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文本、话语: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叙事建构的三重场域

2024-05-24刘莹黄世平

关键词:思政课话语研究生

刘莹 黄世平

【摘要】教育叙事是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方法。将教育叙事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契合研究生需求特点的探索,也是符合研究生接受特点的尝试。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从场所、氛围和技术三个维度进行叙事情境的建构,创设师生互动的共情场域;从宏大叙事、微观生活和热度话题三个部分实现叙事文本的架构,营造师生互通的共享机制;从风格、表达和体系三个层面推动叙事话语的转换,达到师生互融的共鸣效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温润人心、教化育人的作用。

【关键词】情境;文本;话语;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叙事

【中图分类号】G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860(2024)02-0091-05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1]36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需要人才,人才是解决我国“卡脖子”难题的战略资源,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研究生是我国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和生力军。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研究生思政课)是助力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课程,在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方面发挥着价值引领、方法论指导、科学的思维训练以及正确的行为导向等独特优势[2]

当前,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与创新,但仍面临着因吸引力不够、参与性不足所导致的现实困境。教育叙事是破解研究生思政课教学难题的有益尝试:通过课程情境构建,打破研究生对思政课的传统认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在场感”;教育叙事以贴近研究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的课程内容,破解思政课教学中“供需失衡”问题,增强“参与感”;教育叙事通过思政课教师的讲述,以研究生熟悉的语言娓娓道来,讲深学理、讲透道理、讲活情理,不仅能避免重复,直击心灵,还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进而从整体上提升研究生思政课的实效性。

一、教育叙事融入研究生思政课的可能性

叙事作为一种传递人类基本经验的表达方式自古有之,柏拉图《理想国》和亚里士多德《诗学》中都有关于叙事的论述,并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发展成为“叙事学”这一专门的学科。20世纪90年代,加拿大学者康奈利(Michael Connelly)和克兰迪宁(Jean Clandinin)把叙事方法运用于教育学中,教育叙事逐渐在教育学界掀起一股热潮,并成为一种被广泛运用的研究方法。21世纪初,华东师范大学丁钢教授在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开始了教育叙事的本土化尝试,之后国内其他学者也展开了对教育叙事的研究,教育叙事被国内学界广泛接受和运用。

所谓教育叙事,是指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描述教育事件,将零星的、碎片化的、不系統的观念、想法等按照一定的序列串联成有故事逻辑线索的“血肉”。教育叙事是对意义和价值的揭示和阐发[3]。由此可见,故事是教育叙事的主要呈现方式,逻辑关联是教育叙事的重要线索,价值启示是教育叙事的目标。

与其他教育教学方法相比,教育叙事在拉近教育主体距离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能最大程度实现过程有趣性和效果可持续性之间的统一。一方面,教育叙事不是一味地说教,也不同于单纯地说理,而是借助一个个鲜活感人的故事,让教育对象有“身在其中”之感,在熟悉的场景中实现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识的转变,在故事的情境中实现从“有感”到“有悟”的转化,深刻领悟蕴含在故事中的道理;另一方面,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育叙事可以将“以情感人”和“以理服人”有机结合起来。道理只有直击心灵才能形成持续的育人功能,才能产生打动人、感染人的力量,才能让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毕生难忘。

当然,教育叙事也不是简单地讲故事,而是在“原生故事”基础上的延展,具有一定的目的和价值立场,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功能和立德树人目标相一致,也成为将教育叙事这一方法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领域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思想政治教育叙事既有教育叙事的一般性特征,更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殊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叙事是“具有明显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功能的叙事”[4],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教育内容进行叙述并阐释的过程”[5],强调的是教育主体传递、讲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整个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叙事注重发挥人的认知、心理、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化解思想政治教育“解题低效”的难题,助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通常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叙事包括文本叙事和图像叙事两种类型,两者有着不同的侧重点。思想政治教育文本叙事重在其表意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图像叙事是以图像为表达内容,更关注其可视化、形象化的表达。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要图文并茂[6],把文本叙事和图像叙事紧密结合起来。随着现代技术的更迭,作为数字媒介的元宇宙也将重构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地位[7],全新的数字空间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叙事,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叙事逐渐变为现实。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叙事是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的拓展和延伸,是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的新形态[8],更是在数字技术加持下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转向的现实所需。

学界对教育叙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的研究为本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但通过梳理不难发现,现阶段针对教育叙事的学术性、学理性研究还相对匮乏,较少有学者将教育叙事引入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中进行研究。基于此,本文结合研究生群体的需求特点和接受特点进行研究生思政课叙事的探索。

