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正创新:乡村振兴中的绵阳市地方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

2024-05-23

文化学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绵阳戏曲文化

邓 韵

绵阳地方戏曲作为一种地方传统文化,体现了地方的民风民俗,承载了地方的历史文化,也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为国家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指明了方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指出:“……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支持农村地区优秀戏曲曲艺等传承发展。”[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平台载体……加强农耕文化传承保护,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2]由此可见,绵阳地方戏曲对当地的乡村振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充分挖掘绵阳地方戏曲的文化价值和时代内涵,更好地实现这些地方戏曲的当代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一、绵阳地方戏曲的历史追溯

绵阳市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地带,其地方戏曲历史悠久、形态各异,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根据其表演形式和形成基础,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安州被单戏

安县被单戏主要流行于四川省绵阳安州区的乡镇一带,是一种融手掌木偶、杖头木偶于一体的木偶演艺术。根据笔者收集到的以下资料,可以大致了解被单戏的发展兴衰。

据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四川的木偶表演,最早可上溯到唐代的“傀儡”表演。《太平广记·华阳李尉 》载:“唐天宝后,有张某为剑南节度使……遣蜀之众工绝巧者,极其妙思,作一铺木人,音声关戾在内,丝竹皆备,令百姓士庶,态观三日。”[3]宋人孙光宪的《北梦琐言》卷三记载:“唐崔侍中安潜镇西川三年,频于宅使堂前弄傀儡子,军人百姓穿宅观看,一无禁止。”[4]明朝嘉靖年间,出现了“手掌木偶”,并逐渐在我国广泛流传。据文献记载,当时的落第秀才梁炳麟在街头说书隔帘表古,用手掌操作木偶。清乾嘉庆时期,融合杖头木偶与手掌木偶为一体的被单戏在安州地区广泛流传。在清代诗人李调元的《弄普百咏》中就形象地记录了安州被单戏的风貌:“击鼓其镗曲未终,街头人去忽匆匆。世间多少无穷事,尽在肩头一担中。”[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历史原因,安州被单戏的演出逐渐减少,直到20世纪80年代绵竹被单戏艺人邬家喜,收安县雎水的皮正权为传人,安州地区的被单戏才恢复了演出。

(二)梓潼马鸣阳戏

马鸣阳戏流传于四川省绵阳梓潼县马鸣镇高桥、红寨村一带,是四川傩戏的一种。关于马鸣阳戏的具体起源时间,由于文献资料的缺乏,还有待考证。但笔者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整理,发现清代已有对马鸣阳戏的明确记载。

据黄道德、于一主编的《梓潼阳戏》一书中的研究表明:“道光年间到1949年……在梓潼县境内就有20多个阳戏班,仅马鸣乡就有豆家、邓家、刘家等以家族为传承体系的阳戏班。”[6]据藏于马鸣阳戏艺人何远木家中的马鸣阳戏手抄本《戏门启白坛前仪》明确记载:“清代羽士刘另邑于道光十二年(1832)季月抄录,由此可以推断,马鸣阳戏在清代已经开始演出了。”[7]据于一在《四川省梓潼县马鸣乡红寨村一带的梓潼阳戏》一书中考证:“阳戏艺人刘映福的家谱记载……红寨村四队的刘姓人家原系湖广省麻池、孝感人氏……其始祖刘芳盈、刘芳诚二人于明代崇祯十七年入四川。”

由此可见,马鸣阳戏在清代中叶以后就进入了其繁荣时期,这一现象一直持续到清末民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主张破除迷信、解放思想,马鸣阳戏几乎没有了公开演出。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由于它具有传统文化精华,加上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这种戏曲又重新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三)北川许家湾十二花灯戏

羌族花灯戏,主要流行于四川省西北地区的北川、茂县、汶川等羌族聚集地,这种民间小戏集叙事、抒情、音乐、舞蹈于一体,反映着当地人的生活,跟羌族的原始信仰有千丝万缕的联系[8]。其中许家湾十二花灯戏流行于绵阳北川羌族自治县许家湾一带,因其演出时使用十二盏花灯而得名。

