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视角下的初中体育教学研究

2024-05-26法巧仙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立德初中生德育

法巧仙

(江苏省如东县掘港镇童店初级中学,江苏南通 226400)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受到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认为体育是无关紧要的学科,教学研究的力度不足,重视程度不高;另一方面,很多教师将体育教学定位为“强身健体”,认为体育教学就是让学生参与一些运动项目,达到增强体质、掌握运动技能的效果,忽视了体育教学的育人功能,从而阻碍了学生良好意志、品质以及精神的形成。而在立德树人的视角下,要求体育教学能够转变教育理念,升级教学模式,能够在体育课程基础知识讲授以及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通过多方面渗透德育内容,引领初中生形成健全人格、树立正确三观、养成良好习惯等。为此,需要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中做到以德育为先,将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发挥出体育教学的优势与特点,引领学生在体育训练中形成吃苦耐劳精神、团结协作品质、遵守规则意识等,建立完善而稳固的德育体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与性格,塑造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1 明确体育教学德育教育目标

在体育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教师提升自身的认知高度,从立德树人视角出发,重新定位教学目标,做到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强身健体、铸魂育人协同发展。具体如下:

第一,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能够认识到体育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主要学科之一,贯穿于从一年级到九年级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1]。相较于数学、语文等学科,体育学科的学习还能够让学生形成爱国主义精神以及体育道德精神等。因此,在制定体育教学目标时,教师需要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与性质,融合思想、情感、价值观等因素,切实承担体育课程教学的育人职责。

第二,强身健体、铸魂育人协同发展。在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在“强身健体”的基础上“铸魂育人”,通过体育锻炼的方式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让学生能够以更加健康的身体状态迎接学习、生活,同时还应注重思想道德教育的渗透,引领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也是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树立终身锻炼意识,对于体育锻炼形成浓厚的兴趣,并自觉地承担对家庭、社会以及国家应负的责任。此外,教师应遵循核心素养发展的要求,培养初中生形成责任意识以及正确价值观,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能够通过各项运动活动的组织,向学生传达社会期许以及思想观念,让初中生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增强自身身体素质的同时,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使得关键能力与必备品质达到共同发展。

2 抓住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切入点

在立德树人的视角下,教师需要挖掘体育教材中的德育元素,找到德育元素在体育教学中的切入点,并且能够以体育活动的组织为载体,渗透德育教育内容,引领学生获得各方面的素质发展。初中体育与健康教材中包含的德育元素主要有情感、意志品质、社会适应三大类,其中,情感可以分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主义、理想信念、自豪感、责任感等;意志品质可以分为顽强拼搏、持之以恒、吃苦耐劳等;社会适应能力主要表现为乐于助人、团结协作、遵纪守法、规则意识以及安全意识等。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训练内容,寻找恰当的德育教育切入点,具体如下:

第一,在乒乓球运动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一种抽象的观念,所表达的是道德境界,很多学生无法透彻理解以及具体地表达出爱国精神,若是教师通过理论讲述的方式,很难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2]。对此,教师可以将爱国教育渗透于乒乓球教学中,通过组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理解爱国的含义,树立爱国的思想。例如,教师在乒乓球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在视频中看到我国乒乓球外交的50 周年活动,讲述中国乒乓球的发展历史,让学生认识到乒乓球的发展推动了中国体育事业进步和成为“国球”的历史进程,并且多次在亚运会、奥运会上为国争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国人拼搏奋进,以此促使学生形成爱国意识,树立为国争光的远大理想,形成坚定的信念支撑。

第二,在篮球运动中渗透团结协作教育。团结协作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者通过参与集体活动,为了达成共同目标而努力所获得的一种情感体验以及合作能力。篮球是一项团体类项目,适合培养团结协作能力,教师可以以篮球的基本战术训练为切入点,融合德育教育内容,促进学生团结协作能力的发展,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只有团体内的所有成员都能够相互配合,才能创造出更大的力量,并且由此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让学生意识到团结的力量,作为集体中的一员,应做到集体利益为先,为了比赛的胜利贡献力量,积极地配合集体行动。

