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网络暴力防范探析

2024-05-22张庆华

华章 2024年4期
关键词:网络暴力防范措施成因

[摘 要]网络暴力已成为网络平台的毒瘤,网络暴力对个体造成了巨大的生理、心理伤害,影响其正常的社会生活,对社会层面造成了大量的负面影响、恶化了网络环境等。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社会、心理和个人三个方面分析大学生网络暴力的形成原因及造成的影响,并着手从做好个人防护,加强心理健康建设和道德教育,管控个人行为,依靠法律、法治等方面帮助大学生积极做好网络暴力防范。

[关键词]网络暴力;成因;影响;防范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将网络安全列入国家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当中[1]。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暴力问题日益凸显,特别反映在大学生群体中。网络暴力不仅影响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认同、网络人际交往及对大学生造成精神乃至肉体伤害,还直接影响了网络世界和现实社会的和谐氛围。因此,针对网络暴力的防范和治理,已成为当今网络时代急需解决的问题,剖析大学生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并提出应对措施,对推动大学生“三观”形成和能力发展,保障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具有现实意義。

一、网络暴力的概念

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产物,目前学术界尚未对网络暴力(Cyberbullying)作出明确的权威的定义,对照已发生的一些典型的网络暴力实际案例,可以发现,网络暴力具有规模性、聚集性、微暴力等特征,很多时候并没有特定的施暴人或意图人,而是通过网络媒介,在特定时间、特定场景和情绪下,凭借假道德制高点,聚集或纠集一批网民,就网络事件或网络红人的某个点,发生的大规模的社会失范,且指向并影响了现实自然人。

所以,有学者将网络暴力定义为是由社会、技术、媒介、网民等多重原因导致的社会失范现象。也有学者以传统暴力为参照,结合网络本身匿名、开放和易接近等特点来界定,将其定义为“通过计算机、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进行的有意的反复的侵犯性伤害”[2]。或认为,网络暴力是网民的一种非理性行为,是行为主体通过互联网的隐匿性,运用言语诽谤等方式,开启道德审判,甚至为了侵犯受害者现实生活而滥用人肉搜索泄露其个人信息[3]。

本文结合相关文献研究,将网络暴力定义为:借助网络载体,个体或群体以言语、图片、视频等方式,对受害者进行骚扰、辱骂、诽谤、曝光、攻击、恐吓、挑唆他人围攻等,并对当事人的现实的隐私权、人身安全权及其正常生活造成威胁或不良影响的行为。

二、网络暴力的形成原因

网络暴力的形成原因比较复杂,涉及方面较广,这方面的研究很多,但研究的结论并未统一,通常都是从社会、心理和个人三个方面来着手进行研究的,本文就此三方面来分析大学生网络暴力的成因。

(一)从社会层面来看,当今社会信息传播迅速,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网络交流的频繁,大学生信息的获取更快、更广,社交圈子随之扩大,更广泛地感受到社会贫富差距、行业阶层利益失衡、社会不法不公等,一些负面新闻和不当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冲击,加上有些大学生存在立场的偏差,有意无意地切割、选择信息,或放大、或忽视某些细节,进而引发了偏见和误解,热血上头,就此诱发网络暴力。

(二)在心理层面上,由于存在网络监管的不力,使得一些不良信息和负面价值观得以在网络中传播,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同时,大学生面临着诸多压力,如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等,对现实的不满、未来的无望、生活和学习的压力、对社会不公的怨气,让他们愤怒和沮丧,在自卑、焦虑等心理作用下,在网络匿名的虚拟环境中,失去自我判断,在从众心理和群体压力下,通过在网络上盲目追随、攻击他人来缓解自身压力,肆意发泄自己的情绪,从而形成了网络暴力。

(三)在个体层面上,大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产生过激行为。他们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价值观尚未健全,判断能力不足,缺乏换位思考和同理心;心智的不坚定、意志力的薄弱,容易被洗脑、挟裹,容易受到他人的言论和攻击的影响,嫉妒仇视心理的膨胀,刺激了情绪发泄。加之,高校网络安全教育体系尚不健全,往往导致大学生缺乏对网络暴力行为的认知和判断力,对网络暴力的危害性认识不够深刻,缺乏必要的道德约束,情绪的不稳定和对网络监管松懈的认知,对逃避制裁的侥幸,从而采取激烈的回应甚至攻击而催生了网络暴力。

