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逆旅,远道有所思
2024-05-23邹恒羽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选的《昭明文选》,由众多无名而散佚的汉代五言古诗中精选19首而成。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赞其为“五言冠冕”,钟嵘《诗品》称其“惊心动魄”“一字千金”。这19首诗反映了东汉末年社会的动乱、战争的频仍、国势的衰微、文人游宦天涯……体现了世态炎凉和士之不遇的悲慨,抒发了当时人的生命意识,写出了对生命的深沉思考。《古诗十九首》中人的觉醒、诗的觉醒,是建安时期“人的自觉”“文的自觉”的前奏,是“文的自觉”的启始阶段。
荡涤放情志
《古诗十九首》中的生命意识
草
“草”是最能表现光阴流转、季节更替下自然风物周期性变化的意象。《古诗十九首》中,既有象征生机的青草(《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也有即将枯萎的秋草(《冉冉孤生竹》“将随秋草萎”),诗人的生命意识流露在时间流逝中。
石
“石”的特点是坚固、长久。诗人在《回车驾言迈》“人生非金石”、《驱车上东门》“寿无金石固”中,借石之长存对比生命的柔韧、多元,进而对生命的本质与意义进行探索、感悟。
风
《古诗十九首》中的“风”往往隐喻了个体生命的境遇,本该和煦温暖却摇动百草的春风(《回车驾言迈》“东风摇百草”)、盘旋地面的旋风(《东城高且长》“回风动地起”),营造了萧瑟凄凉的意境,映照出诗人对自身境遇的彷徨与沉思。
人生寄一世
《古诗十九首》中的乱世人生
《古诗十九首》并非出自一人之手,但这些诗篇植根于东汉末年动荡的历史土壤,因而具有共同的忧患意识。东汉末年,政治混乱,时局扰攘,家园残破,士人理想幻灭,步入人生逆旅,他们对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最后归宿等进行反思,或明朗或深邃,或热烈或沉沦,或浪漫或颓靡,谱写出乱世下五光十色的生命观。
快意江湖者:“先据要路津”
今日良宴会(节选)
人生寄①一世,奄忽②若飙尘③。
何不策④高足⑤,先据要路津⑥?
无为守穷贱,轲⑦长苦辛。
①寄:寄居,指生命短促,如同寄居世间。②奄忽:倏忽,忽然。③飙尘:狂风里被卷起来的尘土。④策:鞭策。⑤高足:良马。⑥要路津:重要的道路和渡口。比喻显要的职位。⑦轲():通“坎坷”,困顿不得志。
人生体悟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是处于动乱时代里人生共同的悲哀;“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是封建社会寒门小族之士的共同愿望。诗人感慨于人生的短暂与空虚,乃至图谋富贵功名。正如明朝文学家陆时雍所说:“‘何不’‘无为’正是欲而不得。”明明知道是不能实现的愿望,但另一方面又无法遏抑自己那种牢骚郁结的心情,于是他所迸发出来的不平之鸣,自然“感愤自嘲,不嫌过直”(张玉穀《古诗十九首赏析》)了。
及时行乐者:“为乐当及时”
生年不满百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①?
愚者爱惜费②,但为后世嗤。
仙人王子乔③,难可与等期④。
①来兹:来年。②费:钱财。③王子乔:即周灵王之子姬晋,相传他乘白鹤升天成仙,这里泛指所有的仙人。④期:本义为约会、约定,这里引申为等待。
人生体悟
乱世的人生,朝不保夕,即使老寿,也不满百年,正不必“怀千岁忧”,对未来许多问题作长远的考虑;而爱惜身外的钱财,那就更是可怜可笑了。清朝文学家方东树评这首诗的起四句“奇情奇想,笔势峥嵘飞动”(《昭昧詹言》)。而诗歌最后用轻松的笔调,突然一转,点明神仙只是传说,不是一般人所能企慕的,进一步说明了世人所能掌握的只是“不满百”的“生年”,与起句相呼应,而及时行乐,就更不容有所顾虑和等待了。
沉沦失意者:“荣名以为宝”
回车驾言迈(节选)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①?
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①寿考:长寿。考,通“老”。
人生体悟
“荣名”自来都被解作身后之名。对荣禄和声名的向往,是一般失意之士最现实的心情,特别当他们意识到盛年已过,衰老和死亡的不可避免,这种向往就更加迫切。诗人想起“奄忽随物化”的死后空虚,归结到“荣名以为宝”的生前现实,词意的转折,更可以看出感慨之深。
(观点来源:商务印书馆《古诗十九首初探》 作者:马茂元)
交游宴会·人生剧场
请和班上同学以《古诗十九首》中表达生命观的名句为例,排演主题为“多姿人生”的剧目。由三位同学分别扮演一位古代名人,帮助他们从经典诗词歌赋中选择恰当的名句,展现古人的生命观。
(夜幕降临,宴会开幕,宾朋满座,烛光摇曳。觥筹交错间,三位古代名人开口。)
古人甲 (慷慨激昂)“ ”生于这方天地,就要积极进取,以才学报效国家,岂能碌碌平生?(举杯一口饮尽)
古人乙 (潇洒自如)“ ”人生苦短,不要一直绷紧神经,应该放慢脚步,发现身边的美好,保持乐观的心态。(轻晃酒杯,随意四望)
古人丙 (摇了摇头)“ ”在我看来,应该培养高尚的节操,做一个纯洁清白的人,流芳百世。(握紧拳头,目光坚定)
参考答案(请倒置查看):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