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达川区农机化发展路径探索
2024-05-27朱亚军
朱亚军
达州市达川区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四川 达州
1 达州市达川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达州市达川区位于四川省东北部,是川东交通枢纽和川陕鄂渝结合部物资集散中心,幅员面积1 550.3 km²,辖24 个乡镇(街道办),总人口80.2 万,耕地面积5.55 万hm2,是典型的丘陵农业大区。截至2022年底,达州市达川区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围绕乡村振兴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总要求,达川区以提高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为目标,以耕地、播种、植保、收获、烘干、秸秆处理为重点环节,积极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及装备,培育壮大农机服务主体,探索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不断改善农机化基础设施,积极开展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创建。目前全区农机总动力达52.21 万kW;农机装备总值达37 700 万元;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2.13%,同比增加1.43 个百分点;培育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27 个(其中市级示范社1个),多年未出现重大农机安全事故。
2 达川区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2.1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水平较低
近年来达川区现代农机具推广成效明显,耕、种、收机械化率明显提高。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逐步形成了农机社会化服务力量,向专业化、社会化、集约化转变。但由于达川区有2/3的乡镇都处在丘陵山区,目前除了水稻、油菜综合机械化使用率有所提高,其他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较难再提升。
2.2 基础设施和农田“宜机化”建设较为滞后
达川区属于典型的丘陵山区,基础设施条件差导致先进适用的农机具无法广泛推广,全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困难。一是道路条件差。丘陵山区地形复杂多变,有72.7%的耕地坡度超过6 度,山高坡陡、道路崎岖,农机面临“进地难、地难进、难进地”的困境,高标农田建设也难达到农机通达条件,不适合大中型作业机具作业,要发展全程农业机械化作业难度较大。二是耕地条件差。田里台多埂多,许多地块细碎凌乱,形状不规则,作物种类繁杂,农业机械难以高效作业,生产效率低,制约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三是现代农业作业条件差。蓄水池少、塘堰数量少、农机具老化、渠系不配套、提灌站规划少、现代农业设施少。虽然近年来,农业投入不断增加,但项目规划选址多为平坝乡镇,丘陵山区还是缺乏“宜机化”建设元素,缺乏适宜的农机服务模式,影响了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全程机械化。
2.3 农机与农艺融合度不够,制约农机化技术推广
从作物种植品种和种植模式看,达川区农作物品种较多,传统的间、套作模式比较普遍,农艺繁琐。从地形地貌和规模看,达川区农户土地规模小、种植分散、规模小,农户之间的栽培技术不同,农作物的农艺性状也参差不齐。从农机具看,目前达川区农机具品种单一、小田块农机作业率低、损耗大、作业环境差,存在农机安全隐患,关键环节“无机可用”“无好机用”问题突出。
2.4 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从拥有量看,达川区新型经营主体少、单家独户生产多、生产规模小,80%以上的农户都拥有1~2 样农机具,但“宜机化”改造资金不足,农机具闲置时间长,正常发挥作用的不足30%,加之缺少机械维修保养意识和技能,造成浪费。从技术人才看,大部分年轻人外出务工,留守从事农业的主要是60 岁以上的老年劳动力,不能有效操作农机,达川区目前非常缺乏能够熟练地进行农机作业的技术人才。从服务组织看,达川区大多数乡镇的农机化技术与管理人员缺乏,农机技术示范、教育培训、服务组织建设等方面投入长期不足,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匮乏、规模小、基础弱、成本高、收益低、管理待规范,缺少专业的农机维修服务网点和设施,不能形成合力满足全程全面机械化生产的需要。
3 加快达川区农机化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达川区围绕乡村振兴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总要求,以提高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为目标,以耕、种、管、收、烘处理为重点环节,积极引进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及装备,培育壮大农机服务主体,探索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和改善农机化基础设施,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3.1 大力加强农机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农机化推进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五良”融合产业宜机化改造项目、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整理等项目,着力解决田块细碎分散、机耕道路缺乏,农机“下田难”“作业难”等问题,切实改善中小型农机通行和作业条件,提高农田宜机化水平。
3.2 大力提升农机装备水平
落实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等配套扶持政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主要支持引导种粮大户、农业(机)专业合作社购买先进适用的农业机具,利用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资金,积极推动农机装备升级换代,进一步促进我区农机装备结构优化、升级换代。
3.3 大力探索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优化农机财政专项资金支出结构,加大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投入力度,积极开展全程机械化的试验示范,探索总结全程机械化的技术路线、技术模式、机具配套方案、操作规程及服务方式。认真开展机耕、机播、机插、机防、机收、机烘等各类现场培训会,让机械化耕、种、收作业量逐年增加。
3.4 大力促进农艺农机深度融合
以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为引导,持续大力引进适合达川区丘陵地形使用的农业机械,积极引导家庭农场、专合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农机服务,大力发展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农机服务组织。大力推行直播等免耕法等新型耕作制度,切实减轻农民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
3.5 大力培育农机服务主体
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新机制,采取支持政策优先倾斜、项目任务优先安排、跟踪指导帮扶等措施,加强对农机合作社等农机服务组织的培育、扶持和服务,促进农机服务主体多元化。鼓励农机服务组织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依法取得农民流转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力推进跨区作业、订单作业、托管服务、租赁经营等农机社会化服务,切实提高主要农作物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整合现代农业建设、粮食生产能力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资金,实施作业补贴、油料补贴、农资补贴等扶持政策,为农机服务组织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3.6 大力研发先进适用农机装备
达川区利用加快丘陵山区良好机遇和转型升级的利好政策,大马力在百节工业园区全力建设“立足四川、面向全国”的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园,建立农机装备生产基地,大力研发适宜丘陵山区的农业机械,设立应用研发、产品展示、农机培训、农事服务、销售租赁5 个中心,将助推现代农机装备更新换代,提升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水平,让丘陵山地“有机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