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在基层图书馆阅读推广中的实践
2024-05-28杜撰
一、引言
志愿服务既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相关部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注册志愿者逾2.3亿人,志愿队伍总数135万个,志愿项目总数1010万个,记录志愿服务时间超过52亿小时。[1]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出台,为各地志愿服务的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指引下,我国志愿者队伍不断扩大,志愿者们结合自身的优势在各行各业开展了内涵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
基层图书馆是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基础,承担着为群众服务的主要任务,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2]在现有的人力资源结构下,基层图书馆如何利用志愿服务提高阅读推广服务效能是亟待优化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宜昌市夷陵区图书馆“阅读先锋”志愿服务队为案例,阐述了志愿服务在基层图书馆阅读推广中的管理模式、实践情况、运行成效和意义,总结相关经验,提出可行性建议,旨在为基层图书馆在阅读推广志愿服务方面的工作提供相应参考。
二、“阅读先锋”志愿服务队在阅读推广中的实践
(一)项目概况
为进一步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信息服务及智力支持,引导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宜昌市夷陵区图书馆于2017年创立了“阅读先锋”志愿服务队,该组织是一支文化传播志愿服务队。文化志愿服务是志愿者服务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公共图书馆服务延伸的重要补充。[3]服务队以倡导全民阅读、推进书香夷陵建设为工作目标,目前该服务队登记在册的志愿者逾200人。
该项目自成立以来,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利用志愿服务力量,充分发挥图书馆阵地优势,长期致力于开展各类文化志愿服务。据统计,自2017年以来,在“阅读先锋”志愿服务队的参与和协助下,夷陵区图书馆已开展阅读推广活动600余场次,累计服务10万余人次,活动成效显著,尤其在资源能力相对薄弱的县级图书馆中成绩十分突出。
(二)志愿服务在阅读推广活动中的作用
1.优化人员配置,补足人力资源短板
基层图书馆普遍存在人员不足的问题,以夷陵区图书馆为例,全馆在编职工12人,活动部工作人员仅1人,其他工作人员要保证后勤运作和流通部开放,很难灵活调配,阅读推广活动很难在现有的条件下寻求突破。志愿者的加入直接缓解了人力不足的压力。例如,每周末的“书香夷陵”亲子阅读活动,志愿者完全可以承担物资准备、解答咨询、报名签到、维持秩序、资料整理等基础工作。因此,组织人员在活动开展前将有更多精力策划组织,在活动开展中更有条不紊,在活动开展后有更多时间盘点总结,全程保障活动的有序运行。
2.填补知识领域空白,打造活动亮点
在常规活动基础上,得益于文化志愿者的加入,夷陵区图书馆还打造了一批颇具亮点的特色活动。这类活动涉及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对主办方的综合能力有更高的要求。例如,古风音乐赏析、亲子翻转课堂、英文绘本推广、诗词群英汇、开往春天的图书车、书香夜市、书影空间,等等。活动类型繁多,涉及信息面广,单方面依靠图书馆馆员的知识储备较难实现。来自不同领域的文化志愿者充分填充了知识领域的空白,为特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可行性,丰富了活动的结构和类型,带给读者多元化的文化体验。另外,来自不同行业的志愿者也可链接到更多的活动资源,如业内专家、高适配度的场地、重要讯息、物资赞助等,任意一个条件的优化,都可以给阅读推广活动效果带来质的飞跃。
3.多维度提升活动影响力
第一,在宣传上覆盖面更广。在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有交互性强、传播方式多样、传播对象大众化等特点。利用来自各个领域的志愿者作为活动宣传媒介,进一步织密了信息传播网,打破了不同群体间的信息壁垒,极大地提高了活动的知晓度和影响力。
