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隐喻
2024-05-23傅菲
推荐理由:时间像一只离弦的箭,匆匆而过,但总会留下痕迹。建议阅读用时:10分钟 完成用时:
悦读品鉴
人们总是希望捕捉到时间流动的影子,以此证明过往芳华岁月的存在。从南宋至今,八百余年间,新叶村绿锈满布的南塘、悠长交错的巷弄、醇厚芳香的五加皮酒……这些穿越岁月尘埃、饱经时间洗礼的遗迹与风物,无声见证着生命的流转,是时间最好的隐喻。在叙述时,作者并非枯燥生硬地描写所见所闻,而是融入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动的想象,如写南塘,便不只写南塘的景物,更遐想出人影交替、星辰流转的画面,这就让“时间的隐喻”意味愈发悠长。
怀玉山脉勒住了缰绳,东奔的烈马停了下来。群山如一锅沸水,暂时不再潽射,水花凝结成了低矮的山冈。龙门山像一把圈椅,新叶村(位于浙江建德)偃卧其中。
在新叶村,我有长久的恍惚:夏日蒸腾般的晕眩、古老巷弄幽深的迷失、池塘倒映出来的幻觉、旧年屋舍散发的阴凉、溪流时断时续的亘古之声、灼日下荷花盛开的夺目光晕……午间酣睡在走廊里的老人,晒在竹圆匾里焦红的辣椒,失去水色又略微卷曲的君子竹叶,剥落了石片的碾盘,千年的水井浮起今晚的淡淡月色—群山在望,苍鹭在茂密的灌木林栖落,指甲花映在门前的空院。
新叶古村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叶氏先祖叶坤从寿昌湖岑畈(今AXi/YaDxzmOdDSF2jfwCdQ==浙江寿昌境内)入赘娘舅夏氏家,繁衍至今,已三十kWE+EJKsYUvrahc1Wr+SsA==余代。同游的朋友们在村口看文昌阁、重乐书院,我却在路边货摊看桃胶,摆货摊的是一个老妪。桃胶晒在竹匾上,透亮的晶红,色泽如蜜饯。
桃树茂密之处,即村舍。村舍依半扇形围拢成村落,村落中央有池塘,塘叫南塘,像一块长满了绿锈的铜镜。石砌的塘堤爬上了苔藓。塘口有一片葱油的蔬菜地。水生万物,千年不息。翘起的瓦檐、粉白斑驳的砖墙、窄小的房门、高大的池杉、闲散的人影,它们一并收入南塘,像是沉落水底,又像是浮出波面。南塘成了近似谜语的象征物,宋朝理学家金仁山在规划叶村时, 以“山起西北,水聚东南”的格局,开挖了南塘。塘一般用于聚水灌溉,洗衣洗菜。可一座八百年的池塘,更像一座时间的钟塔。它会照见什么呢?年年日日,人在池塘的水影里更替,池边的人最终随星辰落入塘里,钟声也会虚化,消失在风里。池塘边站久了,眼球里浮现各色人物,说不清楚他们是谁。他们从不可知之处, 来到南塘边,握手相逢,拥抱告别。从村里消失的人,又会回到这里。
人工通浚的两条溪流,注入南塘,溪流即是村界,叶氏居于溪内,巷弄沿小溪而建,石板道逼仄幽深。一个人在巷弄走,跫然,每一个脚步声, 都是孤独的,仿佛在说: 过客, 过客。我也是一个人走,脚步轻缓。灰白的房墙有粉屑剥落,露出黑色的老青砖。每一堵墙,斜斜看上去,像被洇湿而后晒干了的纸画,画是写意的山水画,疏淡,空蒙,留白有余。画中不见人影,也不见村舍和田园,只有点点的山影树影,和晚秋的肃穆。巷弄九曲,让我觉得巷弄如干涸的河床,人如无水之舟。交错的巷弄,似乎是一个迷宫,站在巷口往里望,墙垣劈立,低缓的石板台阶形成的斜坡面,与悠长狭窄的深巷,构成了乡人回忆中不可遗忘的角落。
在巷弄的尽头,有酒家,屋檐下的纸灯笼,暂时把灯光暗藏在灯芯里。酒是五加皮酒,自家酿的,封在土陶酒缸里,封酒缸口的红布绷得紧紧的,使我深信:这不是酒缸,而是一面鼓。嘣嘣嘣,鼓声雷动,可惜我们听不到—鼓声寂灭在天井的雨滴里(曾经的,将来的)。一株种在石臼里的吊兰,叶厚肥阔,始终不开花。叶村家家户户自酿五加皮酒,而酒家只有一处。悠闲的人,寂寞的人,劳顿的人,焦心的人,坐在木桌旁,喝一碗,一切烟消云散,了悟:人间终究是人间,活着就是做人间的人,说人间的话,干人间的事。
叶村多老祠堂、老祖屋、老戏台、老巷弄。它们是叶氏血脉的见证,也是时间顺流而下携带的内含物。让我流连的,是双美堂。这是一栋老民居,有前房、倒房、前花园、后花园,属于徽派建筑。前花园有百年罗汉松和青石水池,天井四根柱子分别是柏树、梓木、桐木、椿木,寓意百子同春,墙上有鹿鹤壁画,后花园有鱼池和吊桥。可以想见,这是一个有情调的大户之家。老民居亮堂洁净,并无人居住。客厅的搁几和茶桌还在,曾经的主人去了哪儿?
晌午,烈日白炽。几个小孩坐在巷弄石阶上,舔舐棒冰。棒冰的水渍淌在他们的手掌上,淌在他们的衣服上。棒冰在溶解。枣树上,枣子压翻了树枝。麻红色的枣子,引来乌鸫啄食,南塘宛如一块砚台,静默地搁置在叶村这件方桌上。龙门山逶迤,山冈毗连山冈。在群山的起伏里,我四顾茫然。我望望叶村,对时间充满了无比的敬畏。时间是最大的洪流,以摧枯拉朽之力,毁灭一切,淹没一切。在新叶村,我看到了时间遗存下来的踪迹。这些踪迹,是人间不会消散的体温。
(来源:《文学报》2018年10月18日15版,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