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猪高层楼房养殖与防疫措施浅析

2024-05-21黄由县

新农民 2024年11期
关键词:浅析

黄由县

摘要:随着畜牧业的现代化进程,生猪养殖方式也日新月异。近年来,生猪楼层养殖作为一种新兴模式逐渐引起广泛关注。相较于传统的地面养殖方式,生猪楼层养殖以其高度集约、空间可控的优势成为养殖业的新亮点。然而,生猪楼层养殖也给动物疫病防控提出了新挑战,如何确保在其提高养殖效益的同时能够有效应对潜在的防疫难题,给动物防疫工作者提出了新挑战。

关键词:生猪生产;楼层养殖;防疫措施;浅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猪肉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也大大促进了动物养殖生产,规模化不断扩大,养殖方式不断更新。在生猪规模化养殖进程中,怎样最大化发展生猪生产,高层楼房生猪养殖逐渐崭露头角,在追求发展养殖数量的同时也有效解决了饲养用地及减少养殖污染面难题,生产与环保得到“双向”共赢。然而,高层楼房养殖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尤显重要,是生猪高层楼房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的关键点,是养殖企业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必须健全科学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保障高层楼房生猪生产。

1 基本情况

蘇仙区是本市生猪养殖调出大县,“非瘟”过后生猪养殖迅速恢复,生产产能稳中增进,不但保障了当地居民肉食品消费,还是粤港澳大湾区生猪保供的重要基地。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政府作出的促生猪生产保供应的决策部署,加快生猪生产恢复发展,结合我区实际,多举措促生猪生产保供,在稳定原有养殖场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国内知名企业广西扬翔、湖南新五丰、正大集团等大型养殖公司入驻,通过合股、租赁、代养等合作方式在区内新建大型养殖场19家,有力促进了全区生猪养殖发展,快速恢复了生猪生产能力。目前,全区共有生猪专业养殖512户(其中规模养殖场346家),有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挂牌基地14家,省级生猪产能调控挂牌基地19家。全区生猪存栏49万头(其中能繁母猪4.95万头),出栏47万头,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2.5%(20.14%),25.3%。加上新增的生猪产能,预计年出栏生猪96万头以上。

2 生猪产业升级转型及规模

近年来,由于大型养殖公司的入驻,养殖新技术新模式不断引入更新,有力地促进了我区生猪产业快速发展和产业升级转型,拓展了养殖模式领域新进程。其中高层楼房养猪正在我区兴起,开启了高楼层标准化、集约化、工厂化的养殖新模式。

(1)现已投入高层楼房养猪的1家企业,5层框架结构楼层生产面积28 800 m2,年出栏生猪48 000头。

(2)现已完成楼层建设的2家养殖企业,总投资48 000万元,占地约62.07 hm2,猪舍为5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292 000 m2,可年出栏生猪480 000头。

(3)现在在建楼层养殖企业2家,设计规模预计年出栏生猪384 000头,常年存栏母猪12 000头。

3 生猪楼层养殖模式的特点

3.1 高度集约化

生猪楼层养殖采用多层水泥框架结构,有效利用了养殖场地垂直空间,与常规的单层平面饲养方式相比,立体空间楼层集约化饲养方式解决了饲养场地不够、养殖密度不高、饲养效率低下的问题,提高了土地、养殖设施设备和养殖有限空间等资源的利用率,从而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楼层集约化饲养模式更易于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提升资源效率,降低养殖成本,进行科学饲养,科学管理[1]。

3.2 生产工厂化

高层楼房养殖分全育肥式生产和能繁母猪+育肥式生产2种。全育肥式养殖生产流程单一,而能繁母猪+育肥式养殖生产流程较全育肥式繁杂,工序及工艺分区管理更精细,改变了传统养殖方式。楼层叠加立体养殖能够更好地应用现代养殖先进技术,装配自动投料、影视监控、温湿调控、输风通气等先进设备,采取流水生产工艺、全封闭式生产,达到工厂化批量生产,实现养殖增产增收。

3.3 空间可控性

(1)采用先进的养殖监测设备,实时精确掌控调节养殖有限空间的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饲养条件,满足生猪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特定需求,减少因环境变化引起的应激反应,促进生猪健康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

(2)能有效应对极端气候和季节变化的影响,消除因外界环境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保障生猪在适宜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3)可有效减少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节约能源和劳动力,提高生产经营的效率。

3.4 生产精细化

生产管理更加严谨精细,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管控更加严谨;养殖生产分类、分群、分区域(楼栋、楼层)、批量生产、全进全出模式更加重要;生物安全综合性防控措施更加严格;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制度更加健全;粪污水无害化综合处理系统更加完善。

