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四重逻辑

2024-05-26陈晓晖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陈晓晖, 韩 丽

(1. 大连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23; 2. 沈阳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61)

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围绕什么是现代化、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如何实现现代化等基本问题进行了长期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开拓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提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2]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强烈而鲜明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价值逻辑和实践逻辑,对于引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理论逻辑:“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2]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深厚的逻辑基础,其产生和发展吸收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借鉴和扬弃了西方现代化理论,是中华文明、社会主义文明和现代文明的有机融合。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才能感悟蕴含其中的逻辑力量与真理力量,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不断前进。

1. 对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在中国发展的重要成果。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提出“现代化”的命题,但在其论述西欧资本主义起源、世界历史、全球化、东方国家发展和俄国农村公社发展等相关经典著作中,都蕴含着丰富的现代化理论。恩格斯在《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中,使用“现代化”一词阐述英国经济现代化对德国的辐射。马克思主义关于现代化的理论,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建构提供了直接思想来源。

第一,马克思主义认为,现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趋势。马克思主义肯定了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总和还要多,还要大”[3],产生了“现代化的世界市场”和“现代化大工业城市”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使得财富积累的总量和速度大大加快。但是在肯定现代化进步性质的同时,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

第二,现代化发展的模式不是固定的。马克思主义一直强调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绝不提供可以适用于各个历史时代的药方或公式”[4]。关于现代化道路,马克思反对把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成一切民族不管它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的道路,同时也论述了落后国家的现代化要关注国家发展的现实情况,强调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也具有差异性。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论俄国的社会问题》等经典文本中,对此都有提及。

第三,论述了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过渡性。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分析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把现代化分为资本主义现代化和共产主义现代化两个阶段,阐释了社会主义终将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初级阶段,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是天生的,不会随着社会进步而消失,反而会不断激化,最终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崩塌与消亡。只有当生产力发展达到质变,能创造出解决社会生产过程中对抗问题的物质条件时,人类社会才能进入现代化的高级阶段,即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5],具有与生俱来的优越性,是对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天然消解,因而必将超越和替代资本主义。

第四,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摆脱对人和物的依赖,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即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的无序扩张和人的异化相区别,共产主义社会要实现的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自由、充分的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说,“为所有的人创造生活条件,以使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发展它的人的本性”[6]。

2.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践行

中华文明曾长期领跑世界,在数千年演变中熠熠生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对自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与探索,经过时代发展的淬炼,赋予中国式现代化多元包容的内容特征,塑造了中国式现代化独特的精神标识。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深刻总结新时代以来历史成就时旗帜鲜明地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2]

第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本思想与“和合”观念。中国历来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加之受封建统治和小农经济影响产生的“广土众民”“多子多福”等人口思想,使得历史上中国的人口数量在相当长时间内占世界很高比例,奠定了现代中国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的基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以民为本、以民为先”“富国众民”等思想,为我们处理人口众多与现代化的关系提供了借鉴。人口规模巨大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坚持人民至上,14亿多人都有机会参与现代化建设和享有现代化成果,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起强大合力。

第二,共同富裕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民的追求和理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天下共富”等思想,均表达了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防止贫富两极分化,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让人民共享现代化成果。

第三,中华文明历来重视人的精神世界,既追求物质富足又追求精神富有,力求构建一个“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义利合一”“中和”的大同社会。这些文化基因深刻影响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提出物质匮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因而,我们在厚植现代化物质基础的同时,也一直坚持大力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

第四,作为农耕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对大自然规律的探索中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生态思想。“天人合一”“万物共生”“民胞物与”“道法自然”等思想,都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尊重自然、顺应规律,善待自然中的一切生命。中国式现代化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西方老路,不搞“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破坏性发展,而是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五,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热爱和平,在对外交往方面向来秉持“亲仁善邻”“强不执弱”“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念。中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摒弃零和博弈、“国强必霸”思维,坚持文明交流互鉴、文化兼容并蓄,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 对西方现代化理论的借鉴与扬弃

现代化起源于西方,因占据现代化发展早期红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很大程度上控制了现代化话语权,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甚至认为现代化只能在西方文化土壤中诞生。中国作为后发型现代化国家,在借鉴西方经验的同时,从历史中加强反思,兼容并蓄,极力避免西方国家走过的弯路。中国式现代化遵循现代化理论中以工业化、市场化、经济全球化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普遍规律,但在领导力量、经济体制、价值目标、政治制度等方面与西方现代化有着本质区别。

