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利阳气法对变应性鼻炎患者鼻腔灌洗液中IL-5的影响*

2024-05-27杜君慧孟伟王仁忠

西部中医药 2024年3期
关键词:宗气洗液变应性

杜君慧,孟伟,王仁忠△

1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2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1

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属中医学“鼻鼽”范畴。古代医家在治疗鼻鼽时注重辨证论治,临床各有侧重。当代医家根据其病因病机对本病辨证论治,亦有分期治疗[1],初期温肺散寒、益气固表,中期以扶正健脾益气为主,后期以温肾健脾固本为主。王仕忠教授[2]基于《黄帝内经·灵枢》中“阳气和利,满于心,出于鼻,为嚏”,主张将鼻鼽分为“阳气虚”“阳气郁”两类,以和利阳气法治疗鼻鼽,为治疗变应性鼻炎提供了新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20年9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变应性鼻炎阳气虚型或阳气郁型患者21例作为治疗组,其中男8例,女13例;平均年龄(33.71±11.93)岁;健康组选取10名正常人群作对照,其中男5例,女5例,平均年龄(35.20±12.11)岁。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AF/SC-08/03.0)。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3]制定,1)症状:打喷嚏、清水样涕、鼻痒和鼻塞等症状出现2个或以上,每天症状持续或累计在1 h以上,可伴有眼痒、流泪和眼红等眼部症状;症状发作呈常年性;2)体征:常见鼻黏膜苍白、水肿,鼻腔水样分泌物;3)变应原测试:至少1种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和/或血清特异性IgE阳性。

1.2.2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耳鼻喉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及《中医耳鼻咽喉科学》[5]中的相关内容制定。1)病史:有过敏史或家族史;2)主症:至少具有以下2个症状:发作性鼻痒,鼻塞,清涕量多,喷嚏连作,具有突然发作和反复发作的特点;3)次症:阳气虚,自汗、气短、语声低怯、恶风怕冷、面色苍白,至少具备2项;阳气郁,口鼻干燥,咽痒,烦热口渴,至少具备2项;4)局部检查:发作期鼻黏膜肿胀,呈苍白、灰白或浅蓝色。

1.3 纳入标准1)明确诊断为变应性鼻炎,符合中医阳气虚型或阳气郁型证候;2)自愿接受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对阳气虚型与阳气郁型分别治疗,具体如下。

1.4.1 阳气虚型口服自拟中药益肺调血汤,药物组成:当归15 g,甘草3 g,炒白术15 g,防风9 g,蜜麻黄9 g,桂枝9 g,白芍15 g,细辛3 g,干姜9 g,清半夏9 g,蝉蜕12 g,炒蒺藜15 g,紫草12 g,墨旱莲12 g,川芎12 g,地龙12 g,水煎400 mL,分早晚饭后温服,每日1剂。

1.4.2 阳气郁型口服自拟清热通阳汤,药物组成:肉桂6 g,细辛3 g,地龙12 g,泽泻12 g,紫草15 g,牡丹皮15 g,生地黄15 g,黄柏6 g,炙黄芪9 g,葛根15 g,甘草3 g,乌梅15 g,赤芍15 g,水煎400 mL,分早晚饭后温服,每日1剂。

