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发展理念的兰州市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2024-05-26邱妍妍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兰州场馆文体

邱妍妍

(兰州工商学院体育教学部,甘肃兰州 730101)

1 兰州市文化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意义

兰州历史悠久,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深入研究兰州文化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对促进产业优化、产业转型、打造品牌赛事、提升城市形象以及促进区域体育产业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1 提高兰州社会经济发展的现代化进程

我国的产业全球化进程起步缓慢,各产业间竞争力相对薄弱。只有深挖地域优势资源,探究经济发展规律,不断完善新理念,提高文体旅产业融合与开发,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不断进行产业升级,由此产生的新兴复合产业才能更符合发展需要,由此提高兰州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竞争力。

1.2 为兰州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和新的创新点

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将兰州旅游、文化、体育产业的内涵进行协调与整合,抓住省会区位资源优势,进一步提高产业发展品质,挖掘兰州经济发展创新点,优化经济产业结构,必将加快兰州经济的持续高质量发展。

1.3 有利于兰州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

当前,我国旅游产业发展处于不平衡的初级阶段,一些地区的资源优势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与利用,各产业之间还未得到充分整合,出现了浪费现象[1]。想要创造地区最大经济产值,就要对文体旅三大产业进行资源的有效整合,优化产业结构,评估产业体系,打破壁垒而促进融合,产业之间建立明确的关联性,进一步对原有的产业结构进行升级与调整,从而激活文体旅产业内驱力的融合发展。

1.4 有利于完善健全市场化体系

随着全球经济竞争愈演愈烈,我国产业融合发展只有不断地进步,才能适应当下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2]。产业融合发展打破了传统且单一的产业模式,积极发挥融合优势,共同推动市场化体系转型,推进市场化体系成熟进程。

2 兰州文化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SWOT 分析

2.1 优势(Strength)

2.1.1 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优越

兰州市作为甘肃省省会城市,连通中国西北陆、空的综合交通枢纽,也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陆上战略支点。地理位置优越以及对外开放水平高的优势为兰州发展国际文化体育旅游产业奠定了基础。此外,兰州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也适合自行车、徒步、攀岩、登山、射击、漂流以及传统体育文化活动等体育旅游活动的开展。

2.1.2 旅游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当前,兰州高铁、航空、高速公路建设日趋完善,城区公路出行方便。市内先后建成一批交通路网项目,高标准完成黄河风情线景观亮化工程,全线贯通核心区20 公里步道,设立城区内旅游观光巴士和水上邮轮方便游客往来。

2.1.3 旅游资源丰富

兰州作为古“丝绸之路”重镇,市域内旅游资源丰富,有兴隆山、吐鲁沟等国家级森林公园;有五泉山、白塔山、榆中青城古镇、永登鲁土司衙门、什川千年古梨园等名胜古迹;有兰山公园、黄河母亲、中山铁桥、水车博览园、甘肃省博物馆等网红打卡景点;有兰州老街、榆中“老家·浪街”等特色小镇;有植物园菊花展、安宁桃花节、苦水玫瑰节等特色节庆文化。此外,兰州还以“瓜果名城”著称,使得避酷暑、品瓜果成为兰州夏秋季节的旅游特色。

2.2 劣势(Weakness)

2.2.1 城市设施配套建设程度偏低

兰州市相较于我国发达地区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社会发展整体水平不高,保护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地区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任务还很艰巨。此外,兰州市对城市体育文化旅游设施配套建设的投入也相对不足。

2.2.2 人才供给不足

体育旅游市场既需要有懂国际规则的裁判员、擅长顶级赛事经营管理运作的体育经纪人以及管理人员、专业设施设备维护和维修的技术人才、高水平的多语种服务人才,同时也需要有在体育产业的市场运作、商业推广、项目策划、产品开发等方面经验丰富的人才。目前兰州旅游人才市场需求较大,而供给有限,高精尖专业人才极为紧缺。

2.2.3 市场不够成熟

由于体育旅游起步较晚,体育消费的文化氛围还不足,人们还没有形成全面正确的体育旅游消费理念。此外,收入水平导致人们对于体育文化旅游的需求度还存在差异性,造成体育旅游消费能力不足。

2.3 机遇(Opportunity)

2.3.1 政策支持

兰州作为国家大力发展“一带一路”强国强省及品牌建设过程中的重要节点城市备受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省坚定不移地实施旅游强省战略,从整体发展布局来看,旅游产业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近年来,甘肃省内旅游接待人数和综合收入连年增长,稳居全国前列,兰州作为省会城市在政策支持方面优势尤为明显,产业融合发展的特色优势逐渐突显。

2.3.2 区位旅游知名度较高

世界权威旅游杂志《孤独星球》将甘肃列为“2017 亚洲最佳旅行目的地”榜首,《纽约时报》将甘肃列为“2018全球必去的52 个目的地”中的第17 位,也是我国唯一入选的省份[3]。由此可见,甘肃旅游知名度已经走进国际视野。兰州作为省会城市,“窗口”资源优越,旅游产业潜力强劲,被评为“2023 全国最佳旅游城市”“2023 夏季十大热门旅游城市”,这为地区产业融合与发展带来机遇。

