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过程性评价,助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

2024-05-24付强,石祎,宋峥

教育 2024年9期
关键词:素养评价过程

2020 年 10 月,“改进结果性评价,强化过程性评价,探索增值性评价,健全综合性评价”要求的提出,为我们改革教育评价方式提供了遵循和指引。2022 年 4 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核心素养导向,为我们制定教育评价标准提供了方向和目标。

北京市崇文小学积极响应时代需求,潜心培育时代新人。在评价方式改革方面进行了长期探索,形成了阶段性的成果。各学科以新课标为依据,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关注过程性评价,设计了个性化、特色化、多元化的评价活动,从发展的角度去判断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及其过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关注过程性评价,让学生成长“可视化”

从数学学科的角度来看,小学数学过程性评价旨在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采用多元化评价标准和多样化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体验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在课程总目标和我校整体育人目标的双重引领下,数学学科实施了“1+2+X”过程性评价体系实践研究。其中“1”指教研组围绕学段知识点确定过程性评价主题,从多个维度选定评价内容;“2”指常规性作业评比和学科类知识竞赛的过程性评价;“X”指分学段主题实践活动评价。该评价体系旨在监测学生的知识学习、学科融合、思维训练和应用能力。

“1”的评价

崇文小学以新课改为主线,以课题为连接符号,将教师个体从不同维度组合成N个团队,围绕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征和知识体系确定过程性评价主题,并从理解、掌握、应用、实践等多个维度出发选定评价内容,从而形成学校总课题与微课题联动的科研模式,力争用科研理论指导科研实践,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有机结合,落实“教学评”一体化。

“2”的评价

首先是常规作业的评比(课本+形成性评价+作业本),以巩固课本知识为主,夯实基础;以拓展提升为辅,分出层次。同时还要对作业进行书写的评价,并不定期地将优秀作业进行全班、全年级展示,学生之间开展交流作业的活动,取长补短、激励全体学生锚定目标,向优秀看齐。其次是每个学期中进行的全校计算竞赛。这个活动有两方面的目标:一是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挑战自我、挖掘自我的机会与平台,充分调动学生学好数学的积极性;二是测评结束后,教师根据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并有针对性地对后续教学工作进行完善和改进。这样,既把好的、传统的评价方式保留了下来,又达到了通过评价研究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X”的评价

X 这个字母在数学里一般表示未知,但同时它也可以代表无限和多元。在“1+2”全校统一的评价活动外,各个年级根据自己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教材内容,分别开展了不同主题的评价活动。

以学习知识为主 如五年级综合实践课“掷一掷”,这是一节非常有意思且有意义的课,在亲历“实验”中,丰富学生对“概率问题”的直观体验。其中,如何组织小学生开展“数学实验”,怎样优化设计“实验”活动,处理好动手与动脑的协作,实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都需要教师做好充分的思考,最终才能使学生收获丰富有效的数学活动经验。

以应用知识为主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基本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也就是说只有听是不够的。因此,在学习了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和分类整理的知识以后,鼓励他们去生活中用身边最熟悉的物品去摆一摆,看谁能创作出有趣的组合图形,或者在家长协助下对家里的生活用品进行分类整理,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下积极探索,提高兴趣和关键能力,又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评价学生的机会。

以提升思维为主 与低段相比,中高段的教师在设计评价活动时,则更加侧重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从三年级开始会指导学生对于所学单元的知识用手抄报或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梳理。三年级是手抄报,四年级开始过渡到思维导图,这两者的区别在于思维导图是用写和画的方式来描述思维过程,具有极强的逻辑性。

以融合学科为主 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在讲座中曾说到,落实新课标有两条路径,一是学科内部的整合,二是学科之间的融合。五年级组的跨学科主题是“粽情端午”,我们在此次活动的三个阶段里划分出了六个主题,分别是寻粽、话粽、量粽、包粽、绘粽、忆粽。在这个庞大的主题活动中,会出现多个学科联动教学的情况,从而从多角度来丰富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最终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

从以上的多元化的评价中不难看出,我们力求从不同的维度来评价学生学会数学、学好数学的效果,同时注重融合多学科知识服务于生活,关注综合素养的培育。未来,崇文小学各学科组将继续锚定方向、协同推进,扎扎实实走好教育评价改革的每一步。

(文/付 强)

