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欲望与志气』阅卷实录
2024-05-26郑刚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梁漱溟说:“这个时代有一个误会,就是错把欲望当志气。”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写作指导
1.分清几元,抓住关键词。
二元作文,关键词是“欲望”和“志气”。
2.厘清关系,辩证思考。
“这个时代有一个误会,就是错把欲望当志气。”有这样几层深意:第一层,我们应该把欲望当欲望,把志气当志气;第二层,我们不应把欲望当成志气;第三层,这不仅仅是个人的“误会”,更是时代的“误会”。所谓“误会”,就是一种认识上的错误,由此导致实践的偏差。
3.深度思考,解决问题。
第一,欲望本身并没有错。从个体来说,欲望是生存的必要动力,一个没有欲望的人,是缺乏生机和活力的;从群体来说,欲望是驱动人类繁衍生息的主要动力。
第二,欲望本身有合理和不合理之分。超过必要的生存限度的欲望,就是不合理的。合理的欲望,值得正视,不应回避;而不合理的欲望,需要人运用理性和意志进行抑制。
第三,欲望和志气的区别。
从过程和结果来看。欲望满足的过程是快乐的,但欲望满足后,人会感到空虚;志向实现的过程常常是苦乐相伴,但实现后,人会感到有成就感。甚至,有的志向难以实现,但只要努力去实现,就会感到充实和幸福。
从行为的对象来看。欲望基本都是指向人自身生理或心理需求的满足。而志向,指向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需要个体通过创新创造,为群体、社会、国家,甚至整个人类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类文
无欲天地间,志气固常在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杨臻琪
时代洪流滚滚,大多数人被裹挟向前,只有少部分人能中流击水勇立潮头。当下,身处一个竞争与佛系一色、内卷共躺平齐飞的时代,人的欲望正被放大,悄然支配着人们的所做所为;而另一方面,人们又心怀志气,在欲望横飞的现实中苦苦挣扎。正如梁漱溟所说,欲望与志气那微妙的误会,正充斥着这个时代。
多少人的志气,逐渐成为了个人私欲的包装;多少人的志气,被欲望一点点蚕食殆尽,最终被私欲取代,只成空壳。认清欲望,明确志气,厘清二者之关系,才能在正确的道路上稳步前进。
有志气,是明确志向,守持赤诚而炽热的初心,时时不忘个人的奋斗目标;有志气,是心怀天下苍生,始终为整个社会乃至全人类而奋斗。袁隆平立志于水稻杂交的研究,以全部热情投入到田间地头与实验室中,所为者何?财耶?誉耶?张桂梅一生坚守大山倾心血于教育事业,所为者何?名耶?利耶?他们皆为完成职责使命,实现个人价值,造福社会。心怀苍生的志气,让他们实现自我目标的同时,也被人民永远记在心中。志气是雄壮的,它跳出一己私欲,将志向安于天下。
坚守志气,要排除私欲、贪欲的干扰与诱惑,坚定信念,昂首前进。摒弃不合理的欲望,不是彻底摒弃欲望,甚至丧失志气,而是以正当欲望为前进的动力,避开贪欲所指向的歧途。陶渊明性本爱丘山,归去自然之中,固守清高的志向,将尘世间的贪欲排出身外。但他并未丧失志气,吟出“猛志固常在”,坚守忠于国家、保全气节的崇高志气。反观陈涉,因贪欲腐蚀了当年的鸿鹄之志,只知贪图享乐,导致轰轰烈烈的大泽乡起义走向溃败。更有当下无数年轻人曾怀无上之志,却在金钱与权力的欲望中迷失自我,从此丢失了那颗炽热无比的心。积极的欲望不可抛,不当的贪婪不可有,方能不丧志气,在正确的人生路途中阔步向前。
愿我们抛弃贪欲,自由徜徉天地间;愿我们心存志气,奋斗向前!
评点:文章立论立足当下时代,突出有志青年的身份特征。在论证的过程中,始终围绕二元之间的逻辑关系,第一层先论证“志气不是一己私欲”,第二层再论证“坚守志气,要排除私欲、贪欲的干扰与诱惑”,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思维深刻全面。语言富有文采,适当的文言句式和长短句的参差变化,让文章灵动有感染力;整句的使用,让文章有一种锐不可当的气势。
内容17+表达17+发展18=52分
一类文
辨欲望立志向,人生路遍星光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杨佳昕
人生一世,应是被欲望牵引,在得失乐悲之间彷徨?还是循着志向的灯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踏实充盈?立身先立志,不常立志,而立长志。用理想之光驱散对漠漠前路的恐惧,用奋斗之姿让生活不留遗憾。
如何立志?梁漱溟说:“这个时代有一个误会,就是错把欲望当成志气。”唯有扫清眼前欲望的雾气,立足现实,将个人命运与家国社会相连,用勇气智慧为志向辨别方向,方能使志向如火熊熊不尽。
欲望往往源自人的本性,倘加以引导、发展,能成为志气的动力。然而多数欲望需要被合理规范,口腹之欲、爱美之心,是欲望;求知若饥,渴望为伟大事业献力,亦是欲望。正确的价值观能让我们分辨欲望合理与否,并规划合理欲望,遏制过分无理贪欲,不至于让欲望成为难以填满的沟壑,而使其成为正向引领的明灯。抗日狼烟迭起,民不聊生,华北学生喊出“华北之大竟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这是心愿,更是志气,点燃全民族如火的抗战激情。从欲望的角度看,自古以来,人类不仅有温饱安享的欲望,更有探索寥廓天地的志气,这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源头。欲望是理想的雏形,“存天理灭人欲”不可取,任欲望野蛮生长更不可取,以智慧原则引导之,使其成为前进动力,莫让物欲、奢靡、虚荣和空想、幻想支配人生。
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真正立志,要立足现实、展望未来,脚踏实地又瞭望星空。中国少年科学家曹原自少年立志于科研,谦虚求学、孜孜以求十余载,终成石墨烯领域世界领军者之一;山东卖煎饼的徐海霞,在煎饼上雕出莫奈、梵高、达利等画家笔下名作,在平凡生活中给心灵以高度。有大志怀热血,任何冷雨也浇不透;有大志增才智,无惧前路坎坷。要坚信,驮住无数次日落,终能升起月明。
身为当代青年,我们须在生活的遍地芜杂、琐碎的欲望中抬头,在个人命运同家国相连中寻见自己的星光。我们学习,不为千钟粟、颜如玉、黄金屋三欲,而为充盈精神、探索世界、积淀智慧;我们奋斗,不为在人前炫耀功绩,而为献绵薄之力助力国家发展、人民幸福的伟大事业。
承认欲望、辨别欲望,升华成志气,笃行之。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如此立志人生之光。
评点:文章以设问开篇,引出中心论点。主体部分,作者没有简单将二元对立,而是辩证分析“欲望”与“志向”的深层逻辑,肯定了“欲望”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指出了其不足之处,思维全面深刻。论据准确精当,语言优美生动。
内容18+表达19+发展18=55分
(编辑:王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