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下女干部李瑛的外交生涯
2024-05-21王联盟
王联盟
李瑛,1935年出生于山西长治襄垣县王村一户贫苦农家。抗战期间,父母、叔叔和姑父先后参加八路军,年纪尚小的李瑛也成为儿童团团员,受党的培养教育,逐步成长为一个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勇于拼搏、甘于奉献的革命者。1949年,14岁的李瑛随父母南下福建。1955年被河北农学院(今河北农业大学)录取,大学毕业后主动到基层工作。1963年从闽江水电工程局调国务院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后改为外经部)工作,在我国驻非洲各国大使馆经参处先后任三等秘书、二等秘书、经参处负责人和参赞等职,从事外交工作35年,成绩显著,曾获中国援外奉献金奖。
一家三代:六条战线建功勋
李瑛出身于革命家庭,一家三代,分别在农业、武装、水利、纺织、工业、外交战线作出卓越贡献。
爷爷李肇湖:原本是种田全把式,抗战期间不但送子女参加救亡运动,还带头动员乡亲们积极种田,多打粮食支援抗日。在根据地的大生产运动中起到榜样作用,1943年被襄垣县政府评为“农业劳动模范”。
父亲李生旺:抗战时期身先士卒勇敢杀敌,解放战争时期带头南下支援全国解放;后调回山西,任晋东南地委副书记,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大兴水利,领导了漳泽水库、后湾水库和关河水库的修建,至今这些水利工程还发挥着重要作用。后任山西省水利厅副厅长,为全省水利工程建设作出突出贡献。
母亲史改弟:抗战期间,积极组织广大妇女开展纺织工作,并身体力行,夜以继日地纺花织布,赶制军衣军鞋,发展生产,支援前线,被评为“太行纺织英雄”,多次出席太行区群英会。
姑父史刘云:1941年参军后,随八路军三纵队九团战斗在抗战第一线,1945年在磨盘垴战斗中英勇牺牲,时年26岁,后被评为烈士,获颁了立功证书。
叔父李海旺:抗战期间参加根据地工商工作,长治解放后任长治市面粉厂厂长。1952年调中央重工业部工作,后又调一机部重机一厂,负责国家重点项目——一万两千五百吨水压机的技术工作,受到毛泽东的接见。
丈夫陈晋龙:随长江支队南下福建工作,1964年被外交部任命为驻阿尔及利亚大使馆经济专员,1966年至1969年被任命为驻该国临时代办,主持全面工作,1980年被任命为扎伊尔大使馆经济参赞。为增进中非友谊而忘我工作,积劳成疾,因病逝世。
响应号召:南下福建立新功
抗战胜利后,父亲李生旺任襄垣县县长,母亲史改弟也在县委工作。
1948年12月,党中央号召“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并决定从老解放区选调大批优秀干部随军南下,迅速接管新解放区。根据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中共中央华北局决定,从太行和太岳两个老根据地选调一批得力干部,组成一个南下队伍。广大干部踊跃报名,很快组成4000余人的南下干部队伍,对外称“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其中就有李瑛及其父母。来自山西潞城的陈晋龙也在这支队伍里,共同的革命志向促使这对素不相识的太行山儿女后来在大海之滨八闽结成连理。
南下福建后,李生旺先后担任福建省尤溪县县长、县委书记。当时匪患未除,剿匪是新生政权的主要任务,李生旺兼任剿匪总指挥,带领尤溪人民勇敢战斗,一年后土匪全部歼灭,尤溪建党建政与恢复经济建设走上快速发展之路。母亲史改弟也在县委工作,李瑛在财务科担任会计,全家人为开辟新区工作而忙碌着。为了新区的建设,南下干部们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积极开展工作,使福建从解放初期的一穷二白,迅速得到改变,特别是在沿海的植树造林工程,建成防风、防沙、防旱的沿海绿色长城。
1951年,为培养年轻干部,李瑛被组织安排重新回到学校学习。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她顺利完成初高中学业,并考上河北农学院。
到生产的第一线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这是那个时代青年人追求奋斗的目标。1959年大学毕业后,组织上原本准备将李瑛分配到福建农学院任教,但她主動申请到基层农业部门去工作,便被重新分配到南平地区农业局担任技术员。在这里,她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与广大农民群众奋战在一起。
后来根据工作需要,李瑛于1961年被调入闽江水电工程局任技术员,1963年又被调到经济联络委员会(后改为外经部)工作。她多年从事农业水利的基层工作经验,为后来的援非外交工作提供了很大帮助。
初涉外交:援非建设一新兵
1964年,李瑛夫妇被派往阿尔及利亚使馆工作。李瑛任经济专员。
当时,对于非洲大陆而言,中国只是一个遥远的国度,而今天中非关系已经由“亲密伙伴”发展到“命运共同体”,这与广大外交人员的辛勤工作、无私奉献是密不可分的,而中非关系拓荒者中就有李瑛夫妇。
外交无小事,作为外交官员,一言一行都代表着祖国。初到国外,李瑛努力学习,很快便掌握了在不同场合的外交礼仪,为工作方便又刻苦学会了当地官方语言法语。她在阿尔及利亚工作多年,由一位外交战线的新兵,逐步成长为一位成熟干练的外交官员。
1979年10月,李瑛被调到中国驻扎伊尔[今刚果(金)]大使馆经参处,先后任三秘和二秘,主要工作是落实中方对该国的援建项目。在这里,李瑛不仅协助领导完成此项工作,而且开始独立承担部分工作。在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地完成了在该国的援建项目。
岛国艰辛:创业经贸全贯通
由于李瑛在阿尔及利亚、扎伊尔的突出表现,1987年她被调往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大使馆,任经参处负责人。