3.5 管理智能化

高层楼房生猪养殖通过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实现生产投料自动化、温湿自控化、用电调控化、生产监控化、信息便捷化。使用自动化监测设备,实时对生猪的动、静、食等状态进行全面动态监控,通过智能化调控,提高管理精度,降低疫病传播风险,促进生猪健康养殖。

3.6 养殖效益化

(1)采用自动化生产设备,利用机械化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高饲养效率。

(2)实行智能化生产管理,能方便快捷地掌握生产动态,减少人工流动,降低人工劳动强度,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生产效率得到提高[2]。

(3)养殖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的应用,更好地解决了因人工过多参与而增加的潜在风险,更减少了环境对员工的职业伤害,保护雇员的身心健康。使生猪楼层养殖在降低整体劳动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益和管理精度。

4 生猪楼层养殖的挑战

4.1 疾病防控难度增加

由于猪只在楼层养殖环境中更为密集,一旦感染疫病传播速度极快。特别是如猪传染性胃肠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喘气病、非洲猪瘟等传染性疫病极易在密集的环境下传播,一旦感染,可造成大范围的感染,给养殖业带来不可预计的损失。为了防患于未然,必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养殖生产原则,强化免疫程序,采取严密的监控、监测和隔离措施,加强生产管理。如发现猪只异常,必须高度重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置。

4.2 技术和设备要求高

高投入是楼层养殖的一个显著特征,无形中提高了养殖生产门槛,一是养殖企业要有雄厚的使用资金作基础;二是生猪养殖规模集约化量产对养殖空间、新技术运用、环境污染等因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生产工厂化需要稳定的技术力量。成套的养殖基础设施的建设、自动化投料系统、环境监控设备、生物安全措施等是高层养殖的重器,不仅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此外,其运行与维修还需有专业技术作支撑,大大提高了养殖成本[2]。

4.3 环境污染风险加大

(1)高密集的生猪养殖会产生大量的粪尿臭气味,影响周边空气环境。若气味中有病原体,可造成空气传播。

(2)高密集的生猪养殖产生大量的粪污水废弃物,污水流淌污染地表,污水浸润破坏地下水层,如不科学合理处理,将会造成养殖环境污染风险。

5 生猪楼层养殖的防疫措施与应对策略

5.1 严格生物安全措施

为了降低疫病传染风险,保证猪的健康,必须采取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在离养殖区一定距离的通道上设立外界洗消点,在楼层养殖区外围设立物资、人员进出专用通道,具体措施要求可按照《非洲猪瘟防控技术指南》,严格人、物、车等出入管理,确保养殖生产安全。

5.2 科学合理的布局管理

高層楼房养殖应实行严格的隔离区、生活区、生产区、环保区等区块管控,实行全封闭式生产管理[3]。

(1)隔离区:单独区域,设置洗澡间、桑拿房、物品消毒间、物品浸泡熏蒸间、烘干间、厨房、外勤人员宿舍、隔离房等配套设施。

(2)生活区:设置办公室、会议室、宿舍等配套设施。

(3)生产区:分线管理,母猪设置后备种猪区、空怀母猪区、妊娠母猪区、经产母猪区;设置仔猪保育区;设置仔猪育肥区。

(4)环保区:配备全套污水处理设备以及生态塘和消纳林地。

5.3 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是一家养殖企业必备的条件,结合生产实际,建立完善的饲养管理规范、岗位工作职责、防疫消毒制度、检测送样制度、车辆洗消制度等制度,对猪场生产、饲料、隔离、非洲猪瘟综合防控、免疫程序、消毒措施、无害化处理、粪污水处理、信息追溯等进行规范。各个环节要按照制定的生物安全管理操作流程严格把控,最大程度地降低生物安全风险。

5.4 实施强制病种免疫

(1)疫苗接种是防治动物疫病的重要措施,是建立猪群免疫屏障的重要手段,制定科学的免疫方案,定时对猪群进行接种疫苗,有效增强猪群的免疫力,减少发病概率。并定期开展免疫抗体效果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对免疫接种方案进行相应调整,来达到预期的免疫防病目的。

(2)落实“先打后补”免疫措施。强制免疫“先打后补”政策是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创新工作新机制,是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新举措,落实了养殖单位是动物疫病防疫的第一责任人,将疫病防控工作的任务具体化、明确化、责任化。“先打后补”免疫政策的实施,将进一步增强了养殖主体的第一防疫责任人的任务职责,养殖主体实行 “自养自免”制度,有力地阻止了外界病原携带输入,杜绝了因人为免疫接种而造成疫病传播的风险。同时,在帮助养殖主体解决了部分免疫经费之时,又促进了养殖主体的养殖积极性。