第二,活动成果更显著。因志愿服务力量的加入,阅读推广活动得到了更深层次的挖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获得了相关部门及新闻媒体的肯定和关注。由夷陵区图书馆主办的阅读推广活动多次获得省级、国家级优秀组织奖。2019年,夷陵区图书馆被评为“宜昌市亲子阅读體验基地”,2020年被评为“湖北省亲子阅读体验基地”。“阅读先锋”志愿者团队的阅读推广活动多次在《人民日报》、央视频、澎湃新闻、湖北日报、长江云等媒体中报道。
第三,推动了书香夷陵建设。近年来,在志愿服务队的助力下,夷陵区图书馆开展了大量百姓喜闻乐见的阅读推广活动,丰富有趣的内容,吸引了更多人走进图书馆,相较于2017年,2022年办证人数同比增长150%,周末单日流通人次由300人次上升到1500人次。通过阅读推广活动这根纽带,许多没有阅读习惯的群体也开始对阅读产生兴趣,从“不读书”走向“好读书”。对于有阅读习惯的人群来说,也进一步促进他们从理解能力、鉴赏能力、活用能力等方面掌握了更多阅读技巧,从“好读书”进阶到“善读书”,在全区营造了浓厚的书香氛围。
(三)志愿服务队阅读推广实践经验
1.线上线下联动招募志愿者
自2017年成立以来,夷陵区图书馆建立了“阅读先锋”志愿服务队志愿者档案库,面向全社会招募志愿者。在线下,进一步加强和学校、区直各单位的合作,多方招募可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人群。线上方面,在统一平台(云上夷陵)上成立志愿服务队,平台有关于志愿服务队的简介、积分情况、成员公示,群众在线上即可了解项目概况,一键申请加入组织,极大地丰富了人才队伍。
2.规范化管理促进可持续发展
管理机制上,“阅读先锋”志愿服务队相关工作实行由分管管理人员具体抓,办公室牵头落实,馆内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并将此项工作纳入考核。
行为规范上,充分考虑了图书馆的服务性质,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分析研判,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制定相应的具有可行性的管理办法,从而推进志愿服务规范化、制度化。
运行模式上,利用线上志愿者服务平台,优化管理。活动招募、报名、审核通过在统一的平台公开发布;活动开展过程中,用户可根据实时手机定位完成签到签出,省时高效;活动开展后,线上可查询志愿服务记录,为团队后续活动提供数据参考。除此之外,平台还可自动根据服务时长累计积分,积分可兑换纪念品,下載志愿服务证书,合理的激励机制也给予了志愿者开展长效服务的动力。
3.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良好的品牌形象是一张名片,有助于促进志愿服务活动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注重品牌氛围的提升。“阅读先锋”志愿服务队自创立起,起草了品牌说明,设计有专用的品牌LOGO,定制了专用的队旗,配有统一的志愿服务服装,在活动中统一使用,规范管理,增强阅读推广品牌的黏合度。
另一方面,加强团队文化素养的培育。品牌的建立不仅仅依靠一个标志,更是运营理念、文化的体现,因此需要形成鲜明的定位和精神上的高度认同。“阅读先锋”不定期开展深度交流、业务培训等活动,如“微笑服务”培训、讲解员培训、手语培训、礼仪培训、阅读分享等,形成了鲜明的团队文化,也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志愿者队伍。
4.建立长效机制,持续优化工作方法
活动的结束并不代表工作进度的终结,从每一次活动中总结经验、积淀能力是提升志愿服务水平的有力保证。
其一,重视活动后的宣传工作。在网络时代,信息的传播方式呈现出多样化。除了在各大新闻媒体投稿,社交软件、自媒体账号、公众号等渠道也进行了充分利用。活动结束后,夷陵区图书馆第一时间在各大新闻网站投递稿件,由志愿者协助剪辑制作活动视频,在抖音、微信视频号上发布并传播转发。
其二,完善活动档案管理。收集整理好相关方案、图片、报道、总结等资料存档,每场阅读推广活动在志愿服务登记本上都有详细的图文记载。系统化、规范化的痕迹管理不仅对今后的活动开展、日常管理有指导作用,更可为优秀项目申报、品牌升级、经费请示等工作提供依据,扩大阅读推广活动影响力,为其争取到更好的资源和平台,推动其良性发展。
其三,深入了解读者需求。设置读者意见簿,安排志愿者及时回复,及时解决问题;每月开展问卷调查,了解被服务者对活动的满意度,改进工作方法;开展读者座谈会广泛征集群众需求、建议,从而制定符合群众需求的阅读推广活动方案,开展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三、志愿服务在基层图书馆阅读推广中的实践思考
