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结合”的三重耦合机制
2024-05-21焉祯
2023年12月29日,在“‘京彩文化·青春绽放”汇报展演中(左二为焉祯)
编者按:依托“红色行——‘觉醒年代研学行”项目,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精心组织首都高校师生开展红色文化课题研究工作,创新指导形式、坚持成果导向,发掘“金点子”、把好“学术关”,推动红色研究走深走实。本期专栏围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这一主题,邀请北京大学焉祯、北京印刷学院张莉和温欣分享有关课题的研究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并深刻阐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第二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结合中国实际,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中国历史演变的必然结论,也是文明发展的未来指向。“第二个结合”的提出,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理论支撑和规律总结。
嬗变——嵌入机制
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面临独特的时空场域——救亡图存的急迫现实、思想层面的激烈竞争,中国传统文化由此发生嬗变。新文化运动起到初步解放思想的作用,但表现出“破”远超“立”的启蒙倾向。在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迷雾中,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中国向何处去”的文化发展方案。十月革命的胜利,带动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快速传播,为先进知识分子提供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其在俄国的应用实践,使之在实用主义诉求的驱使下,作为外来理论范式被引进,随即嵌入救亡图存的中国运行轨道之中,实现对传统文化的补充更替,营造出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国文化发展的时代语境,创设出中国文化发展的集体意识,实现了“由旧到新”的接续和重塑。
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译介、传播、推广较为粗糙,主要来源包括苏俄渠道、日本渠道、西欧(法国)渠道3条路径,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引介者,其理论主要来源于日本的各种译介材料。1919年,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详细说明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第一次较为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标志着中国第一批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和理解,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世界局势,并从俄国经验视角观察中国问题的尝试。
生产——转换机制
在初期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开始以发行书报、工人夜校、译制专著等形式开展系统性宣传介绍,将马克思主义在日本和俄国的实践进行解读,这些能动应用和实践、加工马克思主义的行动,中断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思潮的自然传播过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作为新的文化生产主体的身份获得。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初步的、模糊的、不自觉的尝试,发展为深度的、清晰的理论结合,开展极具主体能动性的理论生产和文化转换工作,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产主体,正是中国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在这一主体之中,又以毛泽东为突出代表。对国情、社情和传统文化的把握,构成毛泽东应用马克思主义的思维基底,也使毛泽东有能力在革命实践的不断深化中,用其军事思想、哲学思想等诠释重塑马克思主义,生产全新的中国革命文化。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马克思主义与传统伦理、哲学文化结合,创造出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思维的崭新革命文化,这种革命文化更侧重于理论意义的表达,显现出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塑。从革命文化到革命实践的应用转化,又反哺文化的生产和发展进程,推动文化创新的深化。
认知——互释机制
中国文化心理的认知机制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社会心理基础,务实性心态与实用主义诉求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逐渐被认可、被接纳,并成为中国的新型文化,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文化资源,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表现出与俄国革命实践和经典马克思主义不同的精神气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备的丰富典故和生动语言,成为阐释马克思主义的语言工具。民族语言的转化和阐释过程,让马克思主义更好地适应和融入中国社会。此外,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有效剔除了传统文化中的落后思想,推动传统文化资源实现现代转型。
文化繁荣蓬勃的时代,为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提供了契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建构的“老根”,为文明形态的塑造提供内核与动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挖掘和梳理反思,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内涵的阐释和推广。马克思主义则是为中华民族文明增添前所未有内容的“新魂”,为文明建设注入科学基因和时代因素。这“一根一魂”寓于同一文化有机体中,生长于中国的实践沃土上,彼此汲取養分结出文明硕果,而如何“守好根,孕好魂”,则是“第二个结合”深度互释的未来导向。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中国正在经历深刻的历史和思想文化重塑过程。马克思主义作为文化重塑的主要工具和理论框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进程和方向。通过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脉络,可以梳理出“第二个结合”的耦合机制,也为当代的文化实践提供了历史镜鉴。在历史的经验积淀之上,应当思考如何再出发,从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构建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塑造的高度上,实现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问题。
从社会演变来看,文明是社会进步的概念,而文化是社会结构的概念,二者并不等同。对文明的探求更具有攀登文化高峰的象征意义。由此审视“第二个结合”,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碰撞、融合、创造,本质上是一种新的文明构建,这种新型文明能够为世界和人类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方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有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互助传统,也有仁爱、利他等价值观。这些带有中国风格的文化创造,对人类文明的走向具有重要的纠偏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构建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实践路径。“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两个结合”的使命旨归,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任务,也是功在千秋万代的人类事业。“第二个结合”耦合机制的启迪在于,应当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以创造和创新为手段,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优势引领效能,将传统文化的内涵意蕴和表达方式不断融入现代社会形态,把握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本土化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促进中华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发展和繁荣。
(作者简介:焉祯,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于鸿君,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光华管理学院博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丁莉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