◎以研促教,以评促学,五育融合促发展

2022 年4 月,新课标出台,在聆听北京教科院的专家对新课标下单元教学设计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专题培训后,北京市崇文小学各学科组都确立了研究目标,并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虽然学科不同,但有相通的知识与技能,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积累、实践、融合,获得了跨学科实践性学习与收获。

道德与法治组教师开发出融合课程“致敬红领巾”微课教学,体现了课程体系的不断优化与整合,短短的几分钟将加入少先队的意义不断升级,将思政课程与入队课程有机结合,实现思政课程一体化横向、纵向相联系,构建起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教育框架。做到每一次活动都认真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吻合,与时俱进,深化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方式和育人模式。

艺术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培养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等的重要课程,具有审美性、情感性、实践性、创造性、人文性等特点。核心素养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四方面。实行先综合后分项,分段设计课程,聚焦艺术核心素养,围绕欣赏、表现、创造和联系四类艺术实践活动,以任务驱动的方式遴选和组织课程内容。重视艺术学习的过程性、基础性考核与评价;尊重学生艺术学习的选择性,以学定考,根据学生的选择进行专项考核,体现教、学、评一致性。

在音乐课上,教师尝试采用翻转课堂、情境教学、跨学科实践等方式来进行音乐教学,通过情境融入音乐,体会音乐之中的旋律美、音色美、意境美,以此来提升音乐审美的育人价值,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感悟能力及音乐的审美及鉴赏水平,切实促进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的提升。

在美术课上,教学任务要贴合学生的真实需求,结合预定教育目标与教材资源,采用多样化的融合教学对策,从多重角度、多个方面进行渗透教育引导。“环保教育”与“创意美术手工”融合教学,学生能够在创作与观察的过程中感受快乐,同时不断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教师为学生举办“环保创意手工经验交流大会”,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环保手工作品。同时也可以欣赏到他人的作品,学生在交流中可以互相探讨作品被赋予的环保意义,实现美术与环保融合教育成果的升华。

信息科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信息处理软件的使用、了解和操作,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基本知识,以及能够独立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收集、研究和加工。课程内容主要围绕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六条逻辑主线展开,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教师借助任务驱动开展教学活动,在任务分布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对已知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衔接,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在信息科技课堂中的参与,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我校将流动科技馆与常规科学课相融合,采取“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的多样化学习方式。此外,还以科技展板为实验讲解科学知识,并尝试以展板内容为引子开展项目式学习,以此激发学生思考、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动手制作。同时,根据新课标的指引,结合科学课的知识内容与流动科技馆展板可视与互动的特点,寻找新的融合点,形成极具特色的跨学科课程。

以劳健体、以劳育美、以劳增智、以劳树德,将思政教育融入体育课堂教学过程,创设情境,让学生融入其中,体验、感悟、学习,在形式多样、生活多元的情境中,强化了学生的动作技能,降低了学生的练习难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并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课标的落地是对教师终身学习能力的挑战,要求教师树立课程的整合、融合、跨界意识。要把精准的课程核心素养落实到位,教师唯有主动升级自己的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自觉提升自身核心素养,锤炼自己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才能扛起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任与使命,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文/石 祎)

◎核心素养引领下的过程性评价探索

过程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策略、学习态度、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进行动态、及时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强调的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能力和特长的培养和发展,是一种更加细致、全面和个性化的评价方式。如何基于语文学科的特点,聚焦过程性评价,助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我们通过深入研究过程性评价的方法,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创设了多种有趣的评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年级聚焦“识字和写字”“积累和表达”方面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科学确定评价的起点,设计了观察记录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表现,并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记录,这些记录可以作为评价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依据。在实践过程中,主要对学生的课堂常规、学习习惯进行观察记录,并反馈到学生的日常评价表中。在教师的评价激励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都有了提高,他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体验学习的兴趣,真正感受自己在学习中的收获与成长。

新课标中关于过程性评价的原则是:第一学段的评价要特别重视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在二年级班级中开展了“循环小日记”的活动,以拓宽学生的写话题材。学生轮流写小日记,完成后,由小组其他人轮流翻阅、批改、评价。教师每周收集一次,然后根据每个学生所写的内容、表达等方面进行星级评定。最终,累积星星数量最多的小组成为每周的优胜组。这样的评价方式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拓宽了学生写话题材,提高了学生的写话能力。

