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华传统文化类课程改革路径探究
2024-05-22曹琼茹
[摘 要]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各族儿女血脉相连、互嵌共生的历史事实,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支撑,更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是传承中华文脉、实现弘扬中华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所以,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教学评价、教师综合素质等方面来探讨高校中华传统文化类课程改革路径。
[关键词]高校;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改革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党的十九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自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义务与责任。辉煌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内蕴着中华各族儿女血脉相连、互嵌共生的历史事实,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文化沃土。高校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责任。所以有效开展中华傳统文化类课程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帮助高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中华文化自信心、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教学评价、教师综合素质等方面来探讨高校中华传统文化类课程改革路径。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
教学目标是所有课程与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必要内容。随着时代发展,不论是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还是支撑毕业要求达成多元高阶产出的新质量,都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需要人才不仅要达到与所学专业相匹配的技术性要求,还应具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非技术性要求。所以,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打破过去对于中华传统文化要素的简单说教和简单叠加,而应以社会需求为前提,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注重中华传统文化在育人过程中的培育价值。
中华传统文化以其强大的凝聚力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铺就了绚烂底色,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精神养料。中华传统文化类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出发点,以社会需求为前提,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以传承中华文脉、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文化素质的课程目标为引领,本着“以学生为中心”设定中华传统文化类课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学习,将能够熟知章节中所涉及的中华传统文化要素“点”,可独立自主拓展出“点”到“面”的链接内容。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通过动手体验和实践中华传统文化要素“点”,实现体验知识“链”的贯穿,从而达到对“面”的理解;通过“互联网+”强大功能中的微视频、微信、微博、微电影、抖音等媒介将自主创作的文化元素实物成果进行输出,实现对传统文化的解码,传承和传播。3.素质目标: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树立文化自信,提升人文素养,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教学内容的整合重构
当前高校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推进方式体系不健全,教学内容较为零散,内容设置缺少课程意识,课程结构不完善等问题。因此,高校要想促成有利于学生价值体系的养成、涵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中华传统文化有效落地且有效实施,就必须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与选择上做出改革:1.可根据各自学校的学情和开设中华传统文化类课程实际情况,对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教材进行梳理和分析,结合学校已具备的教学实际情况,设计和选择符合学情的课程教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人文素养;2.立足学校的地域特点和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确定中华传统文化类课程内容取舍的标准,整合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内容,打造立足于学校地域特点和人才培养方案的中华传统文化类课程体系,创设校本化教材;3.可深入挖掘包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拓宽中华传统文化课程体系校本化建设内容,使之与学校的发展定位、专业建设和办学特色结合起来,并“开设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线上课程三位一体的中华传统文化课程体系校本化建设”[3];4.有效融入课程思政。“课程思政”是高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抓手,是培养祖国所需人才的必要路径。中华传统文化自带课程思政的光环,但仍需围绕中华传统文化类课程所涉及章节内容进一步挖掘提炼课程思政元素,进而形成与教学内容相辅相成的“润物细无声”的课程思政资源库,以实现中华传统文化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三、教学方法的改进
通常情况下,我们过去的教室环境主要以“阅读”为主导,而学生的日常学习也是处于这种模式下。在这个“阅读”的年代里,无论是黑板还是PPT等教学辅助工具,或是各种教育资源,都主要由教师来使用。如果学生长期处在“只读”课堂和“只读”学习时代的话,即使拼尽他们所学,在认知领域所能达到的也只能是低阶的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等,而高阶的评价和分析却鲜少达到。所以,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的“只读”课堂,结束学生的“只读”学习时代。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各种资源,改变以往的授课方式,让学生动起来,使学生成为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的参与者和互动者。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尝试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一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1.课前学生自学。学生可以借助互联网,利用MOOC、智慧树或雨课堂等多样的网络视听资料独立预习课程知识,借助网络平台完成自学任务并记录难点。2.课中师生互动。教师立足学情,根据学生提出的难点使用讲解、案例分析等答疑解惑;教师使用积极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间互动交流,共享学习经验,实现学生从“坐”中学到学中“做”的教育理念;融入各类练习题目和测验题目等,强化知识训练,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内化迁移。3.课后师生协作。在中华文化传播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到视觉化的传播路径。所以,中华传统文化类课程的师生可并肩同行于当下强大的“互联网+”时代,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符号,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形而上的概念转化为青年群体更易接受的具象化、可视化的文化符号[4],借助“互联网+”的强大功能,通过微视频、微信、微博、微电影、抖音等青年群体喜闻乐见的媒介,将自主创作的文化元素实物进行输出,以此实现文化的共享、传播、入心入脑。
