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起一坛四川泡菜

2024-05-21松鼠行囊

川菜 2024年5期
关键词:泡菜坛生花一坛

松鼠行囊

邀请我妈从老家来成都住几天,她看了一眼略显空荡的厨房后,便问我哪里能买到泡菜坛。我第一时间搜索外卖平台,购买倒是极其方便,我妈也说可以一试。但我突然想到,离家不远的地方有个“锅碗瓢盆样样齐全的十元店”,泡菜坛在四川这么家常的用品大概率会有,不如亲自去挑一挑大小和材质。

我对自家泡菜的重视程度受到我妈潜移默化的影响,认为“起”一坛泡菜是家里的一件要事,它的存在意味着餐桌上的饮食风味将发生深远变化,坛子里面封藏的可是川菜的灵魂。但以前的我光会享用成果,从未参与过做泡菜的过程。搬家后只等着我妈这位老手来亲传地道做法。

我们在十元店买到一个中号的玻璃坛。以前看到一篇文章讲到选泡菜坛如何讲究,需要进行“约水”“吸水”“听声”的检测三部曲。但毕竟是家中小坛,我想不必花精力去探求那样的专业度,只要通体不漏、坛沿加水能够密闭、外观和家里搭调,就能满足我的需求。再者,我妈过去也是用大街上买的普通坛子,泡出让一家人情有独钟的风味的。

拍了一张我妈手捧玻璃坛的照片,发了条朋友圈“成都市外的妈妈们来到成都后的购物清单第一项,四川人都懂”,随即引发评论区一阵共鸣,“我妈干了一样的事”“我妈之前买个大陶罐子,把泡菜水都起好了带到我家”“加坛沿水的活就要来了哦”“还是自己泡的好吃”“坛子买小了”……可见,一坛心爱的泡菜是不少四川家庭的理想配置,所谓家的味道因它的存在而变得具体,其传承的秘密变得有迹可循。

坛备好,接下来就是准备食材了。泡菜水发出的酸香味道在过去对我来说总像一个谜团,是怎样的水、怎样的调味比例、怎样的微生物发酵过程,成就了那让做菜变得容易、又让香味得到升级的“魔法药水”呢?当我还在琢磨着这事并不简单时,我妈开口问到:“啤酒有吧?”“有的!”“生的青花椒买得到吧?”“外卖!”“剩下就是盐巴、嫩姜、小米辣、蒜了。”“就这样?”以上六样原料凑齐之后,她便开始制作,用半包大颗粒的泡菜盐打底,依次铺上洗净擦干的花椒、姜(掰成小块)、小米辣、蒜瓣,将两大罐重庆88啤酒倒进坛肚,给坛口盖一层保鲜膜后再盖上坛盖,最后往坛沿加水。五分钟后,我妈淡定地说:“弄完了。这有啥子难的嘛?”我疑惑:“这么简单为啥子有些人家的就不好吃呢?”我妈说:“我咋晓得?”

其实,不管谁家都能做出酸来,只是每家口味里所认同的酸有着微妙的差异,那些差异就变化于常年做的人的手感之间。真正不好吃的是被我们称为“生花”的泡菜,意思是泡菜水里繁殖起了杂菌,致使泡菜变味,这种情况多由操作不当导致,比如泡菜水里不小心掺入了油脂、生水、不干净的坛沿水等。轻微的生花还能补救,民间方法常有加盐或白酒或紫苏叶,但是如果味道明显变得齆(wèng)臭,那就只能放弃这一坛再起另一坛了。在县城小地方,谁家泡菜泡得好、谁家的泡菜总是生花,偶尔会成为人们闲聊的话题,当然只是笑谈,无谓是非,大家在灶边各过各的日子而已。做得差点的人就甘拜下风,更可借机在要请客的一天大大方方地去别家取点好吃的泡菜;做得好的人则暗自欢喜和骄傲,慷慨给予。

我妈属于做得比较好的那一列。虽说制作结束后她在我面前表现得风轻云淡,但是我观察她每隔一会儿就去转转那个小小的坛子,欣赏自己的作品,当我以同样欣赏的眼光望过去时,她说:“你看嘛,有一坛泡菜放在这里,家的感觉不就有了吗?”在清凉的啤酒的浸泡中,白的嫩姜沉在下面,红的辣椒浮于其上,像白露、像红霞,确实给家提了一抹喜人的亮色,感觉下厨房的兴趣和信心都因为这一坛子而膨胀了起来。

我的口味很大程度上是由爸妈家里的两口老坛子培养起来的,一口装的是泡菜、一口装的是酸菜。它们本身的味道在多年间早已定格下来,却源源不断地为其他食材开辟味道空间。用相同的泡菜烹饪不同的菜品,都能各具風味,让人百吃不厌。

泡菜和荤菜百搭。爆炒的像牛肉丝、猪肉片、鸡杂,不动脑筋地用上泡姜和泡椒,就能炒出饭桌上最受欢迎的下饭菜。红烧的像牛腩、排骨、肥肠,用泡菜和豆瓣酱再加别的香料做出汤底,渐渐浸入大坨坨肉的每一丝纤维里,香味直冲头顶,这类菜最常见于早餐面馆,搭配面条的各种红汤就是这样炖煮出来的。鱼、蛙、鳝鱼一类的食材,在喜辛辣和喜鲜香的人那里,都免不了泡菜和酸菜的去腥提味,有一道小河鱼配泡菜做的二黄汤,烹饪极简,那汤汁却能鲜得让人脸部肌肉舒展,是钓鱼爱好者经常馈赠给亲朋的野生美味。

泡菜和素菜的搭配似乎在川菜馆里见得少,大多数菜色都隐秘在平常人家里,使离家的人紧紧牵挂。在我的记忆中有两道不加泡菜就很难做好的素食。第一道是炒竹笋,细细的鲜笋与酸辣的泡菜碰撞,吃起来那新鲜感和欢快感,就如遇见水灵灵的农村小娃蹦蹦跳跳进入热闹的集市。第二道是凉拌红薯尖,红薯尖有股闷闷的土味,凉拌的时候,其他调料都很难调和它,唯有小碗泡菜水一浇,红薯尖的鲜香方被激活,逆转为一道开胃爽口的好菜。泡菜这位家中的常驻民,以其深奥的滋味,将土地中长出的粗野味道驯化得平和、可亲,同时仍保护着它们的灵动个性。

大约五天后新坛中的啤酒味淡去,取而代之的是扑鼻的酸香味。我学着像爸妈那样做了两道菜,爆炒腰花、红烧土鸭,很奇妙,餐桌上的风味立刻被校正成为味蕾最习惯也最喜欢的程度。

新坛将随着新生活的展开而渐渐变成老坛,在时间的作用下沉淀更深沉的味道。那些围绕在泡菜坛边的动作,比如夹一些出来又添一些进去、加坛沿水等等,将由我看着妈妈做,变为我自己来完成。小小坛子封藏着川菜的灵魂,而那些与它相关的小小仪式,更锁住了生活在此处的安心。

猜你喜欢

泡菜坛生花一坛
“一坛一会”的精彩瞬间
文化和见识——说说《一坛硬币》
一坛硬币
要下雨啦
一坛乡情煨酒
法治漫坛
妙笔从哪里生花?
泡菜坛
织思成锦,祈念生花
不劝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