这种羌族花灯戏在表演时均由男性演员表演,用汉语演唱,不用羌语,故而区别于汶川、茂县羌族地区的花灯戏,自成一派。早期的花灯戏与当地的庆坛祭祀联系在一起,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汉族花灯戏的影响,故而形成了现在的十二花灯戏。关于许家湾十二花灯戏的历史源流,目前还有待考证,在学者高佳《北川许家湾十二花灯戏初探》中提到了“当地的口传,许家湾十二花灯起源羌族的红化万年”[9]。如今的许家湾十二花灯戏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已纳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名录,开启新的篇章。

二、绵阳地方戏曲传承与发展现状

(一)传承技艺中的后继乏人

根据笔者的调查,目前绵阳地方戏曲的传承人大多年龄偏大,同时年轻人很少有人愿意长期坚持学习,从而导致这些地方戏曲在传承人培育方面陷入后继乏人的境地。正如被单戏传承人冉明户讲“他现在年龄大了,有很多时间,愿意无条件地收徒弟,但是年轻人又不愿意来,因为回报率不高”。因此,笔者认为造成这些地方戏剧传承技艺的后继乏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时代变迁下年轻人谋生手段多元化,近年来,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产生了一批“新农人”,他们可以选择网络、自媒体、直播带货等多元化的谋生手段。因此,当下的年轻人不再愿意依靠这些传统技艺来谋生。

二是学习地方戏曲的时间与回报周期太长且回报率过低,据许家湾十二花灯戏的老艺人讲述“我们这个花灯戏的传习是以口头传授,学习者要学习唱腔、表演、角色等,至少要花三四年才能出台”。因此,想成为这些传统文化的表演者需要长时间的系统训练,且短时间得不到回报,这样年轻人就更加不愿意学习地方戏剧。

(二)民俗变迁下的听众锐减

近年来,随着乡间民俗活动的变迁,这些地方戏曲面临着以下的困境。

一是红白喜事的需求紧缩,过去地方戏曲与民间的红白喜事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当下,民间红白喜事中的地方戏曲演出基本被现代化的演出形式取代,仅仅只有少量的红白喜事主家还会邀请剧班演出。

二是民俗活动的逐渐消隐,绵阳地方戏曲的演出与地方民俗活动有关,如民间的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大型节庆,农历二月初二的“文昌会”、农历六月二十三的“川主会”等小型节庆,以及当地的庙会活动。这些民间节庆活动,为其演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当下只有在春节、端午节、清明节等大型节庆时,政府为了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才会举办这些地方戏曲的演出。

(三)缺乏时代感的剧目创新

绵阳地方戏曲的剧目多以传统剧目为主,且种类丰富、类型多样。这些剧目主要取材于农耕文化时期劳动人民的劳动生活、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以及其他剧种的移植剧目等,蕴含了农耕文化中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起着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的重要作用,如被单戏剧目《逆子三争》《杨香打虎》,梓潼马鸣阳戏剧目《出土地》《出春牛》,许家湾十二灯戏剧目《闹元宵》《三跑亲》等。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传统剧目的内容已远离了现实生活,难以吸引当代观众对这些戏曲产生共鸣。从而形成了这些地方戏曲的剧目创新缺乏时代感、创新力度不足,难以体现时代价值。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绵阳地方戏曲的传承与发展路径

(一)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依托地方高校,建立地方戏曲研究院

地方高校承担着推动区域文化教育发展的重要责任,也为地方戏曲的传承与发展搭建专业平台。笔者认为,地方高校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措施来促进绵阳地方戏曲的传承与发展。

一是整合资源。深入挖掘、整理绵阳地方戏曲的相关资源,促进绵阳地方戏曲的传承和保护,助推绵阳地方戏曲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二是人才培养。定期开展绵阳地方戏曲传承人驻校工作坊,与相关的承人从地方戏剧的唱腔、锣鼓、表演等方面共同培养地方戏剧人才。