二、教育叙事融入研究生思政课的可行性

研究生已有多年接受思政课教学的经历,这容易让其对思政课的态度呈现两极分化,加之研究生对思政课的内容、方式都非常熟悉,较易产生倦怠感。将教育叙事融入研究生思政课是满足研究生需求、符合研究生接受特点的尝试,能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铸魂育人功能,提升研究生思政课实效性。

(一)契合研究生需求特点

坚持“破”与“立”的辩证统一。研究生思政课面临着改变课程“固有认知”和重塑课程体系的挑战,这是源自研究生对思政课的态度所呈现出的差异性。具体而言,如果研究生曾经体验过高质量的思政课教学,那么其对研究生阶段的思政课将是期待的,他们希望思政课能带来新的知识和新的感受;反之,如果在之前的思政课学习中研究生对思政课的体验感并不好,那么他们对这一阶段的思政课就谈不上期待,甚至可能存在“无所谓”“不过如此”的态度。因此,研究生思政课既要破除部分学生对思政课的认知“误区”,让其不排斥、愿意听,更要注重课程的深度和广度,让其有收获、喜欢听,这无疑是给研究生思政课提出更高的要求。从教学方法上看,这也需要研究生思政课教师不能采用宏大说教的教学方式,而应该将微观故事作为讲述起点,激发研究生对课程的兴趣,让他们对思政课在感知基础上形成记忆,再通过叙事型说理,将学理、道理、哲理渗透进课程内容中,潜移默化地改变他们对思政课的固有认知,进而认可思政课的讲授内容和授课方式,并最终对研究生思政课形成认同。

实现由“表”及“里”的有机融合。研究生思政课面临着课程的有趣性和说理性之间的平衡,这是源于研究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十分熟悉,只强调外在表现形式的思政课已经不能满足他们“有所获”的需求,研究生思政课如何实现与其他学段的思政课有区分、不重复,并且还能体现步步高、步步深的要求?这就要求研究生阶段的思政课必须是形神兼具、表里如一的。研究生思政课叙事是以故事为主要载体进行的教育,贴近研究生生活实际的故事既具备了吸引人的“外壳”,又能让其“内核”持续发挥育人效力,思政课教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进行课程教学,既能用最亲切的方式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是通过故事的讲述循循善诱,引导研究生思考、感悟,让其学有所思、学有所获的过程。

(二)符合研究生接受特点

思政课要入脑、入心,接受是十分关键的一步。接受是一种结果,但基于接受对象心理状态的不同,接受的效果将呈现非常明显的差异。在接纳基础上的接受,会形成情感上的共鸣,在认同基础上的接受,则会产生强大的育人效力,让其受益终生,研究生阶段的接受往往是“情理交融”的,是以情感人和以理服人的统一。

在接纳基础上的接受:以情感人。研究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较长,对思政课教学的模式、方式等了然于心。研究生思政课叙事通过课程内容的“共享”达到“共情”,变“被动灌输”为“主动学习”,将“要我听”转化为“我要听”,一旦课程的内容成为研究生的自我需要,那么就将产生强大的内驱力,促使研究生端正态度、投入精力、积极参与。当然,研究生思政课叙事不能为了叙事而叙事,而应该更多地关注叙事内容的真实性,增强研究生对课程和教师的信任感,进而在更大程度上接受课程。

以认同为目标的接受:以理服人。认同是在接受某一事物、观点或做法后内在的肯定状态,其外在表现为能坚定地按照内心想法去行为。研究生思政课要产生持久感染人的力量,只着眼于情绪和情感是远远不够的,讲清“理”才能产生让人信服的力量,对课程的认同才能真正实现。因此,研究生思政课叙事要强化因事言理,凸显说理的现实性。叙事要正当“时”,要善于抓住时机,及时回应学生的问题,以理启智;叙事要依托“事”,要善于抓生活中的热点,及时回应学生困惑,以理释惑;叙事要贴近现“实”,要“接地气”,将抽象的“大道理”转化为贴近生活的经验、知识,让说理成为让人信服的力量。

三、教育叙事融入研究生思政课的可操作性

教育叙事融入研究生思政课需要建构起一套由外而内的体系,通过课程情境的打造构建师生共情的场域,通过内容文本的打磨以贴近学生实际的课程内容实现师生共享的场域,再借助贴切的语言表达,增强师生互动,实现师生共鸣。