1.5 观察指标利用MSD电化学发光技术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及正常人群鼻腔分泌物与鼻腔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5(interleukin-1,IL-5)水平。疾病发作期及症状消失2~3周内分别进行2次鼻腔灌洗取样,正常人群仅取样1次。鼻腔灌洗前,先将0.9%生理盐水加热到37 ℃,以免灌洗过程中引起不适。准备灌洗:用16FR双腔硅胶导尿管,在保持气囊完好的同时,将导尿管的顶端即气囊远端剪掉;准备10 mL注射器、 20mL侧孔注射器和15 mL离心管。嘱患者擤鼻,清理鼻腔,然后用改良的Greiff和Gruenberg法进行鼻腔灌洗[6-7]。受试者处于书写姿势,将约1.5 cm的导管插入鼻腔,将其固定在适当位置,用侧孔注射器充好气囊,气囊充至轻拔导尿管不脱落,且患者无不适感为度。用注射器从引流腔注入5 mL预热的0.9%生理盐水,在贴近鼻腔位置,用夹闭器夹闭导尿管,以防灌洗液流出,5 min后取下夹闭器,将生理盐水和黏液的混合物回收到15 mL离心管中,然后气囊放气,在另一鼻孔重复同一过程。灌洗液经双层纱布过滤去除黏蛋白,滤液以800 g,离心半径10 cm,2000 r/min离心10 min,上清液等分(1.0 mL)分装在于-80℃下冷冻保存,待测[8]。检测过程由上海优宁维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助完成。检测试剂及仪器均由美国MSD公司提供。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5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治疗组患者鼻腔分泌物中IL-5水平为(2.18±1.76)pg/mL,高于健康人群的(0.22±0.37)pg/mL(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鼻腔灌洗液中IL-5水平为(0.85±1.40)pg/mL,低于治疗前(P<0.05),高于健康人群,但与健康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变应性鼻炎是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往往与变应性鼻炎严重程度有关[9]。而白细胞介素的主要功能为免疫反应的表达和调节。其中,IL-5被认为是嗜酸性粒细胞最有效的激活剂[10],其能抑制或延迟嗜酸性粒细胞凋亡,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在组织中聚集[11];也是嗜酸性粒细胞活化、成熟、趋化必不可少的细胞因子,能促进嗜酸性粒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有较强的趋化活性。因此,本研究通过观察IL-5含量,反映嗜酸性粒细胞活性,进而反映变应性鼻炎的严重程度。

3.1 心肺与鼻鼽变应性鼻炎属中医学“鼻鼽”范畴。《刘河间医学六书》中提到:“鼽者,鼻出清涕也。”《证治要诀》载:“清涕者,脑冷肺寒所致也。”鼻鼽以阵发性鼻奇痒、喷嚏频作、大量清水涕为特点,伴有鼻塞、目痒等,分常年性和季节性两类,其病因为正虚,风邪乘虚而入。主要病机为肺气虚寒、脾气虚弱、肾阳不足、肺经伏热等,本研究探讨肺气虚寒者。《素问·五藏别论篇》载:“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故从心肺同调角度防治鼻鼽。

3.2 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

3.2.1 心与鼻心主神明,心藏神。《黄帝内经·灵枢》载:“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人体一切正常的生理活动都有赖于心的正常生理功能。此外,《四圣心源·鼻口根原》载:“而口鼻之司臭味,非第脾肺之能也,其权实由心……鼻之知五臭者,心也。”《脾胃论·五脏之气交变论》载:“心主五臭,舍于鼻。”

《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有“鼻为肺窍,痒为火化”“心火邪热……发于鼻而痒,则嚏也”的论述。《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载:“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江雅宜等[12]基于《黄帝内经》中“心阳部表”理论,提出了临床治疗鼻鼽应注重心阳部表功能的发挥。可见,鼻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离不开心之“大主”的作用;鼻鼽的发病与治疗,与“心”有密切关系,可从心论治。

3.2.2 肺与鼻肺主气司呼吸,在窍为鼻。鼻与外界相通,是外感邪气的第一道屏障。肺主气,主宣降,布疏卫气,肺气卫外,固护机体;肺失宣肃,或肺气虚等,可致肺卫功能失常,影响鼻的功能,出现鼻塞等症状。《黄帝内经·素问》载:“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肺主宣降,维持了呼吸活动的正常。《素问·五藏别论篇》载:“五气入鼻,藏于心肺。”说明鼻与心肺共同完成了呼吸运动。张雨璇等[13]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进一步验证了“肺开窍于鼻”的正确性;秦慧娟等[14]研究发现联系肺-鼻之间的物质与黏膜免疫有一定联系,从而证实“肺开窍于鼻”有其共同的物质基础。

