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材料作文“寻找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写作指导

2024-05-26吴彬丽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4年6期
关键词:连接点甲骨文传统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Ⅱ提到“找到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不仅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生、重放光彩,也能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当代青年,每一个人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应怎样去寻找“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呢?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材料中的关键词是“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青年”“传统文化”。材料中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则是寻找“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的目标。同时,在材料中还有一个方向性的提示语:怎样。我们可以将立意确定为:当代青年应该如何去寻找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进而更好地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至于怎么做,语言文字运用中的语段已经提供了一些参考的做法:坚定文化自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不断深入,举办社会可参与的传统文化公众活动等等。除此之外,也可以结合现实生活来挖掘角度,比如充分利用科技进行活化,发挥创新精神来吸引,善于利用媒介进行传播。

推荐素材

1.95后女孩李右溪因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些普及甲骨文的视频而火起来。“甲骨文记录下的千年前的爱情”“三千年的一场车祸”“运动会这三个字为什么都有云”……甲骨文这门绝学,因为李右溪与现实生活的连接、生动形象的解读、短小精悍的短视频的传播方式,在当下获得了令人出乎意料的关注。而李右溪一直谨记着导师的叮嘱——内容要准确,精心打磨内容,做出内容和形式兼备的精品。

运用示例

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不仅需要内容上接地气,在连接方式上也要贴近大众的喜好。在日常生活中,有柴米油盐,也有诗情画意。博主李右溪抓住了甲骨文和现代生活的联系,比如衣食住行,比如爱情,比如对一些文字的困惑,这些都是人们关心的,因而获得关注也是情理之中。除此之外,连接方式也很重要,李右溪的短视频则拉近了大众与甲骨文的距离,让其在简单轻松的娱乐中收获了知识。

2.“赞”“加油”“你说神马”……这些活灵活现的甲骨文表情包成为年轻人在社交平台上的斗图法宝。这些表情包出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古文字艺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陈楠。陈楠在清华大学任教之初担任的是“科学与艺术”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他了解到艺术与数字的跨学科视角,并尝试用艺术化、数字化的形式来设计甲骨文。如今,表情包搭建起了生僻晦涩的甲骨文与大众连接的桥梁。

运用示例

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需要紧跟潮流,更需要技术和艺术的加持。甲骨文表情包就是集潮流、技术与艺术于一身的典型代表。其设计者陈楠致力于让年轻人接触甲骨文、玩起甲骨文和传播甲骨文。他将目光投向了社交平台,依托于甲骨文现有文字,将其进行创意加工,转化为更为直观的形象。

例文

寻现代之连接点,焕文化之新生机

□广东省茂名市第一中学 程俊晖

以传统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启幕,以天干地支十二时辰收尾;来时“迎客松”,别时赠折柳……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的“中国式浪漫”,再一次将中华文化推向世界。面对未来,如何找到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是这条文化之路赋予青年的新使命。

立于文化根基,唤醒内心沉睡的文化基因,这是与现代生活连接的源头。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发展史,给我们留下珍贵且丰富的文化瑰宝。这个诗意满满的翩翩古国,有着它不可言喻的美丽。近年来推出的《典籍里的中国》《端午奇妙游》等文化节目持续“出圈”;活泼可爱的文物表情包、诙谐幽默的文物说唱、各大博物馆热卖的文创产品更是层出不穷……纷繁多样的文化形式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内心深处的文化基因彻底“活起来”了!

以喜闻乐见的活动展现传统文化新姿态,这是与现代生活连接起来的具体载体。国潮兴起,大街小巷上出现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仙气飘飘的汉服,经典再现的点茶技艺,精美团扇的亲手绘制活动,让人们体验到了纯粹真切的传统文化之美。我们似乎回到了过去的时空里,深入了解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感受着传统文化所带来的气息。这个连接点,以新颖的方式轻松地将传统文化“打包”寄往每个人心中。

作为中华大地上孕育成长的后代子孙,文化信仰和自豪感与生俱来。如今,世界格局正变化着,国与国之间的较量无处不在,为了防止文化根基的动摇,我们用自己的智慧,继续做好传统文化的守护者、继承者,方能成为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践行者。

与此同时,也有人心生忧虑:传统文化寻找新载体的同时,内涵与情感是否会落下?其实不必担心,热播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这部剧以拟人化手法,让人们找到了更多共情的着力点,唤起了人们内心的家国情怀。如今,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采用大众化、数字化的方式是让传统文化深入人心的必然选择,也是当下最新的连接点。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每一代青年都要了解体验传统文化之美,寻找承载传统文化的时代载体,让它从严肃刻板的书籍中走出来,走到现代生活中去。只有这样,传统文化才会在时代长河的酝酿中愈发香甜,我们的子孙后代才能永远品尝到它隽永的味道。

评点

文章立意准确,中心突出。文章紧扣材料的关键词进行论述,将“当代青年如何找到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落实到位,提出了相应的做法。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层层递进。除此之外,素材丰富,内容翔实,论据恰当新颖,表达自然流畅。

(编辑:李跃)

猜你喜欢

连接点甲骨文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基于A3航摄仪的小基高比影像连接点精提取技术研究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甲骨文“祸”字新证
三千年甲骨文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基于弹性厚粘胶层的结构性连接点响应建模和预测
最“萌”甲骨文——心
基于相关性筛选原理的公共连接点谐波畸变量的分层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