第一,西方现代化主要依靠资本逻辑、市场自发力量或政权更替来完成,“资本按其本性来说,力求超越一切空间的界限”[7]。而中国式现代化则是在具有高度政治自觉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凭借强大的自我完善能力和自我革命精神逐步探索而来的。中国共产党具有强大的国家动员力与社会凝聚力,能够在不同发展时期准确把握并顺利解决该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显著特点。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通过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实现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的有效统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阶段性的不断突破与进步,实现了对“卡夫丁峡谷”的成功跨越[8]。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摒弃了西方现代化所遵循的生产力发展单纯服从于资本的逻辑。在西方的资本游戏中,资源只会被截留在上层资本家和政客手中,导致贫富鸿沟愈来愈大,公平被无情扼杀,资本绑架政治,政客成为利益团体的代言人和传声筒。“狭隘的、残缺不全的、虚伪的、骗人的民主,对富人是天堂,对穷人和被剥削者是陷阱和骗局。”[9]在资本狂欢中,政治选秀闹剧层出不穷,受损的永远是广大人民的利益。

第四,中国式现代化注重社会变革的整体性,是包括物质繁荣、精神进步、社会和谐、生态友好、政治开明的多维度现代化。西方早期现代化理论注重生产力的发展,主张“人类中心主义”“经济发展至上”,不惜牺牲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资源和生态危机,甚至产生了“工业化就是现代化”的偏颇观点,对广大“后发型”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产生了不良影响。

第五,西方现代化强调“西方中心论”,“首先从西方社会的一般形象中获得‘现代性’的属性,然后又把这些属性的获得设想为现代化的标准”[10]。他们一面极力吹嘘自由、平等,一面假借人权大搞种族歧视、文明冲突、宗教矛盾、颜色革命、恐怖主义。与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长期奉行“国强必霸”的丛林法则和对抗性的零和博弈不同,中国式现代化不搞意识形态对立,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二、历史逻辑:“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成果,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经历了从对现代化理论的艰难认知到诸多实践求索的历程,经历了由被动学习到自主发展、从“西方模式”到“中国经验”的艰难转型。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才能体悟其发展中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求索历程。

1.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奋进探索的历史成果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世界现代化的浪潮之中。为了改变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被动局面,一部分思想先进的中国人将目光投向西方,开始从器物到制度再到观念的改良探索,但其结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中国现代化没有也不可能取得成功。”[11]“我国错失了工业革命的机遇,大幅落后于时代,中华民族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11]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12]。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致力于为人民谋幸福,把具有5 000多年文明史的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深刻认识到实现国家独立、人民解放是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前提,进行浴血革命的同时也开始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艰难探索。这一时期,我们对现代化的认识是从工业化开始起步的。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中国落后的原因,主要的是没有新式工业。”[13]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为现代化建设明确了前进方向。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开始全面探索现代化建设规律,虽然经历了一系列曲折和困难,但成果仍然相当显著,为推进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制度、经济基础。中国共产党坚持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并举,通过“一五”计划开启了系统推进工业化的进程,现代化发展的目标任务也由最初单一的工业化,转变为“我们一定会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14]的“三个现代化”建设目标,并逐步拓展到“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的“四个现代化”。同时,在充分估计现代化建设艰巨性和复杂性的基础上,明确了“两步走”的战略步骤。

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道路、阶段、动力等进行了科学回答和积极探索,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小康社会、共同富裕、市场经济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新内涵,“中国式的现代化”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指导思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战略目标也更加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更加具体,逐步形成了从解决温饱到实现小康、再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构想。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和总体小康的实现,党的十五大提出“新三步走”发展战略,即21世纪第一个十年、第二个十年直至21世纪中叶,其中第二阶段与第三个阶段对应的,正是当前“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2. 新时代以来伟大实践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紧紧围绕如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重大命题,认识不断深入、战略不断成熟、实践不断丰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从而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社会改革发展的历程中,基于理论和实践取得的创新突破和经验总结,相继提出了“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不断丰富现代化的内涵外延。十余年来,我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走自己的路”凝练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五个特色、五个重大原则,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全面形成和完善,也意味着中国自主的现代化知识体系的形成。

