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路径研究

2024-05-23陈芸香陈建清蔡卓阮淑媛

公关世界 2024年5期
关键词: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校企合作

陈芸香 陈建清 蔡卓 阮淑媛

摘要:“工匠精神”对于中国实体经济在新时代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通过分析当前校企合作模式在“工匠精神”层面的价值缺失,进一步指出“工匠精神”在校企合作中缺位的深层次原因,进而从若干个维度为“工匠精神”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人才的培养指明了实践的路径。

关键词:校企合作;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

引言

校企合作旨在促进教育资源与产业资源的有机结合[1],是职业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方式。加强校企合作,职业院校学生的技能发展才能紧跟产业发展的需要。为此,在校企合作的高职教育模式下,锻造学生的“工匠精神”,在学校和企业的合力中共同推进学生“工匠精神”的有效形成,助力国家产业发展,培育大国工匠,乃是新时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一、校企合作是新时期高职人才培养的应有模式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产品技术的迭代更新层出不穷。高职院校的发展若无法紧跟产业发展的前沿动态,关起门来搞职业教育,必然会被社会所淘汰。职业教育不能闭门造车,这就为校企合作的模式打开了广阔的空间。职业教育不断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才是校企合作模式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意义所在。

(一)新时期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特点

随着国家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政府对办好职业教育的重视也越发明显。职业教育也正在从“大有可为”到“大有作为”转变。故而,就新时期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特点或特征来看,它正在从学校、企业和学生为主体向学校、企业、学生和政府等多元主体参与的校企合作模式转变。

在地方政府有关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高职学校和地方企业的校企合作有了更加宏观的风向把握。地方政府除了提供财政支持外,还能够积极推动行业组织为校企合作提供适宜的行业标准和专业指导。同时,地方政府还可以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时向高职院校反馈专业设置增减的建议,淘汰不合时宜的专业,增設社会需求量较大的专业,并适时调整校企合作所配套的企业。

进入“十四五”以来,在校企合作多元主体参与条件下,新时期的校企合作正在实现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实践技能提升和社会实际需求的无缝对接。校企合作因此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得学生毕业即可就业,无需经过毕业后长达半年左右的单位岗前培训。因此,当前校企合作的高职教育培养模式能够较好地满足实体经济的人才需求。

(二)校企合作指引高职院校培养符合产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

校企合作成为职业教育有效培育优秀人才的重要路径[2]。高职院校要培养符合产业发展动态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细化到每个微观领域的产业动态,离不开校企合作模式的有力支撑。由于产业发展瞬息万变,课堂教材和教法往往难以在很短时间内跟进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仅从学校本身的专业课理论教学出发,教学中易于出现过时的乃至淘汰的教材和教法。教学中沿用多年一成不变的教材和课件,必将导致在校学生在学习中纸上谈兵、学无所成,最后只拿得一纸毕业文凭,没有掌握真正符合产业发展的理论和技能。

校企合作因此是高职院校正确培养技能人才的必经之路。高职人才培养必须紧盯产业发展的最前沿动态,这就需要校企合作模式的深入发展。当前,校企合作的合作模式正在不断完善和加强。以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目前,在莆田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支持下,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与多个企业签订校企合作项目,实训车间遍布校园的每个系部,企业派员进驻校园车间,开展教学实训等工作。这种校企合作模式为高职院校培养符合产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

二、学生“工匠精神”的缺失是校企合作的突出短板

然而,就目前校企合作的实际情况看,仍然存在一些显而易见的合作短板,导致学生培养的质量受到一定的限制。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的质量与国家层面对职业人才的要求仍然不甚相符,这就需要校企合作在质的提升上继续走深走实。目前,一个突出的短板,就是校企合作重视基本技能的掌握,却很少引导学生在“脚踏实地、刻苦钻研、求真务实”的职业道德和精神品质上下功夫,这尤其体现在不少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缺失上。