另外,大学生刚刚接触社会,表现欲、炫耀心比较重,讷于现实交流,遇事喜欢吐槽、倾诉于网络,又缺乏足够的警惕心和自我保护措施,极易泄露个人信息,或关联、追查到个人的资讯,从而给网络施暴者提供了素材和明确的个人标靶,进而诱发了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危害的严重性和影响性,已引起社会各方的重视,国家已经从技术识别防护,教育引导和舆情管制,行政治理和法治的保障、打击,平台规范、账户管理、行为治理几方面开始管控网络暴力,保护个人隐私和权益,倡导合理发声,表达观点。

三、网络暴力的不良影响

网络暴力的负面影响极大,首先,其对大学生当事人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在心理和情绪上,让大学生自尊心受损,形成深远且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继而产生严重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失去了对社会和网络的信任,时常感到孤独无助,乃至厌世轻生;在现实生活中,会导致大学生当事人被冷藏、被社会孤立、唾弃、敌视,甚至出现危及自身或他人人身安全的过激行为;导致大学生产生家庭矛盾、感情争执,乃至家破人亡等惨剧。

其次,网络暴力对社会层面造成了大量的负面影响。它通过恶意传播、造谣诽谤,常假借道德之名,挑唆蛊惑、道德绑架大学生,造成大范围的误解、误导和混淆,对大学生的道德体系和人际关系、网络舆论产生了极为负面的影响,破坏了社会的和谐与团结。它还会加剧大学生的心理失衡和不满情绪,容易滋生不和谐、仇恨和分裂,拉低道德底线,诱导出错误的发泄途径和处理方法,引发激烈的争议和更严重的社会冲突,加剧了社会紧张局势,甚至制造社会仇恨。

第三,网络暴力还破坏了大学生网媒社交平台的良好氛围,恶化了网络环境,破坏了网络的安全、和谐。反复的“狼来了”,吓坏了广大的“羊”,導致了大学生在网媒中出现退缩、缄默行为,惧怕正常的人际交流和信息传播;它还浪费了海量的网络资源,转移了网络上的热点关注,也消耗了大众的网络信任,甚至成了部分危机公关的得意手段,混淆了是非黑白,很可能导致了真“狼”躲过制裁继续作恶;导致了平台和官方对网媒的整治力度加剧,挫伤了正常、自由的言论表达,打击了部分正常的网络批评和舆论监督。这对一个开放、包容和自由的网络环境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四、大学生网络暴力的防范措施

根据《2023年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3年6月,中国网民总量达到了10.51亿人,其中10~19岁的网民为12.3%,使用互联网内容前几的占比分别是,信息86.2%,娱乐83.4%,社交79.8%,接着是购物和教育,占比分别为74.1%和65.3%,而信息、娱乐、社交正是网络暴力频发的重灾区。大学生网民数量的庞大,在这些领域的使用率更是占据所有年龄阶段的首位,加之大学生脆弱的心理承受,防范网络暴力更是重中之重。

但具体到大学生而言,又该如何正确地保护自己,远离网络暴力呢?

(一)做好个人防护

首先,大学生要强化自我保护意识,注意个人隐私的保护,不要轻易透露个人信息,尤其是敏感信息。避免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过多的个人信息,严控个人实名信息、证件号码、通信信息、所在地址、住址和有关的生物信息(如指纹、瞳孔、人脸等),以及亲友的此类相关信息的登记、传播,从根源上保护好自己和亲友。

其次,注意网络安全防护,高校应将网络安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通过举办讲座、开设课程等方式,向大学生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高其网络安全意识。此外,可以组织网络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增强大学生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兴趣。教育引导大学生个人使用密码的设置尽量复杂,避免不同平台、账户共用密码,谨慎对待网络请求和链接,避免因电脑、手机的使用、维修或系统安全问题,而泄露个人隐私和实名信息。

最后,大学生要谨慎添加好友、关注者和群组,对方人品如何、居心如何皆不可定,务必谨慎分享,尤其是敏感信息,更要谨慎对待上传和云端存储。

(二)加强心理健康建设,注重心理的疏导和防护

首先,通过以学校为主导,对大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设相关的课程和讲座,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心理素质和增强抗压能力,培养大学生学会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评价,能够从心理上接纳和爱惜自己。勇于面对现实,建立合理的自我期望和人生规划,对未来的生活、对自己充满信心。

