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标一变再变,青春期孩子为何总是三分钟热度?

2024-05-25龙悦

现代家长 2024年4期
关键词:比赛目标家长

龙悦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自我意识出现质的变化。如果说儿童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基本是服从成人意见的,那么青春期的孩子则完全不同。他们对自己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热衷于思考自己的优点、缺点、特点,显得十分“自恋”,总是希望得到他人的承认和尊重。一些孩子确信,要得到别人的承认和尊重,甚至喜爱,只能通过成功,而且还要是那种广为人知的超大成功,比如比赛第一名,一般的小成功没有用,因为不能一举扭转他人对他的印象。

鉴于此,一些青春期的孩子都会把目标定得很高。但因为目标太高,他投入努力不久,就会发现自己无法实现那个目标,于是感到挫败、沮丧,接着便找各种理由更换目标。如此循环,就给人留下了做事三分钟热度的印象。

孩子掉入三分钟热度循环的迹象

孩子是不是掉入了三分钟热度的循环,家长可以观察孩子平时的情况来判断。

比如孩子定下一个目标—下次考试要进年级前三。孩子这次考试年级第25名,进到年级前三真的没那么容易。这时,家长如果劝孩子不要好高骛远:“咱定个实际一些的目标,比如进入年级前十五名,行不行?”孩子往往会控诉家长:“你就是不相信我、不支持我!”家长如果用比较温和的语气劝他:“你的目标很棒,我们把它分解成几个小目标,比如下次考试,把语文、英语各提高5分,把数学、物理各提高3分,把历史、政治各提高4分,先从小目标做起,好不好?”孩子又会回家长:“小目标有什么意义?根本不会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我觉得我会成功,不用分解。”

孩子看不上小目标,而且小目标也无法给他学习的动力。家长心知肚明,孩子定的目标,他根本实现不了,但家长如果强迫孩子接受为他规划的小目标,他就会认为家长不相信他,进而跟家长对着干。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一般都会接受孩子定下的目标,鼓励孩子努力学习。

学了一段时间后,孩子觉得太辛苦,也感觉定下的目标确实难以实现,于是又开始找各种借口和理由,说那个目标没法实现不是他的原因,而是外在的原因,同时定下新的目标—学校举行绘画比赛,我学了这么多年画画,要得个一等奖。家长担心孩子太过冲动,出言相劝的结局跟上面的情况差不多,而且孩子还会用很多说法说服家长:“这次我绝对行,一定可以成功。”“我们班孙小美就报名了,她画的是什么呀,根本没有我画得好。”“我以前参加过绘画比赛,就得了一等奖。”……

实际上,孩子说他“绝对行”,可能他行的是水粉画,而这次的绘画比赛要求画水墨画;他说同学没他画得好,可能只是同学的素描没他画得好;他说以前得过奖,可能以前是一个小比赛,而这次是一个大比赛……他根本没有意识到,比赛的专业程度已经加强,难度也变得很大。

家长如果阻拦孩子,让孩子坚持之前的目标,孩子就會说家长不理解他,进而越发反抗家长。他根本不会记得,原来的目标也是他自己定的。

有时候,孩子会以要实现目标为借口,坚持问家长要某些资源。比如,孩子定下目标,50米跑要跑进多少秒内,非要买一款跑鞋。家长很清楚,孩子根本跑不到他定的目标里,但如果不给孩子买他想要的鞋子,他实现不了目标就会把责任归到鞋子上;如果给孩子买了,他实现不了目标仍然会把责任归到其他资源上,比如袜子、裤子等。

好高骛远、转换目标、索要资源,这都是孩子掉入三分钟热度循环的迹象,家长可观察自家孩子的情况,辩证分析。

如何帮孩子跳出三分钟热度的循环

第一,接受孩子的摇摆,不预设一定要怎样

在孩子设定新目标,或者想转换目标时,不用明确表示支持和反对,仅仅倾听,然后简单回应一下,问他打算怎么做。孩子当下没有被否定的感觉,就不会认为家长不信任他。

在孩子抱怨目前的目标有什么阻碍、自己如何痛苦、缺少什么资源时,简单回应他:“真这么痛苦,还是不要做好了。”切记回应时态度要认真,千万不要敷衍或者嘲讽。

家长可能会担心,让孩子不要做,他岂不是更会半途而废?

其实不会,青春期的孩子,家长越让他怎么做,他越不想怎么做。当他心里不想做时,家长如何鼓励他,他也听不进去,而且家长越希望他坚持,他就会越升高防卫机制,花费越多的力气来抵抗。相反,家长顺着他,表示他如果觉得痛苦,那就不要做了,是把责任还给他自己。当孩子放松对家长的抵制,就不会故意跟家长对着干。

第二,为孩子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孩子坚信,不管他怎么做,家长都会一直支持他

孩子一旦觉得目标无法实现,进入沮丧状态,可能会想把先前努力的痕迹通通抹掉。因为这些痕迹会提醒他,他与目标差距有多大。家长要做的,就是在孩子全盘否定这些努力之前,先肯定这些努力,保留这些痕迹。比如,前面孩子定下考入年级前三的目标,也努力了一段时间,中间周考的成绩,哪一科有了进步,家长就要记下来,在孩子沮丧时告诉他,他的付出是有回报的,肯定孩子的努力。

孩子得到肯定,也感受到家长真的重视他之前的目标,可能就不会那么沮丧,但也未必会继续之前的目标。这时,孩子如要停下来,家长可以告诉他:“没关系,想休息就休息,想先做别的事就先去做,等你有动力了,再回来做就好,我很期待。”家长这样说,也要真的这样做,接受孩子停下努力,或暂时去做别的事情。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这跟前面讲的三分钟热度有什么不同?”

其实,这真的跟前面不同。因为这次,孩子得到了家长的支持,而不是像之前一样,在家长的不信任和不支持下转换目标。这样,他不用在中断之前的目标后,为了证明新目标是对的而刻意丢下先前的一切,完全投入新的领域。

可能在隔了几天后,孩子发现新目标好像也没有那么容易实现(其实本来就不容易实现,但他为了争取新目标,往往会刻意降低对新目标难度的评估),便会想起之前被家长重视的目标,可能就会回到之前的目标,听从家长的建议,从小目标做起。

其实,要让孩子摆脱三分钟热度的循环,家长最应该做的,就是为孩子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孩子坚信,不管他怎么做,家长都会一直支持他。这样,他才不会为了证明自己而制定过高的目标,进而一换再换。

【编辑:潘金瑞】

猜你喜欢

比赛目标家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发芽比赛
选美比赛
比赛
家长请吃药Ⅱ
最疯狂的比赛
我们的目标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