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技术下的音乐会模式探索

2024-05-23王子翔

艺术评鉴 2024年3期
关键词:音乐表演音乐会多媒体

【摘   要】21世纪以来,新媒体科技和信息交互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科技进步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活,也对人类艺术活动,如:电影、绘画、音乐等,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然而,古典音乐会仍然与两百年前的传统模式并无太大区别,这或许间接导致了当今古典音乐市场的日渐萎靡。本文探索的主题是现代多媒体技术与传统古典音乐会相结合的兼顾学术性和观赏性的新型音乐会模式。笔者结合在武汉音乐学院举办的两场多媒体音乐会的过程,从曲目设计、素材选择、结合手法等方面来探讨实施这种新型音乐会模式的细节和思考,并阐述对这一新型模式的可行性和可推广性的研究体会。

【关键词】多媒体  音乐会  音乐表演  音乐与绘画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4)03-0007-06

科技进步对人类的艺术活动产生了革命性影响:电影从2D走向5D,舞蹈艺术与灯光、音响联姻,绘画实现了全数字模式,流行音乐告别碟片时代拥抱流媒体……相比之下,古典音乐会与两百年前的传统模式并无太大区别,而如今欧美古典音乐市场的日渐萎靡和逐渐消亡,不可说与古典音乐与时代的脱节毫无关系。针对这一问题,近年来,有不少古典音乐艺术家在探索音乐会与多媒体融合的方式,如钢琴家宋思衡举办的一系列多媒体钢琴音乐会,在国内引领多媒体音乐会的潮流。中西方古典音乐界都已经意识到新科技时代的使命和挑战,并且开始思考和探索新的可能性和创造性。

然而,在多媒体技术的加入使得音乐会形式变得更加新颖和丰富的同时,它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值得人们关注和探讨:例如,在多媒体音乐会中,音乐是否会沦为服务于视觉画面的“配乐”,从而远离音乐会的核心意义?另外,在社会上普遍所见的商业多媒体音乐会中,多媒体画面是否起到升华观众感受的作用,还是只是一个为增加票房而添加的噱头?当然,除上述问题以外,笔者作为古典音乐从业者最为关注的重点在于:多媒体技术手段是否可以真正有效地与古典音乐会形式融合,从而形成一种具有实际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新音乐会模式。

为了探究这几个问题的答案,笔者在武汉音乐学院编钟音乐厅开展了两场多媒体音乐会,其中一场为钢琴独奏音乐会,另一场为艺术歌曲音乐会。这两场音乐会所探索的与新技术结合的音乐会模式,并非为了“新”而“新”,而是服务于音乐本体,借助于多媒体和信息技术手段,调动听众的感官联动,提供更多与音乐相关的信息,让听众在音乐厅内获得更丰富和惊喜的体验,从而对音乐作品产生更深层次理解的一种音乐会模式。简言之,它是为了达到丰富音乐会的呈现形式、拓宽音乐会的表演外延,但最终服务于音乐本体的目的。因此,多媒体和信息交互技术为肌理,音乐本体为内核。

一、两场多媒体音乐会的曲目安排

如前言中所述,在社会中较为常见的多媒体音乐会中,音乐会的曲目选择是受到这一新型音乐会形式影响的。其背后原因分为以下两点:一方面,较流行或较通俗易懂的音乐会曲目更容易与多媒体素材结合,因为这类音乐更容易引起观众的联觉体验;另一方面,结合多媒体技术本身就是为了吸引年轻观众走进音乐厅,因此音乐会曲目也会相应地更加偏年轻化和流行化。然而,这两个原因都是以商业性或通俗性为目的,便自然忽略了古典主义音乐的严肃性和学术性,这与笔者所希望探究的多媒体音乐会模式是相违背的。由此,笔者在设计两场音乐会曲目时,将音乐会曲目的严谨性和学术性作为第一考量,其次再考虑各个曲目与多媒体素材的结合问题。

在钢琴独奏音乐会中,笔者设计的曲目包括莫扎特《D大调变奏曲》(K. 573),舒曼《克莱斯勒偶记》(作品16),李斯特《十二首超技练习曲》(S.131)中的五首,以及拉威尔的《夜之幽灵》,这些曲目涉及三个重要的音乐风格——古典主义风格、浪漫主义风格和印象主义风格。不难发现,这是古典主义音乐会里较为常规的曲目安排,即选曲来自三四位不同时期的作曲家,并且大型作品和中小型作品相结合。从每一首曲目来看,它们的音乐风格和特征都不尽相同:莫扎特的变奏曲宛如一连串色泽通透、颗粒圆润的珍珠,精巧细腻;舒曼的《克莱斯勒偶记》则如同八幅深刻的人物侧写,每一幅都描绘了克莱斯勒不同的神态和风采;下半场开始,音乐越来越多地呈现视觉联觉特点,如李斯特的五首练习曲,完美结合钢琴技巧和音乐色彩;而拉威尔的《夜之幽灵》则恰如其分地使用键盘语汇将贝朗特的文学意象通过音乐再现。