三是学术交流。定期组织绵阳地方戏曲的活动、比赛展演等,从而促进绵阳地方戏曲的传播,提高社会的认可度和影响力。

(二)构建新型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推动绵阳地方戏曲的当代发展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乡村传统公共文化空间功能逐渐弱化、走向衰落。但乡村传统的民俗戏曲文化仍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可以借助建立新型的文化大礼堂、文化广场等乡村文化活动的公共平台,构建绵阳地方戏曲的民俗文化活动空间。从而为当地村民和地方政府在传统的节日庆典和民间节庆活动中进行绵阳地方戏曲的展演提供公共文化空间,进一步培育乡风文明。

(三)构建新型乡村演出空间,促进绵阳地方戏曲与乡村文旅融合

在传统的乡村民俗文化中,绵阳地方戏曲的演出主要伴随着民间的红白喜事、大小节庆、庙会这些民俗节庆活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民俗的变迁,其演出空间也在缩减。因此,可与当地的文化、农业、旅游相结合,鼓励当地乡村自办文化节、农民艺术节、农民剧团演出、“村晚”等活动,建立户外剧场、乡村文化馆、农业观光园等,为绵阳地方戏曲的演出提供乡村演出空间。借助新型乡村演出空间的构建,为绵阳地方戏曲提供展演、交流的平台,从而架起连接乡村与城市、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桥梁,从而助推乡村振兴。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传播载体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信息的传播进入了全媒体时代。绵阳地方戏曲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适应新的媒体环境。因此,需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扩展绵阳地方戏曲的传播途径,创新绵阳地方戏曲的传播载体,提高地方戏曲文化的影响力。笔者认为,可利用抖音、微信、微博、互联网等载体传播绵阳地方戏曲,让观众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足不出户就能感受绵阳地方戏曲的魅力,从而促进绵阳地方戏曲的传播,助力乡村振兴。目前在抖音短视频APP中,已有部分非遗产传承人注册账号,对推广绵阳地方戏曲的推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如用户“马蓉”,主要播放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梓潼马鸣阳戏的短视频,已获赞18.5万次,获得约6000位粉丝关注等。

(五)紧跟时代步伐,加强戏曲创新

在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绵阳市各级文化部门、高校应紧跟时代步伐,结合地方人文历史,创作具有时代感的新剧目,从而推动绵阳地方戏曲传承与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相结合。如“两弹一星”精神与绵阳地方戏曲相结合,创作反映“两弹一星”精神的当代剧目,从而赓续红色基因血脉,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二是与时代主题相结合,创作出反映时代、与时俱进、贴近老百姓生活的剧目。如结合乡村振兴中提倡的文明和谐乡风家风、美丽乡村、精准扶贫等故事题材创编剧目。

三是加强与地方高校的联动,这些高校可与地方戏曲的剧团合作,创编时代的文艺作品。如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以梓潼阳戏为素材,创作了民族管乐合奏《文昌傩戏——闹花灯》,该作品获得了四川艺术基金的资助,也是绵阳地区唯一的一部地方戏曲当代转化作品。

四、结语

综上,绵阳地方戏曲历史悠久,是乡村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我国城镇化、现代化的加速发展,这些地方戏剧的文化空间、生存环境发生了改变。绵阳地方戏曲面临着传承技艺后继乏人、演出空间紧缩、剧目创新不足等问题。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给绵阳方戏剧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如何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促进绵阳地方戏曲的当代转化与创新,从而突破这些地方戏剧的发展瓶颈期,是当下这些地方戏剧在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在乡村振兴的战略下,构建绵阳地方戏曲的当代发展与传承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从而助力乡村的文化振兴和乡村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绵阳戏曲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四川绵阳卷
四川绵阳卷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谁远谁近?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戏曲的发生学述见
记忆深处的绵阳(绵阳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