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表演艺术专业嵌入非遗课程“江南丝竹”的建设研究

2024-05-21张加贝

公关世界 2024年6期

摘要:江南丝竹,作为民族管弦乐合奏的杰出代表,自2006年起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仅体现了江南地区的音乐艺术特色,更承载了该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有效传承与弘扬江南丝竹文化,将其融入职业院校表演艺术专业课程体系中,对于推动非遗文化在校园内的广泛传播与深入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旨在从高职院校表演艺术专业教学的角度,深入探讨江南丝竹非遗课程建设的意义及其具体实施路径与方法,以期为江南丝竹非遗文化在职业学校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与策略。

关键词:江南丝竹;非遗课程;表演艺术专业

引言

江南丝竹,亦被称作“丝竹”或“清音”,乃流行于江浙沪地区的一种民间器乐合奏形式。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江南丝竹音乐常见于全民性的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之中[1]。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及流行音乐的盛行,现今具备深厚资历的江南丝竹艺术团队规模正逐渐缩小,甚至面临消失的风险。其传承人亦日益稀少,使得这一具有江南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渐渐淡出公众视野。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对江南丝竹音乐进行有效的传承与发展,如何使其传统文化得以弘扬,如何将其文化精髓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引导新时代青年深入领悟江南丝竹的精神内涵并深刻感受其艺术魅力,均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江南丝竹”非遗课程概念

(一)“江南丝竹”文化概述

1.“江南丝竹”音乐特色

“江南丝竹”,源于江南地区的一种器乐合奏形式,其得名于乐队中主要使用的丝竹类乐器,如二胡、扬琴、琵琶、三弦、秦琴、笛、箫等。这种音乐形式不仅清新且高雅,而且纤细又深远,深受人们的喜爱。其历史可追溯到明代万历末年吴中(苏州地区)形成的新乐种“弦索”,与民俗活动紧密相连,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后来正式定名为“江南丝竹”。江南丝竹音乐的特点在于其小巧、轻盈、细腻和雅致,它是江南地区独特文化氛围下的产物,也是江南地方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2]

2.“江南丝竹”历史发展进程

早在明代嘉隆年间,张野塘率领的戏曲音乐家群体于太仓南码头集结,构建了一支结构完备的丝竹乐队,并逐渐发展为专职演奏的班社。至19世纪初,江南丝竹音乐在清道光年间已初步形成规模。20世纪初,江南丝竹音乐从乡村扩散至城市,众多丝竹乐社在城市中涌现,他们通过整理与改编古典曲目,推动了江南丝竹音乐的持续进步[3]。1954年,“江南丝竹”在上海民间古典音乐展演中亮相,此后,“江南丝竹研究会”成立,苏州地区对江南丝竹的演绎与研究热情高涨,并一直沿用“江南丝竹”这一称谓至今。20世纪50年代,江南丝竹流传至港澳等地,涌现出众多杰出作品,如《江南好》等。

3.“江南丝竹”近代发展及现状

目前,江南丝竹的传承所面临的危机愈发严重,亟须得到有效保护。这主要是因为,当前具备“江南丝竹”才艺的艺人大多年事已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离世,这导致了传承者的缺乏,以及“江南丝竹”传统曲目传谱的稀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传统的民俗活动和民间婚丧习俗发生了显著变化,“江南丝竹”在城市中的专业化趋势也愈发明显。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江南丝竹”的演奏形式和曲目逐渐减少,民间演出频率不断下降。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江南丝竹”的传承与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现象极有可能从我们的时代消失,成为江南文化发展和传承历程中的一大遗憾。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江南丝竹”的传承与保护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4-6]

(二)非遗课程概述

1.非遗课程基本概念

非遗课程系以传承、发展与创新非遗文化为核心目标,致力于提升学生非遗文化素养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将非遗元素融入课程体系,从保护、传承与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出发,精心构建非遗教育课程体系。通过有机结合非遗资源与职业院校、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深入挖掘非遗所蕴含的启蒙教育价值及艺术教育價值,以期实现非遗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广泛传播。