在艺术歌曲音乐会中,由笔者和男中音歌唱家邸伯言共同演出,曲目主要聚焦三位主流西方古典作曲家的三部重要的艺术歌曲声乐套曲,分别是贝多芬的《致远方的爱人》(作品98),沃尔夫的《米开朗基罗诗集》,以及舒曼的《诗人之恋》(作品48)。一方面,艺术歌曲具有天然的音乐与文学的联结性,而文本中所包含的意象又具有高度画面性;另一方面,声乐套曲将篇幅短小的艺术歌曲拓展成大型音乐体裁,使音乐的叙述更加宏大,且思想更加深刻。这三部作品又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贝多芬的《致远方的爱人》作为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声乐套曲,将六首性格不同的短曲不间断地连接起来,并且构成结构上的循环,饱含对爱情的向往和深情;沃尔夫的《米开朗基罗诗集》则充满人生暮年的哲理思索,展现了一种苍凉的人生境界,音乐的语言更加大胆、晦涩;舒曼的《诗人之恋》则将爱情从萌芽到消亡的过程通过十六篇篇幅长度不一、性格不同的抒情小品铺展开来,是钢琴与声乐、歌词与旋律结合的绝佳典范。

二、多媒体音乐会中的多媒体素材选择

如前言所述,笔者所探索的多媒体音乐会模式是为了让观众对音乐产生丰富、准确、深刻的理解和想象,因此,此模式應当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另外,多媒体素材能够按照创作者意愿与音乐结合,并且适应不同的场地和设备,对此模式的实操性也提出要求。基于这两点考量,笔者最终选择静态视觉画面,主要包括绘画和文字,以及少量摄影和电子绘画作为多媒体素材类型。在选择素材的过程中,笔者主要经历了研究、定位、搜索这三个阶段,以下将围绕这三个阶段展开说明。

(一)研究

在一切工作开展的初期,要针对一首(套)曲目展开一定分析。第一步,要对它的音乐风格进行客观划分——它是属于什么音乐流派/风格?古典主义风格,还是浪漫主义风格,还是现代主义风格?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细化分类。例如,贝多芬的《致远方的爱人》是作曲家的晚期作品,因此已经展现了浪漫主义的萌芽。又或者,沃尔夫的《米开朗基罗诗集》是19世纪尾声的音乐作品,它既延续了后浪漫主义的声音,又透露着新世纪音乐的端倪。

另外,还需要对乐曲谱面进行一定程度的曲式分析,包括调式、和声、乐段、结构等。对曲式结构的分析不仅可以帮助对一首(套)曲目的调性布局、和声色彩、结构特点等重要信息进行再次梳理,以方便掌握乐曲的基本性格,另外,曲式结构分析还可以对该曲目所需要配合的画面数量有一定的了解。例如,在变奏曲中,变奏的切换是变换画面的良好时机。在莫扎特的变奏曲K.573中,共有1个主题和9个变奏,由此可知,这首作品大概需要10张画面来配合音乐。其中,第六变奏是唯一的小调变奏,与它配合的画面应该体现出小调的忧郁和哀伤。

同样值得关注的还有谱面上的各种记号,包括延长记号、休止符、力度标记、渐强渐弱等。这些记号也许在一首曲目里面出现过很多次,但是,也许其中只有一到两次是极为重要的时刻。例如,在李斯特超技练习曲《玛捷帕》中,尾声在走向D大调的两小节之前出现了一个延长记号,此处时间上的短暂停滞,给观众画面上的联想提供了充分留白。又例如在贝多芬《致远方的爱人》中,在第五首歌曲的钢琴前奏里出现了Vivace-Poco Adagio-Tempo I的速度变化,作曲家还非常细致地给颤音标记sf和减弱记号,并在其后的两个八分音符下标记踏板记号。这段前奏不仅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还通过这一段细致的音乐表达描绘了第五首歌词所出现的燕子形象,这也为进行画面联想提供灵感。