鼻为血液聚集之处,为多气多血之窍,肺在窍为鼻。肺主气,心主血,心肺、气血有病,能够直观反映在鼻的功能上;同样,鼻部疾病,从心肺论治均能获效。各医家治疗鼻部疾病也多从肺入手。如潘虹[15]注重心肺同治、气血双调治疗鼻病;徐杨等[16]在肺心同治、补肺益气的同时兼活血通窍,以补气温阳药及辛散宣发药为主;李茜[17]应用“肺心同治”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王仕忠教授[18]认为,鼻病的治疗要从宗气-心肺-气血入手。

3.2.3 心与肺心主血,肺主气,心与肺的关系即气与血的关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能行血,血能载气。气的疾病,如气虚、气机失常,体现在肺如肺气虚、肺失宣肃,血液运行不畅,导致心血瘀阻,表现为心悸、胸闷、胸痛等;同样,血的疾病如血虚、血瘀,体现在心表现为心气虚、心脉瘀阻等,可影响气的运行,进而影响肺之宣肃;另外,“呼出心与肺”,可见心与肺在呼吸运动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因此,心与肺在生理功能与病理状态方面紧密联系。

3.3 宗气与鼻《四圣心源》载:“宗气在胸,卫阳之本,贯心肺而行呼吸,出入鼻窍者也”“肺窍于鼻,宗气之所出入。”宗气的产生,一部分来源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而鼻为肺之窍,是气进出人体的通路,所以宗气的产生与鼻关系密切;《医学衷中参西录》载:“肺司呼吸,人之所共知。而谓肺之所以能呼吸者,实赖胸中大气。”胸中大气即指宗气。《医贯》载:“宗气积于胸中。”呼吸运动的正常运行,有赖于宗气的调节,肺与鼻的正常功能活动有赖于宗气。《证治准绳》载:“其宗气通于鼻而为臭。”即宗气与鼻相通,令鼻能闻香臭。

3.4 心肺与宗气宗气主要由经脾胃化生的水谷之气和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构成。肺为气之主,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医贯》载:“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即言宗气汇聚于胸中,向上走息道,循喉咙推动完成肺的呼吸运动,另外还灌注心脉以运行气血,有推动心脏搏动、调节心律和心率等功能,即宗气是心肺相关的功能基础。

宗气又分为营卫之气[19],《难经·三十二难》载:“心者血,肺者气。血为荣,气为卫,相随上下,谓之荣卫。”心主神志与血脉,血为荣;肺主气,气为卫;所以心肺相关的实质是神与气、气与血、营与卫的密切联系。心肺功能正常发挥有赖于宗气的推动,另一方面,宗气的产生也离不开心肺正常功能的发挥。江雅宜等[12]认为,嚏从鼻出,天气不入,心不部表,宗气随之而上出鼻,鼻不知臭,日久可发为鼻鼽;心不部表,皮毛失养,肺阳不足,气化失职,统摄失司,亦可发为鼻鼽。由此,心肺、宗气、鼻三者紧密联系。

本研究结果显示,变应性鼻炎患者治疗前鼻腔灌洗液中IL-5水平高于治疗后及正常人群;变应性鼻炎患者症状消失后,其鼻腔灌洗液中IL-5水平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说明运用和利阳气法治疗变应性鼻炎,对于降低IL-5水平,减轻变应性鼻炎患者不适,改善其生活质量有良好效果。

猜你喜欢

宗气洗液变应性
支气管镜下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1例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Fuzi in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以危废焚烧尾气洗涤塔水处理飞灰水洗液的可行性研究
徐丽华运用祛风止咳方治疗变应性咳嗽经验
论“宗气不足”与勃起功能障碍
宗气理论的整合教学尝试
长安米氏内科“宗气为本”理论及临床经验列举
运用调补宗气治则治疗胸痹经验*
金匮肾气丸化裁治疗变应性鼻炎
五味黄连洗液止痒抗过敏作用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