四、实践教学的融入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的有效手段,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优秀人才的重要环节。高校大学生都具有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的特点。中华传统文化类课程融入实践内容,让实践行为具备可操作性、趣味性和创造性的特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个体与团队合作的能力及沟通能力;有助于引导学生放下手机、走向教室或操场、亲近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学生深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实现情感共鸣的同时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涵养中华美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传统文化类课程实践教学的融入方式如下:1.根据中华传统文化类课程学时分配,在学期初的教学计划中可专门设置2-6学时的实践学时,或是每2-4学时融入1-2次实践内容。具体实践内容,如组织学生参与传统服饰的手绘制作和传统服饰真人模特秀;编扎风筝并组织校园放风筝比赛;编织端午节彩绳及中国结互祝美好;借助彩纸体验剪纸中阴刻阳刻等不同剪纸方法并装裱;选择《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四大名著中的精彩片段进行模仿并演绎;学唱中国戏曲中元曲、京剧等剧种篇目;手工皮影制作并簡单表演;编扎灯笼或宫灯、手绘年画、刺绣作品呈现、软笔硬笔书法大比拼、诗词吟诵及经典诵读等。2.成立各类中华传统文化社团,丰富中华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实现“一二三课堂”联动。如成立汉服、旗袍等古装社团,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服饰文化历史演变、服饰元素构成,感受传统服饰美学元素与实用共存魅力的同时习得相应礼仪;成立茶社团,引导学生了解茶历史、茶具演变等理论知识;以春夏秋冬四季为引,融入梅兰竹菊等元素进行茶席与桌旗的设计;借助茶室进行盖碗茶艺、玻璃杯茶艺、紫砂壶茶艺等茶艺实操习得茶礼仪、诵读茶诗等茶文化活动。
五、教学评价的多样化
教学评价是对课程目标的实施和教育目的的实现等情况进行评估的一个判断过程。教学评价方法对学生综合成绩的考评、学生在一门课当中获取到的价值和自我的认可度都息息相关。因此,设计教学评价必须依据课程设定的学生活动所要达成的认知、技能与品质的目标来进行合理的安排,打破过去仅依赖期末测试评判学生学习的传统。换句话说,教师应采取多种形式的评分手段,努力避免期末测试评判作为最终成绩的不足之处,确保对每个学生的评价都是公平且公正的。所以,中华传统文化类课程可以采用理论部分考核和实践部分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将学生的课前预研习、线上测试、课中互动、课下作业、个人所学汇报、课堂汇报研讨、小组实践活动参与度及成果评分等形成关系网,实现课前——课中——课下一体化的较为综合和公平的评价,使学生获得努力学习带给自己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求知欲,实现教与学的正向相长。
六、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不仅有传承智慧、教授技能、答疑解惑的职责,也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责任。作为教师,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潭水。基于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教师在助学生圆梦、追梦、筑梦的同时,自身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必修课。所以,作为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自我提升:1.提升综合素质。人才蔚起,国运方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人才是支撑,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的重任。教师应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指出的:“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职业道德、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时刻要求自己,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将授课与人格塑造相结合,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和引路人。2.转变教育理念,明确学生“主体”角色。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先进的教育理念不仅成为教学改革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是更好地契合了社会对人才的新需求。中华传统文化类课程教师应始终秉承育才育德的理念,使中华传统文化类课程的教育模式从传统的“被动接受式”转为“自主探索式”,在引领学生探索新知的过程中保持积极的态度,在和学生有效合作的同时,增强文化育人的教育效果。3.打破孤立走向合作。教师应打破各自为营的备课授课模式,以团队合作的模式就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实践教学内容、课程思政的融入等进行讨论总结,通过说课磨课等方式互相学习,推进团体课程设计;建立跨教研室或跨校虚拟教研室,对中华传统文化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实践教学内容、课程思政的融入等进行相互借鉴学习,并根据学情做出及时调整,以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类课程的需求。
结束语
“中华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集体记忆与民族情感,连接着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的深刻要义。”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之维,以生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指向,中华传统文化在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帮助高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中华文化的自信心、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全高校大学生人格塑造和促进高校大学生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中华传统文化类课程的改革是必要且必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57.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胡毅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校本化建设[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10):19-21.
[4]谢冰雪,马宇彤,杜娟.共享文化符号与青年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J].民族学刊,2023,14(8):21-30+158.
作者简介:曹琼茹(1986— ),女,汉族,新疆乌鲁木齐人,新疆工程学院,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语言文学、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