过程性评价需要拓宽其评价范围,并倡导跨学科的融合。三年级的教师以“精读、博览、创新”为突破点,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鼓励学生和走出课堂和校园,深入社会实践,进行社会调查研究,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或进行实践操作。这样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信,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拓宽了教师过程性评价的范围。

针对评价内容的问题,四年级的教师进行了“优化作业设计,畅游诗歌海洋”的作业设计研究。教师安排学生朗读诗歌、创作和分享诗歌,并及时点评。同时,教师设计了综合性学习成果的评价方式,实施了主体参与的多元化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教师重视学生的积累创作形成过程,并实施了多种评价方式。对于涉及实践活动的部分,教师引导学生使用评价表来形成评价结果,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进行学习和反思。

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在兴趣、能力和学习基础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五年级教师以“展览会”的形式展示习作成果,习作强调分享,通过分享,不仅能促进学生个体表达能力的成长,还能让他人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形成表达上的共鸣。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语言像蚌壳中的珍珠一样,一点点磨出了光芒,并切实感受到说明性文章的价值所在。

过程性评价还应发挥多元评价主体的积极作用。多元评价主体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反馈。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唯一的评价主体,而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以及家长的评价则常常被忽视。而多元评价主体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六年级十分重视对学生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而对预习习惯的培养需要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学生自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学生互评则可以让学生从他人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学习,而家长的参与可以起到监督辅助的作用,这样的多元评价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过程性评价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带动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能带动教师教学理念的改革,更能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它能让教师的视野看得更远、看得更宽、看得更广,这才是最真实的评价、最合理的评价、最高效的评价,更是减负提质大背景下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评价。

(文/宋 峥)

◎建构评价机制 助力质量提升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的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2020 年10 月13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对教育评价深化改革、科学转型,具有鲜明深刻、意蕴丰富的引领指导作用。为破除目前小学教育评价领域存在的“唯分数”现象,实现真正以评价促进基础教育的整体改革,我校制定了符合本校特点的课程评价机制,在育人全过程发挥评价的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促进育人质量的稳步提升。

评价课程方案

首先是关于课程的准入,主要通过评价课程方案决定课程是否可以实施。课程方案是课程实施前的整体设计与规划,只有科学有效地设计课程方案,才能保障学校课程的顺利实施。

因此,崇文小学组织校外专家、校内教学主管副校长和学科主任、各学科组长和年级组长、学科骨干教师等召开研讨会,专门对课程方案的设置进行讨论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以确保课程方案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行性,也明确了课程实施方案的评价维度包括背景、目标、计划,评价方法主要是文本分析。

评价教学过程

课程实施的过程也是评价教学的过程,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既是对教师的评价也是对学生的评价。课程评价的主体是多元化的,“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互动性过程,教师是课程开发的参与者和课程的实施者,学生是课程的实施对象,是最直接的参与者和感受者。

因此,课程的评价主体必须既包括教师也包括学生。教学过程的评价维度包括教师教的过程和学生学的过程,教师教的过程包括教前、教中、教后三个阶段,学生学的过程包括学前、学中、学后三个阶段。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课堂观察、问卷调查、访谈、个案研究、文本分析等。

评价实施效果

崇文小学的低年级学业成果评价方式——“乐考”,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游园形式开展,摒弃以往的纸笔测试。每一次“乐考”的情境设置都努力与国家时势、教育主旨相契合,为学生创设一个优美、欢乐、宽松的情境,学生在综合实践的场域下,学有所思、学有所用、学有所得。

“乐考”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从简单的知识记忆到现实的知识应用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与人交往合作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学业成果展示活动,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切实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长知识见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增强综合素质。

“乐考”采用的是即时评价,突出的是过程管理,学生享受的是快乐,培养的是良好习惯。通过分项、分类考试,减轻了学生的考试压力,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把学科知识和能力考查融入具体的情境中,学科评价与生活情境相结合,使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让评价过程生动有趣。

我们还邀请家长参与其中,从场地布置到引导孩子寻找板块,甚至参与到具体某个板块的测试,让家长近距离接触、了解孩子,看到孩子在群体中的真实表现,让家长对孩子有客观的认识。通过“乐考”这一新形式的评价方式,使家长和孩子共同感受评价形式改变所带来的快乐体验。

