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索技术在深井救助中的应用*
2024-05-23张志田
张志田
(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昆明训练总队,云南 昆明 650200)
2022 年3 月31 日,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天度镇一名中年妇女不慎掉入果库旁一口水井中,情况十分危急。水井为一口农田灌溉井,井深约30 m,井口直径约30 cm。当地消防救援队伍接警赶赴现场后,根据现场救援情况部署实施倒立下井救援。在救援过程中,由具有丰富井下救援经验人员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携带全身安全吊带、绳索、有毒气体侦检器材等装备,首先对井下进行有毒气体探测,并利用空呼气瓶向井下输送空气,然后用绳索绑着救援人员的腿部呈倒立姿势进入井内,在水中摸索着为被困者打上绳结、挂上安全钩,最后将井下救援人员和被困人员一同拉上地面。在成功参与此次救援的同时,也暴露出消防救援队伍在救援中绳索技术应用不娴熟、现场绳索管控不严等问题。因此,本文从绳索技术在深井救助应用的优点着手,客观分析当前消防救援队伍在深井救助中绳索技术的应用短板,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能为提升消防救援队伍绳索救援能力,解决绳索技术在深井救助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 绳索技术在深井救助中应用的优点
我国消防救援队伍自转隶改制以来,对标应急救援国家队和主力军的定位,着眼“全灾种”“大应急”任务需要,在各地建立起多支专业性救援队伍,逐渐提高了对消防指战员掌握绳索技术的要求。绳索技术专业性强,应用范围广,涵盖火场、地震、水域、高空、山地、受限空间等救援场景,是消防救援队伍灭火救援重要的技术手段[1-2]。在多种灾害事故救援中发挥优势,与传统消防救援方式相比,其具备以下3 个方面优点。
1.1 器材轻量化,易于携带
绳索技术所运用的核心器材是绳索,根据绳索的制作工艺,绳索一般划分为螺旋绳和夹芯绳。夹芯绳凭借轻便牢固、结实耐用、便于携带打理等优点,成为现代绳索救援的常用绳索。根据绳索的延展性不同,又可把夹芯绳分为静力绳和动力绳。静力绳因其低延展性的特性,主要用于绳索救援作业;动力绳因其具有较好的伸缩性,可承受较高的坠落冲击力,常作为救援中的辅助绳索使用。在深井救助中,消防救援队伍常用的救援装备还包括有:安全钩、扁带、分力板、滑轮、手持上升器、MPD 多功能滑轮、鸡爪绳、安全吊带、多功能救援三脚架等。这些器材装备相对于一些抢险救援消防车所配备的吊臂,具有轻量化的显著特点,特别是对于一些道路狭窄、消防车无法到达的深井位置处,绳索技术所运用到的器材装备能够最大程度地优化救援行动,其器材装备易于携带,能够使救援人员第一时间到达救援现场。
1.2 器材简单化,易于组装
在深井救助现场中运用的器材往往具有简单易操作的特性,例如在相对简单的救援现场中,直接利用绳索制作相应的绳结将气瓶或送风机送至井底,向井下送风供气;然后制作双套腰结身体结索或三套腰结身体结索进行人员的提拉和下放。而在一些复杂的救援现场中,消防救援队伍更多地会将器材进行组装使用,将滑轮和抓绳器以及绳索配合使用,制作倍力提拉系统(倍力系统),可达到捆绑固定、省力变向、上升下降等效果。从而对被困者安全、高效、快速地实施并完成救援任务[3]。
1.3 器材高效化,易于展开
在深井救助现场中,现场的救援往往会具有以下5 个方面的危险性:一是缺氧性。被困人员所处位置距井口较远,井底氧气含量较少。二是狭窄性。井口较小,救援人员作业空间有限,救援难度大。三是有毒性。深井沉积的有机物会产生大量的沼气和毒气。四是黑暗性。深井无采光,能见度极低。五是恐怖性。狭小空间、视线不清、倒立作业及井壁坠落物等,给救援人员产生恐怖感。这就要求消防救援队伍的救援人员在现场救援行动展开快、救援效率高。绳索技术装备对于深井救助具有高效、快速、易于展开的特点,例如多功能三脚架的运用,可以根据现场的救助情况,搭设三脚架、A 支架、单一脚架等不同的救援平台,从而达到快速救援的目的[4]。