2.非遗课程的价值

经过非遗课程的系统学习,学生们得以全面而深入地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历史脉络、分类标准、申报程序、管理办法及保护措施等相关议题。同时,他们对当前社会中备受瞩目的遗产保护、遗产申报、濒危遗产保护以及文化多样性等热点问题有了更为清晰地认识。此外,通过调查等实践活动的参与,学生们不仅学习了调查的方法论,还对非遗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的运作机制、管理模式、资源整合以及团队建设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熟悉了非遗保护领域的各类机构,并对非遗申报的具体流程有了明确地认识。

3.“江南丝竹”非遗课程的价值

“江南丝竹”非遗课程,是以“江南丝竹”这一传统文化艺术为媒介,在校园环境中所进行的一项特殊教育课程。学校借此课程致力于江南丝竹文化的维护与传承,充分利用其丰富的教育资源,汲取其文化精髓与智慧,探索非遗传承与学校教育的融合点。学生在参与江南丝竹艺术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发掘个人特长,树立自信,实现全面成长。通过将“江南丝竹”非遗课程的文化内涵融入高职表演艺术专业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技艺的同时,亦能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增强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之情。此举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实践操作能力与创新精神具有深远影响[7]

二、表演艺术专业非遗课程“江南丝竹”建设的价值

(一)丰富中职学校课程资源

“江南丝竹”作为苏州乃至长三角地区民俗活动的核心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象征意义。将“江南丝竹”非遗课程资源融入高职表演艺术专业教育,不仅丰富了表演艺术专业的课程资源库,也为专业教育注入了更多生动、多维度的非遗元素。此举亦有助于学校构建更具地方文化特色的课程体系,提升课程资源的质量,并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有力支持。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独特优势,既满足了行业需求,又推动了课程资源的创新发展。综上所述,将“江南丝竹”与表演艺术专业的非遗课程相结合,不仅促进了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还有效解决了中职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不足的问题[8]

(二)促进传统文化保护及传承

对于国家而言,学校教育课程与文化紧密相连,课程资源開发本质上是由具备特定文化理念的教师进行文化抉择的过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构成,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思维逻辑、创新精神和文化自觉,彰显了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不仅是推广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更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崇高精神,从而激发和培育他们的民族精神。此外,这也是传承我国传统技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教育策略,有助于在课程学习中深化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并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魅力的感悟[9]

(三)为高职开发利用传统“非遗”课程资源提供范本

近年来,众多院校纷纷开始积极探索并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的教学模式和活动。他们致力于寻找地方非遗与校园文化相结合的有效途径。通过与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的紧密合作,这些院校定期邀请他们走进校园进行精彩的演出,使非遗文化在高等教育中得到有效地传承和弘扬。高职院校作为非遗传承的重要阵地,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针对性地设计表演课程,作为非遗文化的有效载体。随着中职院校对非遗课程的不断深化和实践,为高职院校开发利用非遗课程资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0]

(四)拓宽理论分析课程资源渠道

本研究以表演艺术专业非遗课程“江南丝竹”建设为核心,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文化学、艺术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交叉理论,全面审视和剖析该非遗课程在建设过程中所遭遇的困境及待解难题。通过综合的理论分析,不仅丰富了非遗课程的理论资源,还为其他非遗课程建设的难题提供了参考模板。最终,本研究构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理论分析模型,为应对不同类型的非遗课程建设困境提供了有效的解决策略。

三、表演艺术专业非遗课程“江南丝竹”建设策略

(一)设立具有地方特色特点的表演艺术专业课程

首先,根据苏州地区本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我们将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江南丝竹”等表演专业方向特色课程。为加强表演艺术专业的音乐基础,我们将把“江南丝竹”这一非遗文化融入专业课程和一、二年级的音乐理论学习中,为其器乐演奏打下坚实基础。

其次,学校将设立专门的“江南丝竹”传承日,定期邀请传承人或民间艺人到校进行线下授课,并组织表演艺术专业的学生进行音乐会排练和演出。同时,学校还将组织教师参与相关研讨,以推动“非遗在校园”的深入发展,扩大“江南丝竹”文化在青年中的影响力[11]

最后,基于校内“江南丝竹”非遗相关活动,我们将构建集理论、鉴赏、表演、创作于一体的专业非遗课程体系。这一创新性的教育模式将凸显地方特色,有望将表演艺术专业的“江南丝竹”课程打造成为各类职校的品牌专业,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发展能力和知名度[12]

