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交往要有“对方思维”
2024-05-26沈兆仁
□沈兆仁
我们一家三口走出鱼汤面馆的时候,儿子突然左转,跑向附近的便利店,说要买几瓶水。
热烫烫的鱼汤才喝下去一大碗,又买什么水?我心里疑惑,脚步跟着他的步伐。儿子俯身察看一排大瓶纯净水的标牌,然后用征求意见的口吻说:“这种,买四瓶吧!”
我仍是一脸狐疑,他一直坚持饮用无糖饮料,今天怎么要买纯净水?而且是5升装的?爱人倒是眼疾手快,抢着扫码买单:4瓶,36元。
回到停车位,儿子打开汽车后备箱,我发现那里同样有4 瓶瓶装水,他这才抖露谜底:“外婆他们这两三天,够用了吧?”我立刻反应过来,脱口而出:“哟,外公外婆要感动了,这个都想到他们。”
冬至之后的一天,小城突然降温。岳父岳母刚刚搬进的新居,楼栋的水管总阀冻住了,家里用水告急。小区物业倒是重视,紧急安排物业拎水上门。吃的用的,一天三次。我们从省城回来才得知这一突发状况。爱人提出再跟物业反映,敦促尽快解决。我建议向市民热线投诉,效果可能更好。刚从国外回来度假的儿子,什么也没说。晚上,我们入住附近的宾馆后,他就悄悄买了四大瓶纯净水,第二天早上又追加了四瓶。他以少有的关心口吻对外婆说:“喝水还是喝这个吧,拎来的水留着洗漱用。”
外婆是个善于表达的老人,给了儿子一顿花式夸赞。此时,爱人在我身边嘀咕:9块钱,一瓶,我是咬着牙付的。我知道年过半百的她,花钱买水的次数屈指可数,嘴上虽然叫好,心里还是有点疼。
这个鸡毛蒜皮的家庭琐事,假如没有发生后续的故事,也许没有提它的意义。
回老家时,我们第一站直奔农村,看望我的老母亲。90 多岁了,老人看到久违的孙子,比过节都开心,赶紧叫人张罗吃的喝的。上上个月回来看她时,妈妈抱怨家里长的稻米不好吃,吃够了,不想吃。上个月回家,我留心买了些挂面、方便面,一生没有尝过方便面的老母亲胃口大开。这次回来,我早早买了两袋名牌大米,想让妈妈尝尝味道。看到鲜亮的包装袋,妈妈眼睛一亮,可能是她第一次见到真空包装的大米。我指着包装袋,放大声音说:“妈,这是好米,马上叫她们煮了吃!您觉得可口,我就再买。”最后,我又多说了一句:“这一袋10斤,50块,肯定比家里长的好吃。”
本以为我的补充强调,会大大激发妈妈吃米的兴趣。可是,姐姐一周后打来电话,又气又急:饭煮出来了,妈妈不吃。她还把米袋藏起来不让煮,说要等你们过年回来再吃,我只好煮陈米给她吃。唉,没办法!
姐姐回来照顾妈妈的这几年,每次打电话,几乎都是“投诉”老母亲,几乎都以“没办法”结束。我突然后悔在家那天的“多说一句”。我以为贵的米好吃,好吃的米妈妈会爱吃,所以特别强调米的好,米的贵。而妈妈觉得,好的米,贵的米,肯定要在重要时候享用,要留给重要的人。这一代人,省吃俭用已刻入基因。
老母亲错了吗?在我的小家里,现在有什么好的、贵的物品,哪一样不首先想到儿子?宁可不要,也会留着。所以,问题在我,错在我的自以为是。
想想儿子处事的淡然,那天他如果反复提醒外公外婆:这是纯净水,喝下去对身体好……这瓶水,9块钱呢!外婆同样会感激,可是一转身会不舍得喝,想着留着有客人来时喝,甚至会拿到楼下超市,换点酱油醋回来。
好心不是都能办成好事,有对象问题,有程序问题,有边界问题,还有不为人所重视的话术问题,以为亲人之间就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话术背后是站位问题,是思维方式的问题。归根结底,人与人的交往,要会换位思考,要有“对方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