第三,在足球运动中渗透规则意识教育。正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不仅在体育赛场上会有规则的约束,日常的生活中也有道德的约束、法律法规的约束,其约束的目的在于维持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培养初中生形成规则意识,可以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自觉地尊重比赛规则,同时也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尊重道德规范以及法律法规,还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道德理解以及道德判断能力[3]。例如足球训练中,教师在训练之前,让学生优先了解足球比赛的规则,并且严格按照规则对学生的错误行为作出黄牌、红牌或记分惩罚,让学生意识到不尊重规则就会被罚下场,甚至还会影响整个队伍的比赛结果,促使学生自觉地遵守规则。

3 丰富并创新德育教育渗透方法

单一化的体育教学指导方法难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不利于德育教育效果的提升,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主动地创新体育德育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模式。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陶冶教育法。陶冶教育法的实施属于隐性教育的范畴,通常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感染方式达到教育的效果,如教师以身作则,发挥榜样作用,让学生在模仿教师言行举止的过程中,学习教师的道德品质、人格修养,并受到熏陶和感染,促使学生自觉地规范自身的德行。又如采取文化熏陶的方式。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每一个人的精神感染力是巨大的,可以起到塑造人心、人性的作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对此,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中给学生讲解中国体育史上发生的感人故事,也可以讲解优秀运动员的励志事迹,让学生从优秀运动员的身上学会坚持、沉稳、友爱。

第二,说服教育法。初中生在这个成长阶段有了一定的自我主见,并且思想比较固执,缺乏足够的是非对错判断能力,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采取说服教育法,纠正学生的思想道德偏颇。这里所说的说服教育法不同于以往的讲述大道理,而是选择学生容易接受的、乐于接受的方式,能够让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让说服教育变成一次思想的洗礼,促使学生主动地纠正自己的错误行为[4]。如在篮球课的教学中,教师反复强调尊重课堂纪律、注意安全,但是仍旧有个别的学生我行我素。对此,教师可以讲述学生因为课堂上不遵守纪律而受伤的案例,以真实案例促使学生获得启发,并且让学生意识到没有掌握关键技术动作以及在课堂上随意打闹等,都会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促使学生树立安全意识,遵守纪律。

第三,实际锻炼法。“立德树人”目标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不能只是停留在理论上,还需要在实践中证明,促使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升华道德情感,这就需要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给学生提供更多情感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与美好的品德零距离接触,促使学生在思考与效仿中提升思想道德品质。如为了培养初中生形成乐于助人的品质,教师可以组织双人合作跳绳的活动,此项任务的完成需要两人的相互配合,一人通过位置与方向的调节以及摇绳的快慢控制等方式,帮助另一名学生完成技术动作,让学生在跳绳运动中学会主动帮助他人,形成乐于助人的精神品质。

4 将德育评价纳入体育教学评价中

评价是初中体育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其核心环节包含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以及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但是目前德育教育内容极少会出现在教学评价的范围内,导致体育教师对于德育工作渗透的重视度不高,投入的精力不足。为了改变体育教师对德育教育的态度,学校可以将德育工作内容纳入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将德育渗透效果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促使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增加德育渗透的比重,提升德育教育的力度。

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将德育评价纳入学生的学业质量评价中,让初中生意识到体育学习不只有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还有自觉地约束行为、主动地发展自己。对此,教师应采用创新评价的方式,让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评价中无形地渗透,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诊断性评价。在体育教学之前了解学生的德育情况,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对学生前后的变化作出诊断及评价,提升教学指导的目的性以及教学评价的针对性。

第二,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项表现作出的评价,具有及时性的特点,即当教师发现学生存在积极行为或是错误行为时,应及时指出,比如学生在体育训练中主动地帮助了他人,教师应给予表扬,这种表扬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可以促进学生继续维持这种积极的行为表现。教师应完善形成性评价的内容,如体育态度是否积极、体育学习习惯是否良好、能否积极地参与体育训练、集体活动中是否表现出合作意识、能否勇敢地直面困难等[5]。

第三,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是指对学生的学习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积分制的方式,用最终得分评价学生的学业质量发展情况,让体育教学的评价变得更加细致、准确、全面,让德育教育融入评价体系,提升德育评价的规范性以及均衡化,以此发挥出评价的教学功能,从而促进学生道德素养全面发展。

5 结语

总之,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之下,初中体育教师应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以及品格塑造,积极地探寻德育教育内容与体育课程教学的融合路径,最大程度地发挥体育教学的育人功能,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为社会的发展以及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立德初中生德育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