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视域中的对外文化传播
2024-05-23张蓓
张 蓓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大国,正在逐步实现国力的提升和国际影响的扩大。在现如今的国际关系中,文化软实力是中国外交战略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国家树立良好形象、增强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基于此,如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不仅是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同样也是人民群众讨论的热门话题。如果从国家总体经济建设工作的角度看,文化对外传播是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加强文化传播,不仅能塑造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还能不断提高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渗透力、亲和力和吸引力,更好地展现中国文化魅力。
一、对外文化传播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Soft Power,即“软实力”,是美国哈佛大学全球战略问题研究专家约瑟夫奈首先提出的概念,他始终强调软实力是一种以吸引为主要手段而达到目的的能力,软实力不同于威逼、利诱,能在无形之中吸引他人关注并达成自身目的。于国家而言这种“软实力”来源于文化、政治价值、外交政策等。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有多种表现形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社会文明程度、人民素养、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等。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国家与国家之间既是相互依赖、合作共赢的关系,同时,也存在不同形式的竞争,这样的国家关系让国际环境愈发复杂。在此背景下,中国想要维持大国地位,并基于良性竞争不断发展自身实力,就一定要致力于提高国家整体实力。首先,提高对资源的掌握度,同时大力发展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的研发和创新能力,实现客观意义上硬实力的提升,对外呈现强大的综合国力;其次,加大对软实力的建设力度,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作为一个重要切入点,以激活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前提,布置一系列战略任务。
各类型文化之间存在差异,生活在不同文化模式中的认识主体有着实际活动范围的局限以及个人视野的限制。基于此,想要进一步强化“他者”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中国就必须充分利用多样的传播媒介,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塑造自己独具魅力的形象。对外传播作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一步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
在对外文化传播的前提下,我国的文化特色、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被有效地传递,国际社会对我国的了解和认同明显提高。与此同时,我国还能接触更多其他国家的文化,在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前提下增进国际社会的互动与交流[1]。
(二)进一步增强国际话语权
一个国家的文化被广泛认知与接受时,该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也会相应提升,而对外文化的传播能帮助国家在国际社会中树立独特形象,用独有魅力和较强的软实力站在国际舞台上发声。
(三)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我国的影视、出版、艺术等多个领域都能获得进一步发展,随着国际文化市场的开拓,这些产业能获得更多的商业机会,在更大的发展空间内实现自我提升,同时也能为国家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四)增强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当中国的文化在国际上塑造出积极、正面的“品牌”形象时,民众会产生满足感和成就感,他们会感觉到自己被尊重或认可,从而自然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于无形之中提升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国家之间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能够推动国家实现进一步发展。
二、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视域下对外文化传播的创新
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使得对外文化传播的问题得到广泛关注,在此过程中,中国对外文化传播正在积极展开且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即便如此,“文化逆差”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文化输出的内容还不够丰富。之所以造成上述问题,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在文化传播方面依然存在创新意识薄弱的问题。
中国的对外文化传播,首先,必须进一步明确自身的价值,以传播为核心承担起增强国家软实力的责任,为帮助中国完成塑造良好国际形象的目标而不断努力,进一步加强中华文化自身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其次,在文化软实力建设视域下,对外文化的创新可以通过内容创新、形式创新、策略创新、目标创新和人才创新五个方面展开,为达成创新目标,就必须深度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并将这些要素充分融于现代的社会实践、社会生活之中。最后,还可以在国际关系中展现中华文化之美、弘扬优秀的道德思想,向世界传递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愿景,也让更多人看到中华文化的丰富程度、精妙程度,最终吸引更多的中国人参与文化对外传播的事业,使更多的外国人对中国的文化产生兴趣并认同中华文化的价值。
三、当代国际格局中的对外文化传播战略
目前,对外文化传播的价值已经逐渐获得人们的认可,并且中华文化在一些国家广受欢迎。但是即便如此,依旧存在文化传播的局限性,如传播的形式和内容过于单一化,因此,当代国际格局中的对外文化传播的下一步发展应围绕如何开辟新道路,提高对外文化传播的效率,并从以下四个层面展开重点的改革与创新:
(一)丰富文化传播内容,增强中国文化亲和力
对外文化传播必须重视对内容的选择,以往我国对外文化传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内容方面类型少、数量少。基于此,有学者认为,对外传播的内容必须对中华文化不同时期的文化进行充分对比,并兼顾经济发达和经济落后的地区的文化,重视思想、哲学层面的文化输出[2]。
首先,要对中华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度挖掘,并扩大挖掘的范围,包含历史、艺术、文学、哲学、政治、饮食等多个方面,对文化内涵的深入研究,能看到更多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魅力,进而最大限度地丰富对外文化传播的内容。例如:
1.传统节日宣传
借助举办庆典、开放式集体活动等形式展开对外传播,吸引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民众参与,让所有人在亲身感受中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意义。
2.地域文化宣传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文化特色各有不同,在进行对外文化宣传时,可以把握住文化特色进行展示,如苏杭的秀美、川渝的麻辣、陕西的古朴厚重等,突出各地特色。
3.本国特色艺术宣传
推广经典的艺术形式,如京剧、书法、国画、文学等;举办海外演出、海外艺术展览;开展多语种古典名著翻译等,使更多的人看到中国文化艺术、感受艺术的价值。
4.体育文化交流
体育是全球共同关注的领域,加强体育文化的交流可以促进国际友谊与合作。如2022年北京举办的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023年杭州举办的第19届亚运会等,伴随这些国际赛事,中国可以开展民间体育交流,把握好时机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维护各国人民的友谊。
(二)输出输入巧妙结合,扩大文化的影响范围
1.“走出去”
第一步,突出“走出去”的重要性,所谓“走出去”是指国家持鼓励、支持的态度,致力于打造将文化产品、服务长效出口的机制,开辟出一条能实现自我发展的道路。国家应针对带有民族艺术特色的文化产品,制定鼓励对外文化贸易和服务出口的政策,如电影、电视剧、动画片、图书出版、网络游戏、民族音乐、民族舞蹈等多元化文化产品的服务与出口,从而成功把握当前阶段国际网络营销的形势[3]。与此同时,国家也应鼓励文化企业打通国际市场,在国外尝试兴办文化实体、成立文化产品营销网点,如孔子学院的建立,就是“走出去”的最好表现,利用这一方式促成中外文化的深度交流;文学作品的翻译与传播也是重中之重,目前,已经有很多经典文学作品被翻译为多国语言在海外出版,近年来更多蕴含中华文化独特底蕴的新作在海外也得到了大力宣传,吸引了更多的读者。基于“走出去”思想的系列政策安排,能加大中国对外文化传播工作力度。
2.“请进来”
“请进来”也是一种对外文化传播的形式,近年来到华旅游和学习者的数量不断增多,从而可以看出“请进来”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基于此,未来国家基于文化软实力的对外文化传播应落实如下“请进来”方法:第一,主动为来华的外国媒体展示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让这部分人亲身感受与体会中国文化的精妙之处,并在后期受中国文化熏陶进一步了解中国、热爱中国。第二,对于来华的国际友人,可以主动邀请他们扮演对外介绍与叙述中国文化的角色,用口口相传的形式进行对外文化传播。
(三)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发挥企业传播主体作用
此外,还需突出强调“企业”在国家对外文化传播中的主体性作用,鼓励企业使用市场手段对文化传播进行进一步优化,及时对政策进行优化、创新。因此,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进一步明确企业定位,企业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目标,提高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的积极性,只有明确“我是谁?”和“我要做什么?”问题的答案,企业才能利用好自身的经济实力、市场优势,投身于对外文化传播的工作之中[4]。其次,加大在对外文化传播中对品牌建设的力度,我国的企业也可以打造具有特色的品牌形象和文化内涵,吸引更多国际消费者的关注,通过合理化的宣传营销与推广,借助企业文化、品牌文化,成功将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最后,主动尝试跨界合作,国家主导企业与传统文化机构的跨界合作,从而形成一个多元化的传播主体。企业可以与文化机构、艺术团体等开展合作,形成传播力量,开发个性化的文化产品与服务。
(四)新兴媒体手段应用,提升对外传播效果
最后,在对外传播的手段上,也要进行创新。当前阶段,不同文化理念和价值理念的交互现象频繁,这很大程度上依托于传播者先进的传播手段和传播能力,我国也需要向这一方向努力,从而提升文化的对外传播效果。
首先,充分利用现阶段的社交新媒体平台,国内的微博、微信、抖音平台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通过在这些平台上发布内容,可以保证中国文化传播范围的扩大。与此同时,这些媒体软件都拥有“互动”的功能,目标受众在“看”的同时,也能自己去创作与传播,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不断加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其次,利用好现下流行的短视频和直播平台,利用好Tik Tok信息传播速度快、受众广泛的特点,注册传播不同类型文化的账号,用“长+短+直”的新颖模式,吸引更多国际受众的关注,同时,也保证中国文化用最直观、生动的方式传递[5]。
最后,重视数字化的创新。所谓数字化创新,是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利用好数字化技术,丰富中国文化的传播形式,为国际受众提供沉浸式的文化体验。如故宫博物院开发数字化项目,“‘纹’以载道——故宫腾讯沉浸式数字体验展”成功使用数字技术将故宫文物展览进行远距离的“搬运”,综合三维可视化、人工智能、全景声、VR、AR等数字技术,为观众呈现5.3米的裸眼3D数字文化,观众还可与龙纹、回纹传统纹样实时互动;还有2021年河南卫视春晚节目《唐宫夜宴》就利用了三维虚拟现实技术制作了14个舞蹈节目,并用5G网络实时传输到现场的巨型舞台,将盛唐时期的繁荣昌盛景象进行完美再现。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文化软实力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来源之一,目前探索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方法已经是我国的重要文化建设任务之一。国家应在明确对外文化传播重要意义的前提下,从丰富内容、改变传播核心思想、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创新对外传播形式等方面出发,出台系列政策,对外展示中国特有的文化魅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认知、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