(一)“工匠精神”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进入新时代的十多年来,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不断摆脱粗放型的传统发展模式。传统发展模式更多关注的是经济总量的取胜,而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关注明显不足,这种模式已然不符合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换言之,中国经济发展,特别是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要想长期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有足够的科技含金量,以适应当前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同时更好地适应有限的生态环境资源状况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令人欣慰的是,中国经济经过过去十年左右的转型发展,不管是在国家层面还是企业层面,都已经意识到“工匠精神”的弘扬对于做大做强“中国制造”的重要意义。正是基于此,进入新时代后的中国,出现了一批又一批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环境中能够立足的优质企业和优质产品。工匠精神是一种对专注和精益求精的追求[3]。面对激烈的外部竞争环境,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越来越成为新时代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众多中国企业挺起了不屈的脊梁,在西方技术封锁和卡脖子中站稳了脚跟。

(二)“工匠精神”在校企合作中的缺失

“工匠精神”越来越成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从以量取胜到以质取胜的重要一环。以中国的出口产品为例,中国出口产品越来越需要以高附加值为支撑,以符合新时代中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的需要。然而,高附加值产品不仅有赖于工程师的设计研发,还有赖于能工巧匠在生产一线的刻苦钻研,如此方能生产出品质过硬的中国产品。工匠精神是工匠们不断传承的一种内在精神理念,敬业、专注、创新、卓越均为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4]。因此,“中国制造”要想以质取胜,成功出圈,不仅有赖于工程师的发明创造,也有赖于一线技能人才的埋头苦干和精益求精。如此,“中国制造”方能更好地立足于国内和国际市场。

然而,就目前高职办学中的校企合作模式看,大多数高职院校只注意到企业师傅入驻校园实训车间对于学生技能掌握的重要意义,却少有学校从更深的细节上去把握二者的关系。从另一方面看,企业派驻到校园的师傅较少把对学生的关注点放在“职业道德、刻苦钻研、敬业精神”等能体现“工匠精神”品质的指引上。这就导致校企合作往往只停留于最初级的“学徒学艺”表层含义,而未能将师傅、大师对产品工艺精益求精的深层次内涵予以传导。

(三)“工匠精神”缺失源于校企合作模式的短视

目前,“工匠精神”在校企合作模式中引导的欠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校企双方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未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或者说,不管是对高职院校还是企业而言,校企合作的一个中心任务是培养毕业即能马上上岗的技能型人才。对于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是否敬业,是否有刻苦钻研的品质,能否成为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能否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去助力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则较少在考虑范围之内。

因此,从根本上讲,“工匠精神”在当前校企合作模式中的缺失,很大程度上缘于校企双方在合作上的短视。校企合作虽然有利于学生技能的掌握,但校企双方的合作还仅停留于“我出钱你出力”的“为合作而合作”阶段。现在很多中小企业没有深入合作的思想认识和准备[5]。這种初级的合作因此很难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能工巧匠。校企双方往往只盯住短期的合作利益,却很少注重校企合作的内涵式发展,甚至企业派驻校园车间的所谓“师傅”,只是刚入行的新手。如此种种,本质上是校企合作模式中的某些短视行为所致。

三、校企合作共同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应有路径

“工匠精神”的培育必须成为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校企双方都应在这个方面付诸相应的努力。具体而言,在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下,校企合作在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方面应结合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别调动专业课教师、公共课教师、技能大师以及其他方面的力量,为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贡献各方的全部力量。

(一)思政课教师应突出大国工匠的价值引领

从学校层面看,学校要充分发挥公共课教师对学生“工匠精神”的正确引导。就公共课性质看,思政课程是高职学生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离不开思政课教师的正面引导。因此,增强职业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职教新人,必然是思政课教师的重要责任[6]。为此,学校层面要发挥思政课教师在学生“工匠精神”植入方面的重要作用,引导思政课教师主动在教学中设计有关案例,着重突出中国大国工匠的先进人物和事迹。

以《思想道德与法治》思政课程为例,作为高职新生入学的第一门思政课程,学生容易对进入高校的第一门思政课程产生一定的好奇感和新鲜感。思政课教师要抓住这个时间节点,增加学生对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在授课过程中多穿插能够体现中国大国工匠及其敬业奉献精神的案例,放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在学生进入高职大门之初,就为学生在“工匠精神”的传承方面打下必要的思想基础和准备,为日后专业课的学习提供必要的价值引领。