2.3.3 体育赛事品牌拉动经济增长

在全民健身和建设体育强国的时代背景下,兰州立足山水城市特色,借助国家发展良好的政策,为全省产业发展树立新的标杆,充分利用黄河、山地、湿地等自然资源,深挖黄河文化及特色的地域传统项目,黄河漂流、羊皮筏子、徒步、登山等一批旅游拓展的健身娱乐项目备受民众欢迎。成功打造精品赛事、国际赛事,如本土赛事品牌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兰州国际山地自行车赛等赛事,促进了体育旅游消费,极大带动了与旅游业密切关联的吃(餐饮)、住(住宿)、行(交通)、联(通讯)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体育赛事拉动体育消费、带动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日渐凸显。

2.4 挑战(Threat)

2.4.1 区域竞争激烈

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兰州与省内其他城市相比虽有一定的政策、区位、文化特异性等资源优势,但产业发展水平还有提升空间;从地理位置来看,兰州与相邻的省会西安、银川、西宁等地都是西北内陆旅游城市,在气候、地质地貌等自然要素方面均存在相似性。相较于邻近省份,甘肃省在旅游产品、项目价格等方面的优势还不够明显。

2.4.2 信息产业发展基础薄弱

文化体育旅游产业融合突破了传统商业模式进行的技术革新,实现了线上线下的互动体验。相较于其他互联网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兰州的互联网人口基数不足,数字经济基础薄弱,如何借助现代信息科技的力量,实现地区产业发展的“换道超车”已然成为当下面临的挑战之一。

2.4.3 休闲方式选择的多样化

多元化的娱乐休闲方式更易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或将削弱人们分配在文化体育旅游活动上的时间,因而阻碍消费。另外,兰州市的文化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时间不长,成熟度不高。因此,如何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文化体育旅游中来是发展文体旅产业的一个挑战。

3 兰州市体育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

3.1 规制创新、管理协同,规范引导产业融合发展

一是优化宏观设计,规范引导产业融合发展。建立专家咨询机制,协同各部门力量,强化产业发展规划与城市战略发展协同,最大化释放产业融合效应。同时,市政府及旅游、体育等管理单位需协同起来,及时出台配套指导意见和规划,制定具体的扶持办法,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部门,规范引导产业融合发展。二是优化融合机制。树立产业融合发展理念,对产业融合在项目规划及政策法规等方面进行统筹,既要积极借助政府资金扶持,又要对前景较好的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同时汇集各方智力进行产品研发创新,不断提高产业融合发展的竞争力,营造产业融合发展的有利环境。三是优化营商服务。不断完善文体场地、交通出行和公共服务等设施建设的品质化,同时提升服务水平和行政效率,协调政商关系,优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营商环境。

3.2 注重资源耦合,营造产业融合绿色发展环境

一是依托体育赛事活动,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产业。依托区域经济实力及社会发展需求,兴建大型综合体育场馆和设施,借助体育赛事集群效应,拉动其他产业的共同发展,有效形成体育资源与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格局。同时,突出以体育竞赛表演为引领,积极构建各级单项或综合体育赛事、地方特色体育赛事活动为支撑的赛事品牌体系,促使文体旅在客源市场方面实现互补平衡。二是着力升级体育场馆设施的旅游功效。将场馆运营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可合理扩展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娱乐休闲等文化服务功能区域,也可增加体育主题的旅游文化演艺,不断凸显场馆设施的旅游价值。三是开发特色体育旅游产品。依托自然资源、地域风土人情、风俗节庆,开发吸引游客参与的多层次产品,增加体育赛事活动对游客的吸引力,促进文体旅在资源应用上深度融合。

3.3 注重资产开放,提高文体旅产业融合效率

一是优化场馆基础设施,加快实现场馆复合功能。使文体场馆逐渐向综合性服务场所转变,汇集体育赛事、运动健身、教育培训、文化演艺、商务会展、旅游休闲等功能用途,大力提升场馆体育公共服务水平,以满足大众不同层次的需求。二是创新政商合作运营模式,不断提升场馆融合效率。基于文体场馆的公益属性不变,采用政商合作的方式,借助现代信息科技手段,积极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的多学科、多维度的交叉结合,形成场馆市场经济化运营方式,提高文体场馆的利用效率和服务水平。三是统筹场馆设施利用效率。鼓励倡导有条件的学校、企事业单位的文体场馆错峰向社会开放,提高场馆设施综合利用效率。

3.4 市场共享,提高产业市场占比

一是突出重大活动整体协同。构建重大活动多方协同配合的运行机制,在大型节庆或赛事活动的策划时配备丰富新颖的活动展示,增加游客吸引力,延长游玩时长、刺激消费增长、提升城市形象,发挥重大活动最大化的综合效益。二是统筹重大活动策划。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深入市场调研,把握市场方向,深挖地域文化资源,加大城市文体旅品牌的统筹、策划、培养和宣传力度,提升品牌影响力、竞争力。三是统筹重大活动推广。强化策划营销创新,借助新媒体、自媒体等媒介,打造对外宣传和报道文体旅活动的公众平台。协同相关旅游职能部门,加强文体旅活动的境外宣传,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同时,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地区文体旅产业的交流与协作,不断提升市场消费水平和区域竞争力。

猜你喜欢

兰州场馆文体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我的兰州梦
兰州石化推进改革正当时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兰州琐记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场馆风采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