帮助非洲国家改善民生和发展经济是我国各外交使馆经参处的主要工作。李瑛等人意识到,单纯的经济援助只能解决当地短期困难,而因地制宜的技术援助才是从根本上帮助他们发展经济的有力举措。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是位于非洲中西侧几内亚湾东南部的岛国,海洋面积很大,却因地质原因不适宜大型捕捞作业,所以没有出口资源,发展经济缺少物质基础。李瑛带领经参处的同志对当地物产资源深入普查,发现农产品质量很好,特别是咖啡、可可产量十分可观,自给有余,可以通过外贸换取外汇,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但困难在于当地没有深海港,运输成为发展经济的瓶颈。李瑛与经参处同志商讨后,决定充分发挥我国驻各地大使馆经参处的作用,用小船把货物运到喀麦隆杜阿拉港的国际班轮,再把所需货物用小船运回,开辟了两国之间货物往来的新通道,开创了经贸双赢的新局面。
普查中他们还发现,当地有不少适宜编织的竹藤植物,因未得到利用而常年荒废。李瑛敏锐地意识到,如果帮助他们掌握编织技术,不仅能变废为宝,还可以解决当地人民就业问题,增加当地的经济收入,不失为一个一举多得的好项目。项目确定后,她积极组织论证项目的可行性,与国内外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组织办起编织培训班,请国内的技术工人进行技能指导,同时协调原材料采集与加工编织场地、调查各地市场所需编织品样式等。不久,编织品成为当地安排就业和出口创汇的一支生力军,产品远销欧美等国,受到当地政府与人民的好评。
李瑛在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工作的9个月期间,推进了我国援建的人民宫项目的顺利完工与交付使用,开辟了商贸转港交易的海上通道,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编织加工,多项工作尽显中国外交人员聪慧务实与一心为当地人谋福祉的大国外交风范,为增进中非友谊作出了贡献。
贝宁参赞:纺织种稻兴邦国
1988年,李瑛调任贝宁大使馆参赞。
当时贝宁的一家纺织厂经我国建成交付使用后,生产能力、产品质量与经济效益一直上不去,在当地造成一些负面影响。李瑛经过深入调研,发现问题在于项目交付后对方的管理经验不足。她与经参处的同志积极与对方沟通,指出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中方参与到全面的经营管理中去,纺织厂很快便恢复盈利,其产品出口欧洲,还在西班牙荣获金奖,在当地引起普遍赞誉。
在调研中李瑛还发现,虽然当地气候适宜水稻生长,但因缺少种植技术,当地人只能以木薯、玉米为主食。大米主要依靠进口,运输路途遥远,气温又高,大米进口后不少已生虫。她当即决定,帮助当地推广种植水稻,为当地农业生产增添新品种。她率领经参处的同志们与贝宁政府和国内相关单位协调,在当地建起农业技术推广站,从国内选派专家对当地的农业科技人员传授水稻的种植技术与管理经验,并在当地广泛推广,解决了当地群众吃大米的困难,广受好评。
李瑛在外交战线奋斗多年,始终站在国家立场,帮助所在国发展经济生产,开拓外贸市场。在我国的多项援非项目中,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提供技术支持,帮助打通外销渠道,增加就业机会,极大地改善了当地人民生活质量,使外援项目成为利国利民的举措。
她始终坚持“以方成规,以圆成事”,调研不空谈,参谋不独行,协商不对抗,沟通不僵持,求同存异,共谋发展。与所在国以互利为基础,以共赢为目标,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圆满完成党与国家交予的各项任务,展现了中国外交官的风采。
老骥伏枥:初心不改传万代
1995年,为了祖国建设的需要,已是花甲之年的李瑛,出任贝宁医院援建项目组组长,再次赴贝宁。作为一个独立项目的负责人,非常考验一个人的政策水平、组织能力与业务水平。李瑛曾在贝宁当过参赞,在当地有着很好的声誉,善于协调各方面的涉外事项,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创造了良好的周边环境。她还善于团结周围的人,在她的带动下,所有中方技术人员和工人都恪尽职守,大家把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提升到事关国家荣誉的高度来对待,辛勤工作,保证了工程按时完美交付,进一步加深了中贝友谊。
从1964年初涉外交,至1999年载誉归来,李瑛一直奋斗在我国的外交战线上。她把自己的理想融入党和国家的需要之中,当被问及年轻时的理想时,她毫不犹豫地回答:“党的需要就是我的理想。”“党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干一行爱一行,学习一行干好一行。”她心中没有小我,只有党和人民的使命,只有国家与人民的利益。谈及自己的过往,她很淡定:“这要感谢党的培养,是党和人民给了我这样的一个工作平台,使我有幸在这35年的外交生涯中认真执行国家外交路线及政策。”
回顾往事,李瑛也有遗憾:“对于父母,自己忙于国内外的工作,却没有时间在他们的晚年膝下承欢,恪尽孝道,还把子女留给他们抚养,让他们为自己操劳;对于子女,很少有时间能陪伴他们成长,让他们缺失了完整的母爱。”
离休后,李瑛还任外经部一个干休所的老干部党支部书记,并尽力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红色文化。她说,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尽力为党工作。这就是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培养造就的信仰坚定、勇于奉献的革命同志。生命不息,奉獻不止,愿这种精神薪火不灭,世代相传!
(责编 张晓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