(二)建立现代学徒制

“师徒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递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本校通过建立大师工作室,与“江南丝竹”领域的杰出艺术家建立稳固且长远的合作机制。同时,依托苏州地区各大高校的非遗研究基地,组建一支兼具文化素养与教育才能的非遗传承教师队伍。为了深化实践,本校还设立专门的活动室供民间非遗传承人使用,并依据表演艺术专业的特性,推行“江南丝竹”的现代学徒制度,以推动该非遗文化的承传。

此外,本校在提升教师素质及教学力量方面也投入了大量资源。通过系统的专业课程,本校加强对“江南丝竹”表演艺术专业非遗课程教师的专业培训,并与合作单位的专家建立师徒关系,共同研习“江南丝竹”乐器的相关知识。此举旨在从根本上增强“江南丝竹”文化的教育与传承能力,深入探索现代学徒制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本校期望在教育界率先构建“塔型”学徒培养模式,以提升教育质量并赢得社会广泛赞誉[13]

(三)开展多类型实践活动

首先,我们将与校团委携手合作,共同创建江南丝竹民乐团。通过社团这一平台,我们将引入专业的“江南丝竹”表演艺术非遗课程,充分利用学生资源的优势,率先开展文化嵌入和器乐演奏活动。

接下来,我们计划与苏州地区的民族管弦乐团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以便为表演艺术专业的师生提供更多地参与各类艺术实践活动的机会。此举不仅有助于加深师生对“江南丝竹”非遗文化的理解,还能提升他们的演奏技能。

最后,我们将教育与文化传承紧密结合。通过江南丝竹民乐团的现场表演,为年轻一代搭建一个亲身体验和了解江南丝竹音乐的互动平台。基于前期活动的经验积累,我们将组织专业教师和学者进行深入研讨和完善,不断更新“江南丝竹”表演艺术专业的非遗课程。

(四)创新校企合作新模式、建设非遗师资队伍

为了深化校企合作,我们计划进一步扩展合作范围,与苏州民族管弦乐团等专业艺术团体,以及苏州吴平国乐团等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这将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参与各类艺术实践活动,从而依托这些企业和专业团体的资源,提升我们的艺术实践水平。

在学校内部,我们将开展一系列选拔活动,旨在发现和培养具有杰出天赋和能力的师生。我们将组建一支专业表演团队,该团队将具备较高的专业表演能力,且能够涵盖江南丝竹主要乐器的演奏。同时,我们将积极与苏州地区的其他团队进行交流,以拓宽视野,提升技艺。

结语

综上所述,“江南丝竹”作为一种传统器乐表演形式,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内涵和艺术特征,是中华五千年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反映了该地区独特的艺术韵味和精神风貌。通过丰富和拓展理论分析课程资源,我们能够在面对不同非遗课程建设的困境时,提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措施。这不仅能够有效地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更为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1]任晓天.国家级非遗中的音乐——江南丝竹[J].琴童,2021(02):54-56.

[2]郭瑾蓉.民间习俗中的江南丝竹——历史、文献与发展[J].当代音乐,2022(02):82-84.

[3]戴维娜,付静,邓一鸣,徐颖娴.苏州地区江南丝竹班社的现状调查与思考[J].黄河之声,2018(21):10-11.

[4]姜婷,王莹.江南丝竹的活态传承与发展策略[J].当代音乐,2022(12):74-76.

[5]吴子铭.新时代江南丝竹的传承与“活态”发展创新[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14):183-184.

[6]刘忆莲.文化自信理念下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研究——以太仓地区江南丝竹为例[J].百花,2022(04):71-74.

[7]王莹.江南丝竹传承与发展新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01-26(009).

[8]李慧.高校美育中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路径研究——以江南丝竹为例[J].科教文汇,2022(20):23-26.

[9]张译舟.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江南丝竹传承模式研究[J].大观(论坛),2022(01):117-119.

[10]龚瑛.苏州地区江南丝竹音乐传承与创新实践[J].艺术评鉴,2021(19):55-57.

[11]张加贝.江南丝竹在职业院校中的传承与发展策略研究[J].艺术评鉴,2021(18):125-127.

[12]戴自磊,王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传承教育的公共性原则——以音乐类“江南丝竹”为例[J].艺术教育,2021(08):257-260.

[13]吕宁来.初中江南丝竹传承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以上海市陆行中学南校为例[J].非遗传承研究,2021(02):67-68+61.

(作者单位: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责任编辑:豆瑞超)