3. “分两步走”总的战略安排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图景

回顾我国现代化的建设历程,我们党历来注重顶层设计的阶段性、连贯性和整体性。党的十九大根据中国发展的实际,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阶段划分为“2035”与“2050”新的“两步走”,把“美丽中国”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这一战略安排,使得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比原来提前了15年,同时首次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概念。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明确了党的中心任务、战略目标和实现路径,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进行了宏观展望。首先,围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八个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其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我们要继续奋斗,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将全面提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取得标志性成果。最后,明确未来5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部署了未来5年中国发展的具体目标任务,进而引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出更为坚实的步伐。同时,就经济、科技、法治、生态、国防军队等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将“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基础性与战略性支撑,将“全面依法治国”作为依循轨道,将“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作为战略要求等,使得中国式现代化在道路、制度、体制、机制等各方面确立了明确的思路。“分两步走”总的战略安排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图景,进一步深化了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更稳、更快、更好地推进指明了方向。

三、价值逻辑:“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越走越宽广,将更好发展自身、造福世界”

社会历史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中国式现代化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不仅着眼于解决“中国问题”,更积极观照“人类关切”,为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世界整体进步提供可供参考的文明样本。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外籍青年代表回信时指出:“实践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越走越宽广,将更好发展自身,造福世界。”[15]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逻辑,才能深刻体悟其价值意蕴,切实增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1. 回应中国之问:破解了近代以来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难题

回顾中国近代史,如何改变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奋斗目标,中国人民为之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但是自鸦片战争之后,寄希望于从器物、制度或思想等单一层面进行改良的现代化探索,都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始就把实现现代化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领导中国人民在民族危难之际开启了现代化的征程。我们对发展道路的认识,经历了由“学习欧美”“以俄为师”“以苏为鉴”到“走自己的路”“中国式的现代化”,再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蜕变,对发展目标的定位由“社会主义工业化”“四个现代化”“两个文明一起抓”,拓展到“三个文明”“四位一体”,再上升为“五位一体”,使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框架在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中不断拓展、持续深化。

百年复兴路,奋斗铸辉煌。从“一穷二白”到“中国奇迹”惊艳世界,从“洋火洋钉”到“中国制造”风靡世界,中国式现代化之路气象万千、前景光明。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走进开埠文化陈列馆,在孙中山《建国方略》相关规划图前驻足凝视,感慨地说:“只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16]过去的70多年里,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里,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在横向上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协调发展,而且在纵向上综合平衡各方面的发展差距,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现代化道路结合起来,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经济总量上升至世界第二,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开始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军。这些发展成就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物质基础、理论指引、制度保证、精神力量和社会条件,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2. 破解思维定势: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新选择

回顾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自工业革命之后近300年时间里,西方国家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先行国家占据着早期红利和话语优势,乃至被奉为现代化的范本。一些后发的发展中国家为了实现现代化,寄希望于全盘复制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模式,但由于自身历史条件、基本国情、外部环境等客观条件限制而遭遇水土不服,甚至落入发展陷阱,未能成功实现现代化。同时,西方现代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无法弥补的缺陷,无法有效应对人类社会面临的挑战。与之形成鲜明对照,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从被卷入世界现代化浪潮到主动追赶再到跨越性赶超,仅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就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诸多领域完成了西方国家200多年才走完的现代化历程。不同于西方现代化资本积累的残酷性、霸权发展的侵略性、价值输出的排他性,中国式现代化没有照搬西方现代化模式,而是根据国情从价值立场、发展方式、制度安排、目标构建和评判标准等方面对现代化的内涵进行创新和重构,形成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国家与国家之间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新型道路,一条迈向共同富裕、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民民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了从“西方话语”到“中国经验”的话语转变。

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成功,打破了西方现代化定于一尊的神话,证明了现代化模式具有多样性,给广大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发展中国家树立了信心[1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18]中国式现代化既深刻揭示了现代化发展的世界共性,又深刻阐明了现代化的中国式特性,打破了西方中心主义对现代化理论和话语的垄断,拓展了人类对现代化的规律性认识,展现了现代化的全新方向和图景,为世界各国探索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全新选择,带动发展中国家探索带有自身文明特色、符合本国国情、不依附于西方文明、着眼于与世界共同进步的现代化道路,从而实现“群体性崛起”。