除上述之外,还需要对曲目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思想进行调查,包括创作的时间、地点、作曲家当时的个人生活、创作的灵感,以及创作过程等。这些因素对于寻找多媒体素材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作曲的时间和地点为寻找绘画的年代和地区起到指引作用,例如莫扎特的变奏曲K.573创作于1789年,是作曲家为了觐见普鲁士国王而向普鲁士宫廷室内乐指导让·皮埃尔·杜波尔(即该变奏曲主题的原型创作者)邀宠的新创作作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首作品只是在向他人谄媚而缺少作曲家本人的特色和音乐的厚度,相反,这首变奏曲充分显示了莫扎特在这个创作领域的贡献,它充分展示了莫扎特丰富的创作想象力和多样的创作手法,更令人触动的是,它既展露了莫扎特音乐中一贯出现的天真烂漫的一面,也揭示了他音乐中哀恸悲伤的一面,这一点体现在令人心碎啜泣的唯一以小调谱写的第六变奏。另一个很好的例子是舒曼的《克莱斯勒偶记》。这部创作于1838年的作品与E.T.A.霍夫曼的文学作品有着紧密联系,这一紧密的联系不仅仅停留于舒曼借用克莱斯勒这一人物名字,而是他将克莱斯勒的双重人物性格和自己音乐中所创造的“弗洛伦斯坦”和“尤瑟比乌斯”相融合。因此,要想理解这一作品,既要从舒曼本人的音乐特点切入,又要结合克莱斯勒笔下的文字。当然,也不能忘记舒曼对克拉拉的爱恋是作曲家在这一时期里的最重要主题。

(二)定位

定位是指在脑海中对于一首(套)作品的适配多媒体素材风格的设定,它应当建立在对作品的风格、情绪、色彩、性格的准确认知之上,是对作品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研究以后的下一阶段。然而,与研究不同的是,定位需要调动主观想象和感受,而非客观评估——正因为如此,它留给人们思索的空间更广、难度更大。当要着手为一首作品找寻画面素材,可以先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这首作品中是否具有标题性?或者是否有某种叙述感?在这一叙述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明确的意象?这首作品是否有一种或多种鲜明的色彩属性?这首作品的音乐性更适合传统的绘画风格,还是现代的绘画风格?音乐与画面的联系是疏远的还是紧密的?当这些问题问完以后,可以试着闭上眼睛,想象耳边响起音乐的旋律,此刻,在脑海中是否浮现出某幅过去曾经在某个场合看过的图像或者文字?(在面对艺术歌曲作品时,则可以充分使用文本的帮助,感受歌词营造出的情绪和氛围。)

以李斯特的两首练习曲《玛捷帕》和《鬼火》为例。李斯特的练习曲《玛捷帕》是受维克托·雨果的同名诗灵感而创作的,而雨果的玛捷帕人物原型是一位来自乌克兰的民族英雄。在雨果笔下,乌克兰人玛捷帕在波兰宫廷担当侍卫,由于他被发现与一位贵族夫人有染,于是被惩罚赤身裸体地绑在一匹野马上,一路疾驰到乌克兰,野马最终力竭死亡,玛捷帕则被哥萨克人所救,后来成为他们的领袖,并带领他们获得战争的胜利。李斯特的《玛捷帕》与雨果的文字高度契合。在主题的第一次登场,快速三度音程在双手之间交叉攀登,就仿佛看见烈马在疾驰的画面;当双手猛烈地演奏八度音阶时,又仿佛看见扬起的尘土;当中段演奏宽慰的旋律时,又仿佛看见玛捷帕沉入幻觉;而当Piu Moderato到来,仿佛听见野马倒下,玛捷帕濒临衰亡,而一股巨大的力量使他站起来,正如雨果所写的那样——“他倒下了,国王站起来了”。当对《玛捷帕》的创作灵感和音乐本体有了充足的认知和研究以后再去聆听它时,脑海中会有较为具体的画面感,因此,当去寻找画面素材的时候,可以优先寻找描绘玛捷帕的图画,还可以配合雨果同名诗中的诗句,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内涵。李斯特的另一首练习曲《鬼火》则是不同的情况。鬼火是一种意象,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神秘性和不定性。因此,在寻找鬼火的画面素材时,可以大膽地选择那些现代的、抽象的画作,或者视觉艺术,而不必局限于传统的、古典的绘画中。

(三)搜索

当到达第三个阶段——搜索,说明脑海中已经对音乐的画面有了某种方向,但是,当实际在网络上寻找想要的画面时,仍然需要一套非常清晰的思路,并且应该随机应变。以下,笔者将分享几个用于寻找画面素材时比较有效的思路。

一是关键词。当着手搜寻多媒体素材时,提前想好关键词是非常实用的策略。通常而言,作曲家的名字和乐曲的标题是首选的关键词。可以选择搜索图片,也可以选择搜索网页,在各个媒体的文章里面找配图,这些都能快速搜寻到一些相关素材(提示:不同剧院的乐季宣传手册中或音乐会节目单里,不乏一些极具审美的配图)。