(一)情境:构建研究生思政课的共情场域

情境是情况和环境的结合,教学中的情境则更加具象化,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创设的环境与氛围,既包括物理意义上的环境也包括心理方面的氛围,既涵盖了有形的场所又包含了无形的空间。情境作为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外部因素,总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置身其中的人,教学情境重点关注课程开展的场所问题,集中解决的是“在哪里讲”的问题。好的教学情境往往能打动人、吸引人,悄无声息地传递思想、理念、观点,最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为研究生思政课实现同频共振奠定了情感基础。“同频”是实现“共振”的基础,同频的前提是“共在”,这就要求研究生思政课要营造出深切的在场感和强烈的氛围感,可以让研究生身在其中、乐享其中、意犹未尽。

首先,研究生思政课叙事情境的构建需借助有形的场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9]研究生思政課叙事情境的建构就是要充分利用各类有形的场所,将教室里的思政课与场馆里的思政课、田野上的思政课等结合起来,特别关注红色文化场馆育人功能的发挥。红色文化场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所形成的独特空间和地理标志,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社会记忆,是情感体验的重要场域,包括纪念馆、伟大历史人物故居、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等。研究生思政课教师可利用红色文化场所营造氛围,对个体或群体产生无形的吸引力,在过程中逐渐消解其对传统思政课的错误认知,从而在有形的空间中体验与历史对话的奇妙,触发并思考人与国家、社会之间的联系,进而能够将国家命运、社会责任与个人使命紧密结合,在新时代展现自我并为国家、社会贡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

其次,研究生思政课叙事情境的构建需要营造特有的氛围。研究生思政课氛围的形成依赖于参与课程而形成的共同体验,是师生“共同记忆”的体现。“共同记忆”是不同个体在体验过程中彼此交织并高度重合的过去事件,一旦这个“共同记忆”被唤醒,师生之间就存在了共同的心理交流场域,方便双方分享体验,通过彼此交流反思自己的经历,从“小我”之情上升到“大我”之责。研究生思政课教师要及时把国家政治盛事、经济社会大事、民生幸福要事等热点话题转化为具有“共同记忆”的教学情境,真正让思政课与时代同行、与现实同频、与实践共进、与学生思想共振。

最后,研究生思政课叙事情境的构建需要技术的加持。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思政课教育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研究生思政课借助立体、动态和声光电混合的图像叙事,既能给研究生带来感官上的冲击,吸引他们沉浸其中,又能让师生“共在”这一环境之中,产生对彼此的信任感。研究生思政课教师可以借助新媒体和环境,在研究生思政课叙事过程中,研究生可以得到情绪的感染和内心的浸染,从而营造出教学所需的氛围。

(二)文本:打造研究生思政课的共享空间

如果说教学情境打造的是研究生思政课的“外在形态”,那么文本的打磨则是从内在层面关注研究生思政课。教学文本,是指语言的表达形式,在研究生思政课中,文本主要涉及课程的内容,关注的焦点在于课程应该“讲什么”。独特、丰富、有深度的内容是吸引人的关键,更是研究生思政课以“内容为王”的集中体现。研究生思政课文本的选择关系到研究生对思政课的感受,关系到研究生思政课教师与研究生是否能同频共振,关系到研究生思政课是否能够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因此要重视文本,凸显文本的价值。

首先,研究生思政课叙事要讲“大”格局。研究生思政课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课程,关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兴旺。研究生思政课叙事文本的建构也必须要以教材为重要参考,结合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讲故事,讲清历史逻辑,讲明发展脉络,让研究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与此同时,研究生思政课叙事的文本还应引经据典,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故事,讲清理论逻辑,讲明发展规律,让研究生知其必然并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认识事物、解决问题。

其次,研究生思政课叙事要讲“小”故事。文本呈现的故事应是具象化的、生活化的,只有这样文本才能从宏大视域转向平凡镜头。传统的研究生思政课专注于宏大叙事,即追求人的崇高境界和人的终极价值,这种叙事极易让研究生感觉“高高在上”“遥不可及”,成为一种无法“扎根”的愿景存在,从而不愿接受宏大叙事中的观点。因此,宏大叙事内容应渗透到身边微观个体或群体中,从周围的平凡个体的人生体验中挖掘其精神内核,特别是应该深度挖掘研究生身边的例子,从导师及同辈群体中寻找可供利用的文本素材,这既能让研究生从平凡人物的经历中读懂“不平凡”,又能使研究生产生奋进动力,引领他们向榜样看齐。

最后,研究生思政课叙事要讲“热”话题。研究生思政课叙事要富有感染力和亲和力,研究生思政课教师在选择文本时不应局限于统编教材内容,要盘活各类精选教学资源[10],以研究生对所述故事的关注和接受能力为重要参考,因而选择的文本一定要在研究生的日常生活中找到某些相似物或相似点,这些相似物或相似点才能让研究生产生极大兴趣,进而通过层层设问激发研究生对所关注事物的探索欲望。同时,文本需要进行深度加工,既能针对研究生当前关注的热点问题答疑解惑,也能对所选择的文本进行故事性转化,将其变成好听的故事、愿意听的故事、能共情的故事,让研究生有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体验。