2 绳索技术在深井救助中应用的不足
改革转制以来,全国绳索救援专业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发展势头。但由于接受、学习的技术过于丰富,各门各派的技术集于一身,略显庞杂,从而导致专业队伍的绳索训练在深井救助中实战性未突显,普通消防救援站的绳索技术发展仍旧困难。
2.1 技术装备标准滞后
改革转制以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行业标准管理办法》《应急管理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消防救援领域165 项现行行业标准类别由公共安全行业标准调整为消防救援行业标准,代号由“GA”调整为“XF”。虽然代号有所调整,但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消防绳索技术装备标准较为落后,装备技术性能指标单一,标准技术层次不高、标准普遍存在缺陷;一些技术与观念存在较多局限,现在看来相关标准的绳索技术装备配备不够全面、不能完全满足实战需求、较为笼统模糊,特别是高效率、多功能绳索救援装备等不能满足当前的绳索需求,直接影响了绳索救援能力和效率。
2.2 绳索救援技术混乱
一方面,尽管当前消防救援队伍的绳索技术专业性与世界开始接轨,但是所接受的技术多样性过于庞杂,例如:欧洲国家工业绳索技术协会(Industrial Rope Access Trade Association,IRATA)、美国克利夫兰运动控制(Cleveland Motion Controls,CMC)、意大利国家山地救援巡逻队(Corpo Nazionale Soccors o Alpino e Speleologico,CNSAS) 洞穴绳索救援技术、法国宪兵绳索救援技术、国际搜救教练顾问联盟绳索救援技术、日本螺旋绳救援技术等。各类技术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使得整个消防救援队伍所学习的绳索技术过于混乱,从而导致国内绳索救援技术发展与应急救援工作的发展速度不完全匹配。
另一方面,消防救援队伍在接受短时间的绳索技术培训后,无论是个人还是团队,都没有通过测试、实践和大量的现场救援经验来真正了解其技术应用,使得救援人员只知道简单地运用培训所学的上升、下降、提拉、下放等技术,而并不了解其技术背后的原理。例如倍力系统制作,救援人员都能掌握器材运用、倍力系统的制作,但对倍力系统的效率因子影响却一知半解,从而影响救援过程中的效率。
2.3 训练模式针对不强
首先,在日常训练中,消防救援队伍练兵有时存在重点不突出、主动性和创新性不强等问题。日常训练时间以常规体能、技能科目为主,专项绳索技术训练时间占比过低。特别是对深井救助训练内容的拓展仍需加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固定套路多,临场应变少”问题,还未完全走出现役体制“操法”训练的桎梏,许多训练模式还是停留在一个简单的提升系统的搭建,没有从安全、高效、快速方面去钻研,导致训练效果不佳。
其次,针对此类深井的救援行动研究、训练准备还不够充分,深井中的狭小空间、视线不清、倒立作业及井壁坠落物等,往往对救援人员的身心、意志力和耐压、抗恐惧能力都是极限考验。而是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救援行动中决定救援人员能否临危不惧,处变不惊,决策正确和果断行动,决定着在深井救助活动中能否把握战机,争取主动,成功完成救援任务。
最后,当前受安全因素影响和场地限制,消防救援队伍开展深井救助的训练不多,训练的针对性不强。
3 绳索技术在深井救助中的应用对策
