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内素材(三)
2024-05-26冯春怡
课文一:《老人与海》
主题:坚韧顽强;勇气;突破;作家的人文精神……
课文介绍
《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于1951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作品讲述了老渔夫圣地亚哥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的故事。《老人与海》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学中的突出地位:1953年,他以《老人与海》一书获得普利策奖;1954年,《老人与海》又为他夺得诺贝尔文学奖。该小说曾经在48小时内就卖出了20多万本,创造了小说销量的传奇。
课本摘录
1.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2.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条大鱼,它就在某个地方等我。
3.现在不是想你缺少什么的时候,该想一想凭借你现有的东西能够做什么。
4.他所有的一切都是苍老的,只有他那双眼睛除外。他的眼睛蓝得像海水,欢快而不屈。
5.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日子。走运当然是好的,不过我情愿做到分毫不差。这样,运气来的时候,你就有所准备了。
素材运用
1.当夸父向着太阳不停奔跑,这个世界便多出了很多同样全力追逐、永不停歇的人们。勇者无惧,敢于与命运抗争的人,都可称作英雄。“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圣地亚哥虽然只带回了大马林鱼的骨架,但他始终不曾言败。他没有输给强大的对手,垂暮老年也没成为他放弃的理由。力挽狂澜,走出绝境,他是孤独又强大的勇士,亦是他梦中永不服输的雄狮。
2.一支笔写不尽眼枯即见骨,紧锁的眉头忧不尽血污游魂。在战争硝烟弥漫的欧洲荒原上,文坛硬汉海明威将他的笔作为武器,控诉战争的罪恶,关注着那些在战争的铁蹄下痛不欲生、流离失所的人们。作为战争的亲历者,作为“迷惘的一代”,他反思、批判,且质问道:“丧钟为谁而鸣?”文学即人学,真正的文学,永远充满着对人的终极关怀;真正伟大的作家,永远会有一双关切众生的眼睛,用文字去捍卫生命的价值和尊严。
课文二:《阿房宫赋》
主题:以史为鉴;戒奢侈,施仁爱;忧国忧民、匡世济俗……
课文介绍
《阿房宫赋》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赋作。全赋运用丰富的想象,以铺叙、夸张的手法,富于抑扬顿挫的音乐节奏展开描写。语言工整而不堆砌,富丽而不浮华,气势雄健,风格豪放。在不长的篇幅中,将宫殿建筑之恢弘壮观,后宫之充盈娇美,宝藏之珍贵丰奢,表现得层次分明而具体形象。由此得出秦始皇之所以统治不能久远,即在于骄奢淫逸、不施仁爱的结论,为当时最高统治者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和警示,表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全文除了具有震撼人心的思想力量外,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课本摘录
1.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2.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3.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4.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5.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素材运用
1.一个民族只有了解自己的过去,才能脚踏实地地走向未来。“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历史是一面镜子,学史以明智,鉴往而知今,辉煌壮丽的阿房宫下面,流淌着多少百姓的眼泪。极力铺陈的华丽与终究付之一炬的荒芜,这是历史的无声,亦是震耳欲聋的回荡。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要谨记历史的教训,时刻警示自己不要去重蹈覆辙。
2.奢侈之费,甚于天灾。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奢侈就犹如这蚁穴,看似微小,实则大患。曾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殿宇、极尽奢华的宫室、倚叠如山的珍宝,都在一把大火中消亡殆尽。可见,施仁爱于百姓、居安思危、勤俭慎行是一个政权能够长久走下去的根本。一个人的“爱纷奢”,千万人的“不敢言而敢怒”,滥用民力,骄奢无度,其兴也勃,其亡也忽。戒奢以俭,当应深慎。
(编辑:关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