(三)话语:形塑研究生思政课的共鸣场域

话语是一种表达方式,教学话语集中关注教师“如何讲”这一核心问题。在研究生思政课叙事中,话语可以传递信息、传播思想、表达情感、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思政课课堂上话语表达的不同,研究生的感受和体验也会随之变化,有趣的话语能增强课程的吸引力,有情的话语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力的话语能震撼学生的心灵。研究生思政课叙事话语的选择就是要用日常话语,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增强亲和力,搭建起师生之间产生“共鸣”的平台;同时也要有意识地用到时代话语,做到与时俱进、喜闻乐见,增强生动性。

首先,研究生思政课叙事需形成“接地气”的话语风格。在研究生思政课中,思政课教师要善用研究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和研究生群体特有话语开展思政课教学,增强其对思政课的亲切感。“接地气”的话语更契合研究生教学情境,也能够使文本不再是“冷冰冰”“硬邦邦”的文字和图片,而是跃然眼前的习惯性表达和动态化呈现。在此状态之下,研究生对思政课内容的吸收效果明显增强。

其次,研究生思政课叙事需形成“听者思维”的话语表达。“听者思维”是指要以研究生的思维讲授思政课,推动教材话语向教学话语的转化,推进教师话语向学生话语的转变。与之相适应,“听者思维”要求讲述的逻辑与便于研究生理解的逻辑相一致:一方面,思政课教师需要通过换位思考,从“零起点”“非专业”的角度设计语言表达的方式,能在专业化话语与日常话语之间实现转化和互补;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也要引导研究生更好地理解思政课的话语体系,实现对课程内容的深度交流,话语表达逻辑的一致性和同向性为师生对话并实现同频共振提供基础。

最后,研究生思政课叙事需形成“有理有据”的话语体系。研究生思政课叙事更加趨向于生活化,但这并不意味着研究生思政课叙事只能是琐碎、细小的故事。“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11]研究生思政课应形成比较系统的、科学的话语体系,通过精准的语言阐释学理,利用精妙的语言讲明道理。大道至简,在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中,思政课教师要将政策话语和教材话语转化为日常话语,让研究生感受到学理和哲理也是通俗易懂的,思政课所传递的价值和道理都是质朴的,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不能只停留在日常话语中,而应该在日常话语中加入理论话语,使思政课叙事话语既是具象化的表达,也是抽象性的凝练,是学理、道理、哲理三者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2.

[2] 刘莹. 创新型人才培养背景下的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时代意蕴、现状分析与路径选择[J]. 思想教育研究, 2021(7): 117-121.

[3] 闻天阳. 教育叙事的空间转向: 实质意涵、出场逻辑与路径选择[J]. 当代教育科学, 2023(6): 23-29+36.

[4] 蒋雪莲. 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的基本功能及其策略优化[J]. 理论导刊, 2020(9): 118-122.

[5] 史宏波, 谭帅男.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叙事[J]. 教学与研究, 2022(4): 102-109.

[6] 温小平. 图像叙事与叙事图像: 思想政治教育图像的歷史与未来[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8(5): 106-111.

[7] 雷长稳, 王习胜. 元宇宙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的危与机[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3): 73-81.

[8] 曹银忠, 闫兴昌. 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叙事: 内涵、生成与优化进路[J]. 思想教育研究, 2023(10): 18-24.

[9] 张烁.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 人民日报, 2019-03-19(001).

[10] 霍登煌. 美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维审视[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5): 88-95.

[11]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 人民日报, 2022- 04-26(001).

Context, Text and Discourse: Three Fields of Narrative Construc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for Graduate Students

LIU Ying1,2,3, HUANG Shiping1

(1. School of Marxism,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611756, Sichuan, China;2. Sichua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Chengdu 610072, Sichuan, China; 3.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005, China)

Abstract: Educational narrative is an important method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for graduate students. The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al narrative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of graduate students is an exploration. It meets the needs of graduate students and is an attempt to conform to their acceptance characteristics. The teachers of graduat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should construct the narrative situation from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place, memory, and technology to create a common field of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The structure of the narrative text is realized in three parts: grand narrative, micro life, and hot topic, to build the sharing mechanism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teachers should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narrative discourse from the three levels of style, expression, and system to achieve the resonance effect of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se measures entirely play the rol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warming peoples hearts and educating people.

Keywords: Context, text, dis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for graduate students, educational narrative

猜你喜欢

思政课话语研究生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