关于课程的实施效果、问题改进等重要工作,还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满意度”。学校通过编制问卷对教师和学生关于课程设置的满意度展开调查,了解师生对学校课程设置的态度,明确学校今后改进和发展的方向。

崇文小学重视多方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式,对于课程的准入、课程实施的过程和课程实施过后的效果与改进等方面,都有比较完善的评价机制。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多方需求的变化,我们的评价制度、评价方式、评价标准等都需要同步完善和更新。评价是手段不是目的,一切评价的开展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服务家长、服务教师、服务学校、服务社会,未来,我们要继续用好教育评价这个“指挥棒”,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文/吴宗聪)

◎聚焦英语核心素养,树立“教—学—评”整体育人观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英语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英语学科以此为目标,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育人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结合对新课标的学习,笔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低年级依托学业展示活动,评价学生实际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英语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通用语言,也是科技领域的重要语言之一。英语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世界,更是我们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必备工具。我校二年级学业展示活动以“夏日穿越中轴线,博闻强识兴盎然”为主题,将中轴的人文古迹、传奇过往、学业考查融为一体,带领学生感悟中轴线背后灿烂的传统文化与伟大的民族精神。展示活动分为三部分,学生们手持闯关卡,打卡“先农坛”“太庙”“景山公园”,在中西方文化融合碰撞中提升民族自豪感。首先,同学们打卡“先农坛”,作为小小讲解员帮助游客解答问题并交流,将中华民族重农历史进行传播,本部分重在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下对功能句型的理解和运用。接着,同学们带领“游客”打卡“太庙”,感悟深厚的文化积淀,本部分重在检测课文词汇等基础知识。最后,打卡“景山公园”,体验古老文明的韵味,将课本内容与公园场景结合,让学生用笔记录下能看到的美景与能做的乐事,本部分活动重在检测学生单词辨析及单词书写的能力。

在本次学业展示中,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复习、巩固本学期基本知识与技能,在交流中检测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语言运用能力,以评促学,以评促教,收获知识,收获成长。

中年级依托多样作业设计,培养学生乐于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

以京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五单元为例,单元主题为“生活中的四季”。我在设计评价活动时,共分为预习、基础、拓展和实践四类作业,并且注重分层教学,包括必做与选做,融合听、说、读、写、画等方式,帮助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在作业中都能学有所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促进自我评价,自我提升。

预习性作业可以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学习单上的内容(基础类作业)起到检测与评价的作用,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课后也可作为学生巩固知识的有力手段。陶行知指出,“生活即教育”。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知识才是最终的目的,所以拓展性作业注重将学习内容联系实际,让学生关注季节天气,并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安排活动、选择服装。实践性作业贯穿了整个单元的学习,结合美术、科学学科,学生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四季、对自然的热爱,把学生的学习从课本引向更广阔的世界。

我发现学生的作品都充满童趣,并且包括了不少课堂上未涉及的内容。在课堂的交流过程中,学生能表达真情实感,也许语言还有待提高,但学生表达的欲望是非常强烈的。在单元整体学习的过程中,配合着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学生提高了合作能力,增强了创新精神和自信心,提高了自我评价能力。

高年级开展英语学习活动,通过多元交流式评价树立正确价值观

以京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为例,本课主题为正确做事。本课情境如下:主人公Maomao(毛毛)和Yangyang(杨杨)用电脑完成作业,Maomao的电脑坏了,他向Yangyang 借,Yangyang 表示自己完成后可以借给他。等Yangyang完成后,Maomao看天色已晚,想借Yangyang的作业抄一下,Yangyang 拒绝并表示Maomao 应该自己完成,Maomao 也意识到自己做得不对并道歉。在本课中,笔者通过英语学习活动观和多元式交流评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学生在学习理解类内容中感知学科育人点,在应用实践类活动中体验学科育人点,并在迁移创新类活动中内化学科育人点。学生深刻理解了本课育人点,知道正确做事的重要性。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评价故事内容,有的学生表示想拥有Yangyang这样的好朋友,有的学生则表示自己也会在生活中帮助他人。由此可以看出,本课的育人点基本达成。

“教—学—评”整体育人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文化理解和思维品质的形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文/赵 涵)

猜你喜欢

素养评价过程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