5.5 强化免疫抗体监测

通过免疫抗体监测、血液样品抽检、临床表现等开展常规健康监测,掌握猪群健康状况,排查异常情况,为早期预防控制提供技术依据[4]。对可疑猪只进行早期诊断、隔离治疗和无害处置,避免造成猪群疫病感染传播。

5.6 重视养殖密度和隔离措施

合理的饲养密度与隔离措施是实现规模化猪场健康养殖的关键,高层楼房养殖作为生产新模式,其养殖密度和隔离措施是每位养殖主体必须面对思考探索的问题。

(1)根据猪场的空间布局、栏舍面积、通风条件、体重大小和猪的生长发育阶段,确定合理的饲养密度。

(2)密集的饲养环境易造成猪只之间的密切接触,挤占了栏舍的有限空间,环境通风不畅、空气湿度增大,增加了一系列不稳定因素发生的隐患风险。

(3)控制合理的饲养密度是生猪生产过程中必须注意把控的重要环节,猪群的饲养密度大、过分拥挤,容易造成猪只互斗咬伤,不便猪群安静休息,更不利于生猪生长。

(4)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保证猪只有充分的活动空间,来增加猪只的运动量和增强猪只的抵抗力,降低在集中饲养环境中疾病发生和传播的概率,才能利于生猪健康生长。

(5)隔离是动物疫a病防控的关键一环,采取隔离措施是防止疫病蔓延的一种有效方法。建立和完善动物疫病隔离机制,是高层养殖必不可少的一项强制执行制度。

①新引进的猪只不确定因素可能存在,引进时必须按规定对新引进的猪只进行隔离观察45 d以上,临床隔离观察无异常情况后方可转入生产区进行正常生产,防范疫病风险发生。

②对新引进的猪只加强日常巡视检查,如在饲养过程中发现的可疑猪必须进行早、快、严隔离处置,消除潜在隐患风险,阻止疫病发生传播蔓延,保证猪群的健康安全。

③对新引进的猪群要进行常规的健康检测,以确保生产安全。一旦检测发现阳性个例,要及时进行隔离处理,避免疫病蔓延造成损失。

5.7 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

(1)养殖废水是一种含有大量病原体、有机物含量高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的话,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威胁,破坏养殖周边生态水质和影响人们生活健康。

(2)建立和运行一套科学、可行的养殖粪污废弃物处置体系,是高层养殖必须面对而且需要解决的现实难题。要解决这一难题不仅要保障足够的资金,还要考虑保护周边的生态环境安全,稍有不妥便可给周边的生态环境带来影响,造成环境污染的隐患。

(3)解决养殖污水是一项技术性问题,包含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方式方法,采取物理隔离+化学分解+生物净化一体化综合处理系统,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4)污水处理实行外包,委托有资质的专业公司进行污水无害化处理和利用。

5.8 病死猪无害化处理

(1)建立专用病死猪临时转运冷库,楼层养殖生产过程中的病死猪,应存放在专用病死猪转运冷库,等病死猪临时转运冷库满后一起交给专业无害化处理机构集中处理。

(2)严禁生产中的病死猪就地焚烧、掩埋等方式销毁,更不可便卖和随意加工处理。

6 结语

高层生猪养殖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饲养方式,通过集约精管、自动智能等措施,加强生物安全、监测监控、疫苗接种、饲养密度和隔离措施的高度管理,有效预防疾病,保障养殖业的持续稳定发展。面对新的养殖模式,须权衡利弊,除旧纳新,增强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意识,拓展生猪养殖稳健运营。在生产发展中,要密切关注养殖发展新趋势,不断提升防疫措施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提高新型养殖模式的管理能力,化解养殖生产中不利风险。

参考文献

[1] 赵梦凡.浅谈生猪养殖模式与疫病防控[J].中兽医学杂志,2021(2):80-81.

[2] 舒秀远,陆秋芬,银少华,等.生猪养殖模式与疫病防控分析[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8(8):32-33.

[3] 杨彩春,陈琼,陈顺友,等.我国楼房养猪发展现状的浅析及改进措施探讨[J].猪业科学(电子版),2020(37):34-38.

[4] 李文钢,王虹,曹蕊,等.浅谈我国生猪养殖模式与疫病防控[J].农民致富之友,2021(2):138-139.

猜你喜欢

浅析
浅析搓法
浅析电动机日常维护与保养
更年期汗证的治疗浅析
浅析VLAN间灵活互访
浅析Bundle和Intent在Activity之间的应用
浅析35kV隔离开关常见缺陷及处理
浅析明代漕运轻赍银
浅析“谯”字“酷烈”义
浅析女权主义的兴起
浅析唐代的自首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