深井救援行动受时间、地形、环境影响大,需有效应对突发情况,对救援人员的体能、技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消防救援队伍的能力建设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挑战。面对“全灾种”“大应急”职责使命下,战斗可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打响这一背景,消防救援队伍应推进器材装备专业化、优化训练方式、突出专业培训,确保遇有灾情响应快、处置行动快,形成有效的救援合力。
3.1 加大装备配备,促进人装结合
加强绳索技术在深井救助中的应用,要使装备、技术、训练3 个方面有机结合,在各个环节上面做好、做细。器材配备的源头还是在于器材需求,而救援理念对其需求有着决定性影响。在深井救助行动中,经常会遇到“急、难、险、重”的复杂环境,专业绳索装备的配备和应用能够进一步降低救援风险,提升救援质效,减少消防救援人员伤亡。一是装备配备需更加全面化、专业化。结合各地实际,逐年更新各级装备,让更多符合救援实战需要的高效救援装备进入基层消防救援队伍,从而解决装备与技术不匹配的问题。二是人装结合能力需进一步提高。深井救援的专业性与复杂性要求救援人员要了解掌握装备配备标准、突然死亡原则、防坠落技术、防坠落装备、绳索标准及常识、救援装备标准及常识等基础知识,从而达到人与装备结合能力的最大化。
3.2 优化训练方式,改进训练模式
深井救援是当前消防救援队伍担负的一种特殊类型社会抢险救援任务。针对多数深井空间范围小、有毒性、黑暗性、救援人员在救援过程中着力点少、有时还要悬空作业的特点,应加强专业救援装备建设,并适时组织开展深井救援专业体系培训,了解和掌握深井救援的事故特点和营救措施,积极探索优化此类事故救援的作战模式,尤其要从最难和最不利处进行预案制作并开展模拟救援训练,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准确判明情况,灵活运用战术,第一时间搜救被困人员。同时,要不断完善战训对接机制,强化计划训练,依据作战需求和战斗力生成规律部署训练任务,增强训练的科学性、严肃性。要紧盯深井灾害处置难点,拓展训练内容、创新训练方式、提高训练层次,大抓复杂环境训练、极限条件训练,探索建立全新练兵机制。利用“Grimpday Asia”“绳命”等赛事平台,学习国际先进绳索救援理念和技术,实现职业体制“技术”训练的转变。
3.3 加强实战训练,突出专业培训
坚持以战领训,引领开创转型升级的新局面。要在练体能、练技能、练指挥、练协同、练保障、练作风等“六练”的基础上,突出指挥主训、实战实训、岗位专训、科学管训的能力。针对当前的深井救援环境,要提升消防救援队伍救援水平,应从改进绳索救援训练模式、开展针对性的技战术训练等方面下功夫。
一方面,要由传统方法向创新模式转化。探索运用深井灾害模拟化训练方法进行训练,训练内容上立足于实战、实用的原则,分别将班组、消防救援站等各种救援力量投入到深井环境中进行模拟演练,逐步摸索高效能的训练方法,不断提高实战训练水平和临场指挥能力。
另一方面,要由技术训练向战术训练转化。在组织开展个人技术、班组技术等绳索技术培训的基础上,应结合器材装备优势,加大绳结制作、盲打绳结、救援三脚架操作、倍力系统制作、镜像系统提拉等绳索救援创新操法的实战训练,强化实施各操法人员的责任分工和协同配合,提升深井救援的技术、战术综合水平。
4 结束语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在“全灾种”“大应急”的背景下,绳索技术专业性、技术性强,对标自身的职责使命和应急救援国家队和主力军的定位,进一步提升绳索技术救援水平势在必行。针对目前绳索技术在深井救助中的薄弱环节,应重点研究绳索技术装备标准、配备标准和技术标准的协调性和一致性,建立系统的绳索救援标准体系,以提高绳索救援工作的科学性及整体应急能力,同时促进应急救援技术的转化。将绳索技术应用于深井救助能够有效地提高救援效率,对深井救助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