(二)专业课教师应植入课程思政的课堂内容

与思政课程不同的是,课程思政强调在专业授课中植入思政元素,这就对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职业教育在专业课教学方面注重专业理论的输出,专业理论仅限于专业本身,枯燥的专业理论能否被学生消化和吸收,教师往往不太关注。这就容易导致教师授课与学生听课之间产生一定的隔阂,教师“讲”了半天,学生“听”了半天,最后收效甚微,达不到预期的授课目的。

为此,课程思政的巧妙设计就显得非常必要。专业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有意穿插与专业相关的课程思政案例,在润物细无声中植入行业里的励志故事,凸显“工匠精神”对于培植优秀技能型人才,从而支撑国家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思政元素植入专业课课堂,对于改变沉闷的专业理论输出模式,改善学生的听课质量,提升学生的“工匠精神”意识,都是大有裨益的。

(三)技能大师应言传身教诠释“工匠精神”

技能大师是高职学生技能成才的重要推动力,对“工匠精神”的阐述也有着绝对的话语权。然而,在目前的校企合作模式下,如前所述,有些院校与企业更多看重形式,即“为合作而合作”的校企合作形式。企业派来的人员是否真的是技术过硬的技能人才或能工巧匠、工艺大师,学校往往没有真正过问,这就容易导致企业为应付学校,选派尚未掌握熟练技能的新手来校指导实训和教学,不仅教学效果不佳,“工匠精神”的示范与传承更有可能沦为一句空话。

鉴于这种情况,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加强人员派遣的制度约定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应当选派有着长期一线工作经验的技能大师进入高职院校实训车间,以一流的工艺水平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在言传身教中加强对高职学生的技艺传授和价值观熏陶。技能大师应当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结合国家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现状,放大学生的思想格局,在“工匠精神”的熏陶中树立学生技能报国的伟大抱负。

(四)学校职能部门应以赛促学提炼“工匠精神”

要在学生心中真正植入“工匠精神”的品质,“工匠精神”的弘扬仅仅停留于理念层面还不够,必须摆脱“重理念轻实践”的说教模式。学生要深入感知“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各种专业技能的深入实践和操练也是必不可少的。为了摆脱“岸上学游泳”的窘境,学生必须通过一遍又一遍的操练和一次又一次的比赛,去深刻领悟“工匠精神”的意义所在,通过实操去把握“工匠精神”的伟力。

故而,借助校企合作模式下企业派员指导的机制,高职院校的教务处等职能部门要积极推动以赛促学,在“竞技比武”中让学生充分感知精益求精品质对于赢得校赛、市赛、省赛乃至国赛的重要性。在企业大师的精心指导中,在学生对匠心品质的感知中,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在技能大赛中不断完善自身的技能,为学生切实怀抱“工匠精神”创造各种有利条件。

结语

校企合作应当走出传统的“应付式”合作模式,让“工匠精神”的培育目标在每一位职教人心中真正生根发芽,支撑学生“技能报国”的伟大抱负。校企合作必须在“互惠互利”的良性合作中发挥其人才培养的应有作用,从而为企业、为地方、为国家的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地方政府、高职院校、企业等有关各方因此必须切实活动起来,充实和扩展校企合作模式在新时代发展的应有内涵,努力为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在政策指导、资金支持、教学实践、评价监督等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中找到有效的实施路径,进而尽可能地为学生在苦练本领、兢兢业业、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引领下,切实为国家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贡献当代高职人才的一份青春力量。

本文系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度职业教育研究专项课题《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ZJYJ052)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金文.校企合作视域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讨[J].国际公关,2023(24):167-169.

[2]尹海燕.产教融合视角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四川劳动保障,2024(01):129-130.

[3]赵仓龙,陆周浩,葛圣彦等.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双创教育体系的构建[J].船舶职业教育,2024,12(01):5-7.

[4]刘佳.职业院校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培育的融合路径[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24):108-109+113.

[5]丁国良,崔立军,陈素娟等.制造强国背景下应用型高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当代农机,2024(01):68-69.

[6]邹忠.新时代职业教育培育工匠精神探研[J].高教学刊,2024,10(06):81-84+89.

(作者单位:1.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计划财务处 2.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豆瑞超)

猜你喜欢

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校企合作
西安高职旅游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浅谈高校动画专业将理论引向实践教学方法研究
从人力资源需求的视觉浅谈技能型人才培养策略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基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技师院校英语教改研究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