3. 焕发制度优势: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新样本

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世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经历了500余年的历史。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落入低潮。中国式现代化对如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搞活经济,实现“后发型”现代化,如何使发展中国家超越西方现代化模式、保持民族独立、自主实现现代化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实践探索[19],显示出巨大优越性和鲜明的比较优势,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传统到现代的成功转型,用事实证明了“历史终结论”的终结,“社会主义失败论”的失败。这为当代和未来面临相似复杂问题的国家构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中国样本”,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相信并趋向社会主义,提升了社会主义在世界各国发展模式选择上的吸引力。

中国共产党人在百余年的奋斗实践中,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相辅相成,凝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重视“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互补充,保证了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相互促进,激发了社会主义制度内生发展动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互结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视“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有机互动,推动多样性文化交流互鉴,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展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现实可能性,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与现代化现实需要的契合,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的自我完善,使各项制度之间形成了不断贯通的呼应、协同和衔接效应,有效推进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现代化,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重新焕发蓬勃生机,给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20]。

4. 彰显文明多样:创造了人类现代文明新形态

在马克思主义的语境中,文明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成果的总和”[21]。根据人类文明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文明必将替代资本主义文明。但是这种“替代”并不是此消彼长地即时发生,而是一个由浅到深、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过程,要经过漫长量的积累才能引发质的变化。马克思把共产主义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列宁把共产主义分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两个阶段。当前,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长期探索中形成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古老的中华文明、先进的社会主义文明、丰富的现代文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延续、更迭和创新,是社会主义文明形态的转型和升华,是对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超越,拓展出人类文明进步的广阔空间,彰显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新”是其文明性的关键。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一种新的价值理念和人文关怀,表明了人类文明的全新理念与发展方向。这突出体现在:其一,在价值选择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遵循“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科学预言与构想,致力于“为人民谋幸福”和“为人类求解放”。其二,在价值导向上,突破此前各种文明的桎梏,尤其是针对资本主义文明的对抗性,提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把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彰显崭新的文明观。其三,在发展方向上,追求制度秩序良性运转、精神文化极大丰富、生态环境和谐有序的人类生活文明和发展文明,实现从人类中心主义到涵盖人类在内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转变。

四、实践逻辑:“发扬历史主动精神,走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赶考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进程的认识越全面,对历史规律的把握越深刻,党的历史智慧越丰富,对前途的掌握就越主动。”[22]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更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和“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所指出的那样:“我们要继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乘势而上,砥砺前行,走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赶考之路。”[23]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才能把好时代脉搏,不断在实践中赋予中国式现代化新的时代内涵。

1. 保持历史自信:立足中国特色坚定前进方向

保持历史自信,就是保持谋划长远的战略定力、持续推进的清醒自觉和干在当下的积极作为。随着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我们党将现代化的内涵逐步扩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方面,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和优势越来越显著。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口规模巨大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是立足我国自身条件、吸收借鉴优秀文明成果、经过多年实践探索总结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与西方现代化有着本质区别。站在新的起点上,唯有立足中国特色、坚定前进方向、保持历史自信,时刻牢记初心使命,百折不挠去奋斗,才能实现由“跟跑”“并跑”向“领跑”的进步。

第一,坚持建设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口规模既是约束、挑战,更是支撑和优势。人口规模巨大可以转化为数量庞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超大市场规模和消费潜力、完整齐全且独立的工业生产体系等,但现代化进程中也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新增人口大幅下降、人口结构老龄化等问题。应在克服人口规模约束和发挥人口规模优势的基础上坚持高质量发展,实现人口规模与发展增速、发展后劲、发展均衡相互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动力。

第二,坚持建设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不能走西方贫富两极分化的老路,要以发展生产力为载体,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前,我国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依然存在,城乡区域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需继续推进。据统计,2022年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1.61,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2.45。因此,要全面统筹,针对城乡、区域性发展差异作出战略安排。一方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建设符合国情、整体推进的农业现代化;另一方面,注重各经济区域协调发展,发挥各自特长,加强互助联动,共享发展经验,补齐发展短板,带领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第三,坚持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基础的丰富与发展只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才能充分激发人民的创造力和建设激情,高扬的精神文明旗帜、向上的团结奋斗状态能够为一个民族注入生生不息的灵魂,为物质文明的腾飞插上精神的翅膀。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在建设物质文明,筑牢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物质基础的同时,要同样注重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的文化自信,以只争朝夕的精神面貌,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第四,坚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的发展实践已经表明,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并非非此即彼、互相对立的。相反,采取尊重自然环境的态度,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规律中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在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活环境需求的同时,可以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应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的系统治理观,在“双碳”和“智能化、数字化”叠加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逐步以新能源、新技术替代高污染、高能耗的传统产业,走出一条提高生产力与保护发展潜力相辅相成的绿色发展道路。