其次,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自我情绪调节。高校应建立完善的心理辅导机制,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服务;帮助引导学生学会控制和调节自我,能够积极主动地适应新环境,调节平衡各方面的心理冲突,合理宣泄,对挫折进行合理的总结和归因;对于受到网络暴力侵害的学生,应及时给予关注和支持,帮助其走出阴影。

(三)加强道德教育

强化大学生的个人道德修养,培养同理心,培养共情能力,学会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认知、习惯、观点和行为,重视尊重他人的尊严和权益。尝试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积极传播正能量,鼓励大学生间互相支持、关心和理解,遵守网络道德规范,不发表、不散布转发恶意言论,不参与侮辱、嘲笑、歧视他人的行为,避免无谓的批评、攻击或伤害,努力建立健康、和谐、团结的网络环境。

(四)管控个人行为

关注官方发布的新闻和权威机构发布的信息,以获取准确和可信的信息。培养识别不实信息,锻造强大的对信息和事件、热点的判断和过滤能力,不轻易相信未经证实的消息,保持冷静,避免受到误导,不轻易站边。自觉抵制网络暴力,拒绝网络欺凌,不过于激动或情绪化,保持理性,不轻易传播信息,不轻易回应和对他人进行攻击,不通过匿名账号或虚假身份散布谣言、攻击他人或进行骚扰,保持自己的行为诚实、公正和负责任。

大学生要培养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灵活的社会适应力,了解和正视社会现实,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正确处理自己的各种角色身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良好的交往品质,掌握一定的交往技巧,正确处理交往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要求。多与现实社会中的人沟通交流,避免沉湎于网络中的黑恶丑陋现象,避免自己的行为被负面情绪主导。

(五)积极应对网络暴力

大学生定期搜索自己的姓名或用户名,关注自己的网上形象和声誉。及时发现负面内容,及时采取措施应对。

不回应恶意行为,遭遇到网络欺凌、仇恨言论或恶意攻击等网络暴力行为时,不要软弱、旁观和困守,保持冷静,并且不要回应,尽快关闭、删除个人涉及的网络信息和实名信息、亲友信息,避免殃及无辜。对网络暴力相关的言论、文章、图片、视频进行取证和保存,重要的证据应进行公证,以备后续维权所用。

遭遇网络暴力时主动寻求专业帮助,让专业的机构、部门来处理这些网络暴力行为。及时向相关平台或机构举报和投诉,联系所涉及的平台,清理、屏蔽网络暴力信息,保护受害人,锁定、提供施暴者资讯,以便后续维权(平台拒绝提供的话将承担侵权责任)。

(六)依靠法律、法治

我国最高法有明确的相关司法解释和实施意见:造谣诽谤的以诽谤罪定罪处罚;谩骂诋毁、披露隐私的以侮辱罪定罪处罚;人肉搜索,违法收集、发布公民个人信息的以侮辱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定罪处罚;利用网络暴力行为来蹭炒热度、推广引流的以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定罪处罚。网络暴力事件中有针对未成年人、残疾人,有组织“水军”“打手”,有编造“涉性”话题,有“深度合成”等行为的均增加了从重处罚条款。

大学生需要了解网络暴力相关的法律知识,必要时寻求法律帮助,可以通过提起民事诉讼甚至刑事自诉,要求网络暴力者公开道歉、消除影响、赔偿精神损失,乃至承担刑事责任。

结束语

大学生网络暴力及防范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高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来解决。高校应加大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监管、网络安全教育等方面的投入和管理力度;家庭和社会也应关注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为其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大学生应该加强自身心理健康、学会情绪调控和提升理智判断能力,倡导和实践网络文明,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尊重他人,理解不同观点和行为,正当批评,合理发声。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防范和解决大学生网络暴力问题,建设一个友善、尊重、公正、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 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N].人民日报,2014-02-28(1).

[2]禹泳如,金哲.青少年网络暴力问题的引导对策[J].中国德育,2020(1):40-43.

[3]杨嵘均.网络暴力的显性歧视和隐性歧视及其治理:基于网络暴力与网络宽容合理界限的考察[J].学术界,2018(10):95-110.

作者简介:张庆华(1974— ),女,汉族,江苏响水人,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硕士。

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网络暴力防范措施成因
说说两种『白气』的成因
网络支付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网络监听的防范措施
PPP项目中的常见风险识别及防范措施
网络暴力的危害及产生根源
“网络暴力”
大学生网络暴力语言分析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煤矿井下测量的常见问题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