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文言文文本
2024-05-2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材料一:
圬者王承福传
◎ [唐]韩 愈
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镘衣食,余三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之当焉。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有余,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又曰:粟,稼而生者也,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皿焉。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亦其宜也;吾特择其易为无愧者取焉。
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又吾所谓劳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也。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为也。
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贤者也!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畜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虽然,其贤于世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
(节选自《昌黎先生集》)
材料二:
孟子谓宋句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节选自《孟子·尽心上》)
5.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若布 A 与帛 B 必蚕绩 C 而后成者也 D 其他 E 所以养生之 F 具 G 皆待人力 H 而后完也
6.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约,指简约,与《送东阳马生序》中“不敢稍逾约”的“约”词义不同。
B.直,指价值,文中指工钱,与成语“心直口快”中的“直”词义不同。
C.利,意为“使……得利”,与“外连衡而斗诸侯”中的“斗”用法相同。
D.达,与前文“穷”相对,指读书人智慧明达,因而为人处世不背离道德。
7.下列对材料中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承福认为社会各阶层有不同的分工,大家各负其责,各尽所能,他赞成劳力者被人驱使、劳心者治人的观点。
B.在王承福看来,功劳大的人,能拿来供养自己的物品就多,而他只是一名圬者,能力不足,成家只会劳力又操心。
C.对于王承福的做法,韩愈由疑惑到思考再到肯定,最终认为他是一位深受杨朱之道影响的损己而利天下的贤者。
D.孟子认为, 无论世人是否理解自己,都要保持自得无欲的心态,崇尚道德、喜爱仁义,得志之时要施惠于百姓。
8.请把材料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
(2)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畜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
9.请结合两则材料,概括圬者王承福是如何“独善其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