对于艺术歌曲,可以充分利用好歌词文本。例如,沃尔夫的《我的灵魂感受到渴望的光芒》的结尾歌词是“自从我见到你以来,我沉浸其中。我被一种肯定和否定、甜美和苦涩的感觉所驱动——这都是你的眼睛的错。”这里的“眼睛”就是诗句中一个重要的字眼,而音乐也在结尾达到浪漫的和谐,因此,可以搜索“眼睛”,找到一幅描绘美丽眼睛的绘画,作为此处音乐的配图。

作曲家姓名和作品标题都可以作为首要的关键词,虽然这并不永远奏效——尤其对于那些大型作品而言。当搜索作曲家的姓名,仅能得到作曲家的几幅广为流传的肖像,这无法有效地充实作品所需要的丰富的多媒体素材库;而某些音乐作品的标题是笼统的,或者抽象的,例如变奏曲、奏鸣曲等,这类标题无法导向具体的景物/人物画面。

二是作曲家的朋友圈。当上述情况发生时,可以将搜索范围扩展到作曲家的朋友圈。笔者在为舒曼的《克莱斯勒偶记》搜寻图片素材时,从舒曼的老友兼医生卡尔·古斯塔夫·卡鲁斯的作品中获得了不少灵感。卡鲁斯1789年生于莱比锡,他身兼数职,是医生、自然学家、科学家、心理学家,同时也是一名风景画家,他的画展示了浪漫主义的绘画风格——激进、煽情、私密、细微……1844年,舒曼一家移居到德累斯顿,在这里,罗伯特求助于卡鲁斯的治疗帮助,不难想象,罗伯特在卡鲁斯处看到了后者的画作。尽管与卡鲁斯的相识发生于舒曼创作《克莱斯勒偶记》之后,但是这并不妨碍舒曼的音乐和卡鲁斯的绘画有共通之处。其原因有二:其一,两人同在浪漫主义的艺术浪潮里,他们的艺术创作反映了相同的特征和风格;其二,舒曼和卡鲁斯能成为朋友,可见二人互相欣赏彼此的人格魅力和艺术品位。因此,他们的艺术作品能跨越时空产生联结也就不奇怪了。

三是时代和地域。有时候可考证的历史材料无法提供作曲家与某位画家有私交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便可以将搜索范围从作曲家的朋友圈扩大到作曲家的时代圈和地域圈。不难想象,一位艺术家在艺术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从那些根植于其本人成长环境的各种艺术形式,以及艺术门类中获得灵感和艺术养分(这种艺术家之间的交结、互相影响在19世纪尤为突出。)例如,在研究德彪西的音乐时,脑海中不免出现莫奈的绘画(反之亦然)。这种跨感官的联结如此自然,让人忽略了没有确切的史料证明德彪西与莫奈曾经认识这一事实。另外,在选择图片素材时,还可以选择那些描绘作曲家生长/生活地区的图画(例如,莫扎特——维也纳,李斯特——魏玛)。这些绘画作品尽管不直接与音乐内容产生联结,但却可以对音乐作品诞生的时代和地域背景提供重要的知识性补充。

四是用好文字。除了绘画、影片,文字同样是极为重要的多媒体素材。文字有着更为具体的内涵和意义,对文字的合理使用往往能起到令人惊叹的效果。在一些音乐作品中,文字本身就是重要的灵感来源——拉威尔的《夜之幽灵》便是这一情况的绝佳代表。《夜之幽灵》的三首钢琴作品是根据贝朗特(1807—1841年)的同名诗篇创作的,作曲家毫不回避地将原作诗歌放在乐谱前,让演奏者和听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字与音乐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当然,大篇幅的粘贴文本信息容易让观众产生阅读疲劳,从而影响观众聆听音乐的专注力,因此,文字片段不宜过长、过密集,且出现的时机也相当重要,这一点将会在之后谈到。

五是艺术手法。笔者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当笔者掌握的音乐作品创作背景信息无法提供充足的搜索词汇时,那些跨时代、跨地域,但是某种艺术手法能类比音乐现象的艺术作品同样可以起到惊喜的效果。例如,笔者在为李斯特超技练习曲《幻影》搜索多媒体素材时,无意中看到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的作品《麦当娜》的石版画版本,图像突然和音乐产生联结——在乐曲中段,在极强的音量下,双手大跨度地演奏分解和弦,这段犹如“过山车”一般的演奏织体展现出一种听觉的眩晕感,这和蒙克的《麦当娜》中豪放又浪漫的曲线传达出的“扭曲感”异曲同工。因此,尽管这两件艺术作品并无上面列举的时空条件,但是两者仍然可以在音乐会中为听众提供感官互为提升、互为扩充的作用。