(一)从读者中寻找志愿服务资源
面向全社会招募志愿者的同时,还应着重从读者资源中寻求开发新的志愿服务资源。一方面,全区的读者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对图书馆的环境、业务相对更加熟悉,且大部分读者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是一批分布广、素质高的志愿者储备力量。另一方面,读者在阅读推广中充当志愿者,一方面可以增进其对图书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通过读者视角,更加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找准活动定位。
(二)设置志愿服务分队,推动总分馆体系下乡镇阅读推广能力的提升
除了城区的志愿服务队,县级馆可牵头在各个乡镇也建立起志愿服务分队。总分馆体系下,阅读推广服务也在向基层延伸。乡镇分馆、农家书屋管理员往往具有流动性大、无法保证专人专岗的特点,基本的开放时间可能都无法保证,活动开展能力更是薄弱。由总馆牵头,分享推广自身经验做法,分馆落实,招募当地文化素养相对较高的村民组成志愿服务分队具有相当大的可行性,经过培训后可胜任简单工作,一方面当地群众对本地的风土人情更为了解,更明确当地群众的文化需求,另一方面,参加志愿服务过程中的历练、文化的熏陶反过来也是对村民综合素养的提升,达到互惠共赢。
(三)建立志愿服务共享机制
图书馆的志愿服务需求具有规律性,寒暑假、传统节假日、世界读书日、图书馆服务宣传周等特定时间节点阅读推广活动扎堆,志愿服务人员的需求量更大。如今志愿服务的普及性非常高,志愿行为在社会上也较普及。[4]几乎所有区直单位都建立了志愿服务队,由于行业不同,不同单位对志愿服务的需求也存在不同的峰值和低谷,因此主管部门可牵头在区内建立志愿者共建共享机制,整合全区志愿者数据库,根据需求在区内各单位间错峰调配,避免供求失衡造成人力资源的紧张或浪费。共建共享机制不仅可以提高服务效能,而且通过不同领域的实践,一定程度上也加强了志愿者的综合服务能力,对今后阅读推广中的志愿服务质量也有很大裨益。
四、结语
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意义重大,有助于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供给、更为宽广的服务范围、更有品质的服务内容,促进公共图书馆更好地履行“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使命,推动全民阅读深入开展,共建“书香中国”,彰显图书馆“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场所价值。[5]基层图书馆在人力资源配置、经费预算、软硬件设施上的短板很难在短时间内产生质的改变,因此合理地利用社会力量、健全志愿服务机制更是其全面提升阅读推广能力的重要突破口。此外,志愿服务也绝不是盲目追求形式主义,只有在实践中积极探索适合自身运行的模式,与时俱进、科学管理,扩宽思路,才能“补短板,固优势”,提高志愿服务效能,推动阅读推广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权威快报.我国注册志愿者逾2.3亿人.[EB/OL]. [2022-12-30].
[2]龚蛟腾.基层图书馆的定位、反思与趋向[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12):4-9.
[3]虞萍萍.文化志愿服务在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中的实践与分析——以青浦区图书馆为例[C]. //2017年上海地区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7:203-210.
[4]李娟.社会力量参与基层图书馆服务供给模式研究综述[J].图书馆,2015(03):66-71.
[5]金武刚,穆安琦,刘一凡,等.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研究:起源、类型与创新进展[J].国家图书馆学刊,2022,31(01):42-51.
(作者简介:杜撰,女,本科,宜昌市夷陵区图书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阅读推广、地方文献)
(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