅是机械地模仿,而是要注入自己的情感表达。学科素养视角下的声乐教学让学生不断探索新的表达方式,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培养音乐创新的能力。声乐教学还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在合唱团、歌剧演出等集体活动中,学生需要与其他成员密切合作,共同完成音乐作品的演出,这种团队合作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声乐教学的实效性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提升教学的实效性,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他们对声乐艺术的认识和理解。实效性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声乐教学内容,提高他们的音乐技能和表现水平,[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音乐表达能力。提升教学的实效性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是在音乐领域的发展,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
(三)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
在学科素养视角下高校声乐教学创新中,结合实际案例分析、音乐作品欣赏、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音乐的魅力,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并掌握声乐知识,激发他们对声乐学习的热爱。通过引入多元文化素材、现代音乐形式等内容,让学生在声乐教学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高校声乐教学可以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在线音乐学习平台等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可以感受不同音乐风格的表达方式;还可以引入跨学科知识,结合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信息,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其对音乐艺术的整体理解。
二、学科素养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体现
(一)知识与技能
高校声乐教学中的知识与技能是学科素养的基础组成部分,包括读谱、视唱、听音、节奏、和声等方面。[3]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知识与技能时,需要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例如,在读谱训练中,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加深对乐谱的理解,提高视谱的速度和准确性;在视唱练习中,教师通过设置不同难度的练习曲目,帮助学生培养音准和音高;在节奏训练中,通过打击乐器、口型发音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节奏和韵律,提高音乐表现力。
(二)审美能力
音乐具有独特的情感表达功能,能够调节心情、陶冶情操,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曲风、不同音乐形式背后的审美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设计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欣赏活动,如听力训练、欣赏分析课程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对于声乐作品的感知、评价和欣赏能力,进而影响他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声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表达及艺术风格。此外,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分析音乐作品,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欣赏让学生感受音乐所带来的情感体验。
(三)文化理解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形式,深深扎根于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文化地域。教师通过讲解音乐作品的创作时间、创作背景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等,帮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了解音乐与历史、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例如,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某首古典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乐器运用和音乐风格,让学生从多角度理解音乐作品,领悟作曲家的創作意图。同时,文化理解还有助于学生对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进行解读,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通过对不同音乐风格、传统音乐形式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作品进行比较分析,逐渐建立起对跨文化音乐交流的认识,培养开放多元的音乐审美观。
(四)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要求学生在声乐学习过程中能够突破传统的教与学模式,勇于尝试并探索新的音乐表达方式。在声乐教学中,创新能力并不局限于音乐作品创作,更包括对音乐知识的探索与运用,以及在表演时展现出独特的风采。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支持来实现,教师可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如音乐软件、网络资源等,为学生提供更多元、更灵活的学习平台。声乐学习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其他学科相互交融的,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也应该积极探索交叉学科领域,汲取灵感,为自己的音乐表达注入更多的元素。
三、当前高校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陈旧,缺乏创新性
传统的高校声乐教学内容往往停留在简单的歌唱技巧和声乐演唱训练上,缺乏对音乐艺术的整体理解,学生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对音乐艺术的全面认知能力,而非机械化的声乐训练。同时,当前高校的声乐教材和教学大纲更新缓慢,无法及时反映音乐领域的最新发展潮流,学生接触到的声乐知识大多停留在传统范畴,难以适应当今时代快速变化的发展需要。此外,教学内容如果停留在陈旧的曲目和技巧训练中,也便难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也更无法满足当下社会对于音乐人才的需求。
(二)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互动性
传统的高校声乐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教师仅仅通过讲解、示范和要求学生背诵来进行教学,对于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学习兴趣没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传统的教学模式使高校声乐教学过程变得呆板乏味,学生缺乏参与感,难以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维持长久,学习效果也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三)新媒体技术应用不足,缺乏多样性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许多音乐资源和学术文献都可以在互联網上进行共享、传播,社交媒体、在线协作工具、个性化学习平台等,可以为高校声乐教学提供更全面、更多元化的教学资源。然而,部分高校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较局限,声乐教学过程仍主要停留在基本的音频、视频播放及简单录制等功能上,这种单一的使用方式无法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优势,也影响了声乐教学的多维度展开。高校声乐教学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不足,未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且缺乏开放共享的意识,不仅限制了教师教学素材来源的获取,也使得学生无法接触到更广泛、更丰富的音乐文化信息,进而影响了音乐视野的开拓。
四、培养学科素养视角下高校声乐教学的创新对策
(一)开发有效的教学策略
其一,尝试引入跨学科教学方法,将声乐与其他学科结合,例如与文学、历史、舞蹈等学科进行结合,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二,采用个性化教学策略,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学习能力制定与学生适配的教学方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其三,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更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其四,鼓励学生参与声乐表演活动,为他们提供更多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高校声乐教学需要不断探索创新,通过开发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样化的渠道。
(二)加强音乐理论学习
设计多样化且具有启发性的音乐理论学习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音乐史、音乐分析和声乐美学等内容,通过引入实践案例、音乐作品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深入理解音乐理论知识的内涵和应用场景。加强音乐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演唱、创作相结合。通过让学生参与音乐活动、演出、创作等实践性环节,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确保所学音乐理论知识真正转化为实际能力。引入现代化的音乐教学辅助工具和技术也是加强音乐理论学习的有效途径,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虚拟仿真实验等技术手段,增强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的直观认知和理解,进而切实提高声乐学习效果。
(三)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
学生需要通过系统的音乐审美教育来提高对音乐作品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美感的感知和理解能力。通过音乐作品赏析,引导学生感受不同风格、时代的音乐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共鸣。教师要通过对音乐作品背景、表现手法、情感表达等方面的深入解读,引导学生形成对音乐的深层次理解。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和专业水平,能够准确把握音乐作品的艺术特点和内涵,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审美体验与思考。此外,还可通过多样化的音乐作品选材、多角度地解读与讨论,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审美思维,鼓励他们对音乐作品进行个性化的情感表达和审美感悟,提高他们的审美判断力和表现力,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艺术素养。
(四)强化音乐实践能力
学校可组织各类音乐演出、比赛以及音乐会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身音乐才华的平台和机遇,一方面,能够锻炼学生的舞台表现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音乐领域,提升声乐学习的自信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合奏、独唱等实践练习的机会,鼓励他们在实际演奏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加深对音乐的理解。通过实践练习,学生也能更直观地掌握并理解声乐学习技巧。此外,高校还可引入多媒体设备。通过使用录音设备、音乐编辑软件等工具,学生能够更加便捷地进行音乐创作和演出,进而培养他们的音乐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结语
随着学科素养培养理念的逐渐深入,如何推动高校声乐教学的创新已变得尤为重要。高校声乐教学不仅仅传授学生音乐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提升其综合素养。培养学科素养,关乎学生对声乐知识学习能力和态度等方面的全面提升。通过对学科素养视角下高校声乐教学创新对策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为高校声乐教学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指导,促进音乐教育的不断进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教学的实效性,更好地满足新时代艺术教育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管依瑾,胡碧瑜.新媒体时代高校音乐课程教学的创新发展研究——以H高校《声乐》课程为例[J].戏剧之家,2024(03):172-174.
[2]邱苏香.网络化时代下高校声乐教学的创新模式研究[J].戏剧之家,2023(34):119-121.
[3]郑蕴.新媒体视域下声乐演唱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3,44
(11):140-144.
[4]刘铮.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校声乐教学改革探索——评《“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声乐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科技论文,2023,18(11):1294-1295.
(作者简介:周璐,女,硕士研究生,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助教,研究方向:音乐)
(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