三、多媒体素材与音乐的结合

(一)软件与设备

软件方面,笔者在两场音乐会中皆使用PowerPoint(幻灯片演示软件)。这一软件的优势如下:

首先,PowerPoint易于排序和排版。一部音乐作品往往需要十余幅乃至数量更多的画面,它们出现的顺序和音乐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清晰、准确的顺序至关重要。另外,重复的画面排版会给观众造成视觉疲劳(试想绘画连续出现于画面的同一位置),PowerPoint可以让创作者对图画和文字进行简单的拖拽,从而创造更多视觉新鲜感。

其次,PowerPoint易于与音乐同步。PowerPoint可以让操作者通过单次按键进行画面切换,这可以极好地实现画面与音乐的同步。当然,这要求操作者对于切换幻灯片的时机非常熟悉,因此,在音乐会之前,操作者往往需要对乐谱和演奏者进行数次排练,并且在乐谱上进行详细准确的标记。

最后,PowerPoint还允许创作者对素材进行简单的动画处理。出现/退出动画可以平缓又有趣地连接前后的画面,或者素材,这为观众提供了舒适的观看体验。在一些音乐与画面的结合处理上,出场动画可以起到令人惊艳的效果。例如,在舒曼的《诗人之恋》尾声,笔者对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的《奥菲莉娅》进行了“淡化”效果处理,随着钢琴缓缓演奏尾声,绘画逐渐从黑暗的画面中浮现出来,画面和音乐的意境得以完美重合。

设备方面,笔者主要使用:笔记本电脑一台、投影仪一台、户外支架幕布一块、可开启网络热点的手机一部、接线板一个。在音乐会开始之前,表演人员应当提前测试包括投影仪的画面清晰度/色彩、场地灯光、幕布与乐器/演员的位置、网络连接的稳定等方面,确保多媒体画面的顺利播放,以及给观众提供更多舒适的观感。

(二)结合方式

在画面与音乐连结的方式上,创作者应当充分发挥个人的艺术创造性和灵活性,尝试使用各类技术手段实现最佳效果,不拘泥于固定或者单一的模板。在此,笔者仅分享几点实用的技巧:

一是在重要的节点切换画面,包括和声、织体、音色、力度的重大变化等。

二是畫面不应过于密集或松散,每幅播放时长在30—90秒为宜。

三是如果使用文本段落,以一次不出现超出四行为宜,并且应与画面交相出现。字符大小应使用大号,方便后排观众阅览。

四是艺术歌曲的歌词可以放在绘画的左右侧或下方,利用动画功能进行滚动播放,根据曲目长度预设好滚动速度。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课题所探讨的音乐会模式并非简单地与多媒体和信息交互技术结合,而是在经过调查、搜索和提炼以后,以服务于音乐本体为宗旨,选择符合音乐表达和体现艺术品位的多媒体素材,是与音乐表演相融合的学术性音乐会模式。它区别于社会上常见的商业化多媒体音乐会模式,是艺术高等院校研究的新潮领域。从这一角度来说,本课题所探索的方向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同时,从严肃音乐的传播和推广这一使命出发,多媒体和信息交互技术为音乐会注入新鲜元素,带来新的体验,顺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使得这一课题研究的新型音乐会模式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实际意义。它所探索和倡导的音乐会形式,不仅可以作用于艺术院校内的学术性表演,也可以被推广到社会上的商业性演出,为古典主义音乐焕发新的生机,以及严肃音乐走出校园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崔家嘉.多媒体技术应用中的严肃音乐会[J].音乐传播,2014(03):65-67.

[2]崔家嘉.多媒体视阈下的严肃音乐创意呈现和推广探究[D].北京:中国音乐学院,2015年.

[3]陈洁.音画、新媒体、跨界——新时代音乐会的新元素[J].上海艺术家,2014(01):78-80.

作者简介:王子翔,男,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音乐表演。

基金项目:本文为武汉音乐学院校级科研一般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名称:多媒体和信息交互技术的音乐会模式探索,项目编号:2022xjkt03。

猜你喜欢

音乐表演音乐会多媒体
搞砸的音乐会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失败的音乐会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海底音乐会
春天的音乐会
优秀的音乐表演具备的几大特点
略谈音乐表演中的大提琴演奏技巧
论血型对音乐表演的影响
论音乐表演创造的美学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