第五,坚持建设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从新中国成立伊始的积贫积弱,到如今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到“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推动与发展,中国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在新的历史节点上,中国在实现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将始终不渝地秉持和平外交政策和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主动承担大国责任,在维护世界秩序、化解区域矛盾、应对热点问题上作出中国贡献。

2. 增强历史主动:把握本质要求彰显制度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能不能富强,一个民族能不能振兴,最重要的就是看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能不能顺应时代潮流,掌握历史前进的主动权。”[24]掌握历史主动,意味着历史主体既要立足现实,又要着眼未来,勾画历史发展蓝图,并团结带领广大群众,把历史发展蓝图变为现实。与西方的现代化不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战略后发、时空受限、任务叠加的条件下,更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发挥党和政府的作用,在发展理念、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等方面主动作为,坚持理论创新,加强战略设计,注重点面结合,有条不紊地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进行的创新性论述,既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内在差异,也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目标追求与逻辑遵循的诠释。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在充分总结、吸取世界现代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现实国情不断探索取得的宝贵经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所在,也是世界现代化的宝贵财富。新时代以来,中国式现代化在主动担当和积极作为中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巨大胜利,我国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长期困扰中国的绝对贫困问题等,制度保证、物质基础、精神力量空前增强,党心军心民心振奋昂扬。但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同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深刻转化,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矛盾问题,将给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带来多重挑战。落实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科学规避风险、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的战略举措。

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刻诠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属性和根本规定,直接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性质、方向和命运。第二,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确立中国式现代化的立体目标,突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本身的系统性、多维性和全面性。第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促进人类社会朝着更加文明的目标迈进,为世界上那些既想通过现代化使自己发展起来、又不想失去独立性的国家提供现代化的中国方案,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第四,中国式现代化是在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中不断拓展、持续深化的,是在统筹协调中逐步前进的。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国式现代化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创新研究,推进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并进,坚定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信心决心,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 强化历史担当:坚守重大原则凝聚强大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推进到今天,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关键的是担当。”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在一个多世纪的风云变幻中,中国共产党以深沉的使命责任意识和强烈的历史担当精神创造了非凡伟业。在新征程上,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强化历史担当,就是肩负起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使命,为不断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铸就新的辉煌。强化历史担当,要求我们敏锐把握历史发展趋势,深刻洞悉表象背后的深层次规律,制定正确发展战略,作出科学决策,更好地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规定性和逻辑特征,更有效地发挥其引领时代、推动发展的积极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着眼中国式现代化所谋划的宏伟目标和战略任务,明确提出了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项重大原则。这“五个坚持”是对过去长期伟大实践的经验总结和规律把握,更是未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指南遵循,体现了坚定的历史自信和强烈的历史担当。五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从领导力量、前进方向、价值追求、动力支撑和精神状态等方面,深刻揭示了事关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五个重大理论和实践命题,既是“怎么看”的认识论,又是“怎么办”的方法论。

第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调的是领导核心问题。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应对众多经济、政治、社会挑战时展现出强大的领导能力。我们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在挑战面前科学研判、精准施策,“推动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在职能配置上更加科学合理、在体制机制上更加完备完善、在运行管理上更加高效”[25]。

第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强调的是前进方向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我们要始终不渝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中国场域和现实国情出发,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运用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冲击,保持战略定力,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第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的是价值准则问题。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实好党的二十大关于完善分配制度、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的重大举措,切实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第四,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强调的是发展动力问题。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篇章。我们必须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力,破解“卡脖子”和“软肋”问题;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双循环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第五,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强调的是方式手段问题。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必须坚决摒弃“躺平”“佛系”等不担当、不作为心态,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善于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以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的顽强斗志,继续深入开展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